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節鏟除地主豪強
如今,這個地主豪強倒黴了,奴隸們都沒了,隻好花錢雇傭農民給他種地幹活,多出了一筆巨大的開銷,同時,因為擁有土地多,一萬畝土地,所以直接繳納一萬畝稅,他接下來不管雇傭一千個農民還是兩千個農民,都是繳納一萬畝稅,如果他接下來又獲得了一萬畝地,那麽,既然他擁有兩萬畝土地,就要繳納兩萬畝稅。他如果為了減小開支,雇傭少點的農民,那麽,勞動力少了,土地的錢糧收入自然就會降低,但交稅數量不變,他還是要交兩萬畝稅;他如果為了減小開支,降低給農民的工資,農民直接拍屁股走人不幹了,那麽,勞動力少了,土地的錢糧收入自然就會降低,但交稅數量不變,他還是要交兩萬畝稅。
如此一來,地主豪強們再也不能過以前的“守著搖錢樹穩賺不賠”的舒服日子了,恰恰相反,他們必須把種地當成一門正規的生意去做,他們必須兼顧到土地數量、雇傭農民數量、支付給農民的工資、根據土地數量再進行依法納稅……對各種因素進行精打細算,最終剩下的才是他們自己的合法收入,很少,不到以前的十分之一,同時官府的錢糧稅收得到大大猛增。
孔明不在乎那些地主豪強擁有多少土地,因為沒區別。一萬畝土地,分給一千戶自耕農,官府最終會收到一萬畝稅,一萬畝土地,被一個地主豪強擁有,官府最終還會收到一萬畝稅,並且地主豪強在這個過程中還要給被他雇傭的農民付工資。換而言之,這些地主豪強實際上就是給官府打工的,不再是什麽豪強了,而是變成了“土地承包商”。
可以算一筆簡單的賬:設定一萬畝土地一年的糧食收獲是一千萬錢,官府按照十分之一比例進行收稅,那麽,官府會對這一萬畝土地的主人(不管是幾個)一共征收一百萬錢的稅;
如果這一萬畝土地分在一千個自耕農的手裏,那麽,一個自耕農一年收獲一萬錢,需要交一千錢的稅,自己得到九千錢的收入;
如果這一萬畝土地集中在一個地主的手裏,那麽,官府會跟他征收一百萬錢的稅,如此,他的收入就是九百萬錢,但是,他肯定要雇傭農民為他耕種這一萬畝土地,農民數量少不行,勞動力不足,導致種不出足夠多的糧食,農民數量多也不行,開出的工資太大,如果他雇傭九百個農民,那麽,他必須給這九百個農民每人不少於九千錢的工資,為什麽呢?因為這些農民自己當自耕農幹活,一年的收入就是九千錢,地主如果給的工資少了,農民們幹嘛不去當自耕農?非要給地主幹活?九百個農民、一人九千錢,合計八百一十萬錢,如此,扣除掉給農民的工資,地主隻能落得九十萬錢的收入。
放在以前,這個地主一年收入一千萬錢,隻要繳納一點點稅,收入九百萬錢以上,他的奴隸給他幹活是得不到工資的;
如今,這個地主一年隻能收入九十萬錢,因為他一方麵因為土地太多,所以要繳納重稅,一方麵要給被他雇傭的農民開出高額的工資。
如此一來,囤積土地對於地主們而言,實在是“沒什麽搞頭”,因為根本就發不了大財。
孔明不要地主豪強的命,不搶地主豪強的地,但他使用這種合法合規、合情合理、十分溫柔客氣、不動武力、不流血的“殺人不用刀”和“溫水煮青蛙”辦法把地主豪強們折騰得苦不堪言,他一方麵“剝奪掉了”地主豪強們的奴隸勞動力,一方麵根據地主豪強們擁有的土地數量進行硬性的收稅。地主豪強們缺乏勞動力,收入大不如前,但交的稅卻根據他們的土地數量保持不變,如此,別說依靠囤積土地發大財了,能溫飽就不錯了,更多的還是虧本。
用孔明的話說:“你們土地多是吧?好,老子畢竟不是董卓,不能明火執仗地搶你們的土地,但老子會使用迂回戰術,一方麵讓你們沒有奴隸勞動力種地,一方麵根據你們的土地數量進行硬性收稅。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地就會荒著,糧食產量大減,但交的稅卻是不變的,你們隻能虧本;你們想要有足夠的勞動力給你們種地,就必須花很多錢雇傭農民給你們種地,如此,你們就增加了一筆巨大的開支,隻能賺一點點錢。不管是哪種情況,你們都是給老子打工種地,最終都是得不償失。跟老子玩?嗬嗬!你們這些封建時代的土鱉還特麽的嫩著呢!”
