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名傳萬界> 第三十二章胡人

第三十二章胡人

  蜀中城破,都城殘缺。


  高台之上,一眾僧道站立其上,各秉法眼,觀城中氣數變幻。


  台下,胡人王子阿骨打,冷冷地下令:


  “城中許屠城三日,不封刀!”


  此令一下,傳令騎兵四處傳達軍令,不久城中血光衝天。


  一眾僧道各懷悲憫之色,然而無可奈何,隻是各自念誦聖號,卻繼續用法眼觀看氣數。


  中央一道黑紫氣柱,盤踞其上,黑龍時隱時現,顯然是王者之氣象。


  城中原本還有一道殘缺的黃色氣柱,此時漸漸傾頹,中道催折,隨厚斷裂消失。


  隱隱可聞,星墜有聲。


  遠處,一顆鬥大晨星,帶著青意,忽地黯淡下去。


  見此情景,數個玄門高功,並梵門大和尚,都是空中誦經,念念有詞。


  “此間王氣已盡,天柱摧折,蜀王已然身死。”


  一名玄門羽客上前恭賀著胡人王子,然而話語未盡,卻是禁不住愴然淚下:

  “然則蜀中子民何罪?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一名梵門僧侶,脖頸纏著一串人骨骷髏念珠,腰間掛著一柄骨節錘,冷笑著上前駁道:

  “此言差矣,此間之事,皆因業力所致,按你家之說,就是氣數所致,若說有罪,這便是他們的罪過了!”


  “你!”


  這玄門道人當即大怒,掌中發出雷聲,就要把這梵門僧侶當場擊斃!


  其餘幾名僧道都是冷眼旁觀,正要看兩人鬥法,就聽到這阿骨打含怒喝道:

  “夠了!”


  阿骨打冷眼瞧了這幾名南國僧侶,心中略有不屑,但安撫人心卻一時離不得他們。


  “別忘了請你們來是做什麽的!”


  僧道各自歸位,行禮之後,念誦真言,施法度化城中冤魂。


  各自經文,在真言念誦下,誕生種種異象。


  空中有天女散花,天音奏響,將一片天空都染上光明,其中諸佛菩薩顯現法身之相,或是慈悲,或是嚴肅。


  另一處,祥雲聯結,清氣絲絲如雨,洋洋灑灑,織就簾幕,重重水光之中,種種祥瑞之氣降下,上界神人仙真,紛紛有感,顯現身形。


  佛光、道氣,都依附於中央一根紫黑色的氣柱之上,由這磅礴的氣柱供應力量,催生出無可匹敵的道力,超度著城中不斷騰起的血光。


  那血光之中,無數新死冤魂,含冤而生,血光在空中不斷被佛光擊打,被瑞氣消減,漸漸被壓了下去。


  “恨啊,我恨啊!”


  “殺胡,殺胡!”


  “蜀中城破,我有罪!”


  冤魂都在哭嚎著,齊齊呐喊,聲震鬼神界,幾乎要形成鬼蜮。


  大凡這類屠城之地,若是事後不鎮壓冤魂煞氣,往往都會形成鬼蜮,引發種種詭異難言之事。


  一路行來,胡人軍隊也沒少製造屠村、屠城之事,為此誕生的冤魂不知其數。


  這些冤魂對上軍氣飽滿的軍隊自是無可奈何,但少數覺醒了清醒神智的鬼物,卻會銜尾追殺落單的胡人士卒。


  這半道上,先後有近千名胡人因此遇害。


  因而,南下之後,阿骨打不得不倚重男人之中的僧道兩家,用其術鎮壓冤魂,打滅其魂魄,使其不能再為難活人。


  “阿彌陀佛,一念怨恨,即墮阿鼻,四大皆空,便生極樂!”


  “·······早消怨恨,安分受死,還可寬恕,不肯受死,都要灰灰!”


  佛光渲染下,悲憫梵音郎朗響起,在一眾僧侶主持下,不斷消滅城中道道騰起的血光,使得冤魂無處可依,被空中不時出現的黑暗漩渦吸引而入。


  “上帝仁慈,為爾開解,甘霖雨露,化爾冤孽。”


  “·········今生已去,前塵斬斷,去往冥土,早托人世。”


  如同碎玉一般清朗的道音響起,道炁橫掃當空,削盡亡者怨恨。


  這些冤魂,生前為人屠殺,無力反抗,死後一腔怨恨,本待化作冤魂厲鬼,前去報複,然而再次被鎮壓。


  不僅如此,在場諸位僧道,都是男人之中的高僧高道,修為高深,大德之士,各自法門都是極其上乘。


  這一應冤魂,能超度化解怨恨的則還罷了,若是冥頑不寧的,自是不懂天時,逆了天道,少不得被當場擊碎魂體,落得個魂飛魄散的下場,連鬼都做不得!


