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調動頻繁
大明京師裏紛紛擾擾,而作為當前這個時代地緣政治的中心城市,這些“紛擾”的消息則會傳播、影響到周邊地區。
三月初九,已經過“頭七”的定國公府世孫徐光祚派人到吏部辦理襲爵的事宜。
他拒絕簽署“降等襲爵”的自願書。
京中的輿論為之嘩然。因為,在這幾天的時間內各家報紙的分析文章對這個製度的表揚是非常多的。世襲的爵位,確實會堵住軍中上升的渠道。
這是張昭在背後當推手。他倒沒有要消滅“世襲”的想法。歐洲還不是有很多世襲的貴族。重點是:以後軍中的職務不能讓世襲的勳貴們世襲,而是要唯才是舉。
當然,同時這些輿論還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理在。反正又不是我們家的爵位!
人性如此。
而徐光祚的選擇,恰恰是從另外一麵證實張昭說的“自願”是真的。此事就此告一段落,且將形成定製。至少,短時間內不會改。
…
…
錫林郭勒大草原。
正春季之時,茂密青綠的草原如同巨大的地毯。一座座的蒙古包立在蜿蜒的河邊。
身量中等,滿臉風霜的達延汗孛兒隻斤-巴圖孟克正在汗帳中召集韃靼貴族們商議軍情。
隨著冬天的過去,遠在北麵放牧的喀爾喀、兀良哈兩部都各自派來三千精騎。分別由大將統帥。
大帳中一個個的韃靼貴族聚精會神的聽著達延汗陳述戰略。
“明人和我們互市,永謝布和鄂爾多斯兩個萬戶得利巨大。我們如今雖然可以享受中原來的絲綢、調料、美酒,但互市絕不能再繼續下去。
否則,這兩個萬戶必定會起異心。所以,本汗決定十日後起兵,去明人的邊牆內搶奪人口、財富。同時算是廢止弘治十五年簽署的互市協議。”
小王子的長子圖魯站起來,一臉慚愧的道:“父汗,是兒子無能。”
少師脫火赤幫忙辯解道:“也不能算是台吉的錯。前年明軍勢大,他們主動提出來互市,我們能不答應嗎?關鍵是明人太狡猾。將互市的城市分別設在榆林和宣府之外。
而且暗中售賣兵器給右翼兩個萬戶。增強其實力。所以,諸位我們不能再等下去。必須要立即中止互市貿易。我們偉大的蒙古人,想要絲綢、美酒,去明人那裏搶就是!”
大帳裏頓時響起一陣大笑聲。
滿座貴族對大王子圖魯的不滿心思消弭不少。弘治十四年他們在西北慘敗,明廷派使者來要求互市,是個人都會答應的。往往是他們武力逼迫明人開互市的。
但正如少師大人所說,明人太狡猾,暗中資助對汗庭有二心的鄂爾多斯、永謝布萬戶。
敬陪末席的博爾哈看著大帳中的這一幕,低著頭喝馬奶酒。春季攻勢是去年底就商量好的。
現在這一幕,不過是統一部落裏各個貴人們的思想。第一,再不廢除互市,他們察哈爾部,以及左翼三個萬戶就得被右翼超過。第二,想要好東西,繼續去搶就是。
至於說能不能搶得到,現在沒人會“心虛”的去想這個問題。多少年都是這麽過來的。
小王子見大帳內氣氛差不多,豎起右手,頓時整個汗帳中安靜下來。他如今在部落裏、草原晚上的威望還是非常高的。下達命令道:“
三月二十日,左翼三個萬戶各出兵三千,隨火篩並土默特萬戶諸首領合計大軍三萬,攻榆林城外的亂井兒城。本汗會同哈喇慎部率精騎五千,掠興和城。
此戰務必要滿載而歸,打出我們蒙古人的威風、士氣。”
“是,大汗。”
大帳之中的二十多名韃靼貴族齊齊起身,大聲領命。
…
…
噠噠…
大興安嶺在三月暮春才隻是桃紅柳綠。一匹快馬從山嶺間的小路疾馳而回。
馬上的騎士穿著灰色的軍裝,抱著馬脖子,風聲在耳邊呼嘯。
山間的小路非常崎嶇,旁邊就是十幾米高的山崖。稍有不慎就是死亡的結局。
但他必須要盡快把情報傳遞回去。
兩個時辰之後,身在赤峰城內已經上任的大寧總兵吳臣接到軍中斥候帶來的最新消息:韃靼人動了。
“叫軍中百戶以上軍官來議事。”
吳臣吩咐親兵一身,拿起帽子戴在頭上,往“作戰室”而去。他就任以來的頭等大事就防範韃靼人越過大興安嶺搶掠東北四布政司。所以,掛著地圖、設有沙盤的一處偏廳被設為作戰室。
其實,以他麾下三萬餘人的主力部隊,韃靼騎兵就是十萬人來戰,他都可以將之擊潰。
現在的問題是,他是防守的一方,不僅僅兵力被攤薄。而且,韃靼騎兵來去如風。他沒法逮住韃靼人的。
大約半個時辰,赤峰城內新軍營一團、大寧軍第一師的軍官們匯聚而來。氣氛有著戰前的凝重。
新任的一團千戶趙辰、錢軍法官、武百戶等新軍營將校躍躍欲試,感覺撈軍功的時間到了。而新訓練出來的第一師將校們則是有些忐忑。
訓練是一回事,真正的上戰場又是另外一回事。
吳臣看著烏壓壓的一屋子人,他的指揮風格便是要在戰前集思廣益,拿著木杆在沙盤上點著,說道:“斥候來報,韃靼人大股精騎在往宣府方向移動。
但是也不排除他們突然越過大興安嶺向大寧都司進攻的可能。特別是和哈喇慎部接壤的興州府。這裏的山口太多,韃靼人如果要強攻,還是有很多路線。
大家都說說自己的看法。”
待幾名同僚談過看法後,趙辰道:“韃靼人向來是秋季才會大舉入寇搶掠。但本朝以來不乏春季就來的。現在的根本問題是要搞清楚韃靼人的作戰目的。”
軍議進行了一個多時辰。
結束之後,吳臣回到書房裏,提筆給京中的張昭寫了一封書信,匯報情況並將他的判斷附上。
…
…
三月中旬,大明宣府、大同一線的探馬頻報:韃靼人有異動。消息隨後就傳到京師。
這不僅僅是軍中將領在向樞密院匯報情況,坐鎮邊關的督撫紛紛送奏章到內閣中。
二十日下午,大明首輔李東陽拿著奏章,腳步匆匆的抵達西苑裏的萬壽宮,麵見弘治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