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節天子的幽思(2)
天子輕輕地歎口氣:“這是人之常情,古往今來,人人都是爭先恐後地爭權奪利,何曾有人主動把手中大權拱手相讓呢?像周公那樣的人畢竟是鳳毛麟角呀!朕哪有那個福分啊!”
郗慮道:“像周公那樣的人,確實是鳳毛麟角,但是,像王莽那樣的人,卻是多如牛毛,光是近十幾年來,就有董卓、王允、曹操三個人了,至於尚主,恐怕也是如此,他就算不是第二個王莽、董卓、曹操、梁冀,也會是第二個王允、霍光。”
天子搖搖頭:“你們不要這樣說他,他為我做的已經夠多的了,他對我已經仁至義盡了。”
郗慮急切地道:“陛下,您是漢帝,他是漢臣,他為您做任何事情、做再多的事情都是天經地義的,都是他的本分!尚主手握漢東六州,麾下幾十萬雄兵,他完全有能力攻滅曹操,但他就是按兵不動,如果說他先前不敢攻滅曹操,是因為忌憚陛下您在曹操掌中,但現在呢?陛下您已經逃出囹圄,他完全可以發兵攻曹,可他還是按兵不動!”
天子再次搖搖頭:“尚主他向來重諾守信,他既被迫與曹操訂下了十年和約,自然不能言而無信、出爾反爾。”
郗慮愈發地急切:“陛下啊,這隻是他的托詞!對國賊何必講究信義?就算他顧及名譽,他完全可以把他的幾十萬大軍交給陛下您呀!如此一來,陛下您就可以親自掃蕩群雄、匡扶漢室了!他也不會背上背信棄義的罵名。可是,他就是無動於衷,這是漢臣應該有的樣子嗎?”
天子沉默不語。
郗慮接著道:“陛下啊,人畢竟是會偽裝的,並且人還是會變的。當初,大將軍何進和十常侍在洛陽互相攻殺,董卓率軍入京,所有人都以為董卓是大漢忠良,可是呢?董卓卻是一個大權獨攬、把持朝政的禍國巨賊!接著,王允殺了董卓,所有人都以為王允是大漢忠良,可是呢?王允卻取代了董卓,大權獨攬、把持朝政!再接著,曹操奉詔迎駕,所有人都以為曹操是大漢忠良,可是呢?曹操卻殺了並且取代了王允,也大權獨攬、把持朝政!事到如今,尚主把陛下您從曹操的掌控中解救了出來,然而,他卻不願意把屬於陛下您的大權交還給您,尚主的居心,可想而知啊!”
路粹附和道:“陛下,董卓、王允、曹操,還有尚主,其實都是野心勃勃之輩,他們的不同之處就是他們一個比一個更高明、更狡猾、更會偽裝。董卓他是明目張膽地欺淩陛下您,結果遭到各路諸侯聯合討伐;王允跟董卓一樣大權獨攬、把持朝政,但他吸取了董卓的教訓,在表麵上對陛下您十分尊崇恭敬,從而欺瞞了陛下您,欺瞞了天下人,並且,他還沒來得及露出真正麵目,就被黑吃黑的曹操幹掉了;曹操更高明、更狡猾,他跟董卓、王允一樣大權獨攬、把持朝政,但他更會偽裝,隻不過,他欺淩陛下您的時間太長,結果暴露了真正麵目;到了孔尚主,他最高明、最狡猾、最會偽裝,他表麵上把陛下您從曹操的掌控中解救了出來,實際上還是換湯不換藥,他把您安排在漢陽郡,使得您完全地處於他和曹操的聯合掌控之中,插翅難飛、難有作為,您西邊的曹操是不可能幫您了,您隻能依靠東邊的他,於是,他就在不動聲色中一方麵享受著漢室忠臣的美名一方麵不露破綻地挾持著您,還得到了您的信任。”
郗慮似乎想到了什麽,他低聲地道:“陛下,您難道忘了?孔尚主目生雙瞳,這可是‘帝王之相’啊!昔日,篡漢的王莽就是目生雙瞳……”
天子有些心煩意亂地道:“你們不要說了,朕累了,要去休息了。”
郗慮和路粹一起向天子行禮:“臣等恭送陛下。”
一個月後,孔明在漢陽縣郊區建立了一座雄偉莊嚴、氣勢磅礴的“三祖真神廟”,神廟前麵的空地上高高地聳立著三座巨大的漢白玉石雕:
中間一尊是黃帝的雕像,黃帝表情威嚴而睿智,左手扶著腰間佩劍,右手持著一卷竹簡,目光炯炯地看向遠方的天空和大地;
左邊一尊是炎帝的雕像,炎帝表情喜悅,雙手合攏地托著麥穗、稻穗等五穀莊稼;
右邊一尊是蚩尤的雕像,蚩尤表情威武,披堅執銳、威風凜凜。
