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會晤前夕
隨著邊境秦軍兵敗訊息的傳開,六國陳兵於成皋的傳聞在咸陽城中也是鬧得沸沸揚揚,秦人雖血氣爭先,不怯六國之兵,但是另一則消息,卻引得人心躁動,惶惶不安。
自兵敗戰報傳回咸陽之後,秦庭已經半月左右的時間沒有舉行過朝議,與此同時,秦王子楚病危的小道傳聞,不知何時在這咸陽城中蔓延開來,隱隱有燎原之勢。
本來這一流言蜚語,在咸陽城中並未有人相信,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王宮之中戒嚴防衛,城中城衛軍巡邏的次數與日俱增,再加上宮中始終沒有消息傳出,這讓咸陽民眾感到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息,開始隱隱擔憂。
當此危難關頭,六國合縱之勢眼看將成,若是秦王出了差錯,秦國群龍無首,那對於秦人的打擊將無法形容,臣子惶惶驚懼,兵士戰心受挫,長此以往必會引起動蕩,傷及國本!
咸陽流言鼎沸之際,合信酒樓當中。
「查出來了沒有,這流言到底是從哪裡冒出來的?」趙厚急得滿頭大汗,咸陽各個區域都出現了「秦王病危」的流言,即便合信商會暗中探查壓制,但是根本就沒有辦法控制。
畢竟事關秦國王族,合信商會也不好直接出面闢謠。更何況這樣做,無疑是更加坐實了「謠言」的準確性!
「掌柜的,我今日剛剛下去到各個坊區打探了一圈,各地都有人在討論,但是其源頭根本就難以查明,好像這消息憑空冒出來的一樣!」羅夫滿臉抑鬱,合信商會操縱流言這麼長時間,如今反而被流言自身絆住了腳,真是荒誕!
「在咸陽城內,還能有合信商會摸不清來路的傳聞,那就只能說明一點……」趙厚深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放出流言的背後之人,對我合信商會的了解程度,絕對不低!」
「……」羅夫神色一愣,當即小聲念道:「掌柜的,難道這咸陽城中,除了王族暗中的勢力,還有其他?」
趙厚沒有回話,而是緊皺著眉頭望向一旁,呢喃自語道:「咸陽當中,有這等能力的,除了王族,就只剩下……奉天閣了……」
「可是奉天閣,不是已經被連根拔起了嗎?」聽了趙厚的呢喃,羅夫滿臉詫異,忍不住疑惑詢問。
「看來,我們合信商會遇到對手了呀!」趙厚冷眼一眯,一雙眸子冷芒頻現,沉聲喝道:「羅夫,轉達咸陽各方的合信商會核心人員,全力探查有關奉天閣和信陵君的相關消息!」
「喏!」
…………
成皋關外,秦國三川郡滎陽縣,六國合兵之地。
在擊潰秦軍的第一時間,趙魏韓楚四國聯軍,就已經緩緩開拔至滎陽等地,一舉佔領了成皋關外所有的秦國領土,四國聯軍共五十萬大軍,已經在滎陽城外紮起了連綿上百里的營帳,密密麻麻猶如星河倒陳,震撼人心。
而這五十萬大軍,還只是六國聯軍的半數。魏楚趙在邊境的大軍,以及燕齊兩國軍隊,都還在趕來的路上。
雖然諸王都心知肚明,以百萬之軍對抗秦國,即便是真的開打,勝算也最多不超過五成。秦國死守關隘險地,更有成皋、函谷兩路險關,六國之兵一路打進去,恐怕也是元氣大傷。更何況,此戰還不一定打得起來呢!
不過,雖然如此,但是六國陳兵於邊境的決心和力度,卻是絲毫不減。哪怕明知到最後極有可能無獲而歸,六國也要在秦國關前亮一亮肌肉,以此來震懾秦國。讓秦國知道,六國還未曾放下合縱抗秦之路!
