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節劉備的下一步
“眼下,確實是劉備北伐曹操的大好機會。”田豐開口分析道,“其一,曹操為擊敗韓遂、馬騰而付出了巨大代價,在兩年之內元氣大傷、軍力不足;其二,孫堅在南陽之戰中被劉備結結實實地坑了一把,劉備既壯大了自己,也解除了孫堅對他的威脅,從而沒有後顧之憂了;其三,劉備在入川後打的唯一的一仗就是在東川剿滅張魯,張魯自然不是他的對手,他剿滅張魯、占領東川,沒有付出太大的代價,恰恰相反,張魯多年的錢糧積蓄都被他一下子所得,東川的土地、城池、人口也盡數歸他,西川的劉璋目前對他已是言聽計從,他的戰果大大地超過他的戰損,在他拿下東川二郡後,曹操還在跟韓遂、馬騰展開大戰,他卻沒有發兵北上,而是坐山觀虎鬥,接下來,孫堅攻打南陽郡,他又是後發製人、白撿現成,如此一來,曹操、孫堅先後打仗耗損,他卻在不動聲色地一直養精蓄銳、招兵買馬,並且,孫堅打的南陽之戰也讓曹操承受了很大的損失。劉備非常清楚,就算他現在還沒有準備充分,也必須發兵北上,因為他在修生養息,曹操也在修生養息,曹操的地盤和人口比他多得多,如果雙方一起修生養息,曹操變強的速度和幅度都會大大地超過他,所以,他的此次北上伐曹也是不得不為之。”
孔明和賈詡四人一起點頭。
孔明想起了曆史上的諸葛亮北伐,拋開其它方麵的意義不講,光從國力上對其進行分析,後世不少人自作聰明地認為諸葛亮的北伐完全就是窮兵黷武,不斷地耗費蜀漢的國力,使得蜀漢國力透支,提前地走向滅亡,他們認為,諸葛亮應該修生養息、發展國力,以達到厚積薄發的效果。這種看法是大錯特錯的,首先,當時的蜀漢隻有一個州,曹魏卻有足足九個州,就好像玩《紅警》遊戲,對方九個礦井,己方隻有一個礦井,一起修生養息,誰會變得更強?誰會死得早?這是無需多言的;其次,蜀漢國力根基大大地小於曹魏,發展潛力也是大大地小於曹魏,蜀漢正是為了求存,才要不斷地北伐,襲擾曹魏,以較小的代價耗費曹魏的國力,從而減緩兩國國力被大幅度拉開的速度。因此,諸葛亮的北伐不但沒有拖垮蜀漢,恰恰相反,此舉大大地延續了蜀漢的壽命。諸葛亮統領弱國對抗強國,還能在戰場上屢屢地掌握主動權,一次又一次地以較小的代價耗費對方的國力,這是非常正確的,也是非常了不起、不容易的。
陳宮道:“盡管眼下的時機非常有利於劉備,十分不利於曹操,然而,曹操的整體實力畢竟還是大大地強於劉備的,劉備不可能通過這麽一戰就能徹底滅曹,我可以肯定,劉備的目的是拿下以長安為核心的關中地區,即司州西部,同時,截斷涼州十郡與司州東部的聯係,如此一來,劉備就能得到半個司州、整個涼州,其實力將會得到猛增,曹操的實力則會遭到重創,實力大減,接下來,劉備就可以不慌不忙、從容不迫地進行修生養息了,與曹操展開積攢實力的比賽,最終,與曹操在以洛陽為核心的司州東部決戰。如果劉備再次獲得了勝利,那麽,曹操的中原地區就要不保,他隻能退往河北,淪為一方諸侯而非天下雄主,劉備則會取而代之,成為天下雄主。”
徐庶道:“由於劉玄德既擁有益州兩川,也掌握著荊州的南郡、南陽郡、武陵郡,因此,他有兩條路可以北伐曹操,一是出漢中、攻關中,二是出南陽、攻洛陽。從表麵上看,後者大大地優於前者,一則道路平坦,兵馬糧草可以水陸兩路並進,反觀前者,兵馬糧草都需要翻越秦嶺,可謂道阻且長,二來,長安雖然重要,但洛陽更重要,洛陽正是曹操大本營所在,一旦攻陷洛陽,曹操根基大動,丟了洛陽比丟了長安要嚴重數倍甚至十數倍,三來,攻取了長安,隻會讓曹操失去半個司州和整個涼州,但攻取了洛陽,卻能把曹操的地盤從中部攔腰一分為二。”徐庶受過劉備的恩德,因此,他在提到劉備時都稱其表字,而不對其指名道姓。
孔明看向徐庶:“徐先生,你的意思是……劉備是要打洛陽而不是打長安?”
