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黃赴黃泉招舊部
我認輸,但不認錯!
趙哲一句話,便封死了所有的退路。
這個曾經在邊地指揮了千軍萬馬的王爺,性子也磨礪得如同邊地的天氣那般冷厲。
可以死,但必須昂著頭去死。
想讓他低下頭顱承認錯誤然後再屈辱的去死,那是萬萬不行的。
以陶大勇為首的邊軍將領們一個一個的上前來與趙哲告別。
「諸位,今日隨我趙哲最後一戰,然後共赴黃泉,再聚於九幽之下,當與遼人再決雌雄。」趙哲拄刀坐於高台木椅之上,微笑地看著麾下將領。
「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陶大勇笑道:「殿下,末將去了。」
「末將去了!」
「末將去了!」
一名名邊將走上前來,拱手與趙哲作別。
沒有多餘的話,沒有多餘的動作。
這些人就像是在多年以前,在趙哲帳下聽令之時一般無二,接了軍令之後,行一軍禮,道一聲末將去了,便昂揚而去。
有些人回來了,有些人永遠也沒有再回來。
而這一次,終須是這些人在人世間最後一次領命了。
城樓之上,趙瑣的目光落在了剛剛歸來的蕭禹、羅頌、李光等人的身上。三人亦無什麼辯解,只是默默拱手行了一禮之後,便不再言聲。
有些事情,根本就用不著解釋。
終究不過是一場厲害得失罷了,城樓之上所有人都明白,以他們三人的資歷、名望,官家並不會把他們怎麼樣?更何況,事過之後來清查的話,他們的確是被挾持而去,也並非荊王共謀。
今日這一場叛亂,被荊王扣押的官員,何止數百呢?
真要都當成了荊王同謀,只怕大宋朝廷,立時便就要癱渙了。
趙瑣的目光久久地落在蕭禹的身上。
蕭禹眼觀鼻,鼻觀心,靜然而立。
良久,趙瑣揮了揮手,崔昂帶著一干班直出現在蕭禹等人的面前。
蕭禹猛然抬起頭來,銳利的眼光盯著崔昂。
「蕭兄勿憂!」崔昂微笑道:「總得是有些程序要走的,這是我御史中丞的職責。也不僅僅是蕭兄,這一次陷入逆王之手的所有官員,都要被查上一查的,只要清白,自然便能無事。」
蕭禹身材高大,比起崔昂來足足高了一個頭,此刻卻是俯身下望,道:「崔懷遠,事情走到今日這個地步,你心中,可有半分後悔之處?」
崔昂嘴角抽搐了一下,臉色也狠戾起來:「蕭兄此話我就不懂了,逆王反叛,與我何關?」
「人在做,天在看!」蕭禹呸了一聲:「舉頭三尺有神明,崔懷遠,想要人不知鬼不覺,當真有可能嗎?能瞞得一時,可瞞得一世嗎?虧你還讀了數十年的聖賢書,你,當真是枉披了一張人皮啊!」
「蕭兄慎言!」崔昂臉皮漲紫:「眼下之時,你還是先顧顧你自己吧!來人,請蕭計相去烏台歇息。」
剛剛從趙哲那裡被放回來的一干三品以上的高官,立時便都被班直帶走,去烏台待審。至於三品以下的官員,烏台那裡可沒有他們的位置,那些人,只能去大理寺或者刑部大牢里蹲著了。
只是不知這幾個衙門,還有沒有足夠的官員來審理這些待訊的官員。
張超摧馬上前,數十步外,便是陶大勇。
連匹馬都沒有的陶大勇拄著長槍叉腿而立,光著膀子的他,身上橫七豎八滿是令人觸目驚心的傷疤,新傷疊舊疤,層層疊疊,也不知到底受了多少傷。
他們沒有騎兵了。
所有的騎兵,都由秦敏帶出去了,只怕此刻尚在與完顏八哥等人纏鬥。而現在他們面臨著的,卻是張超帶領著的龍衛軍騎兵。
「陶大勇,放下武器投降,張某保你妻兒無事!」張超怒喝道。
陶大勇仰天大笑,用力地頓了頓手中長槍,道:「太尉,今日事敗,陶某一家自當隨陶某一齊共赴黃泉,豈會留在這世上任人欺凌,此事,便不勞太尉你費心了。」
