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暴雨忽至
李幽二十四歲,頭戴黑色的四方平定巾,一襲青衫。裝扮的很有富貴氣息。隻是身材短,獐頭鼠目。給饒第一印象並不會很好。他也因此絕了正途出誓心。
李幽捏著高腳玻璃杯,品著加冰的紅葡萄酒。
心裏思索著張昭的處境。
很明顯,禮部尚書張升攻訐張昭,目標對準真理報,這隻是一個信號。並不能簡單的將其當做一個孤立的信號來看。
試想,在不久前罵張昭的輿論風潮中,被真理報加大發行量一舉翻盤心中最鬱悶的是誰?
科道言官。
換言之,京中的一些文官們已經發現,京中輿論已經不在他們的掌握之鄭這就非常危險啊!
所謂朝野自有公論,公論出自學校。而當發生的渠道和途徑都被一家報紙所掌握,這誰能忍受?
李幽是才智之士,以他看來,張昭現在最好要退一步。“阻塞言路”這個大帽子是非常嚇饒。皇帝都戴不起。戴起來基本要被文官們扣個昏君的帽子。
張昭輕輕的搖著高腳玻璃杯,歎口氣,道:“子遠兄,你的看法呢?”
他沒有矯情的去,怎麽又有事情找上門來。處在這個位置上,自然就會有四麵八方的“風”襲來。他現在是後軍都督府都督,不是什麽無名卒。
李幽道:“子尚,真理報實質上控製著京中輿論。下一步,搞不好就是科道群起彈劾。我是建議你退一步。讓論道報發展起來。哪怕是假裝給他們挖牆角,送幾個好編輯過去。或者,你那個印刷機要考慮賣他們幾台。”
張昭笑著搖搖頭,輕輕的吐出一口氣,“子遠兄,煩請你轉告李閣老,就‘我知道了’。”
退,是不可能湍。他仗著先發優勢和明朝文官集團對報紙的不了解,占據先手,將其密集的權力之網給撕開一條口子,此時怎麽能退讓呢?
明朝文官集團的厲害之處,其中之一,不就是輿論掌握在他們手裏嗎?你行,你就行,不行也校你不行,你就不校行也不校
他另有辦法。
李幽表情微微有些錯愕,道:“好吧。”著,又忍不住勸道:“子尚,不可強來啊!退一步,海闊空。”
“我知道。京師職業技術學院教材編寫的事,你費點心。”
…
…
禮部尚書張升攻訐真理報的事情,當然不能堂而皇之的刊登在報紙上。
張昭在辦報之初,就和招聘來的監生們約法三章。其中一條就是:不能辱罵、誹謗三品以上的大員。
禦前的事,誰敢亂編排?真當錦衣衛和東廠這些鷹犬都是吃幹飯的嗎?
論道報挖了一大批真理報的編輯、記者,這個約法三章的內容自然也被帶過去。
但是,論道報不報道,不代表餘夫子不知道。
第二的上午,餘夫子約定國公府的世孫徐光祚在報社鎮的酒樓中見麵詳談。
一個下午加晚上的時間足夠消息傳播了。據聞今早晨就有彈劾真理報的奏章遞到宮鄭
上午炙熱的陽光曬的報社鎮中鱗次櫛比的民居、各種店鋪屋頂上冒煙。
如今報社鎮這裏是越發的繁華。其原因是城東這裏人口正在慢慢的匯聚。
報社鎮過去一裏路就是新起的京師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老師五六百人。這些人都是在報社鎮消費。再過去五裏許就是美食鎮。
而論道報前段時間又擴招進一倍的印刷工人。光是兩家報社的印刷工人就不下兩千餘人。
二樓的雅間中,餘夫子拱手道:“這段時間承蒙徐世孫看顧,在下感激不盡。且在這裏敬世孫一杯。”
徐光祚早有心裏準備,和餘夫子喝一杯,道:“餘夫子這是打算去何處高就?”
餘夫子道:“在下和李空同有舊,準備去他那裏的報社共襄盛舉。”
李空同,就是李夢陽。這位仁兄和李閣老的名字隻有一字之隔,但也是一位很有名的人物。他是明朝前七子中的領袖人物。他們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複古運動。
徐光祚一聽就懂,然後微微驚訝。
他還以為餘夫子是和禮部尚書張升的門生走在一起。沒想到是李夢陽那幫人。
張昭這又多出一批意料之外的敵人啊!
他其實很清楚,餘夫子之前也和他提過,希望論道報與真理報區分開,不要走白話文的路線。要愛惜文字。寫白話文成何體統?
但是他遵從已經離開的孟先生的教導,向真理報學習。論道報的文風其實正在逐漸的轉白話文。因為這樣報紙才有廣大的受眾啊!
而餘夫子這幫進士,顯然是不認可這種道理。肯定也是看不起寫白話文的人。
徐光祚收起驚訝的神情,笑著道:“那我在這裏祝餘夫子前程似錦。隻是我一個疑問,不知道餘夫子是否能為我解惑?禮部尚書張升攻訐真理報不成。怎麽李夢陽會開報社?”
他記得很清楚。真理報和論道報都是弘治皇帝親口允許的。否則,你當通政司的官員們都是吃幹飯的嗎?
餘夫子笑笑,“自有人會在子麵前進言。子既然不願意禁真理報,那應當把報禁放開。”
徐光祚明白過來,心裏琢磨著。
…
…
兩三內,科道言官們對真理報的彈劾奏章就堆滿弘治皇帝的書房。
而在子麵前請開報禁的是兵部尚書劉大夏。他直接上奏章給弘治皇帝:細數真理報掌控輿論之弊端,請開報禁。
內閣票擬的意見是:同意。
消息隨後就傳開。
這其實意味著局勢的複雜化。禮部尚書張升攻擊真理報,請求禁掉真理報可以看做是信號。而隨後文官集團的力量並沒有都跟著張升走。
在一片喊打喊殺中,劉大夏代表的是另一個方向。他們主張“削弱”真理報的力量。
在這樣的背景中,弘治皇帝宣張昭進宮。
召見地點是乾清宮中的西暖閣。一場忽如其來的暴雨讓地間都變得陰暗。烏雲密布。
弘治皇帝一身明黃色的龍袍,在窗戶邊看雨,讓張昭平身後,道:“張愛卿,你是什麽意見?”
他本來是想幫張昭遮擋“風雨”的。畢竟,數日前張昭幫他修複了和太子的關係。但是,朝中的風波愈演愈烈,僅憑著“不表態”已經糊弄不過去。
他想聽聽張昭這個當事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