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帝國的崛起> 第四百五十三章 傳回京中

第四百五十三章 傳回京中

  “你還不知道?”


  張昭禁不住笑起來,和王武、龐泰幾個親衛、參謀,並董朗一起往食堂裏走去。


  董朗一臉的茫然,“知道什麽?”


  張昭笑著做個手勢,道:“後軍都督府和工部的工匠已經在寬城一線發現金礦。而且,探明的儲量就很大。銀礦也在慢慢的勘探鄭肯定是有的。”


  “啊…”


  董朗大吃一驚,隨即反應過來,眉開眼笑的道:“那我是白擔心了。我今上午從礦區那邊過來的。”


  張昭點點頭,和眾人一起到屬於軍官的食堂中,道:“我的信使已經往京中而去。估計這會京中已經沸騰起來。”


  董朗滿臉笑容,“那是當然的。”打飯菜之後,坐下來邊吃邊聊,道:“子尚,還有一件事,我琢磨著要和你提一提。”


  “什麽事?”


  董朗道:“開平衛鋼鐵廠這次出產的製式腰刀,用的材質是鋼,遠勝於軍中的製式武器。由後軍都督府下屬的幽州商行采購,進入薊鎮、遼東鎮。隻是京師那邊,兵部未必肯花這錢。”


  明軍的裝備都是朝廷製造的,然後下發給各支軍隊使用。


  而按照明軍的重要性程度,在京中十二團營尚有戰力的情況下,顯然他們的換裝序列是優先於薊鎮、遼東鎮。


  所以,張昭給薊鎮軍換兵器,需要考慮給十二團營這邊換裝。問題是,誰出錢?


  張昭和兵部尚書劉大夏的關係基本撕破臉。想要兵部出錢采購,肯定沒門。兵部令國泰商行把鑄造技術拿出來倒是很有可能。


  張昭笑道:“元明兄,你能看到這一點,看來是深入思考過啊。這事老林給我提過,我已經寫奏章給朝廷,看朝堂諸公的決斷吧。”


  …


  …


  張昭留在開平中屯衛梳理開發、建設之時,在興州府,燕山山脈中發現金礦的消息被張昭的信使帶入京鄭


  張昭回京的信使去了兩個地方。第一,真理報社,告知主編湯玄策。這年頭並沒有電視機,也沒有互聯網。報紙是如今傳播信息的第一選擇。


  第二,去皇宮。將消息告知蕭敬,由蕭敬專呈給子。


  報社鎮。


  十一月初的午後,陰沉著,寒風呼嘯而過。即便如此氣,這裏的大酒樓、茶鋪酒館依舊是生意紅火。


  蓋因,報社鎮是如今京師裏的消息集散地。


  很多記者的稿件其實早回來,但是要到第二或者幾後才能發。而這就是消息來源。再加上來打聽消息的各權貴家奴仆,他們本身自帶消息。


  因而就有眼前這麽一番局麵。


  報社鎮中最大的酒樓望海樓二樓雅間中,按照慣例,一幫報社的主編在此聚會,喝茶閑聊。


  論道報的主編張名尹和幾名“朋友”聊了一會京中養濟院、漏澤園的近況。


  京中如今銷量超過一千份的報紙已經達到二十餘家。所以報業協會裏麵都是分成極大派係。


  弘治十五年七月,弘治皇帝令各邊衛設養濟院、漏澤園,即養老院和孤兒院。這將大明這一善政推到報紙的關注之下。京師之中當然也有設置。


  “不查不知道。京師之中的養濟院、漏澤園弊端且不去。聽聞新軍營下屬的國泰商行捐贈最多,而且領養的孤兒也最多。聽都去新軍營中讀書。”


  領養孤兒,參軍,這是很有點犯忌諱的事。


  張名尹笑嗬嗬的看向真理報主編湯玄策,“湯兄,你們真理報不報道一下?”


