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從拍情景喜劇開始> 第八十五章 我想在泰山上取個景(3/3)

第八十五章 我想在泰山上取個景(3/3)

  東山台,台長辦公室


  左樂和陳長山對視而坐,氣氛有些凝重。


  《家有兒女》拍攝大半,很快就要進入後期製作,如果進度順利的話,正好能趕上18年的春節檔。


  陳長山打聽到《家有兒女》拍攝進度後,便給左樂打了個電話,商討東山台向山河影業購買《家有兒女》的電視首播獨播版權。


  左樂自無不可,電視劇拍出來,賣誰都是賣,相比於和那些不熟悉的電視台合作,他本人也更傾向賣給老東家。


  不過買賣買賣,價格永遠是分歧點,兩人現在僵在這,也是因為價格方麵不統一。


  左樂認為,以自己前三部打下來的成績和名號,加之《家有兒女》本身的優秀質量,這部情景喜劇很可能會延續他前幾部作品的輝煌。


  所以,麵對東山台想要的電視平台首播獨播權,左樂張口開價.5億。


  陳長山覺得太貴,東山台開辦這麽多年,還沒花過億以上的資金買劇呢,張口還價到1.5億,左樂自然不肯,雙方開始拉鋸談判。


  “台長,1.5億真不行,你要是願意和別人平分電視版權還可以,首播獨播權,這個價碼太低了。”左樂一臉不忿。


  “左,你這部《家有兒女》是情景喜劇,成本攏共能用多少,兩千萬還是三千萬?開價.億,太黑了。”陳長山語重心長道。


  “黑?”


  左樂一臉無辜:“我這不跟您學的嗎,之前交通站二部曲和《炊事班的故事》,咱台裏成本也沒投多少,但網絡版權賣價可都在兩三億以上。


  當時您和幣站陳老板怎麽來著呢,對,影視作品不能完全計較拍攝成本,得看它給平台帶來的商業流量效應。


  台長,您要是和我談成本,那我可就和您聊聊《家有兒女》能給台裏賺的廣告費了,.億,也就是個零頭。”


  “………”


  陳長山被左樂的話噎住了。


  沒辦法,左樂對東山台內部的事太了解了,估計從一開始,他就對陳長山的各種應對想好了腹稿。


  今是雙方談判,反倒不如是左樂在不斷試探東山台的底線,然後在一個合適的價碼達成合作。


  想到這,陳長山也淡了繼續和左樂談判的心思,反正這邊多掏點,轉頭再從廣告商身上賺過來就是。


  “這樣,我也不和你廢話,.億有點略高,咱們取個整,億吧。”


  左樂沉默了片刻,伸出了一根手指頭:“再加1000萬,.1億。”


  “成交。”


  陳長山一拍巴掌,近兩年東山台靠著左樂的幾部劇賺得滿嘴流油,.1億勉強就是個中等意思。


  左樂臉上也露出笑容,這個價格差不多達到了他的心理預期。


  即便把《家有兒女》拿到別的電視台,大致也就是這個價格,多也多不了多少,與那區區一兩千萬的利潤相比,左樂還是選擇和東山台繼續打好關係。


  …………


  談判結束,兩人的氣氛又恢複融洽。


  陳長山掏出一支煙,左樂親自幫著點上,陳長山看著他這副狗腿模樣,忍不住笑著搖了搖頭。


  “這一把撈了個億,你子算是發了,怪不得之前要跑出去單幹呢。”


  左樂嘿嘿一笑,也在這個問題上不多,反而問了一句:“咱們台和泰山那邊有關係嗎。”


  “怎麽了?”


  “新劇我想拍一部武俠,打算在泰山上取點景,我和那邊沒聯係,想問問台裏有沒有門路。”


  “武俠?泰山?你不拍情景劇了?”陳長山有些訝異。


  “也不是不拍,隻是連拍好幾部情景劇,多少有些膩了,所以想試試別的題材,正好手裏有個不錯的本子,就打算拍一部自己喜歡的武俠。


  順便,也算磨練一下自己的導演能力,畢竟我還年輕,不能老是限製在情景劇裏。”


  陳長山點點頭,低頭想了一下:“我還真認識那邊的一個領導,算是四把手吧,你放心,拍戲是好事,也能幫著景點宣傳一下,應該沒問題。”


  “太好了。”


  左樂很高興,又問道:“台長,除了泰山那邊的人,您還認不認識劉家界、峨眉山、黃山、九城寨、神農架、長白山的領導。”


  陳長山一臉懵逼:“你這是拍武俠劇,還是拍國家旅遊景點?”


  “武俠和風景結合嘛,您不覺得咱們國家這麽多風景名勝和我們獨有的武俠文化結合起來很有搞頭嗎?”


  “有搞頭是有搞頭,可這得多少錢?你那兩個億夠花嗎?”


  “這您就不懂了,部分實景,部分特效,省錢還效果好,我已經聯係過國內的頂級特效團隊了,以現有的技術絕對沒問題。”


  左樂顯然做了不少準備,起這個侃侃而談,陳長山聽著,也不禁入了迷,這時,左樂才不經意露出獠牙。


  “台長,這部劇投資金額太大,僅靠我們山河一家吃不下,不知台裏有沒有興趣參一股。”


  …………


  在左樂忽悠……咳咳,服陳長山的時候,遠在京城央視總台。


  著名編劇、製片人羅千正在千方百計的想讓央視給他投資拍攝古龍翻拍劇《陸鳳傳奇》。


  然而央視卻對他的項目反應平平,不看好是一部分原因,更多是虧怕了。


  之前為了成軍七十周年投資拍攝的多部軍旅劇,除了一部特種部隊題材的《勇擊》和《國防生》成績還算不錯外,其餘的大多數都不怎麽理想,隻能勉強算收回成本。


  而被央視寄予厚望的三大王牌,《陸地之王》撲的一敗塗地,不用多。


  《深海幽龍》口碑還行,但收視率卻極為慘淡,原因是導演編劇在潛艇專業技術方麵太過深挖,導致很多劇情和台詞都相對有些深奧,軍迷看的倒是挺過癮,但卻對普通觀眾極不友好。


  而拍攝的中規中矩空軍題材《鷹隼》,本來在央視心中是三大王牌墊底的一個,結果因為《炊事班的故事》爆火,很多觀眾對空軍產生興趣,慕名來看。


  結果《鷹隼》卻成了三大王牌成績最好的一個,可惜因為電視劇本身質量一般,沒能把握機會,最後拿了個不尷不尬的成績。


  也因此,在這批軍旅劇栽足了跟頭的央視,短時間內是沒有心情再去投資什麽電視劇了


  羅千想盡各種辦法,最終吃了個閉門羹,無奈,隻能遠走湘南,打算去星城碰一碰運氣。


  ————


  ps:你們可以猜猜新劇是什麽,猜出來算我輸﹋﹋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