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話 忽聞海上有仙山
道君皇帝虔誠信道也是舉國皆知的事,但像這樣魔怔到造大仙船去找神仙還是頭一遭。東大海有歸墟神域,域裏住著方外上人。
《列子·湯問》中記載歸墟神域時言說:“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丈、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裏,其頂處九千裏,山之中間相去七萬裏,以為鄰居焉。”
這歸虛神域雖然處於東大海中,但先古具體位置尚不清晰,有待發掘。裏麵的五座大山現如今也隻剩下了蓬萊、瀛洲和方丈三座,岱輿、員嶠不見了蹤跡,不知何時消失,不知何處消失。
京東東路登州府現存著這三座仙山,但仙山上已經不見了仙人。皇帝派人遍尋三座山,發現除了幾座普通道館裏的幾個普通道士外,沒有老神仙。而如今要尋仙,就得去尋消失的那兩座山,希冀也便都寄托在了那裏。
也不單單為此。當年宋太祖薨前,曾留下一道秘旨。上麵細細言明了神仙授經的前後因由,而且指明後世子孫如遇國家危亡,可去三座仙山尋高人。
如今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的道士們都不知有此話,而且沒有神通,那麽高人必在別處去尋。
東京民間有一活神仙,自號“通靈半仙”,俗名郭化,有一弟,名郭京。他二人本居住於陋巷,一日忽遇黑狗覓食,斬之得彩石十二顆。自是而後,出入有光芒,夜裏尤甚。漸漸稍通醫術,疑難雜症皆有方藥。
徽宗聞說,奇之,特例召進宮內。這郭化的職務與才能又與太史局大小諸官員不同,不算國運、不算命運、不管天文地理,隻感應神仙。他說五座仙山又到了重聚之時,岱輿、員嶠上的高人也要出世了。
有求必應,有德必周,世人若想長久生活在這太平盛世,需把神仙訪一訪。隻這一番言語又中了道君皇帝的心。便忙造起特製大龍船,專為訪仙用。
也不單單為此,皇帝想要得更多。隻一部《大道極》就能席卷中國,要是再求一部道經,便可吞了周遭胡虜,囊括八荒四海。
因了這計策,皇帝按照郭化的意思造船去東大海求仙,並派了禦用工匠督造。
登州港內人頭攢動,匠人與民夫的吵嚷聲混作了一團。張集因為放心不下那十人代表,便托故監督錢糧也追上去了登州。
錢糧倒是分發到百姓手中了,但是色不純,夾雜了沙子。張集又勒令當地縣官給林地百姓各個多補償了一鬥米。
船還在建造初期,材料都在備足中。成捆的大木枕著滾動圓木被民夫推著轟轟隆隆前進,與此同時,數丈長的白色桐油布也被抬了往邊上堆積待裁。張著綠葉的箭竹一抱一抱地向著鋸子旁邊而去,遠處的打鐵聲也此起彼伏地響了起來。
張集看著眼前的忙碌場景,真想不到竟是為了尋仙,更不敢相信這是由金鑾殿上那個溫文爾雅、有著濃厚詩書氣息、看起來十分聖明的白麵皮先生發出的命令。之前的現實和現在的迷幻的對比,一直困擾著張集去想遙遠又遙遠的事。
趙良嗣認為此事並沒有那麽簡單,探尋的應遠在神仙之外,他與楊亦、劉君、錢偉偃商量,三人一直認為這話應從太祖講起。
錢偉偃道:“有些事年歲一長,就被記憶耽擱住了。從你出使女真回來後,皇帝的神色就有一點捉摸不透。”
趙良嗣心知肚明,有那人的影響,但不能明說,隻得點點道:“個中原委,都是秘密任務,三位老哥恕我不能直言。”
劉君憂道:“怕的就是這秘密任務。老趙你自有分寸,沒做什麽讓咱宋國理虧的事罷?”
趙良嗣搖搖頭。
楊亦歎了口氣道:“唉,不說是不相信你,也不說信不過皇帝交予你的任務。實在是咱們這皇帝太捉摸不透了。太過聰明是好事,太過聰明也是壞事。加上那難揣測的六位宰相,有道是‘雲從龍,風從虎’,就怕稍稍有不周,於國於家,可就——”
趙良嗣推了推手,道:“實不相瞞,我也在懷疑,隻是很不好說。”
劉君道:“這話怎麽說?”
