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被困的顧四爺(一)
顫抖吧渣爹最新章節
這回兒,顧老夫人是真要緩一緩了。
她著急忙慌趕過來真是多餘,既沒見到兒媳婦把皇帝太後等貴人撥弄一番,也沒幫上兒媳婦。
顧老夫人按著太陽穴,“即便陛下懷疑有人暗害毓嬪,查破天去,也不會找上你啊,毓嬪得寵,盯著她娘家的人太多了。”
“兒媳就想著有備無患,當時真的沒想太多的。”
李氏羞澀垂頭。
顧老夫人胸口特別疼,長歎一聲:“可憐呐。”
當然不是可憐李氏,而是被李氏算計到骨子裏的毓嬪。
“你為何針對毓嬪?”顧老夫人突然問道,“莫非你在老四收集後宮的消息?兒媳啊,你可不能誤會了老四同陛下……”
“母親。”李氏哭笑不得,其實四爺這天馬行空的爛漫性子,是遺傳自老夫人吧。
“您想哪去了,四爺同陛下是純純的君臣之情,即便多了點什麽,也隻是知己酒友,絕沒哪些下作齷齪的事。兒媳同四爺生了兩子一女,還不知曉四爺是離不得女子的?”
雖然李氏有時候心中微微泛酸,但她絕不會告訴顧老夫人。
“我就怕你被外麵的消息影響到,你相信老四就好。”
“我的確有意試探毓嬪……母親不覺得毓嬪出現的時機太巧了嗎?如今聖女可是還沒抓到,給蠻夷那邊消息是聖女病逝,可是聖女沒有死啊!”
顧老夫人打了個激靈,李氏輕聲說了皇上有臉盲症,顧老夫人身子一軟,差點從椅子上滑下去。
老天爺啊,她……她聽到了什麽?!
“行了,行了。”顧老夫人心驚肉跳,扶著李氏的手臂,“你別說了,說多了,我也不明白,總之,你看著辦就是,不必告訴我,在你麵前,我寧可做個糊塗的老太婆,否則聽你說下去,我會睡不著覺的。”
“老四媳婦啊,我好不容享了老四的福,得了國夫人的誥命,心裏正美著,你就讓我安靜的頤養天年吧。”
顧老夫人就差雙手捂著耳朵,不聽,不聽,她全然不聽的。
“母親放心,兒媳以後絕不拿這些瑣碎事煩您。”
李氏笑盈盈送上一盞茶,“您就做老封君,往後還能幫大爺帶孫子呢。”
“我倒是寧可老大的兒子交給瑾哥兒。”顧老夫人說道:“我怕再養出一個老四,可老四第二可未必有娶到你的運氣了。”
她喝了一口茶,“回去讓書房多頓點豬腦湯,聽瑤瑤說,豬腦湯補腦,你該多補一補。”
李氏:“……”
馬車前行,即將抵達顧宅,顧老夫人又說道:“你就沒想過把你這身本事交給瑤瑤?她嫁去鎮國公府,我擔心她吃虧了。”
“瑤瑤同我不一樣,性子也不同,她嫁得人是陸侯爺,事事都願意護在瑤瑤前麵的人,瑤瑤若是學了兒媳,陸侯爺準保離著瑤瑤遠遠的。而且瑤瑤性子開朗大氣,機智才趕也不缺,學了兒媳反而落了下成,失去她的本心。”
李氏眸子揚起著驕傲,“兒媳同瑤瑤說過,若是她還把兒媳走過的路再走一遍,那是兒媳失職,瑤瑤是四爺的千金小姐!永樂侯嫡女!”
顧老夫人默然,隻是再下馬車前,輕聲道:“以後我拿你當親閨女,隻希望你別算計老四……”
“母親,我為四爺婦,掌管家務,繁衍子嗣,生則同寢,死則同穴。”
李氏鄭重其事,率先下馬車,行了大禮。
顧老夫人熱淚盈眶,“好,好。”
她回到自己屋中,親自捧著賬本挑選好東西給李氏送去,同李媽媽說,“往後老四媳婦就是我親閨女!”
李媽媽嘴角抽了抽,您這麽說,也不怕把四爺嚇死。
不過老夫人喜愛李夫人,李媽媽還是支持的。
“在去準備筆墨,我得給老四寫一封書信,他在外玩鬧到也罷了,若是再給我領回來女子,我……我砸斷他的腿!”
“……是。”
“還有那個什麽溪姨娘,你派人再去約束一番,別以為有宮裏的麵子就不敬正妻。”
“您這是怎麽了?”李媽媽眼見著方才還很精神的老太太萎靡不振,神色呆呆的,“哪不舒服?”
“李媽媽。”顧老夫人哭笑不得,有幾分失落,亦有幾分欣賞欽佩,“我也是老四媳婦射下來的沙雕。”
“也好,也好,沒想到有朝一日,我還能同貴人們並列。”
李氏本可以不說這些詳情的,可她偏偏說了,是因為顯擺嗎?
衝她這個老太太有什麽好顯擺的?
皇貴妃又是示弱,又是威逼都沒讓李氏吐露實情呢。
顧老夫人現在對李氏呼出一口氣,都要費心琢磨一番。
她支撐起身子,給顧四爺送了書信,又去宗祠,給祖宗和丈夫靈位上香,默默禱告,顧家必會興盛發達。
老侯爺說過,娶一個好媳婦旺盛家族三代!
連綿細雨,整日整夜下個不停,天色灰蒙蒙,仿佛漏了一般。
空氣中潮濕粘膩,讓人很是不舒服。
別說塞潮濕的被子了,就是衣服都難以幹透。
顧瑤跪在床榻上,拿著湯婆子熏被子上的潮氣,總要讓已經起了一身濕疹的顧四爺能睡得舒服一點。
顧四爺不敢抓臉上的濕疹,他怕毀容。
顧瑤就沒見過這麽愛美的男人!
“爺遭老罪了,都怪你,顧瑤,都是你的錯!”
“是,是,是,都是我的錯。”
顧瑤熟練的應付著,毫無誠意。
顧四爺濃密的眼睫濕潤,不知是因為淚水還是濕氣,“爺從生下來就沒受過這麽大的苦!住過這麽簡陋的屋子!你算算這路上,爺遭了多大的罪?不是你……”
“爹,當日管閑事的人不是我。”
“……”
顧四爺握著拳頭,“不是你,是爺,爺很想掐死自己。”
本來他們一行應該去府城,雖然陰雨天氣哪裏都一樣,可總比被困在一個窮困的縣城強。
顧四爺抽風,非要去看看府城官員送給他的良田,說是為隆慶帝獻上稻穗。結果他們出城了,然後橋梁斷了,再然後就是困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