徐庶搖頭:“雖然眼下的時機非常有利於劉玄德,但劉玄德畢竟實力有限,長安、洛陽,他隻能二者選一,正是因為攻取洛陽的好處大大地超過攻取長安,所以,洛陽要比長安難打得多,曹操寧可丟掉長安也不會丟掉洛陽,倘若二者選一,曹操肯定選保洛陽而非選保長安。劉玄德豈能不知?就算他本人沒意識到,諸葛亮、龐統豈能意識不到?另外,曹操畢竟勢力龐大雄厚,滅曹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劉玄德顛沛流離多年,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性情早已堅韌沉厚無比,他不是利令智昏、急於求成之人。我因此判定劉玄德會實攻長安、佯攻洛陽。”
賈詡笑道:“話雖如此,但兵法向來都是‘虛虛實實、實實虛虛,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也許,諸葛亮、龐統明知道洛陽比長安難打,但卻故意實攻洛陽、佯攻長安,從而偷天換日,使得曹操聰明反被聰明誤。”
徐庶笑了笑:“文和此話也不是沒道理。我跟諸葛亮、龐統在南陽相識多年,對此二人還是十分了解的,諸葛亮生性謹慎,不會輕易冒險,但真的陷入險境了,他也能夠險中脫身,龐統喜歡兵行怪招、奇正相輔。我估計,在這件大事上,諸葛亮和龐統可能意見相左,至於劉玄德最終聽誰的,就不好說了。”
陳宮道:“劉備出漢中、攻關中,十分酷似當年漢高祖劉邦爭奪中原的戰策,韓信當年使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一舉拿下了關中,然而,四百年過去了,很多事情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最重要的就是在前漢(西漢)初年,漢中發生了一次很劇烈的地動(地震),導致漢水斷流,分成了兩條不同流向的河流。在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時,漢水貫通漢中全境,河道很寬、河水很深,可以航行大船,如此,由於水路運輸比陸路運輸快捷得多,使得韓信當年在出漢中、攻關中時的兵馬糧草運輸效率很高,但如今,沒了當年的那道貫穿漢中全境的漢水,劉備軍想要出漢中、攻關中,隻能依靠陸路運輸,效率和速度都大打折扣。”
沮授讚同道:“公台所言甚是。從劉備的角度出發,打長安雖然比打洛陽要稍微好一點,但也不容易,崇山峻嶺的地形和千裏迢迢的路途都是極大的阻礙,打洛陽更難,洛陽的曹軍必然重兵雲集、以逸待勞,另外,荊州向北就是中原大平原,地勢一馬平川,非常適合騎兵集群衝擊。曹孫劉三家軍隊各有所長,曹軍以騎兵見長,其騎兵精銳‘虎豹騎’更是不遜於我軍的‘鷹隼騎’,江東軍以水師見長,劉備軍以山地步兵見長。在崇山峻嶺裏打仗,曹軍、江東軍都不是劉備軍的對手,但劉備軍如果跑到中原大平原與曹軍硬碰硬,必遭曹軍騎兵群迎頭痛擊。我估計,劉備最終還是佯攻洛陽、實攻長安,即便長安也不好打,但劉備軍倘若兵行險招,也不是沒有一戰而勝的可能。”
田豐看向沮授:“公與,劉備軍如何在出漢中、攻關中的戰事中兵行險招?”
沮授笑了笑:“諸位,出漢中、攻關中共有幾條道路?”
田豐道:“漢中四麵環山、地形險峻,出漢中、攻關中的道路隻有兩條,一是沿祁山道,一是走斜穀道。”
沮授再次笑了笑:“地圖上隻有兩條道,但在地圖之外,還有第三條道啊!”
賈詡開口道:“公與說的可是王莽在兩百年前打通的、可以穿越秦嶺的子午穀?”
沮授點頭:“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