趙良嗣道:“張敬終。”
錢偉偃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他,良久,道:“那個脫籍的皇家劍師?”
趙良嗣點點頭。
劉君看看趙良嗣,又看看錢偉偃,緩緩地說道:“崔侍衛說過,那個人無緣無故就消失了,他查過劍師簿籍,張敬終的資料也被刪除得一幹二淨。歸莊好像對此事很反感,隻是一句‘張敬終死了’就輕描淡寫地吩咐了劍院內的劍客。”
劉君又繼續壓低了聲音道:“我偷偷打聽過宮裏的小太監,有個劉琳劉總管的同鄉,他說宮內好像有人見過張劍師,後來不知怎的,劉琳傳話說,一律統一口徑,隻說張劍師死了。”
趙良嗣問道:“你說的這話可信麽?”
劉君道:“應該差不了。他沒見過,說這些話也無用。”
趙良嗣點點頭,形色神秘,慢慢道:“之前我回來時,皇帝曾又招我問詢過一遍,我尋思著,難道有什麽差漏,結果還是那些言語。隻不過,皇帝若無其事地向我問道,‘碰見過什麽熟人’,我還在想有什麽熟人,莫非就是張敬終。”
楊亦恍然大悟道:“要如此說來,這個脫籍劍客很可能就是——”
趙良嗣麵露喜色地點點頭,三人也都含著難以言表的激動神情。不為別的,弄清楚了皇帝行事是其一。因為皇帝的天才實在難得,文武雙全,在每一個領域都有著高深的實力。不論是修行抑或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皇帝都是上乘的,文帝曹丕《論文》有言,“唯通才能備其體”,通才就是天才。弄明白天才的所思所想,著實夠凡人開顏。
其二,皇帝空鬆的外表下,內心卻緊巴。看著他像若無其事,其實早把棋子算在了十步開外。
趙良嗣趁機說道:“這女真也有後手,隻不過,還是被我們算計了。我有一事尚不明晰,需要三位大人幫忙。”
三人道:“老趙直說便是。”
趙良嗣忽而提動了元氣,劍氣瞬間暴漲,他左手起了元氣團,右手捏起茶杯來。隻見茶水盈杯的表象一下就被打破了,隨著他左手元氣團的膨脹,右手茶杯裏的水位開始迅速下降,頃刻間茶水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錢偉偃道:“我便來與你倒茶。”
說著,他的衣裳就被劍氣鼓舞了,呼呼的風聲中,他手持了茶壺,不急不緩地往茶杯裏注起水來。
茶水像瀑布縮小一樣,緩緩鋪張約束進茶杯內。二人的劍氣彌漫在水的周圍,竟然觸發了水氣,身邊立馬著了迷蒙一片白霧。
錢偉偃隻是不住倒水,水沒有個停止;趙良嗣隻是持杯,杯子始終沒有盈滿。
二人的僵持隻停留了半柱香的時間,錢偉偃不再約束茶水流速,茶水以一種更加開闊的姿態灌入茶杯。趙良嗣額上已經沁滿了汗水,眼前的白霧明顯被錢偉偃的劍氣壓製而緩緩伸向自己懷內。
而此時的杯中,水聲已經開始發澀,這是注滿的前兆。
趙良嗣擺擺手,長出一口氣,道:“受不了了!”便停下元氣的調度,呼嚕喝了一大口茶。
錢偉偃也收了茶壺,緩緩問道:“這個回答如何?”
趙良嗣笑道:“《西昆劍經》確實厲害,隻是,我總覺得女真有更大的圖謀。”
劉君道:“你出使回來封龍圖閣學士時,我三人也想上奏來著,但看皇上的興頭,沒敢奏本。如今咱們既然揣明了皇帝的心思,總該相信他。要不是咱們共同思考,誰想到皇帝算得那麽深?”
趙良嗣點點頭道:“老兄說得也有道理。咱們的金銀綿帛已經賠了不少,再加上這劍經,也確實夠本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