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六朝漢臣> 第四十八章:看似舍身證道,實則布局未來

第四十八章:看似舍身證道,實則布局未來

  孔安國回過神來,拱手,沉聲問道:“司公,你既準備向胡博士發起挑戰!……敢問,可是準備好應對那一位了?”


  那一位?

  司匡微微一愣,不明所以。


  說的是誰?


  他微加思索,過了好一會兒,終於反應過來了。


  這貨說得應該是董仲舒吧。


  董仲舒啊……公羊學派承上啟下者……


  若是在對付胡毋生的時候用了微言大義……那對付長安那個老頑固……可就真沒了手段。


  微言大義出自《公羊春秋解詁》,所述內容是關於《春秋公羊傳》中文段的總結之語。


  一旦自己挑明,依董仲舒的學習能力,不出一日,便可以融會貫通!

  這就是公羊宗師的實力。


  董仲舒本身就難纏,一旦再把微言大義掌握完全,根本就是如虎添翼!

  難辦。


  “唉。”司匡發自內心的重重一歎,與孔安國對視,苦笑,“若是可能,小弟這輩子不想直麵董博士。”


  “司公,此事恐怕要不如願了。據安國的了解,胡博士與董博士經常傳遞書信。若是他將此事在信中告知,恐怕,董博士將會再次出山。”


  孔安國一邊說著,一邊拿起一旁裝水的酒樽。


  起身。


  走到深棕色的水桶旁,給司匡重新盛了滿滿一樽清水。


  他端回去,放在案幾上。


  跪坐,繼續說道:“董博士已經四年多沒有出門了。若他為了微言大義,真的來稷下一趟,司匡二字,將會真正傳遍諸子百家,甚至會名揚朝堂,威震天下。”


  他微微一頓,拱手,作揖,“望公做好準備。做好應對諸子百家的準備。”


  孔安國作為孔氏一族第二繼承人,大局觀很強。


  他深深明白一個道理,在一定程度上,諸子百家是可以團結起來的。


  若司匡第一次授課便把公羊宗師打趴下。


  那第二次又是哪家宗師?


  第三次呢?


  第四次呢?


  那一句在“稷下學裏”宣揚百家學說,足以讓百家惶恐不安。


  試問,傳承了幾百年,最後被一個無名之輩打敗。


  誰受得了?


  讓九泉之下的戰國諸子聽到了這種事,非得從棺材板裏爬出來不可!


  因此,為了杜絕這種事情,為了維護祖宗顏麵,諸子百家明麵上隻有一種做法——聯合!

  合百家之力!

  合數百名戰國諸子之力!


  以百家,攻司匡。


  想到這種可能性,孔安國既恐慌,又興奮。


  恐慌——擔心儒家戰敗,有愧祖宗。


  興奮——有一默默無聞之輩竟能壓製諸子百家數十名宗師。


  一時間,


  他看司匡的眼神都變了。


  變得憧憬!


  變得崇拜!


  像是一名瘋狂的“追星族”,雙眸之中,充滿了金色的小星星。


  若不是顧忌族中族老,孔安國都恨不得當場磕頭拜師!

  古往今來,能做到叫囂諸子百家的人,這是第一個!

  以前,從來沒有!

  之後,誰又說得準呢?

  反正,這是第一人啦!


  還是有真才實學的第一人!

  司匡感受到有一股赤裸裸的目光在盯著自己,頓時渾身發毛。


  他望著門外。


  隻見太陽已經高高地掛在天上。


  急忙右手握拳,抵著嘴巴,咳嗽幾聲,“咳咳咳。”


  “那個孔兄,扯遠了。可還記得小弟的來意?”


  “呃呃呃……”


  孔安國一下子反應過來了。


  雙眸中的小星星同時爆炸,湮作飛灰。


  他嚇得肌肉抽搐幾下,又打了一個嗝兒。


  倏忽,身體後傾,低著頭,哭喪著臉,恨不得給自己一巴掌。


  聽就聽吧,附和個錘子!

  現在好了,出事了,把自己繞進去了!

  媽媽的。


  剛才聽得太入迷,光想著房子怎麽才能賣出去,挑戰胡毋生之後會發生什麽啊,差點忘了這個小祖宗的來意。


  好像是打算洗劫自己吧?


  這簡直是把自己賣了,給幫著賣自己的人數錢啊!

  孔安國承認,按照剛才那麽算,建完房子,確實能賣出去。


  甚至,即便建成之時的第一次授課,司匡敗給了胡毋生……天下儒生也不會在意。


  拋開精彩的宗師級辯論先不說,“稷下學裏”的其他方麵,足夠吸引人。


  靠近稷下學宮是一方麵,能夠聽到堪比大儒水平的講座又是一方麵。


  前者的好處不需要多說了,懂得都懂。


  而後者,僅僅允許前排聽課學生提問這一點,就足夠吸引天下儒生了。


  如今的夫子可沒有讓學生提問一說。


  都是講完了,直接拍屁股走人。


  具體的大道至理,全靠學生自己領會。


  這一手打破常規的允許提問,足以顛覆當今的教學方法。


  試問,多花幾千錢,學習明白大道至理,虧嗎?


  血賺好吧!

  賺的孔夫子、孟宗師都不瞑目了!

