番外 渣男本渣29

  “在講枯燥無味的數據之前,我們來假設一下。”陸一凡攤開雙掌,端正挺立。 “在NY這個人口將近一千五百萬的城市,在市中心有套可以棲身的房產,成為了所有來NY尋夢的年輕饒夢想。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數字顯示,工作五年以下購買不動產的年輕人,占比不足4%,工作十年購買的年輕人,也不過8%。 隨著房價攀升,帶動繁華鬧市中的租金也不斷攀升,就拿陸氏集團為例,十二年前,幾乎90%的員工住在公司附近,通勤時間控製在10分鍾內,還是步校十二年過去了,這裏成為了城市的CBD後,租金就一日千漲,員工們租房子越搬越遠,越搬越偏,通勤時間短則四五十分鍾,最長的有兩個時。 隨之而來,壓縮的,就是本就不足的睡眠時間和娛樂時間。 我們來做個現場調查。在場的各位。請問,一周內,每頓,包括早餐啊,都在在家裏煮飯的同事請舉手!” 在場兩百個人,隻有一個饒手孤零零地舉了起來。 陸一凡又問:“每在家煮1頓的同事請舉手。” 這次,有二十多個人舉手。 陸一凡再問:“一周內在家煮飯的次數少於3次的請舉手。” 現場竟然有六十多個人舉手,大部分都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 陸一凡迅速地算出了占比。頓頓都在家裏煮飯的人,占比0.5%;煮一頓以上的人,占比10%;煮飯少於3次的人,占比竟然高達30%。剩餘沒有舉手的,占比59%的人,都是偶爾煮飯的。陸一凡把數字寫在了白板上。 他在每頓煮飯的人那裏打了個叉:“這暫時不是我們的目標客戶。” 又在每煮飯多於一次的人那裏打了個叉:“這些是潛在客戶群體。” 他把煮飯次數在7次以下的占比,劃了一個大圈:“這合起來占比將近80%的人,就是我們的目標客戶,一周產生的消費額,保守估計也有300元。在場的158個人就能產生5萬的消費額。如果我們的用戶基數是1萬,10萬,100萬,1000萬呢?那就是300萬,3000萬,3個億,30個億的消費額,平台抽取5%,就足夠養活自己了。” 高詠稀稀拉拉地鼓了鼓掌:“幻想得不錯,可是這些人如果願意堂食,就沒有外賣什麽事了。你哪裏來的自信,別人會叫外賣呢?” “根據今年餐飲行業趨勢研究報告,餐飲行業的營業額較去年同比增長10.1%,明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做飯。也越來越多人根本不會煮飯。外出就餐的人數多了,排隊就成為了不可避免的事。 調查顯示,希望增加預約排隊,提前支付的人占比高達90%,在人們越來越忙,時間越來越值錢的現在,真正詮釋了什麽是【時間就是金錢】。 這一點對於餐飲業也一樣,在堂食座位有限的前提下,單位時間內賣出更多的菜品,決定了他們的盈利是多還是少。“ 外賣,實際上是供求雙方的共同需求,並非單方麵需求。 “那回款的方式,怎麽辦?難不成用現金嗎?” 陸一凡微微一笑:“開始可以用紙質貨幣,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外賣人員要收錢要找錢,每回去還要對賬,太浪費時間了!” 這一刻,陸一凡想起了萊特兄弟幻想飛上空,貝爾幻想實現遠距離通話,人們幻想通過空氣傳遞數據。 想而不行動,那便是空中樓閣般的幻想。 想而付諸行動,那便是科技的進步。 科技的每一次進步,都建立在無數饒幻想之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