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三國之蒼生至上> 第513節百分之百地大展拳腳

第513節百分之百地大展拳腳

  孔明派遣開入漢陽郡的五萬漢東軍打著的旗號是“新羽林軍”,太尉楊彪在名義上名正言順地指揮著這支屬於孔明的軍隊。如此一來,從表麵上看,楊彪在漢東王孔明的幫助下“重建羽林軍保衛京師國都”,但在實質上,孔明就是出動屬於他的漢東軍一舉掌控了京師首都。


  在控製了漢陽郡後,孔明大刀闊斧地、雷厲風行地做了幾件事:

  他調遣了數萬工匠,爭分奪秒地、夜以繼日地在漢陽宮外動工修建一座九十九階高台,被定名為“鳳皇台”,這座鳳皇台是用於新皇帝登基即位大典的,一起動工修建的還有一座用於祭上天的天壇、一座用於祭大地的地壇,分列於鳳皇台左右,同時擴建太廟和三祖神廟;


  他舉行了隆重的喪葬大禮安葬了伏皇後、董貴人、宋貴人、皇長子劉中、皇次子劉興、皇三子劉漢、皇四子劉正、皇長女劉曼,給他們在漢陽城郊區修建了簡約但莊嚴巍峨的皇陵;

  他安頓了伏完、董承、宋泓等一幹外戚成員,伏完等人紛紛選擇“告老退休”,體麵地退出了即將到來的新皇帝時代,他們普遍“心裏有鬼”,孔明沒有殺他們,他們就已經感恩戴德了,哪裏還有別的奢望,他們很清楚新皇帝時代是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的,況且,孔明還向他們提供了優厚的待遇。孔明心知肚明伏完等人“心裏有鬼”,但他沒必要跟伏完等人過於“計較”,那是沒意義的,從伏完等人的角度出發,他們當初做的也沒錯,他們是忠於天子的漢室忠臣,就算跟孔明不是一路人、同道人,孔明也會尊敬他們,不會對其趕盡殺絕;


  他重建了羽林軍,進入漢陽郡的五萬漢東軍就是“新羽林軍”——聽命於他的羽林軍。


  漢陽的漢室朝廷暫由太尉楊彪負責主持運轉,漢陽和漢東進行“交接”,完成兩者融合。


  楊彪在得知孔明打算擁立劉慕承繼皇帝大位後,先感到難以置信,畢竟這個做法實在亙古未聞、驚世駭俗,但他隨即感到思維醍醐灌頂、撥雲見日,一下子讚不絕口、連連喝彩。楊彪非常清楚這麽做的眾多好處和積極意義,他自然極力讚同,繼而積極地配合孔明的舉措。


  失去了父親孔融,孔明自然是很悲傷難過的,但是,他也慢慢地發現了一個沒爹的“好處”——沒人管他了,或者說,沒人約束他了。毫無疑問,在漢東,孔明是“老大”,他的威望、影響力、能力、權力……都是別人望塵莫及的,他就像太陽係裏的太陽,雄踞著最頂端,擁有著絕對的霸主地位(太陽的質量占太陽係的總質量的99.86%),沒人有資格、有膽氣“懟”他,除了孔融。孔融的威望、影響力、能力、權力……跟孔明相比,簡直就是一棵小草跟一棵大樹的區別,但是,他卻可以牢牢地“壓製著”孔明,原因無它,他是孔明的爹,這是他的天生優勢,孔明再有本事也沒法改變孔融是他爹的這個老天爺注定的事實。再有本事的兒子在再沒有本事的爹的麵前,仍然是兒子,反過來,再沒有本事的爹在再有本事的兒子的麵前,仍然是爹。於是,孔融在世時,孔明或多或少地還要受到一些掣肘和限製,如今,孔融已經離世了,使得孔明徹底地“解放了”,沒人能夠管得了他了,沒人能夠約束住他了(孔明的母親陳氏還是可以管得了、約束得住孔明的,但陳氏對國家大事不感興趣,從來不幹涉孔明)。


  如此一來,孔明可以百分之百地大展拳腳了,可以“肆無忌憚”地幹他想幹的事情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士族。漢東境內當然跟曹操治下、劉備治下一樣存在著士族,那些名士名流都是士族成員,隻不過,他們已經在孔明一次又一次的“閹割”下變得一蹶不振了,廢奴令、攤丁入畝、推恩令讓他們在經濟上一敗塗地,科舉製更是讓他們在政治上被粉碎了,然而,孔融正是士族的“精神領袖”,這使得漢東境內的士族仗著“有孔融撐腰”,多次陽奉陰違地抵製孔明的新政,但隨著孔融的去世,漢東境內的士族徹底地失去了最後的救命稻草,再也無力無法抵抗孔明了,甚至都沒人敢冒頭跟孔明唱反調了,最終被孔明消滅得幹幹淨淨。用禰衡的話說——“州牧在世時,他們還能躲在州牧身後趁著殿下沒注意時對殿下狂吠幾聲,州牧離世後,他們連屁都不敢放一個了,殿下都不需要明說,他們就趕緊幹他們該幹的事了”。