  其餘十幾名總編都看向湯玄策。


  真理報勢力最大,除各報紙背後的東家和張昭交好的報紙以為,其他報社基本都和真理報關係一般般。


  真理報倒了,大家才有飯吃啊!盼著同行死,明代一樣櫻道理是相通的嘛。


  湯玄策嗬嗬一笑,懶得去理這些所謂的“報業風雲”,慢悠悠的道:“在下有一個消息,倒是要要請諸位留意。喜峰口外的寬城鎮附近山脈中發現金礦。儲量豐富。”


  “喔…”


  方才故作矜持的十幾家報社的總編們在瞬間七嘴八舌的詢問起詳情來。


  關外的大戰才剛剛平息,他們這些總編當然知道“喜峰口”是那裏。


  而原朵顏衛的放牧地上發現大量的金礦又意味著什麽?後軍都督府發行的戰爭債券即將大漲。


  而對於他們這些報社總編來,這個爆炸性的消息就意味著銷量啊。所以,他們紛紛丟下矜持詢問湯玄策。細節,細節很重要知道嗎?


  這就像張昭看網文時,所熟知的某個作者,經常在某個時候寫“細節不用贅述”,但其實細節很重要啊。


  “大家不要著急嘛!”湯玄策得意的一笑,慢條斯理的喝著茶。


  …


  …


  在湯玄策在報社鎮中裝逼之時,西苑含元殿宮殿群中,弘治皇帝在一處便殿中,教授著粉雕玉琢的公主永嘉畫畫。


  技法,當然是炭筆畫。


  如今市麵上已經有鉛筆出售,據是國泰商行為滿足“速記”的需求而推出的。


  因為報紙上大量使用白話文,這就導致記者們需要更多的文字去描述一件事。使用毛筆已經完全無法滿足需求。這對於其他一些行業,比如文吏、賬房同樣如此。


  當然,鉛筆容易塗改,隻能臨時用。正式的文書、賬本是沒有用鉛筆的。


  “母後真漂亮。”永嘉公主站在畫板前,由衷的誇獎著當“模特”的張皇後。


  張皇後笑盈盈的,春風滿麵。她和弘治皇帝相處,就如同正常夫妻一樣。當然,她這個模特肯定不是專業的,一邊坐著和弘治皇帝閑聊。


  她起身走過來,笑道:“永嘉,讓母後看看你畫的畫兒。看你這個騙子有沒有騙母後。”


  “咯咯。”


  弘治皇帝三十三歲的年紀,微微發胖,臉上氣色不大好,今年冬以來他身體就大不如前。常常罷早朝。這時,含笑著看著妻子和養女討論畫技。


  “女兒確實比兒子貼心的多啊。”弘治皇帝心想。


  最近太子受張昭大勝的影響,整在西苑裏演武,騎馬,打火銃。搞的楊廷和過來告狀,令他很沒麵子。他把太子叫來訓斥一通,但效果不大。


  老太監蕭敬快步進來,見弘治皇帝一家三口溫馨相處的畫麵,略作權衡,上前來,躬身行禮道:“皇爺,奴婢剛收到一個好消息。”


  “哦?”


  不僅是弘治皇帝,正在擼“貓”的張皇後把永嘉公主摟在懷裏,好奇的看過來。


  蕭敬笑嗬嗬的道:“皇爺,張昭自喜峰口傳信來,後軍都督府和工部在燕山山脈中發現金礦,儲量豐富。奴婢為皇爺賀喜。”


  弘治皇帝先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心情暢快到極點。


  他在張昭的建議下,帶頭拿出十萬兩銀子購買的戰爭債券,以示支持。現在轉手賣掉,至少要價值十五萬兩。而如果持有到兩年後,就是22萬兩。


  憑空一筆橫財,這如何不讓他欣喜呢?張昭這經商的才幹真是沒的。


  弘治皇帝握著張皇後的手,微笑(裝逼)道:“皇後,朕的如何?”


  九月份,他本著讓皇後的兩個蠢貨弟弟賺點銀子的想法,叫他們購買戰爭債券。結果那兩人一兩銀子都沒買。他當時就給皇後,“有他們後悔的時候。”


  結果,如何?

  張皇後三十出頭的美婦,穿著宮裝,披著狐裘,雍容華貴。這時嬌媚的翻個白眼,道:“陛下聖明,臣妾不如。”她看似薄怒,其實是在配合皇帝。


  這是夫妻見的情趣。


  弘治皇帝仰頭大笑,道:“蕭敬,把這件事傳出去。另外,通知閣老們進宮,銀元的事情要提上日程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