故此,六國君王,也趕在軍隊到來之前,集聚在這滎陽之地,以此來商議合縱大計。
滎陽城外,曠野之上。
時節早已立夏,雖然平原上風聲高歌,但是好在炎熱之氣還未起來,春天的氣息還未曾盡去,氣候也還算涼寧。
信陵君魏無忌策馬在滎陽東城外的道路旁緩慢踱步,驅使著馬兒來回踱步,在此等候著。
不知過了多久,道路盡頭現出一隊兵馬,數百身著明亮輕甲的衛士,護佑著中間一輛豪華車駕,正朝著滎陽緩緩行來。
魏無忌在遠處看到這一隊車馬之後,精神一振,連忙策馬上前,眯著眼眺望。
當看到車隊當中高舉著的「趙」字纛旗,魏無忌眼睛一亮,心中長嘆一聲:終於來了……
隨即,面上浮現出殷殷笑意,迎了上去。
前來的車隊遠遠看到了魏無忌,當即派出一隊兵士前去探明情況,當得知來人是信陵君的時候,連忙稟報給了車隊當中的趙王。
隨即不久,趙王的邀請就由之傳來。
魏無忌策馬前進,來到跟前,看到趙王在馬車上笑臉相望的時候,魏無忌放下手中的馬鞭,在馬上拱手一禮道:「見過趙王。」
「魏公子來了!」趙王哈哈一笑,隨後滿臉歉意地告罪道:「還望魏公子勿怪,本王年歲尚高,不服車馬勞頓,這一路上走走停停,難免耽擱了些時辰,應當沒有延誤六王會談吧?」
「呵呵……」魏無忌臉皮子笑容不減,就是心裡不禁冷笑:「邯鄲到滎陽不過四百多里路,你一個正值壯年的趙王,趕路趕了大半個月,那就是八九十歲的老太太都沒你這走法!不就是想擺架子最後一個到嘛~~何至於此?」
當然,這內心的腹誹,魏無忌自然不會平白顯露出來,對於趙王的「歉意」,魏無忌當即笑著回道:「趙王多慮,如今齊楚燕韓魏五國君王皆已到達滎陽,趙王來得正是時候,即日就可開舉六王會晤,共商合縱伐秦大計~!」
「都來啦?沒想到本王竟然是最後一個到的,這可真是慚愧慚愧啊!」話雖這麼說,但是從趙王那快要咧到耳根的笑容來看,趙王心裡那是一點兒都不慚愧!
「呵呵~~」魏無忌笑臉相迎,沒有搭腔。
寒磣過後,趙王問起了正事:「魏公子,近段時間以來,我六國大軍紛沓而至,秦國那邊可有什麼動靜?」
說起這事兒,魏無忌眼眸一彎,帶著笑意說道:「確實有一事,趙王想必還不知道。」
「哦?何事?」趙王看到魏無忌的神情,當即有些好奇:「難道是秦國舉兵,想與我六國大軍大戰一場?」
「不不~~」魏無忌當即搖頭,隨即笑著說道:「秦王子楚,已經半月沒有顯露頭臉了,根據暗中探得的消息,子楚疑似病危!」
「病危?!!」趙王猛地一下坐了起來,眼睛一下就亮了不少:「這麼說來,秦國已經開始有了亂象??」
對此,魏無忌輕笑著點頭,以示贊同。
「呵呵~~子楚這個小人,去年使詐強奪我趙國閼與,更是譏諷我趙國使臣,囂張跋扈!現在居然這麼快就遭到了報應,這可真是令人沒有想到啊!活該!!!」趙王挑眉陰笑了兩聲,忍不住詢問道:「既然秦國蒙此大變,那諸王可曾知曉?」
「都已知曉!」魏無忌輕笑著回應。
「諸王……可曾向魏公子透露過各自意願?諸王對接下來的合縱之事,都有何思量?」趙王眯著眼問道。
對此,魏無忌輕聲回道:「此先,只有韓王一人態度堅決,想要以此合縱大軍攻破秦國成皋,甚至打入函谷,逼迫秦軍收縮。至於魏楚燕三王,則秉持著壓迫秦軍東出之意願的想法為主,不願與秦大戰。齊王那邊,並無消息。」
「直到秦王病危的傳言流出之後,魏楚燕三王看上去對攻秦之策也有些意動,目下正在觀望當中。」
「原來如此!」趙王聞之,當即瞭然地點了點頭。
魏楚燕三國,因結盟一事相互較為親昵,一旦能夠藉此次合縱逼迫秦國不出,那麼這三國不論是安穩發展還是聚堆搞事,都無人能管!
