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天子之劍
司匡轉身,對馮駒點頭。
??其心領神會。
??行了一禮後,立刻退出去。
??…
??半個小時後
??馮駒捧著用羊皮包裹的劍,立於宣室大門之前,等待宣召。
??劉徹凝目喊道:
??“讓他進來。”
??左右宮衛讓開,馮駒彎腰,捧著劍,恭恭敬敬地走了進來。
??司匡上前接過,走到玉陛之下。
??縮著脖子,將組織好的言詞脫口說出。
??“陛下!”
??“臣聞之……三代之時……”
??“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岱為鍔,晉魏為脊,周宋為鐔,韓魏為夾;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製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秋,行以秋冬。”
??“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雲,下絕地紀。”
??“此劍一出,天地黯然失色,日月為之變化。”
??“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
??“聖王持此劍教化百姓,驅逐蠻夷,維我炎黃之正統。”
??司匡微微一頓,麵色不改,接著道:
??“卑臣以今歲出發,上溯六百四十載,得一疑問,為何幽王之後,王室衰微?”
??“蓋神器缺失,無鎮壓氣運之寶器。”
??“大禹九鼎鎮江山,天子之劍統萬民。”
??“天子之劍丟失,國祚雖在,然臣不臣矣、民不民矣。”
??“而平王東遷後五百一十五年,九鼎猶在,周猶存,至秦昭襄王東出,長平之役後,秦軍陷周都,絕周室,遷九鼎於鹹陽,自此,周,八百載國祚消,天下出現列國伐交頻頻之景。”
??“因秦隻得周寶鼎八,所以,秦之江山,僅臨時得之,天下,僅臨時統之。”
??說到這裏,司匡抬頭,與皇帝對視,沉聲問道:
??“陛下可知哪尊鼎不見?”
??“朕從書中得知,豫州之鼎落於泗水。”
??司匡咧嘴笑道,
??“此乃天意也!泗水之地,陛下熟否?”
??經這麽一點,劉徹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瞳孔忽然收縮,失態尖叫,“朕記得,泗水乃沛縣之地,沛縣,帝鄉也!”
??“哈哈,陛下還有一點應該不知道吧?秦昭襄王滅周得九鼎之年、豫州鼎落入泗水之年,乃周赧王五十九年,即高祖皇帝出生之年!”
??司匡笑吟吟的,環視全場百官,大聲渲染氛圍,
??“豫州鼎落入泗水,江山氣運亦落入其中,最後,該氣運孕育出天子之氣,凝聚出赤帝之子!”
??“昔年嬴政南巡,以金鎮秣陵之氣運,為的就是消滅此地的天子之氣。”
??“其不曾想,泗水之鼎處,竟然也有天子氣運!高祖皇帝憑之,滅秦、絕楚、一統天下。”
??“臣竊以為,高祖皇帝得天下,乃眾望所歸,乃上天之意!”
??司匡高高的捧起手中的劍,聲音朗朗,
??“陛下,秦建國後,大禹九鼎氣運之力八鼎已入和氏璧雕琢之玉璽,剩餘一鼎之力,乃劉氏正統血脈。”
??“為何呂後之時,江山之臣聽命於呂?隻因其掌玉璽,擁八鼎之力。”
??“為何劉氏國祚未失?因劉家血脈中,本就帶有氣運之力,呂後得玉璽之內八鼎氣運,焉能鎮壓江山?周勃平定諸呂,乃天意所歸。”
??“今日,陛下掌玉璽,乃九鼎齊聚之兆,而天子劍重現,此乃訓導萬民之意。”
??司匡稍有停頓,氣沉丹田,用盡渾身氣力,高呼,
??“陛下,第四代將至!”
??“臣懇請請陛下執天子之劍!”
??文武百官不是二愣子。
??麵對這種號召形式的語氣,自然明白做法。
??紛紛出列。
??文官以丞相韓安國為首。
??武將以衛尉程不識為首。
??功臣以車騎將軍衛青為首。
??皆伏在地上。
??齊聲高呼,
??“請陛下執天子之劍!”
??“請陛下……”
??“……執天子之劍!”
??百官公卿的聲音,在熱火朝天的大殿中回蕩著,震的房梁晃動不停。
??劉徹臉色漲得通紅,心髒顫抖,大腦蒙蒙的。
??如夢似幻,這是他的感覺。
??他鬆開牽著衛子夫的手,親自提著冕服的衣擺,神態威嚴,從玉陛走下。
??至於司匡麵前,顫抖的手捧起天子劍。
??左手握鞘,右手捏柄。
??先觀上方吊墜之寶石,拇指輕輕撫摸,感受玉石中蘊含的五彩氣運。
??又觀劍鞘,欣賞上麵的金文。
??雖然看不懂,但,他能感覺到,這上麵的文字在呼喚著。
??司匡叩拜高呼,
??“陛下請拔劍,執掌山河社稷!”
??百官仿佛成了陪襯,隻能重複司匡的話。
??“好!”
??劉徹哈哈大笑。
??拔出佩劍。
??以劍指天。
??透過宣室大門射進來的陽光,恰好照在劍身。
??銀色的流光從劍柄之處,流淌至劍尖。
??劍身似乎還回蕩著“嗡嗡”的聲音。
??“唰!”
??天子劍落下。
??“啪!”
??插回劍鞘。
??劉徹左手拿著劍,返回陛上,右手托起沉重的傳國玉璽。
??麵對群臣,一字一頓,鄭重道:
??“朕,劉徹,承天意、納民心,今日在此宣誓,誓開四代之榮!”
??“陛下萬年!”
??“大漢萬年!”
??劉徹享受著眾人的宏偉。
??突然,眼神變得深邃,高舉左手,
??“稷下君聽令!”
??“臣在!”
??“卿獻劍有功,朕應賞之!”
??“春陀,擬旨!”
??一旁的春陀擦擦額頭上在皺紋裏打轉的汗水,拿起毛筆,翻出一塊布帛,蘸了蘸墨。
??墨水觸碰布帛,留下了一灘渲染的墨痕。
??他扯著右手袖子,跟隨劉徹的聲音,開始記錄。
??“敕!”
??“稷下君司匡,破匈奴,尋回失落五百多載之天子劍,完善我大漢氣運,功勞偉至。”
??“今封稷下君為稷下侯,食邑加九百戶,合稷下君之食邑,共以千戶享之!”
??“夷安公主,食邑增五百戶,以一千五百戶享之!”
??“上穀出擊之將領,皆得金五十、布帛一百!士卒各得戶籍所在之地田二十畝!”
??司匡大喜,叩拜,
??“謝陛下恩典!”
??果然,賭對了!
??等價交換之地的用處是什麽?
??自然是製造功勞,換個列侯。
??如今獻劍,比等價交換之地快多了,雖然會若是氣運點,但不虧!
??劉徹放下手中劍、璽。
??笑道:
??“開宴!”
??“諸卿今日,敞開了喝!”
??在嘈雜的喧鬧聲中,未央宮宣室再次恢複了打了勝仗的熱鬧。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