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六朝漢臣> 第八章:吾虞初……代表小說家,認輸!

第八章:吾虞初……代表小說家,認輸!

  司匡所述內容,猶如潮水,從四麵八方,滾滾湧來,以崩裂山石之力,震撼眾人心神。


  虞初木訥地站著,手中竹簡早已滑落,掉在地上,被塵土汙染。


  其臉上驕傲得以之色一掃而空,隻是兩眼無神,嘴中呢喃。


  “商周演義……這……不可能,你…怎麽會…這是小說?”


  他兩股戰戰,精神恍惚,已經瀕近崩潰的邊緣。


  剛才聽到了什麽?

  用新文體寫的小說?


  一篇不足五百餘字的文章,竟然道盡武王建國之前諸事!

  自上古、通三皇、曉五帝、言禹夏、至商周。


  這TMD是小說?

  這玩意兒,如果放在幾百年前諸子並存的時期,自成一家,稱之為“經”也不為過吧!


  一篇道盡先周諸事的史經!


  媽耶!

  自己究竟在和什麽人比試?


  鄉野村夫?


  戰國諸子才對吧!

  一個能夠自成一家的戰國諸子!


  雖然虞初有底蘊,奈何司匡有作弊器。


  這就像是兩軍對壘,主將單挑時。


  一方將領:身穿鎏金寶甲、手持方天戟、下跨紅鬃赤兔馬。以萬夫不當之勇衝了出來。


  另一方將領則幽幽歎了一口氣,背著個畫著小豬佩奇的書包緩緩走出。


  隨後,打開書包,掏出一把美式衝鋒槍,對著來人就是“突突突”一頓掃射。


  碾壓!


  無可爭議!


  一旁立於稷下門口的百家諸生,也已然目瞪口呆,啞口無言,不知所措。


  雖然他們的專業不是小說,但都是讀過幾天書的人,文章好壞,還是能夠分辨出來的。


  尤其是儒家門生,更是如此。


  小說家在九流十家中,排名末尾,被稱之為不入流。


  孔子認為不入流的緣故,隻因其言語多違背上層統治者的意願。


  儒家並不歧視小說家,相反,很高興小說家的存在。


  因為小說家的著作,有很多傳送先王功績,這是他們願意看到的。


  儒生將二者所誦小說一對比。


  高低立見!


  人群內,孔安國與周霸互相對視一眼,嘴巴微張,欲言又止,隻覺得臉痛。


  剛才還在說虞初必勝,振小說家者,虞初也。


  這才不到五分鍾,就被“啪啪”打臉。


  就連馳道兩側圍觀說笑的販夫走卒、商賈官吏也立刻閉嘴。


  他們繃著臉,喘著粗氣,不敢吱聲,唯恐打擾接下來的內容。


  若有人不小心咳嗽一聲,就會被一群人怒目而視,警告恐嚇。


  雖然已經誦讀完畢。


  但剛才那簡短卻似乎蘊含無窮奧妙的新文體小說,在他們腦海中一直回蕩,似繞梁三日一般,玄妙之音久久不散。


  如今底層人民的娛樂方式很有限,隻能靠聽聽戲劇、小說等娛樂心情。


  戲劇、小說的創作,依靠的是諸子百家那群有文化的人。


  這群人數量有限,因此,創作數量也有限,創作周期很長。


  普通民眾平日裏所聽到的內容,大多重複,這就導致,很多人早就聽得厭煩了。


  剛才虞初要宣講新小說的時候,眾人為什麽迫不及待的記錄?


  隻因有新小說出現了!

  終於可以告別枯燥無味的舊內容。


  然而,讓這群人沒想到的是……自己這群人,竟然高興早了!


  天呐!


  更有趣,更膾炙人口的文章,竟然在後頭!


  一相貌平平之人,竟然可以戰勝小說家百年積累培育出的弟子!


  誦者無心,聽者有意!

  普通百姓頂多聽一個趣,樂嗬樂嗬,看看熱鬧。


  一不屬於百家的鄉野粗鄙之人,竟然以膾炙人口的小說,戰勝憑借小說,活躍了幾百年的小說家。


  拋開剛才司匡吟誦的內容,試問,還有什麽,能比這更能讓人覺得有趣?