魏楚燕三國的國土都不算小,就算是其中最小的魏國也要比韓齊兩國加起來要大。而如今距離嬴凰公主提出「稻麥複種制」已經過去了七年之久,但是這七年當中各國卻大都未停下攻伐,不停地相互耗損國力,使得農耕興利所帶來的國力增長並不太明顯,反倒是讓秦國一直白嫖增長。
故此,若是能藉此機會將秦國摁在關內不出,諸國再各自養精蓄銳,那麼要不了多少年,天下將再度回到多強並立的年代!秦國即便仍是霸主地位,但是也無法像往昔一樣無視六國!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秦國與六國對峙抗爭的前提下。若是這個關頭,秦國君王病情危重,朝局震蕩群龍無首,沒有人能鎮住場子,那麼對六國而言,可是個天大的契機!
君不見之前秦昭襄王嬴稷逝世,威壓六國五十餘年的大魔王一走,列國瞬間就恢復到往昔的爾虞我詐當中,開展合縱連橫。由此可見,王位更迭,這其中代表的意義如何!更何況是如今這個關頭!
六國若是由此同心合力伐縱攻秦,即便無全勝之把握,但最起碼,在秦國內部動蕩的前提之下,聯軍對秦的勝算,最起碼能升至六成,甚至更多!
一旦六國聯軍攻破秦國關隘險地,長驅直入河西平原乃至關中大地,那不就一勞永逸,伐滅惡秦了嘛!這甚至將會是百年以來的最大變局!秦國與六國雙方的地位,甚至會顛倒過來,攻守易型!
很顯然,天下諸王,都明白這個道理。
對此,趙王不禁再度詢問道:「這傳言可信否,秦王是否真的……?」
「八九不離十!」魏無忌笑著說道。
「魏公子,此事干係重大,還是得探明才是!」對於魏無忌這番回答,趙王卻並不滿意:「若是子楚真就這麼去了,舊王過世新王未立,國內政務混亂,權貴爭權奪利,那對我六國可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契機!故此,有關秦王的信息,定要準確無誤!方能從中尋到制勝之機!」
「趙王放心,此事無忌會謹記於心!一有關鍵訊息,定會第一時間告諸給各位王。」魏無忌點頭應允。
隨即,面向趙王,魏無忌不忘叮囑道:「不過當下之計,還是需要趙王與諸王共商合縱大事,將合縱細則全部定下,敲定聯盟縱約長,如此一來我六國同心協力抗秦,一旦秦國那邊有風吹草動,我等也好抓住機遇及時反應!否則舉六國之兵在這陳設,互相卻猜疑不休,即便秦國內亂,我等也無可奈何!」
欲對外,必先聚力握拳。力不合歸於一處,那即便拳頭再大,也宛如軟綿綿的棉花一樣,難以成勢!
這個道理,趙王自然心中瞭然,當即對著魏無忌鄭重點頭,說道:「魏公子放心便是,六王會晤,必定能成!」
「嗯!」魏無忌笑著點頭。
大隊進發,魏無忌策馬跟在趙王王駕左右,時不時笑談風雲,朝著不遠處的滎陽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