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秦明的尷尬
花榮聽了宋江的話,口中道:“既然有這個去處,卻是十分好。那梁山離哥哥所在的鄆城縣也不遠,日後兄弟們也可時常見麵。隻是沒人引進,那晁王如何肯便納我們?”
宋江大笑,卻把這打劫“生辰綱”金銀一事,直到劉唐寄書,將金子謝我,因此上殺了閻婆惜,逃去在江湖上。諸般經過,都與了眾人聽。
燕順聽了大喜道:“恁地,兄長正是他那裏大恩人。他那大寨必會容我等入夥。待我等打破清風寨,在那鎮上擄掠一番後,就去投奔梁山大寨。”
花榮道:“自古道:蛇無頭而不行。若無宋江哥哥去時,他那裏如何肯收留我們?”
宋江道:“此事無妨!我隻寫封備細書劄,都在內,你等辦完清風寨之事,就可收拾人馬前去投靠梁山。”
宋江完,分付嘍囉找來筆硯,對了一幅紙,寫好書信,交與花榮收了。寫完給晁蓋的書信,宋江跨了一口腰刀,叫上孔亮,便出門要走。
燕順和王英急忙從山寨中取了些銀兩送與宋江藏在身上。花榮等人伴隨著將宋江送出了山寨大門。
宋江恨不得一步跨到家中,他對眾家兄弟抱了抱拳,就飛也似地與孔亮一起下山去了。
花榮和燕順等人目送著宋江離開,待到宋江消失在山下後,他們回到聚義廳,隻就當日商量定了投奔梁山之事。
燕順留下鄭壽,讓他帶著留下的百餘名嘍囉,今日便打並起十數輛車子,把老並金銀、財物、衣服、行李等件,都裝在車子上,隻等著清風寨那邊的消息。一旦燕順等人得手,鄭壽就壓著這些金銀財物下山與大隊會合,連夜南下前去投奔水泊梁山。
鄭壽去後,花榮、燕順和王英三人就帶著五六百嘍囉,騎著三二百匹好馬,殺氣騰騰地下山衝向清風寨。
秦明到了清風寨外,對守寨的寨兵叫道:“我是青州兵馬司總管兵馬統製秦明,快開柵門,引我去見黃都監。”
寨兵聽了,急忙跑到公廳向西門慶和黃信報道:“柵外有秦統製獨自一騎馬到來,叫開柵門。”
西門慶聽了,仰長笑,這秦明果然毛遂自薦到這清風寨來當客了!想必宋江、花榮等人隨後就到,今日清風山群賊必入我的甕中!
黃信聽了,知曉清風山上強盜們的動靜都在這西門慶的掌握算計之中,對西門慶當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問西門慶怎麽辦,西門慶就分付他獨自去把秦明迎入清風寨來。黃信得令之後,急忙出了公廳,趕往寨門。
待到黃信離開後,西門慶立即分付人在廳後做好準備,等待著那秦明的到來。
黃信上馬飛奔到寨門邊看時,外麵果是秦明一人一騎,又無伴當。黃信便叫開柵門,放下吊橋,迎接秦總管入來,直到大寨公廳前下馬,將秦明請上廳來。
秦明剛一踏入大寨公廳,就聽得一個聲音叫道:“秦兄,別來無恙兄弟們在此等候多時了!”
秦明定睛一看,但見西門慶和欒廷玉正坐在廳內正中的椅子上,微笑著看著自己。
兩個不該出現的人物突然現身在這清風寨裏,秦明心頭不由得一驚,一時間不知所措。這二人是知州相公慕容彥達的知己朋友。他們出現在這裏,莫非是知州相公之意今日之事要壞
“西門兄弟、欒兄弟!卻是好巧,你們二位怎地到了這清風寨!”秦明一邊硬著頭皮與西門慶二人打招呼,一邊心裏盤算著若是對方翻臉,自己要如何逃出清風寨。
西門慶看那秦明心緒不寧,也不想再嚇唬他,就對秦明道:“秦兄切莫驚慌,你看這是甚麽人?”
伴隨著西門慶的話音,廳後的幾個親兵帶出來兩個人。這兩人一個是三十上下年紀的婦人,一個是八、九歲的男孩兒。兩人見到秦明,一個叫著“夫君”,一個喊著“爹爹”,都撲到秦明的身上。
秦明腦袋裏“嗡”地一聲,如同被雷劈中了一樣,呆立在那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撲到自己身上的,不正是自己的妻兒麽?他們不是已經被知州慕容彥達給殺死了麽?怎會出現在這清風寨?
死人當然不可能複生,自己的妻兒還活得好好的,那就意味著自己被慕容知州騙了。可是慕容知州為甚麽要欺騙自己呢?
秦明抬起頭來,將疑惑的目光投向了西門慶和黃信。
西門慶對秦明笑道:“秦兄,知州相公有親筆書信在此,此間緣由,秦兄看了便知。”完,西門慶將慕容彥達寫給秦明的信從身上掏出來遞給了秦明。
秦明放開妻兒,接過信來,打開細看。隻見慕容知州那封信上寫明了清風山強盜如何在夜裏假扮秦明到青州城下殺人放火,陷害秦明西門慶如何識破了清風山強盜的陰謀,救了秦明一家老讓他們免遭無妄之災眾人又如何定下讓秦明臥底清風山,引得群賊來打清風寨之計。
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為了讓秦明能夠取信於清風山的強盜們,慕容知州要假戲真做,使得秦明誤以為家人被殺,無路可走。如此才能讓秦明真情流露,贏得清風山強盜們的信任。
慕容知州在信中對秦明承諾,雖然為了將計就計,逼得秦明短暫地投靠了清風山的強盜。但自己從未懷疑過秦明對朝廷和自己的忠誠。隻要秦明這次能夠按照設定好的計策行事,一舉剿滅那清風山強盜,自己保證秦明能夠官複前職,還會向朝廷請賞,讓秦明加官進爵。
秦明看完慕容彥達手書的這封親筆信,就如同黃信當初那般出了一身冷汗。自己空有一身好武藝,號稱萬夫不當之勇,可是在宋江、慕容彥達這些人手中,卻如同提線傀儡一般任人擺布,何曾掌握過自己的命運?
眼看自己的一切行動都在慕容彥達和眼前這西門大官人的算計之中,秦明哪裏還生得出一絲反抗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