  畢竟這個場麵,百年難得一見。


  稍微有點頭腦的,則是把剛剛抄錄的《周說》丟到一旁,脫下衣服,在衣裳上書寫,希望在忘記之前,把這段內容,抄錄,以便日後瞻仰,複讀。


  抄錄之時,如果遇到了忘卻的地方,他們又捶胸頓足,嚎啕大哭,像是丟了傳家寶似的,恨不得給自己幾巴掌。


  至於精明、財力雄厚的人,已經派家奴去打聽了。


  此人是誰?


  是否真的無門無派?


  此人之才,比起百家鎮世宗師,孰強孰弱?


  能否與之交好?


  若拉攏,是否對吾等有利?

  其可否願意將剛才所誦文章內容,一字不落地默寫出來?哪怕一字千錢,也可!


  漢家重視人才!


  漢人很追捧人才!

  例如,董仲舒這種寒門子弟,都可以被人尊為儒道宗師,且無人不服!


  有人認為,剛才那一篇被稱之為小說的東西,可與賈誼之文章、司馬相如之賦相媲美!


  說不定,一個新的宗師,將要出現了!

  畢竟,一人壓一家的場麵,竟然在曾經的文化中心重現。


  即便小說家排在百家末流,但,其積累幾百年的底蘊,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擬的。


  之前出現是什麽時候來著?

  五霸?


  還是七雄?


  年代太久遠,已經記不清了。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曾經有此輝煌者的名號——荀卿。


  他學術大成之後,以一人之力,壓製儒家亞聖孟子輿的學說。


  最終,

  在儒家中,繼往日諸子所學,打通了公羊學派發展之路。


  甚至為法家稱霸大秦培育了兩塊基石——李斯、韓非。


  戰國諸子……不,戰國聖人啊。


  在稷下門口觀望的百家諸生,雖有不爽,但已經預料到今日之事,必將傳揚於天下啦!

  一個堪比戰國諸聖式的人物,出現了。


  司匡聳了聳肩,將被褥夾在左腋下,甩了甩發酸的右胳膊。


  之後,如法炮製,甩了甩左胳膊。


  瞅著一動不動的虞初,淡淡地說道:“如何,還需要吾繼續誦讀下去嗎?”


  虞初漸漸回過神來,不知何時,他已滿頭大汗,一頭黑發被汗水浸濕。


  寒冬十一月,冒出汗水,在外人看來,極為可笑,隻有他自己知道,這是冷汗。


  被嚇得!

  被驚得!

  虞初動了動幹裂嘴唇,表情錯愕,聲音發顫,嗓音沙啞,“你還沒誦完?”


  司匡咧開嘴,露出一個看似人畜無害的笑容,“當然,這僅僅是開頭罷了。”


  “你!”虞初臉色驟變,驚恐萬分。


  左手猛地捂著胸口,一口氣堵住了。


  自己耗費數年時光所做的《周說》,被此人打敗先不說。


  竟然說剛才所誦內容隻是開頭?

  僅僅誦讀開頭,就令人有洪鍾大呂般的感受。


  這要是全文,那還了得?


  自己奮鬥多年,究竟是為了什麽?

  虞初感覺頭暈目眩。


  忽然,兩眼一抹黑,身體一軟,癱坐在地上。


  緊接著,喉嚨一甜。


  “噗!”


  噴出一大口淤血。


  “喂,你沒事吧!”司匡眼疾手快,急忙上前,把人扶住,“你沒事吧?”


  自己實話實說,你怎麽還倒下了呢!


  大漢不是講究俠義之風嗎,你這倒下算什麽情況。


  碰瓷?!

  他懷著忐忑的心,言辭懇切,“我身無分文,窮鬼一個,你倒下我也沒有錢賠啊。”


  “噗!”虞初黑著臉,又噴出一口血。


  見此狀,司匡懵了。


  好家夥,別嚇唬人啊!

  怎麽吐上癮了?


  稷下門口的百家諸生內,兩個人火急火燎的擠了出來。


  “師弟!”


  “虞師弟!”


