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節洛陽來客
“此話真是一語中的、一針見血啊!少公子的仁義是為了保漢民,劉皇叔的仁義是為了保漢室。”徐庶感慨不已,“我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少公子如此大費周章,讓我前去幫助劉備度過難關,又是為何?”
滕超笑道:“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少公子料事如神、高深莫測,他這麽做自有他的深謀遠慮,我們按照他吩咐的去做就可以了。”
徐庶點點頭:“說得對,身為臣屬,隻需盡忠職守即可,無需揣度猜測主公的心思用意。”
說話間,船即將進入徐州沿江水段,江北是漢東,江南是江東。遠遠的,徐庶看到孔明本人已經在廣陵郡港口碼頭邊等著自己了,他連忙高聲地道:“少公子……”
孔明笑眯眯地看著圓滿完成任務回來的漢東後軍師徐庶。
徐庶跟典韋、高順一樣,都是“非常可惜的失落的人才”,對於他,孔明肯定是要挖的。根據書上記載,徐庶在出山後投效了劉備並且迅速地嶄露頭角,幫助劉備打贏了幾場漂亮仗,然而,沒多久,他就被想要得到他、更加不想讓劉備得到他的曹操玩弄了卑鄙手段,扣留了他的母親,強迫他離開劉備,被迫改投曹魏陣營,但是,從那以後,他在曹營裏“一言不發”,終生不為曹操出一謀、獻一策,他的滿腹才華從此埋沒湮滅。徐庶的遭遇令人為之扼腕長歎。
毫無疑問,徐庶符合孔明的“次要人才”標準,完全可以挖,反正,徐庶為劉備效力的時間很短,沒了他,劉備不受太大影響,徐庶為曹操效力的時間很長,但他根本就是“身在曹營心在劉”,沒了他,曹操完全不受影響。孔明挖了徐庶,能讓徐庶徹底地一展平生所學,如此,孔明麾下就多了一位人才,幫助他更好地為國為民出力。不過,孔明挖徐庶非常需要講究時機、尺寸、火候。
如果孔明在徐庶還未投效劉備前就挖了他,那麽,劉備在新野還如何抵抗曹仁的大軍?沒了徐庶,劉備很有可能戰敗甚至身死,如此,曆史大勢就被徹底地改變了,顯然是不行的;
如果孔明在徐庶投效了劉備、但被曹操強行挖走的中間時期挖了徐庶,那麽,他是不會得到徐庶的真心效力的。因為,第一,徐庶已經投效了劉備,接下來,他無論是入曹營還是入孔營,都會“一言不發”,他在心裏仍然把劉備當成他的真正主公;第二,那時候,徐庶母親已經被曹操逼死了,徐庶為人極孝,母親被逼死會導致他心灰意冷,從此無心當官做事;
如果孔明在徐庶投效了劉備、但被曹操強行挖走之後又從曹操手裏挖了徐庶,毫無疑問,他還是不會得到徐庶的真心效力。
徐庶這樣的人,跟田豐、沮授一樣,一旦認定了主公,就會對主公忠貞不二、堅定盡忠,極難被改變誌向,“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的道理在他們身上是行不通的,跟他們相比,賈詡則“靈活得多”,至於陳宮,介於兩者之間,陳宮當初對呂布確實是忠心耿耿的,他如今對孔明也確實是忠心耿耿的,他既沒有田豐、沮授、徐庶那麽“死板”,也沒有賈詡那麽“靈活”。
顯然,孔明想要得到徐庶的真心投效,他隻能在徐庶剛剛出山後還處於“無主狀態”時就招納他,同時,照顧好他的母親和他的弟弟,讓他心情愉快輕鬆、死心塌地地給孔明效力。可是,劉備沒有徐庶,在新野是很難打得過曹仁的,於是,孔明便大費周章,讓徐庶臨時地客串一把“細作”——實際上,徐庶不算是孔明安插到劉備身邊的臥底,一來,徐庶對劉備主動地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二來,孔明對劉備的情報不感興趣,劉備很弱小,孔明知不知道他的情報都無所謂,徐庶的任務裏沒有刺探劉備情報這一項,他就是為了幫助劉備擊退曹仁。
