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0章 相權更迭之首輔
許自強、潘可大、程龍、陳於王四大遊擊各自行事,除陳於王一路留守大營,其他三路均按各自劃分的區域去蕩平各地匪寇。
待崇禎帝收到洪承疇、馬懋才的聯名上書時,他正在朝堂之上怒斥著黃立極等人呢:“爾等這是瀆職!”
“嘩啦、啪!”的一下,崇禎把一份奏折丟下龍案狠狠的摔在黃立極的腦袋上。
嚇得黃立極等一眾朝臣跪倒一片:“請皇上息怒。”
“要朕息怒?哼!這朕能息怒嘛!月前,朕就反複告誡爾等,七月浙江沿海風浪極大,每年均生海崩、海沸之事,特地叮囑汝安排地方官吏引以為戒妥善安置民眾,可汝倒好,把朕的話都拋腦後去了!黃立極!汝為何不下內閣令加以督促!”得知浙江海嘯傷民數萬,崇禎可是心疼壞了,惱怒的他正指著黃立極不住地咆哮。
崇禎隻記得今年七八月份紹興這裏會發生喪民數萬的海嘯,但該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他確實是記不太清了,為此,他還專門叮囑過黃立極,要他叮囑浙江府衙重點關注此事,做好相關工作,妥善疏散安置當地民眾。
可黃立極呢?因各地沿海區域海沸(海嘯)那是每年都有發生的,他早已麻木也沒太在意,還以為是這年輕皇帝神經有些過敏了,晚上幾杯黃酒下肚就把此事給衝到了腦後。
崇禎呢?他早就被漠北、遼東、陝西的戰事給引走了目光,這事也就忘記了,要不是看到這加急奏報,他還想不起來。喚來黃立極一問,在這廝支支吾吾間相告後才知,內閣竟也沒有為此事下發內閣令!氣的崇禎當場就想砍了他。
看著哆哆嗦嗦跪在地上的黃立極等一眾大臣,崇禎也沒有理會,而是指了指砸落在黃立極身前的那份奏折,道:“那個就是浙江巡撫張延登遞進來的折子,諸卿先看看吧!”
值守小太監忙走去彎腰捧起地上的那份奏折,走到孫承宗身前恭恭敬敬的遞了過去,由這位帝師首先參閱,而後再傳閱其他一眾大臣。
孫承宗細觀奏章,其內容為:臣,浙江巡撫張延登跪奏,今七月壬午(七月二十三日),浙江海溢,杭、嘉、紹三府颶風淫雨,海寧、蕭山山陰、會稽、上虞等濱海及城郊海沸(海嘯)難阻,水直入郡城,街市可行舟,壞民居數萬間,溺人畜數萬,……。仰祈聖鑒事。崇禎元年七月。
隨著奏章的傳閱,大殿內議論聲漸起。
“又是海沸啊……”
“此乃人禍,否則豈會如此之烈……!”
“嗯,看來這朝堂之上必有逆臣爾……!”
待大臣傳閱完畢,崇禎俯視著黃立極,道:“黃立極,你之瀆職害我百姓數萬,看來這內閣首輔之職已不適合你了,回家閉門思過吧!”
說完,崇禎大袖一揮,侍衛一看立馬衝將上來,一左一右夾住黃立極的雙臂就往外扭拽,那意思:走吧哥們,兄弟們護送你老回家吧。
聽到皇帝的話,黃立極感覺天昏地暗渾身癱軟,他連喊冤的力氣和勇氣都沒有了,隻是強撐著身子,脫開侍衛們的雙手(侍衛並不是真的死死夾住,隻是形式上的虛扶,畢竟是文臣,誰知道那會兒再被啟用?)衝禦座上的崇禎磕了個頭:“臣,黃立極,叩謝陛下洪恩。”
看著被帶下去的黃立極,崇禎心裏即有一份心痛,又有一份輕鬆地欣慰,心痛的是那被海嘯多去性命的數萬百姓;欣慰的是,終於可以有了拿掉黃立極名正言順的理由,了卻了自己大半年來的一樁心事。
“眾卿平身吧,接下來還要煩請諸卿議一議,朕,罷免黃首輔是否合理!稍後諸卿再商議甄選接替內閣首輔的人選吧。不過,朕倒是有意,讓南京兵部尚書王永光來出任這內閣首輔一職,不知眾卿意下如何?諸卿參議下吧。”崇禎金口玉言飛落太和殿角角落落。
“我擦……!”
“這……?”
“啊……?”
剛剛歸位的一眾大臣都瞬時愣神,讓我們參議下?你老人家金口玉言都點了名,還叫我們如何參議?
孫承宗也是不由得一陣苦笑:這個小皇帝啊,哎!不過還算不錯,夠果決的。嗯,這個王永光倒也不錯,應能勝任首輔一職。
王永光現年四十又八,字有孚,號射鬥,今東明縣三春集鎮油坊村人,明萬曆二十年進士。至今曆官中書舍人、吏部主事、工部左侍郎、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南京兵部尚書等職。
明天啟六年,轉任南京兵部尚書,任職期間,兵營噪亂,永光單騎馳往,誅倡亂者數人,及時平息兵亂,亦是有勇有謀之輩。
曆史上的王永光,忠於職守、勤於政事、忠厚正直、敢於直諫,深得皇上重用,每有事相商,不叫其名,呼官稱“王尚書“,恩賜世襲少保。後因年邁歸隱,著書有《冰玉堂集》數卷。
“陛下聖明,老臣附議,臣以為,單憑能力、資曆、政績而言,王永光足以勝任內閣首輔之職。”向前邁出一步,孫承宗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皇帝這個決策。
其他保皇派見孫承宗如此也都紛紛出列附議支持,其他人包括“閹黨”也均出列附議讚同皇帝這個決議,隻不過他們內心裏則是腹誹不已:還沒讓大臣們討論呢?現在怎麽就附議起來了?