  他們衝到司匡身邊。


  先惡狠狠地瞪了一眼,

  其中一人忽然又想到了什麽,拱手作揖行禮。


  然後把虞初扶了起來,準備攙扶回學宮。


  司匡尷尬地待在那裏,瞅著三人的背影。


  這算贏了吧?

  不會找我要營養費吧。


  在萬千思緒湧來之際,一陣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的傳來,


  “且…且…慢。”


  “虞師弟?”


  “師兄,扶我…轉過去。”


  “好!”


  三人調轉身體,重新麵對這位挑戰諸子百家的“狂妄之徒”。


  虞初眼睛欲睜還閉,聲音有氣無力,“敢…問,君…剛才吟誦之內容…可有名字?”


  “《封神演義傳》!”司匡微微一笑,拱手作揖,朗聲回答。


  “傳…好一個傳……咳咳咳,不冤,吾輸得不冤!”虞初竟然笑了,“沒想到,吾竟然有機會見到以小說作傳的一天!值了,值了!”


  古往今來,《傳》載輿人之頌,《詩》美詢於芻蕘。


  猶如儒家的《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詩三百》。


  如今,司匡竟然敢打破常理,以傳命名小說,吟誦名叫《封神演義傳》的經典。


  不枉此生!


  這是虞初僅剩的念頭。


  “呼!呼!呼!”


  他胸口不斷起伏,濁氣一口又一口地呼出去。


  順手推開攙扶自己的兩個師兄。


  對著司匡,重重一拜。


  高呼,“兄長大才,初甘拜下風!”


  緊接著,虞初直起身子。


  環視四周。


  轉過身,閉上了眼睛,

  踉踉蹌蹌地走了幾步。


  忽然停下,歎息,仰天呐喊,“此役……吾虞初……代表小說家,認輸!”


  “轟!”


  消息一出,周圍再次炸鍋。


  出大事了。


  傳承幾百年的小說家,竟然認輸了……


  虞初沒有在意一旁的議論。


  而是扭頭看了司匡一眼,點點頭,示意之後,落寞地走回稷下學宮。


  他要去領罰了。


  代表小說家出戰,不但沒贏,還慘敗。


  除了領罰,別無他的選擇。


  ……


  司匡站在馳道。


  等虞初徹底消失進入百家門徒構成的人群內,才又上前一步。


  凝視諸生,


  扯著嗓子,高呼,“稷下百家,還有哪家敢出戰?

  原本嘰嘰喳喳的人群,頓時轉變討論。


  從討論小說家戰敗,變成討論今日的發展。


  同時,司匡這句話,引來一片驚呼


  “這小子沒說假話?他真的是來砸場子的!”


  “天啊!難道吾有生之年,可重新目睹百家爭鳴盛況?”


  “什麽百家爭鳴!這分明是一人戰百家!”


  “小說家已敗,下一個是哪家?道?儒?墨?法?”


  “精彩!精彩!”


  “下一個出來的,恐怕就沒這麽簡單了吧?虞初雖然天賦異稟,終究是個孩童!若我是其他百家,定當派出中流砥柱!”


  忽然,不知道從哪裏傳來一陣驚呼,“你們快看,儒家的褚大在!說不準,他將會是儒家的代表!”


  “褚大啊!董子門徒!今日,有好戲看嘍!”


  “不一定,稷下學宮的百家門徒,學問終究有限。說不準,沒人敢再出來了!”


  “不至於吧?百家門生也畏頭畏腦?”


  “哈,都是人,有什麽不可能的?”


  馳道兩側,嘰嘰歪歪的討論聲,像是一股股魔音,衝擊下屹立數百年的稷下學宮。


  學宮門口。


  百家諸生臉色都陰沉得要滴下水來。


  一片濃鬱的烏雲,籠罩著他們的額頭。


  議論紛紛的百姓,讓他們的無處安放自己的臉麵。


  小說家敗了,挑戰還在繼續。


  百姓說的沒錯。


  一時半會兒,他們還真的不敢隨意應戰。


  畢竟,此時,他們代表的不再是一個學派,而是一家!

  這要是輸了……後果不敢想象。


  皇甫休深吸一口氣,回頭望了望,低聲道:“諸位師兄,此子還在叫囂……這一次,哪家出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