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以德為先
是啊!這煤炭就是金山、銀山,是多少人覬覦著的肥肉。
為了這塊肥肉,又有多少人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又有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這是產生罪惡的根源不假。
可是,煤炭卻是富源縣的支柱產業,是推動富源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提高百姓百姓生活水平的重要來源。
但不能因噎廢食,守著金山、銀山,卻讓百姓們衣不裹體的繼續過苦日子。
如果順應百姓們的要求就此放棄,正恰恰證明了當權者的無能,而且隻會讓百姓繼續失望。
所以,利用煤炭造福百姓的策略絕對不能改變,關鍵是在形式上有所突破,以求得一個利益上的平衡。
想到這裏,李翊突然間有了靈感,集體所有製不就是最佳的良方嗎!
隻要是在本鄉裏土地上的煤礦,其所有權就歸本鄉裏所有。
煤礦占用誰家的土地多,誰就占有的股份多,通過股份製改造,使煤礦成為大家共同的財產。
煤礦產出的收益,按各家占有股份的多少進行分配。官府按照煤炭的產出進行收稅,然後再拿出錢來,補貼給最貧困的家庭。
這樣的方案雖然在實施中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李翊相信,隻要通過一段時間的試行,大多數老百姓還是會接受的。
盤算好了下一步的方案,李翊端著老者遞過來的酒碗,目光殷殷的望著周圍的父老鄉親。
動情的道:“諸位父老鄉親的心情我非常理解,也知道因為這個煤炭,百姓們的日子就安穩不下來。”
“可是,不知諸位想沒想過,即使我頒布了禁采的命令,還是有很多人,會為了煤炭的暴利而偷偷的進行開采,因為利益的爭奪而大打出手,甚至殺人越貨的勾當還會繼續發生。所以我是不能下這個命令的。”
見到群情有些聳動,李翊接著道:“煤炭雖然是萬惡之源,但是若能有效利用的話,卻能使老百姓們過上富裕的日子。”
“我所想要做的,就是讓諸位父老鄉親能夠從煤炭中獲利,能夠因為煤炭之利而發家致富,而不是為了煤炭而產生矛盾和爭鬥。”
“所以,我準備采取一些有所改變的措施,頒布一些明晰煤礦產權,有利於煤炭產業發展的政令,具體詳細的辦法等我回到寧州後再詳細議定,請諸位耐心等候。”
接著李翊轉過身來,對盧勉道:“現在是穩定壓倒一切的時候,在新的煤礦管理措施出來之前,富源縣的所有煤礦必須無條件的停產,任何人不得隨意開采。”
“若是發現有人不遵命令,私自采掘煤炭的一律予以拘捕,並采取嚴厲的措施進行懲罰。”
當著眾人的麵囑咐完了盧勉,李翊這才大聲對在場的老百姓們喊道:“父老鄉親們,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富源縣的百姓們不能靠著煤炭而繼續過著窮苦的日子。”
“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所以煤礦還要繼續采下去,但是所得利益要全民共享,讓所有老百姓都得到實惠,這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請你們相信我李翊,我過的話就一定會做到,而且時間也不會拖的太久,請各位放心回去吧。”
完,李翊舉起碗來,將碗裏的水酒一飲而盡,然後帶著何守傑等人,穿過熱情的人群,揮手向他們致意告別。
離開富源縣,不到半個時辰就趕到了勝景關。這裏的勝景關代理防禦使是殷權。
李翊和他隻有一麵之緣,還不大了解他的作風和為人。
但經過一多的了解,李翊對他有了良好的印象。
這個年齡已經五十餘歲的殷權,雖然跟著孫德成十幾年了,但是他操守良好,不阿諛奉承,既有相當豐富的作戰和治軍經驗,在為人方麵又老成持重。
雖然在防禦副使的位子上一幹就是十幾年,但卻一直兢兢業業的,沒有絲毫怨言。
這樣有德有才的戰將,今後是要大力重用的,最起碼也不能讓這樣的老實人吃虧才是。
接下來的幾,李翊先後巡視了宣縣,寶山關、會澤縣、東川縣、白霧關。
這麽一圈轉下來,足足用了十幾的時間,大大超過了我的預計。
而且還有一些巡檢司等地方沒有光顧,看來雲南這個地方大不大,也不啊。
在回寧州的路上,何守傑不失時機的向李翊提了個建議。
他覺得像勝景關這樣無險可防的地方,已經沒有駐紮重兵的需要了。
等平陽關建好後,應該像寶山關一樣,在勝景關隻留下三百人駐紮足矣,其他的大部人馬都可以移防到平陽關。
這樣既充分利用了現有兵力,又節省了大量費用,使軍事部署更加科學有效。
他這個建議一提出來,就得到了李翊的極力讚成。
其實,早在平陽關建設之初,李翊就有了這個想法,隻不過沒有出來罷了。
整個雲南,算上川南而來的災民,人口隻有十七八萬人,而軍隊的人數卻有九千之眾,對於雲南的財政和繳納賦稅的老百姓們來,這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而且軍隊需要的是精悍有戰鬥力,人多並不一定是優勢,屍位素餐的官兵是沒有什麽戰鬥力的,也不能有效的保證雲南的安全。
下一步,李翊設想繼續裁減軍隊冗員,將主力作戰人員保持在五千人以下,並加強軍事訓練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打造一支威武之師、文明之師。
另外,李翊也刻意囑咐了何守傑一番。
他這個掌握查考官員政績大權的主官,在考核、任用、提拔官員的時候,一定要把握住一個原則。
那就是為官者一定要以德為先,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這個原則。
一個官員如果沒有上佳的德操,即便能力再強,也不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且還有可能把好事辦成壞事。
德行不佳之人主政一方,不但嚴重影響官民關係,甚至會使朝廷信譽喪失殆盡,進而動搖大漢的國本。
官員的選拔首重有德有才,其次,有德無才的也可以量才使用。
在這個以農耕為主的時代,經濟發展並不需要多快的速度,才幹出不出眾其實並不是做官必須具備的條件
作為一名長期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地方官員,隻要不徇私舞弊,能真心實意的為老百姓辦事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