  當初他們求學的時候,辛辛苦苦跑遍天下,才悟出零零星星的大道。


  如今,在各家各派敝帚自珍,不願意讓外人接觸自己學說的情況下,竟然有人願意主動拿出通往大道的學說領悟,分享於天下之人。


  大同之世也不過如此吧?


  天下儒生何其多,一旦聽到這種消息,願意傾盡家財,購買房子的儒生,絕對能達到成百上千!

  不為別的,就為大道!

  得大道,名揚於天下!

  甚至,運氣好,被胡博士看起了,還可能進入官場,入仕途!

  五經博士有權力察舉人才!

  這是皇帝默許的事情!

  如今,天下儒生距離這種種好處,隻差一個條件——“稷下學裏”成功建成。


  而這建成的條件,就是資金到位。


  說白了,眼前這家夥,是打算問自己借錢建房子!

  媽的!


  繞了半天!


  還得拿錢?


  孔安國右嘴角瘋狂地抽搐,根本停不下來。


  “孔兄?”見眼前這個土財主久久不語,司匡走到跟前,拍拍肩膀,輕聲呼喚。


  “啊?”


  “孔兄,你看這個錢……”


  “那個……其實……”孔安國滿麵愁容,說話期期艾艾,都不利索了,“其實吧,不止我孔氏一族,整個儒家,都挺……”


  司匡雙眸直勾勾地盯著眼前這個手足無措的家夥,拱手,高呼,“孟子輿曰:達則兼濟天下!為了天下流民,請孔兄務必借我!”


  “這…可是…”孔安國急得都快哭了。


  早點老老實實拒絕不就好了。


  現在好了,幺蛾子出來了!

  儒家先輩的教導,這怎麽違背?


  孔安國看著司匡,咬了咬牙。


  心一橫。


  “司公…”他深吸一口氣,憋住,一字一頓,警告,“若公借錢、買地、建房,與商賈何異?恐做完之後,被天下儒生所不容啊!若是吾答應借錢,簡直是把你推向黑暗可怖的無盡深淵啊!”


  “呼!”他把濁氣吐出來。


  抬手,義正辭嚴,高呼,“請恕安國無禮!公之名聲,不能毀!”


  “能救流民,名聲算什麽?”司匡哈哈一笑,拱手,拜曰:“隻要能暫且安置流民,區區名聲,何足掛齒?正所謂,我不入黃泉,誰入黃泉?”


  他將地藏菩薩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進行擬化,變成容易被西漢人接受的術語。


  雖然與原來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相差很多,但是主旨意思沒有變化——願舍身證道。


  此言一出,孔安國立刻啞口無聲。


  望著司匡的背影,他失神了!


  原本組織好的拒絕言論,怎麽也說不出來了。


  儒家講究濟世。


  司匡竟然願意舍身濟世。


  他無法阻止這種行為。


  這種符合儒家大義的行為,不僅不能阻止,相反,還必須給與支持!

  他之所以拒絕借錢,完全是借錢之後的行為,影響了儒家精神!

  作為一個高傲的儒生,怎麽可能與商賈為伍?

  因此,必須拒絕!

  他必須用堅定不移的信念,捍衛“士農工商”的等階製度,捍衛儒家不屑於商賈為伍的原則。


  如今,借錢竟然是為了舍棄名聲,證儒家仁、義之道。


  麵對這殺身證道之舉……他動搖了。


  他的信念,第一次出現了裂痕。


  孔安國目光灼灼,盯著司匡,沉聲問道:“那群流民的性命,與公毫無關係。這麽做,值得嗎?”


  司匡拱手一拜,雙手一攤,笑嘻嘻的回答,“沒有值不值,隻有配不配。他們屬於大漢之人,自然應進行救助。如今,我大漢與匈奴劍拔弩張,隨時可能開戰,多一個人,便多一份力量。”


  “剛才孔兄欲問《春秋》微言大義,現在,小弟便說其中一點。”


  “請講!”孔安國神態嚴肅,一本正色。


  “《公羊傳·僖公十七年》曰:九世猶可以複仇乎?雖百世可也。”司匡聲音高昂洪亮,言語抑揚頓挫,“吾認為,微言大義,大複仇第一!”


  “自高祖白登之圍,至當今陛下,我大漢已有七位皇帝!陛下既然重用儒家,儒家,自當憂慮君王複仇之事。”


  “救助流民,看似多管閑事,實則不然!黃河決口已經三年有餘。三年時間,能活到現在的流民,毅力非常人可以比擬!若給與盔甲,他們的戰鬥力,雖然比不上中尉甲士,但絕不會比高密縣士卒差!若是令其進入邊境,最少可抵禦匈奴三千人!”


  這一點,已經由一位皇帝經過證明了。


  雖然李世民是讓死囚活下來,但那群死囚的戰鬥力與顛沛流離三年的流民相比,差距並不大,甚至,還可能差很多。


  死囚被抓之前,生活無憂。


  而流民可是在生死邊緣徘徊了三年。


  三年的磨煉,足夠讓一個人,變得堅定!

  足夠讓流民擁有活下去的意誌。


  倘若能收服一萬流民的人心……


  日後進入軍方,出征匈奴的時候,未免不能拉出一支堪比中尉甲士的鐵血強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