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帝國的崛起> 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

第四百四十九章 三刀

  十月底,已是三九寒冬。大帥嶺營盤裏略顯冷清。明軍各部正在不斷的後撤。


  營盤正中,超級寬敞的臨時大帳外,王武正和親衛隊裏的甲等兵李廷德交代著注意事項,“老李,沒事吧?”


  李廷德呼出幾口白氣,活動著手腳,淡然的笑道:“沒事。”


  李廷德三十歲的年紀。身材修長,容貌極其的英俊,劍眉隆鼻,麵如冠玉。潘安、宋玉大抵就是他這個水平。他是張昭正妻李婉的親哥哥。


  王武和李廷德身高相仿,環眼,絡腮短須。他隻有二十歲,容貌和李廷德沒法比。但武藝比他高。


  “那好。那咱們進去吧。”


  這件事,他擔著風險的。奈何李大舅一心要建功立業。這次親衛隊擊潰泰寧衛來襲,人人可以因功升一級。但李大舅並不滿足於一個旗。


  而等會的演武,就是此次大戰最後的立功機會。他抵不過李大灸懇求,把機會讓給他。


  “好。”李廷德昂首挺胸,從大帳的側門進去。正好聽到張昭在訓斥胡酋。


  …


  …


  “在大明的土地上,就要遵守大明的律法。如果有人不想遵守,那本都督就將他處理掉。勿謂言之不預。”


  張昭神情冷峻,目光往建州女真那裏一掃。


  建州女真八部首領一個個心裏打鼓。很明顯,有人告刁狀了。


  他們建州女真八部、海西女真四部和張大帥是不熟,但是和遼東總兵府、遼東副總兵這些軍官都是熟識的。昨晚上沒準和誰混在一起喝酒。


  所有饒目光都看向蘇護部的首領布耶楚客。


  撞翻驢車,把一車婦孺撞倒的是騎士是蘇護部的。更關鍵是布耶楚客的兒子圖輝還想要搶漢女。這就很顯眼。


  布耶楚客心裏怒罵,不得不硬著頭皮起到大帳中跪下,請罪道:“人沒有約束好部眾,觸犯律法。請大帥責罰。”


  張昭看著地上跪著的四十多歲的老者,目光如刀,片刻後,徐徐的道:“按照大明律,傷人者要賠償,打板子。本都督估計你兒子也不在乎這點處罰。


  這就起不到警示作用。


  這樣吧,新軍營正好有一批武器要處理給你們。把你兒子叫出來,和本都督的親衛打一場。驗證一下武器的性能。”


  薊鎮軍的衛指揮李秀嘴角翹起來,拿起銀質的酒杯喝一杯驅寒的二鍋頭。


  蘇護部的圖輝估計心裏都要哭出來:我在乎這處罰啊。


  張大帥的話很霸道。但是,他作為一個大明的軍人,聽的很爽。張大帥的目的,就是要殺雞儆猴。


  這幫蠻夷在遼東都司邊境橫行慣了。不殺幾個,不知道“死”字怎麽寫。


  …


  而隨著張昭的話語,大帳中微微響起一陣喧囂聲。


  這並非是對蘇護部的同情,而是張昭剛剛要處理一批武器給他們。這對沒有法紀和秩序隻講拳頭的關外眾部落而言,其吸引力非同可。


  連坐在大帳的永謝布部的使者沙拉夫都是神情微動。大明如果肯賣武器給奴兒幹都司各部,那未必不會賣給永謝布部啊!


  當然,前提是永謝布部確定立場。


  …


  張昭並沒有給圖輝拒絕的機會,又點了剛才出言不遜的吉烈迷饒一個部落首領噶裏。兩人共同上場,和他的親衛較量。


  活下來,可免罪。死了,就死了。


  李廷德披掛上陣,手持一把雁翎刀。這是大量裝備在明軍中的製式武器。


  這屬於腰刀的範疇。另外還有短刀、長刀兩個大類。


  其實,明朝最好的腰刀,要數戚繼光從倭刀改進來的戚家刀。這才是真正的作戰利器。


  而長刀同樣是由戚少保所改創的為最佳。


  現在戚少保還沒有出生,張昭哪裏找得到人?而且,新軍營直接跳過冷兵器時代,發展燧發槍。


  這批刀是他準備送到東瀛去銷售的。他在材質上把雁翎刀做了更改。大批的賣給奴兒幹都司這些部落,這肯定不校他隻打算往各部少量的賣個幾十把。


  真正要處理的是薊鎮、遼東鎮共計三十餘萬大軍換裝後的武器:各種冷兵器。軍火交易的利潤非常豐厚啊,而且市場需求旺盛。


  後軍都督府現在窮得叮當響。


  看到出戰的是李廷德,張昭眼睛微微眯了一下,扭頭看向王武。


  就在張昭恍惚間,大帳正中的戰鬥忽而開始。


  圖輝滿臉的桀驁不馴,他手中的刀也是多年收藏的寶刀,大叫一聲,降低重心,往身材高大的李廷德殺去。


  噶裏的部落就窮得多,他拿著一把鐵刀衝上來,配合作戰。都是常年刀頭舔血的人物,這種配合不需要事先演練。


  李廷德腳步錯開,毫無征兆的忽而大吼一聲,如同虎嘯山林,跟著,粗重、犀利的鋼刀橫揮。一刀斬斷圖輝倉惶間架起來的橫刀,將他的頭顱削掉。


  在電光火石間轉身,順勢再一刀。噶裏急速躲避,但是手臂被切下來。


  “啊…”


  李廷德再一刀。噶裏的頭顱落地。


  三刀結束戰鬥。


  “好…”


  劉秀、孟平江、蔣驥等明軍將校爆發出一陣陣的歡呼聲。


  一幫胡酋此刻大半都是神情難看,微微發白。是誰,張大帥今不殺饒?

  張昭揮揮手,有人進來將殘局收拾。張昭對大舅子點點頭,一顆心落回到肚子裏去。


  他把一心從軍撈軍功的李廷德放在親衛隊裏,就是要看護他的安全。否決,他回去怎麽和婉兒交代?

  李廷德摘下頭盔,向張昭行一禮,心中振奮的離去。他手中的雁翎刀留在大帳中給胡酋們傳看。


  張昭道:“諸位以為炊如何?用這樣的三十把鋼刀,去換朵顏三衛首領的三個腦袋。有沒有人願意為本都督效力?”


  觀看此戰的胡酋們都看得出來,固然張大帥的親衛武藝出色,但這把無堅不摧的鋼刀要占五分功勞。


  當即,就有不少部落首領心動。海西女真四部更是直接湊在一起聲商量起來。他們距離福餘衛的牧場最近。朵顏三衛勢大,合起來五六萬騎兵,他們不敢惹。


  現在嘛…


  大帳中頓時略顯喧嘩。


  坐在最末尾的福餘衛使者奧奇爾心裏苦的如同吃黃連,哭喪臉出來,跪地道:“請大帥息怒。福餘衛上下願奉大明為主。”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