完成這項任務後,徐庶返回了漢東,開始安安心心地當他的“後軍師”,與中軍師賈詡、左軍師田豐、右軍師沮授、前軍師陳宮合為“漢東五大軍師”。
在把徐庶迎接回泰安後,一位來自洛陽的客人也來到了泰安。
“楊公你怎麽來了?”孔明單獨地接見了客人,客人正是當朝太尉、楊修和楊青的父親楊彪。前任太尉是袁紹,袁紹成為“逆賊”並被剿滅後,其太尉之職自然被剝奪了,由楊彪接任。說起來,袁氏號稱“四世三公”,楊氏其實也不遑多讓,楊彪本人、楊彪的父親楊賜、楊彪的祖父楊秉、楊彪的曾祖父楊震都官至太尉,楊家四代人都位列三公,同樣“四世三公”。
可以說,在袁氏覆滅後,楊氏就是天下第一名門望族,影響力極大。袁氏和楊氏都是“四世三公”,兩大家族的區別在於:袁氏熱衷於在外占地割據、成為諸侯,楊氏隻是在朝為官。
“孔明啊,我此次離開洛陽、來到泰安,是借著看望修兒、青兒的名義的。”楊彪顯得風塵仆仆,“你懂我的意思吧?”他目光微微閃亮地看著孔明。
孔明點點頭:“我懂。”
楊彪歎息一聲:“曹操在你的幫助下滅了袁紹,坐擁北方六州,權勢滔天啊!他的走狗爪牙越來越多,他對洛陽、對公卿大臣、對百官、對天子的監控力度更是一日嚴密勝似一日。洛陽,已是曹操控製的一個囚籠。像我這樣的京官,想要離開洛陽,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孔明聽得出楊彪的那句“曹操在你的幫助下滅了袁紹”帶有著一種耐人尋味的複雜含義,他笑了笑:“曹操可以威勢淩壓任何人,唯獨不敢淩壓兩人,一個是天子,另一個就是楊公,否則,楊公也不會如此輕鬆地從洛陽來到泰安。”
楊彪苦笑著道:“我的兒子、女兒、楊家的幾個子侄晚輩都在你這裏,我完全沒有什麽身家性命的後顧之憂,剩下的,就是這條老命了,就算丟了,又有何懼?身為漢臣,我隻能為天子、為滿朝漢官時不時地仗義執言幾句,這點微不足道的事情已經是我力所能及做的了,誰叫我手上沒有一兵一卒呢。”
孔明聽得暗暗想笑。曹操自從“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大權獨攬、把持朝政、威勢淩帝,敢於當麵懟他的,先後隻有兩人,一是王允,一是楊彪。王允敢於當麵懟曹操,一是他仗著手握呂布、徐榮、段煨的一支精兵,二是他驕橫自大,看不清形勢,所以有些“無知者無畏”;楊彪敢於當麵懟曹操,一是他早把子女晚輩安頓好了,沒有後顧之憂,並且他已經視死如歸,決心用性命維護漢室、維護天子,他什麽都沒有,自然什麽都不怕失去,二是他與孔明關係很好,楊家和孔家關係親密,孔明的強大讓曹操十分忌憚,所以他不敢“動”楊彪。自王允死後,在洛陽的漢室百官裏的“反曹勢力”逐漸地形成以楊彪為“精神領袖”的局勢。楊彪雖然沒有公開地反曹,但他“後台瓷實”,曹操不敢動他,加上他對漢室、對天子忠心耿耿,常常“肆無忌憚”地當麵斥責曹操,維護漢室和天子,因此,漢室百官都把楊彪當成主心骨。
可以說,自王允死後,曹操在洛陽作威作福、欺辱漢官、慢待天子時,隻有兩個人能夠讓他收斂收斂,一個是楊彪,一個是荀彧。楊彪和荀彧都是忠於漢室和天子的,荀彧對曹操采取“合作”態度,楊彪對曹操采取“非暴力、不合作、不反抗”態度,當漢官被曹操欺辱、當天子被曹操慢待時,為漢官、為天子挺身而出說話以此保護漢官、維護天子的,就是楊彪、荀彧。楊彪對曹操是“當麵斥責”,荀彧對曹操是“委婉勸解”。但由於荀彧與曹操畢竟是“合作關係”,因此,眾漢官更信賴楊彪。洛陽城被曹操控製得就像鐵桶,能自由出入洛陽城的京官,隻有楊彪一人,所以,楊彪已經成為“洛陽城內的朝堂漢官反曹勢力”與“外麵反曹勢力”的位置十分微妙的聯係人。
“楊公啊,你出洛陽、來泰安一趟確實不容易,敢問,你找我有什麽事嗎?”孔明問道。
楊彪歎口氣:“我此次前來,是做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