神廟大堂內供奉著三大先祖的塑像和神龕,分別是:
天皇大帝、道神黃帝;地皇大帝、農神炎帝;人皇大帝、戰神蚩尤。
三大始祖合稱“三皇大帝”或“三皇先祖”或“三皇祖神”,合為華夏民族之三大先祖。
在神廟竣工後的第二天,天子率領包括國師左慈、孔明在內的文武百官,舉行極其隆重、極其盛大、極其莊嚴的“祭祖大典”。由此,華夏確立了本土的“三祖道教”信仰以及隨之產生的一種民族大融合的意識形態。天子以身作則,在皇宮內的太廟之側修建了“三祖神廟”,加以供奉祭祀,規格超過太廟,隨即,從漢東六州境內開始,官方推廣“三祖道教”的信仰,鼓勵廣大民眾“請得”(就是購買的意思)三祖的木像、石像、陶瓷像、畫像入家中以供奉。
法家治國,儒學治家,道教治心,如此三位一體,方能促進華夏族不斷進步、延綿不息。
毫無疑問,孔明啟動的這件大事具有極其重大、極其長遠、極其積極的意義。
在忙完這件大事後,孔明也要準備他第七次結婚了。
金秋九月,秋高氣爽。水天一色的長江碧波間,一支船隊正在浩浩蕩蕩地由北向南行駛,從長江北岸開往長江南岸,足由三十多艘大船組成,滿載著三千名精銳軍士以及大量的物資,中間最大的一艘五層樓船上站著的人正是孔明,他這是從漢東前往江東進行迎親。
把孫仁嫁給孔明,這是江東上下幾乎所有人都讚成的事情,包括孫仁的母親吳夫人在內。吳夫人是孫堅的賢內助,在孫堅坐穩江東基業的過程中,她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比如,孫堅、孫策父子倆都是性格頗為急躁,做事雷厲風行、殺伐果決,對於忠於他們的人,他們是優待有加的,對於不忠於和可能不忠於他們的人,他們是毫不留情的,因此,不少人險些被孫堅、孫策錯殺,在這個過程中,吳夫人以她的特殊身份,屢屢地勸誡孫堅、孫策“不可濫殺無辜”,因為孫堅十分敬重自己的這位結發妻子,孫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母親,所以二人都很聽得進吳夫人的話,吳夫人從而救下了很多的江東名士,使得孫氏越來越得到江東的人心,吳夫人也因此而被很多人感恩感激在心,在江東具有著很高的威望,被尊稱為“吳國太”、“太夫人”。顯而易見,吳夫人是擁有著不俗的政治頭腦的,她非常清楚江東和漢東結為聯姻對於江東的重要性,加上孔明也是一個堪稱“人中龍鳳”“百年罕見”“舉世無雙”的俊傑,孫仁嫁給了孔明一點也不委屈孫仁,自然而然,她是欣然讚成這門親事的。
最近幾年來,吳夫人的身體越來越欠佳,加上她篤信佛教,因此越來越深居簡出,很少再出現在公開場合了,更加不會遠行出門了,因此,她是不會前去泰安的,於情於理,孔明這個準女婿肯定是要親自來到江東拜見她的。——在確定婚事後,孫仁已經從漢東返回江東。
橫渡長江自然是用不了多久的,在吳郡的沿江碼頭邊,早有女方親眷家屬在等著孔明了,為首二人,其中一人是呂範,另一人是一個衣著華貴、相貌清瘦、模樣和藹可親的長者。“子衡先生。”孔明下船後,笑嗬嗬地跟呂範互相行禮。
“齊公。”呂範也笑嗬嗬,他隨即介紹身邊那位長者,“這是喬國老。”
孔明笑著向喬國老行了一禮:“見過喬國老。”這位喬國老正是孫策之妻大喬、周瑜之妻小喬的父親,本姓“橋”,亦作“喬”,是揚州廬江郡皖城一帶的名門望族喬家(橋家)家主,自他的兩個女兒分別嫁給孫策、周瑜後,他便是孫堅、吳國太的親家(周瑜雖然不是孫堅的兒子,但他跟孫策親如兄弟,被孫堅、吳國太視為親生兒子)。喬國老性格親和慈祥、謙虛恭讓,雖然是孫堅、周瑜的嶽父,但卻從不妄自尊大、幹預政事,向來深得江東上下的敬重。
“不敢、不敢。”喬國老笑容滿麵,“素聞齊公乃人中龍鳳,今日一見,真是名不虛傳啊!”
“國老過獎了。”孔明十分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