一個健康的收稅體係是這樣的:官府、農民、土地,農民耕種土地,把一部分糧食收獲作為賦稅交給官府;然而,現在的收稅體係是這樣的:官府、地主、奴隸、土地,奴隸耕種土地,把全部的糧食收獲交給地主,地主拿出極少數糧食收獲作為賦稅交給官方,如此一來,官府收到的賦稅很少,地主們富可敵國,成為“卡在”官府和農民之間的一條巨大的寄生蟲。
孔明對症下藥,讓地主們“有地無人”並且根據土地數量進行硬性收稅,自然把地主們收拾得毫無招架之力。齊魯是孔明的私人小王國,他又有軍隊,把邊境通道一關,直接關門打狗,讓地主豪強們逃都沒法逃——逃了更好,人可以逃,錢財可以帶走,但土地怎麽帶走?人跑了,土地還在原地,成為無主之地,正好方便孔明“接收”。孔明的手段比劉秀在東漢建立時搞的“度田令”更高明、更先進、更徹底。
果然,在孔明如此釜底抽薪的手段下,齊魯境內的地主豪強們紛紛破產,或“深明大義”或被迫無奈地出售手裏的土地——土地越多,越虧本賠錢——孔明就專門在等著地主們被迫出售土地,地主豪強們轉賣土地,他立刻大灑金錢地買入土地,繼而發給農民們或者從外地遷入齊魯的流民們,從而讓無數無地的奴隸、流民和少地的農民成為擁有充足耕地的自耕農。實際上,孔明靠著收購地主豪強們被迫出售的土地完全可以成為“齊魯第一大地主”乃至“大漢第一大地主”,但他不會那麽做,因為那是鼠目寸光、禍國殃民、自己挖自己牆角的蠢行。
孔明廢除蓄奴製、奴隸製以及推廣“攤丁入畝”收稅方式,取得了眾多的、極大的效果:
地主們的勢力被釜底抽薪地打擊鏟除了,紛紛被迫把家中的奴隸、土地賣給官府,從而穩定了齊魯內部,讓齊魯內部形成不了擁有大片土地、大批奴隸人口、大量錢糧的豪強勢力;
上百萬無地或少地的奴隸、流民、破產農民被成功地轉為了自耕農,從而大大地增加了齊魯境內的農業生產勞動力數量,促進了農業發展,推動了齊魯境內的農業生產規模的發展;
農民的勞動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鼓舞、刺激、提升,如此,齊魯境內糧食產量大大增加;
地主豪強們無法再“卡在”官府和農民(農奴、奴隸)之間瘋狂地竊取社會財富資源了,如此,農民收入大增,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官府的財政收入也大幅度地增加。保守估計,孔明的這些政策讓齊魯的糧食產量增加了100%以上,還讓齊魯官府的賦稅財政收入提升了足足300%以上(以前,這300%裏起碼有250%被地主豪強收入了私囊),官庫內錢糧儲備極其豐足,簡直達到了“因為糧食太多,所以堆在倉庫裏都發黴了;因為銅錢太多,所以串銅錢的繩子都爛掉了”的地步,完全不遜於西漢的“文景之治”和東漢的“明章之治”。
在土地麵積上,齊魯在全國各諸侯地盤裏是倒數(畢竟隻有一個半州);
在人口數量上,齊魯暫居全國各諸侯裏的前三名;
在錢糧豐足程度上,齊魯是毫無疑問的天下第一;
在民眾生活水平上,齊魯還是毫無疑問的天下第一。
既讓官府的賦稅收入達到前所未有之高,又讓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達到前所未有之高,這,就是孔明能人所不能的本事。
孔明贏得了無數人的愛戴、擁護、崇敬,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刻骨仇恨,恨透他的人自然就是那些被他整得很慘的地主豪強,用此時的流行語說,齊魯境內的一些地主豪強恨不得“食孔明肉,寢孔明皮”。斷人財路等於殺人父母,齊魯境內的地主豪強們自然對孔明恨之入骨。
黃巾之亂前,齊魯境內跟全國別的地方一樣遍地都是豪強地主,黃巾之亂後期,在中原、河北被漢軍擊潰的黃巾軍殘部大量地湧入青州,當時的青州刺史是焦和,此人十分昏聵無能,無力鎮壓湧入青州境內的黃巾軍殘部,使得黃巾軍殘部在青州境內猶如燎原野火,導致青州成為黃巾軍殘部活動猖獗的重災區。在黃巾軍的衝擊下,實力不強的中小型豪強地主都搞得家破人亡、傾家蕩產,實力較強的中大型豪強地主組建私人軍隊進行自保自衛,從而存活了下來。這就好像大浪淘沙,中小型豪強地主被黃巾軍衝擊得沒了,中大型豪強地主繼續存在。
齊魯除了青州九郡,還有徐北三郡,徐北三郡的情況跟青州九郡是一樣的,甚至更嚴重,徐州沒怎麽遭到黃巾軍殘部的衝擊,地主豪強勢力比青州境內更加龐大,徐北自然亦是如此,隻是,孔明在前陣子處決了許隼,極大地鎮住了徐北的豪強勢力,使得他們不敢過於放肆了。
經過大浪淘沙,齊魯境內仍然存在著的實力較強、很強的中大型豪強地主還有一百多家,這一百多家豪強地主在麵對孔明的“殺人不見血”手段時,有的人或深明大義或無可奈何地接受了事實,畢竟孔明沒有強取豪奪,以市場價收購了他們的奴隸和土地,沒有讓他們吃虧,有的人一方麵對孔明恨到骨頭裏,一方麵也對孔明怕到骨頭裏,一邊老老實實地交出了奴隸和土地,一邊在家裏每天咒罵孔明,除此之外,也不敢幹別的事,但還有二三十家豪強地主深深地感到自己被逼上了絕路,他們無法接受自己的奴隸、土地、財富就這樣盡皆付之東流,他們不甘心自己從此失去以前擁有的種種特權和呼風喚雨的勢力,因此,他們被仇恨衝昏了頭腦,繼而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決定鋌而走險、孤注一擲地進行狗急跳牆的反戈一擊。
實際上,按照孔明的安排,地主豪強們還是可以活得很滋潤的,孔明畢竟是以市場價格收購他們的土地和家奴的,然而,人的貪欲是沒有止境的,不甘心接受這個命運的人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