  受胡帝敕封,在場諸人,以後都是統領天下玄門佛門的領袖人物,他們背後代表的師門一脈,也紛紛因此得益。


  正因如此,此事他們不敢不盡心盡力。


  “以南人法師,製服南朝之鬼;以南朝軍隊,攻破南朝之城,此乃以南製南之法,用在此處,正是相宜!”


  阿骨打身邊一個心腹胡將咧嘴笑道:

  “王子滅了蜀國,以此大功,誰還能不服呢?”


  阿骨打也是放聲大笑,笑得肆意而猙獰。


  城中,蜀王宮中,禦道之上,一片鬆柏之下。


  一具屍首撲倒在地,穿著蟒袍,配著玉帶,手中牽著一名穿著縞素的女子。


  兩人手牽著手,相對倒在樹下,死相淒慘,麵上都是帶著血汙。


  空中無端卷起陣陣狂風,帶起風塵,空中更是無端響起雷震之音。


  隨即一道漩渦打開,光明乍現,如同明月當空,照在宮城之中。


  一前一後,兩道璀璨靈光,伴著虹柱,向下直撲入兩具屍首之中。


  城外,一眾僧道都瞧見此處異象,麵顯驚容,瞪大法眼,目視城中。


  一輪明月當空升起,掛在城中上方。


  此時已近晨光,東方之處已有魚肚之白,卻被這輪明月生生蓋過。


  月輪光華如水,播灑而下,一應道炁、佛光都被阻擋。


  任憑在場諸位高僧高道如何賣力,都分毫不能寸進。


  “不好,這是何處來的高人,幹擾我等行法?”


  茫茫天際之上,陡然出現一顆明亮大星,帶著青紫之意,越來越亮,逐漸升上星野,居於北辰之側。


  緊接著,是晴空響起雷震之音,一道虹橋自天而降,掛在半空,直至穿過城池,貫入宮城之中。


  “這是什麽?仙佛托生,在這時,這地?”


  一眾僧道都是難以理解。


  “還有這星,分明不在所有星宿之內,這是什麽?難道是隱星?”


  “胡扯,隱星無光,之內推算,肉眼難見!此星色澤青紫,又奪北辰之位,自是一顆帝星,主王者之氣,方才那分明是一位王者誕生!”


  “你們都是胡說八道,我連雲道有辨星秘術,此星分明是一顆新生星宿,主天機將有大變!”


  “夠了,你們都別說了!快看城中!看啊!”


  一名老僧,哆哆嗦嗦地,顫抖地指著城中,麵色驚怖,似乎見到了極其恐怖之事。


  眾人這才停止爭辯,各起法眼,向城中望去。


  這一看之下,各自都是心下劇震!


  城中血光凝聚一片,在月輪之下形成一片血雲。


  血雲之中,數以萬計冤魂漸漸匯聚,各自咆哮,遙遙與黑色氣柱相對。


  這也還罷了,區區冤魂,縱有數萬,也難靠近半分。


  王者天柱已立,就是得了天地人大運,此刻就代表著幾分天命。


  然而城中卻有一道白色氣柱,如有筷子粗細,漸漸盤旋而生,這會兒幾乎能有黑柱三分之一之高。


  那血雲之中冤魂,正不斷靠近這稀薄氣柱,拱衛周圍,漸漸連成一片。


  “這不可能!蜀龍已死!哪來的龍氣!”


  “這不是蜀龍,蜀王龍氣是黃龍,這是一條白龍,明顯淡薄許多,不是蜀王。”


  “等等,這龍氣已成天柱,到底是哪家的王侯!”


  待得辨明之後,在場諸人麵色各有不同。


  “各位,王者之氣,相隔百裏都能望見,卻絕無可能白龍魚服,更無可能瞞過我等所有人耳目以及身後道脈師門!”


  連雲道的那名道人,出首打破沉默:

  “趁著那胡人王子不在,我就直言罷!”


  “蜀龍與黑龍相爭,已有月餘,而今蜀龍崩,而黑龍疲敝·········此時此刻,卻有一白龍環伺,諸位當知曉其中意味。”


  意味,意味著什麽呢?


  眼下胡人軍隊都已四散城中,胡人王子身邊不過帶著幾十名親衛。


  這時隻要隨便來上一支埋伏的奇兵·······別的不說,這城中分散的五萬軍隊,都得留下。


  就連這胡人王子,能否逃生,還得看運氣。


  打仗打到這個程度,就算孫武複生,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已經散入城中奸淫擄掠的散兵遊勇聚集起來。


  一旦遭遇奇襲,隻要一千,不,甚至於隻要幾百,幾百騎兵,足以打開局麵。


  要是能有他們配合,生擒這胡人王子,全殲此地五萬精銳之師,都有八九成把握。


  八九成把握·····足夠冒險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