「堂堂大宋將軍,舉兵謀反,落到今日下場,更是連累定武軍數千軍兵,上萬眷屬,陶大勇,你心中可安?」張超舉槍戟指對方,吼道。
陶大勇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踏前一步,道:「太尉,你可知我定武軍共有多少人?」
張超愕然,定武軍一軍編製二千五百人,有的將領吃空額,便不足額,但也有的將軍有錢,便養得多一些,但也絕不會超過三千人。
「定武軍成軍二十年,陶某是第八任統制。前七個統制,都死在疆場了。」陶大勇厲聲道:「迄今為止,定武軍一共有兵八萬五千四百三十二人。可今日隨著陶某一起起事的,不過二千七八五十一人,剩下的人,太尉可知哪裡去了?」
張超一時瞠目不能答。
陶大勇接著道:「八萬五千四百三十二人中戰死疆場的二十年間一共六萬三千七百三十五人,殘疾退役者一萬零一百五十五人,真正全須全尾的活下來能死於床榻的,還不到一萬人。太尉,你可知道,死去的這些人,是他們的太爺爺、爺爺、叔伯、兄弟,太尉,你可知道,我們這些邊軍一輩接著一輩,一年接著一年的走上了疆場,為的就是守護大宋的邊疆,為的就是捍衛大宋的安寧,可最後,我們得到了什麼?」
張超張了張嘴,發現自己卻是說不出什麼。
陶大勇笑了起來:「我陶氏一族,二十年間,戰死了三十七名男兒,我祖父、父親,都是死在沙場之上的。像我這樣的家族,邊軍之中你可知有多少?我定武軍如是,信安軍,廣信軍,安裕軍何償不是如此?」
「你陶氏數世忠心耿耿,到了你卻反叛謀逆,你,就不怕辱沒了祖宗顏面嗎?」張超吼道。
「顏面?」陶大勇嘆了一口氣:「太尉,當真是力不能及,戰死沙場也就罷了,就算是指揮使誤,死得不值也便罷了,哪有百戰百勝的將軍,哪有十拿九穩的勝利呢?可是我們不該死在莫須有的指控之下,我們不該死在莫名其妙的冤案之中。」
張超聞言,心中一跳,不由自主地回頭望向城牆,城上,冠蓋之下,趙瑣那陰沉的面孔清晰可見。
「定武軍上京,大家歡欣鼓舞,以為他們得到了無比的榮耀,從此將成為天子親軍,可是迎接我們的,不是榮耀,而是屈辱。一個個在沙場之上視敵人如無物的勇士,在這裡便成了垃圾一般的存在,被人任意的侮辱。這難道就是我們該得到的嗎?」
「信安軍、廣信軍里的同袍死得不明不白,死後還背上罵名,也是他們奮鬥數十年,死傷無數人的回報嗎?」
「君之視臣為手足,則臣視君為腹心,君之視臣為犬馬,則臣視君為國人,君之視臣為草芥,則臣視君為寇讎!」陶大勇再次重重地頓了頓手中帶血長槍,大聲道:「太尉當比我等這些魯莽之輩更曉得這些道理。」
張超嘆了一口氣:「張某隻曉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望,子不得不亡。陶大勇,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陶大勇回顧左右數名將領,笑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太尉,上四軍這些兵眾,恕我直言,就是一堆垃圾,如果遼人打來,太尉想靠著這些人去抵禦遼人的話,那大宋只怕要亡國無日了。今日我等既然必死無疑,那就讓朝廷看看,什麼是真正的武勇之師。太尉,你可做好準備了?昔日蕭長卿十騎挑落上四軍百名騎兵,今日陶某兩千邊軍挑一挑五萬上四軍。」
「狂妄!」
「找死!」
張超還沒有說話,身後曲珍、黃淳等一般上四軍高將領倒是勃然大怒,紛紛出言喝斥。
陶大勇卻是理都懶得理他們。
手中帶血長槍高高舉起。
隨著他舉起長槍,身後,兩千邊軍同時舉起手中刀槍。
哈!