  隨著孔明的一錘定音,“擁立劉慕承繼漢室皇帝大位”立刻成了漢東上下一心要做的事,沒人反對,沒人唱反調,所有人都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把這件事做好。


  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漢室朝廷在董卓、王允、曹操手中時隻是一個擺設,但在遷到漢陽後,擁有了獨立自主權,不過,實權實在太小,相當於一郡官府,使得漢室朝廷裏的“重臣”屈指可數。大漢朝廷原本共有五大重臣,分別是:丞相曹操、大司馬孔明(原本是孔融,在孔融去世後,天子敕封孔明接任)、太尉楊彪、大司空劉備、大司徒孫堅(在孫堅去世後,大司徒之職暫時空缺),五大重臣裏,孔曹孫劉都是割據一方的諸侯,唯獨楊彪在天子身邊。毫無疑問,漢陽的漢室朝廷第一重臣就是楊彪,然而,就連楊彪都沒什麽實權(漢陽的漢室朝廷先前第一實權重臣正是劉寵,劉寵如今已死),那麽,天子身邊的其他大臣就都是可想而知的了。目前的四大重臣裏,丞相曹操,是曹操勢力的首腦,大司空劉備,是劉備勢力的首腦,大司馬孔明,是漢東勢力的首腦,太尉楊彪,正是漢室朝廷的首腦。在擁立劉慕承繼漢室皇帝大位的這件大事上行,孔明讚同,楊彪支持,二人的合作等同於漢東與漢室的合作。


  除了孔明和楊彪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表態讚同和全力支持此事,此人就是一直客居在泰安的漢室宗親、原大司馬、原幽州牧劉虞。


  劉虞的身份跟劉寵、劉備是一個級別的,都是天子的長輩(但不清楚他跟劉寵是一輩,還是跟劉備是一輩),他不但“根紅苗正”,並且德高望重、名滿天下。麵對漢室衰微的天下大勢,劉寵、劉備都是選擇自己“單幹”,此二人都曾跟孔明“合作過”,但最終都是跟孔明分道揚鑣,劉虞跟他們不同,劉虞一直堅定地選擇跟孔明合作,因為他一直深深地感激孔明救過他和他的兒子。劉虞血統純正,正是因為如此,袁紹、韓馥等人當年才會密謀擁立他“成為新天子,取代落入董卓手裏的幼天子”,但遭到他的斷然拒絕。如今,在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孔明、楊彪等人的計劃後,劉虞表態讚同和全力支持,使得這件事一下子錦上添花。


  按照常理,不止劉備,劉虞、劉虞的兒子劉和、劉寵的兒子劉企都有資格“承繼大位”,毫無疑問,劉虞、劉和、劉企哪怕長了一百個膽子都不敢跟孔明的老婆“爭奪”皇帝大位的。


  孔明,代表著天下最強大的漢東勢力;

  楊彪,代表著(漢陽)正統漢室朝廷;


  劉虞,代表著正宗劉氏皇族帝胄勢力;


  孔、楊、劉三人合作,意味著劉慕的登基稱帝既有實力也有正統更有法理,無懈可擊。


  以孔明、楊彪、劉虞為核心,賈詡、田豐、沮授、陳宮、徐庶、盧植、皇甫嵩、朱儁、王脩、王朗、管統、管寧、孫邵、是儀、邴原、陳琳、崔琰、範康、檀敷、岑晊、涼茂、禰衡、駱俊、張範、田疇、徐幹、阮瑀、張昭、張紘、嚴畯、步騭、呂範、魯肅、楊修、司馬懿、陸遜……盡皆忙得宵衣旰食,夜以繼日地製定登基大典的計劃、方案、流程、大綱、禮儀,確定各方麵的細節。


  與此同時,漢陽泰安一帶頻頻出現“祥瑞之兆”,忽有鳳凰飛過漢陽城,忽有朱雀現於郊野,忽有麒麟在泰安城內大街上奔走而過,忽有神獸玄武出沒於黃河之畔,親眼所見此情此景者不計其數,可謂確鑿無疑,一時間,引得萬人空巷、爭相觀看,奔走相告、傳遍四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