“好!即刻下旨!命南京兵部尚書王永光,速速入京出任內閣首輔一職;江南行兵大營都督袁崇煥,升任南京兵部尚書一職並繼續兼顧江南行兵大營行軍都督之職!”崇禎見沒人反對,隨即發出兩道口諭,分別給予王永光及袁崇煥一道新任命詔書。
黃立極之事了結,可浙江巡撫也是有直接責任的啊,按例也應處罰他浙江巡撫張延登才對,但崇禎卻沒有這樣做。
“眾卿,這裏還有一份浙江巡撫張延登遞進來折子,都傳閱下吧。”崇禎示意讓小太監捧著另一份奏折遞給孫承宗,還是由他開始傳閱。
這份奏折所述之事大致為:
崇禎元年六月,閩籍周三老聚眾數萬攻打石浦、杭城等地。軍情緊急,張延登投袂而起戎服登舟,冒著暑熱誓師出兵殲帝。當張延登抵達賊亂之時,敵軍正圍攻昌國衛、爵溪城未果,聽聞張延登率部將至,驚得退守台州大陳山。見敵軍退走,張延登果斷指揮會合三區(指寧波、台州、溫州三地)士眾,緊追不舍剿之,授予參謀成大用作戰方略,命他燒毀敵人的巨艦,最終得以生擒敵軍頭目混江龍,並將賊首斬首示眾。敵軍殘餘部隊遭受重創,所剩無幾,又奔竄進入廣東,明軍耀兵而還。
“這個張延登很不錯,處事果決,此次海事大捷,可以說是自嘉靖帝壬子後,久無此奇捷矣,此功堪比胡宗憲。本應褒獎,但因海沸一事處置不力,功過相抵暫不對其獎懲。王承恩,將朕的這個意思傳與張延登聽,要他好自為之,恭勤為民,以觀後效!”崇禎還是有些看好這個巡撫張延登,有意對其栽培。
王承恩聽皇上做出了對張延登處理的決定,忙躬身領命:“臣謹遵聖命。”
了卻了浙江海嘯的紛爭後,崇禎又拿過一道折子對孫承宗道:“此乃陝西巡撫馬懋才和江北行兵大營都督洪承疇聯名遞進來的折子,先生且觀之。”
孫承宗接過折子看了良久方才合上遞還,但卻沒有立馬開口說什麽,隻是在那裏撚須沉思。
“不知先生有何見解?”崇禎身子前傾看著孫承宗問道。
孫承宗見皇帝顯得有些急切,就知道此事事關重大,雖然他並不知道皇帝為何對陝西民亂如此重視,天下亂民又不止陝西一處,隻不過陝西較多了些罷了。
“陛下,老臣以為,馬、洪之建實乃老謀之舉。陝西民亂誘因即有天災亦有人禍,多地民亂、匪禍由來已久,實非朝夕可平矣。老臣且以為馬、洪二人之策可行,乃上上之策。”孫承宗沉思片刻回道。
見孫承宗如此說,崇禎也就放心不少,他也是擔心朝臣分起彈劾洪承疇,扣上一個什麽畏敵不前的帽子啥的。不過,現在有了這百官之首帝師孫承宗老先生的大力支持,看誰還出來找不自在。
“嗯,如此甚好!傳與百官觀之,眾卿家都看看,馬懋才、洪承疇二人這種不為眼前小利所動,紮紮實實一心一意處處為帝國安危思量之人,才是帝國之棟梁!”有了孫承宗的支持,崇禎馬上就先給馬懋才和洪承疇的行為定了為帝國安危著想,乃是國之棟梁的調子。
有了自己定的這個調子,崇禎倒要看看誰還敢悖逆自己的意思。反正陝西平叛這事他是鐵了心的全權托付給洪承疇了,自己絕不幹涉,哪怕是如曆史上後金入侵那般,自己也絕不會召回洪承疇。不滅匪亂,絕不罷手!
“王承恩,下朝後速去向君宣會成員下道旨意,要他們安排適當人手在洪承疇平息民叛之區域,大力宣揚朝廷之新政,地主但有不配合者,可揪集民眾將之緝拿,一並交由巡撫馬懋才處置!這是聖旨,馬懋才那邊單獨要發道政令,令其全力配合。同時,也要此聖旨之要義頒發各地,要讓天下蒼生明白,朕是站在民意一邊的!朕乃平民皇上,既天授神權,亦下呈民意!”崇禎緩緩地語氣顯得十分的平和。
看著皇上的表情,聽著皇上這說話的語氣,王承恩就知道皇上這是暗自發狠了,他不由得有些為陝西那些不長眼的地主豪紳擔憂起來了:你們可要自求多福了,千萬別犯了原則性的錯誤,落在皇帝手裏啊,那將會死的很難看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