一聲吶喊,聲震九天,萬人色變。
陶大勇長槍在空中劃了一個圓圈,身後兩千邊軍的陣容旋即變陣,形成了三個錐形攻擊陣容。
長槍前指,三個錐形陣容緩緩向前推進。
低沉的鼓點伴隨著低低的戰歌吟唱之聲,邊軍士卒踏著陣齊的步伐,無視前方的金戈鐵馬,齊唰唰地向前壓前。
張超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高高地舉起了手中佩刀。
猛然落下。
城上,張城厲聲喝道:「放箭!」
無數羽箭脫弦而出,幾乎遮蓋住了天空。
箭雨的掩護之下,上千騎兵縱馬向前,曲珍黃淳為首的這些上四軍高級將領一來是感受到了對方滿滿的鄙視而憤怒,二來也是為了在官家面前好好地露一露臉面,證實自己並不是垃楓葉,此刻都是奮勇爭先,率先出擊。
當然,對方沒有騎兵。
戰馬沖入到了邊軍士卒之中。
起先數步,勢如破竹。
超過十步,立時便舉步維艱。
他們以為邊軍士卒在面對戰馬的狂暴衝鋒一定會左右躲閃,這樣他們就有了一條道路,然後他們便能騎在馬上肆意砍殺左右的這些邊軍士卒。
豈料這些士卒不避不退。
有士卒支起了長槍,雙手握槍,身體前弓,坐等那些騎兵硬生生地撞向那支楞起的長矛。
有的邊軍士卒拔刀貼地而來,刀刃向外,猛劈向戰馬的四蹄。
鮮血噴賤,人仰馬翻。
千餘騎兵向前不過十餘步,竟是再也前進不得。
然後便是馬上騎兵被地上步卒刀砍槍戳,如同下餃子一般落下馬來。
便是如曲珍黃淳這樣的還有幾他本領的人,也只能是自保而已。
上四軍騎兵衝鋒,交接片刻,居然被陶大勇指揮下的邊軍步卒給反推了回來。
這讓城頭之上觀戰的趙瑣夏誡等人的臉色更是陰沉了幾分。
而陳規,好像要殺人的眼光不是落在城下的戰場之上,而是隔一會兒就要在崔昂的臉上掃上一掃。
王八蛋的崔昂,如此強悍的邊軍,如此善戰的邊軍,竟然生生地讓他在河北路上全都給揮霍了。數萬邊軍啊,如今還剩下多少?
哪裡還有剩下的!
陳規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還沒有死的邊軍都在這裡呢!
而他們馬上就要死了。
他們再驍勇,也只有兩千餘人,被困在內城前廣場這方寸之地,終究逃不過失敗二字。
陳規的目光再次轉向了一邊,落在了盧本安的身上。
這員遼國大將,看得極是認真,只是嘴角的笑意,再怎麼掩藏也是掩飾不住。
這裡每死一個人,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因為這代表著在以後的宋遼大戰之中,遼人的好漢,指不定就會少死一個。
張超並不為眼前邊軍的一時得勢而有半分的動容,對於他來說,眼前的這場戰鬥,根本就不能稱其為戰爭,在這樣的狀況之下,陶大勇之輩,只不過是附隅頑抗,他們能爭取的,只不過是頑抗的時間更長一些而已。
指揮旗搖頭,一支又一支的上四軍部眾從不同的方向之上壓了上去。
每一次的出擊,都是重重地擊打在邊軍露出來的破綻之上。
邊軍的數量在迅速的減少。
可是上四軍的傷亡,更加的讓人觸目驚心。
今日邊軍不願逃。
今日上四軍不敢逃。
可以說,今日的上四軍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已經遠遠地超出了他們的平均水平。
這,或許就是陶大勇這些人留給大宋最後的禮物。
廝殺。
不停地廝殺!
鮮血在內城之前,彙集成了一道道的小溪,染紅了青石地板,然後再沽沽地向著遠處流去。
最後的邊軍被擠壓到了荊王所立的高台之前。
傷痕纍纍的邊軍將士們緊緊地圍住了高台。
那上面,是他們認可的領袖。
趙哲長身而起。
手一伸,身邊的洪原,立時便遞過來一個火把。
「將士們,與吾共赴黃泉去吧!」趙哲縱身大笑,手執火把,繞台而走,所過之處,火光立時便熊熊而起,不知什麼時候,他們已經將這木製高台澆滿了油脂。
「吾等為王開路!」一名在剛剛的戰鬥失去一臂的邊軍將領高聲怒吼,隨即橫刀與頸,用力一勒,血噴濺而出,火頭猛然向上竄起,將領的身體,向後仰躺在了火堆之中。
「為王開路!」一名又一名的邊軍士卒伏刀自裁,屍體一個接著一個地倒在了高台周邊。
陶大勇手持長槍,淡然走在火光之中,似乎那火光炙烤的不是他的身體。
他走到了趙哲的跟前。
趙哲此時已經重新坐到了椅子之上。
陶大勇盤膝而坐,橫槍於膝上。在另一側,洪原卻是掏出一把短匕,笑道:「我可沒有陶將軍的勇氣,我怕疼,便先走了。」
趙哲點頭,洪原哧的一聲將匕首插進心房,直至沒柄,隨即頭往下一垂,去得無聲無息。
火光愈來愈大。
張超瞪大了眼睛,看著在火光之中趙哲、陶大勇等人。
他知道,今日這一幕,定然會成為許多人一生的夢厴。
也會成為他張超一生心中過不去的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