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紅啦
這個‘火燒雲’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和‘風滾草’一樣,等到獵物稀少的時候,其實也可以脫離地麵然後在地上滾來滾去直到找到一個好位置再紮根在那裏狩獵,並不用擔心動物因為趨利避害的天性刻意躲避,因為這也是沒啥用的,幸運的話上午沒看到,說不定下午就已經在回程的路上,或者已經到了家門口,追著跑的功夫很厲害,迷惑人更加有一手,外型也挺漂亮,所以種這個絕對是一舉三得。
至於為什麽種在牛羊苑附近,那當然是為了更好的管理,畢竟這邊活動的人還是比較多的,雖說十幾裏外就是朱雀山的荒漠,但是早就在許多年前將菜地都已經挪過去了,摘菜摘果子的人隻在這邊活動,隻剩下幾十顆各色果樹和魚樂喜歡吃的蔬菜還能夠在世安苑、閑人居的附近,這也是為了方便魚樂出門之後伸手就能夠摘果子吃,同樣也是為了方便來客人的時候能夠有自己采摘的樂趣。
就如同現在已經醒來並且生龍活虎的兩個人,已經是前者挎著淺底籃子,後者推著藤編的小推車在後麵跟著了,萊斯利就像是七仙女一樣拿著小剪子在二米高卻有5平米大的修剪到隻剩下大條枝丫好似群龍亂舞一般粗壯的桃樹之下,在今年新長出的桃樹枝條上摘下來白底紅尖的大桃子,由於規劃的好,沒有多餘枝丫,能夠輕易看到果實,都不用彎腰,直接伸手摘就行。
說起來的桃子有這麽多的種類,其實隻是分為軟桃和脆桃而已,魚樂就喜歡那種咬下去嘎嘣脆又甜到滿口汁水的桃子,所以鷹嘴桃、和玉露美人就比較符合她的口味了,但是平穀大桃也更加美味,在4萬畝大桃生產基地落成的時候,阿慶就派人去弄了幾顆老樹還有在它們周圍生長出來的幾年生幼樹,一股腦的運到了島上,被妖仙大刀闊斧的修剪了一下子,然後經過靈水澆灌、靈雨滋潤,靈土孕育、外帶在靈土深處混了‘炎陽石(火山深處的結晶)’磨成的粉末,模仿了本來平穀特有的種植環境(平穀區大桃種植區的土壤獨特,周邊群山有大量富鉀火山岩)之後生長出的來大桃那簡直是天下無雙。
但是深州蜜桃也絕對要在桃界有著冠絕天下的地位,都是貢品誰怕誰?86年深州市在80多個村建起總麵積16000多畝的蜜桃生產基地,湧現出1000多個家庭蜜桃園,後來在89年又達到了蜜桃種植三萬畝的時候,同樣還是阿慶,重金求購了幾株老蜜桃樹,這也絕對有魚樂在大興安嶺遭難的時候慷慨解囊有關係,要不然隻剩下不到一千顆的寶貝樹就差在兜裏揣著,嘴裏含著了,哪能輕易就賣呢。
不過後來培育出來的小株蜜桃樹還是可以出口的嘛,他們也不知道這桃樹到了島上之後就絕對的會蛻變成比當日裏進貢的桃子品質還要高的優質桃種吧,所以給就給了,不心疼。
這個倒是軟桃,熟透了揭開皮然後輕輕一吸,那就隻剩下小桃核和一張空皮了,所以魚樂基本上喜歡把它瞬間凍結在冰殼裏麵,然後馬上解凍那樣喝,冰甜的滋味讓人停不了嘴,要是敞開吃半樹都得空咯。
萊斯利就喜歡蜜桃,所以魚樂基本上隔幾天就給他送到家裏去,就連出去拍戲都不例外,包括愛吃的水果每次都是一米見方的箱子十來種,葡萄、荔枝、橘子、桃子、無花果、櫻桃、脆棗之類的,大不了就是空運嘛,就算是別人費事兒,難道在魚樂這裏還費事兒?要不是怕驚世駭俗,幾分鍾就到了,再說了,天大的事兒在萊斯利這裏統統不叫事兒。
看到了熟悉的桃子好似羞紅了臉的美人一樣掩在肥厚的葉片下麵,萊斯利辣手摧花把籃子舉起來然後‘哢擦’一剪子,正好落在裏麵,寶貝的像是必須用金擊子打下來的人參果一樣,在透亮的溪水裏麵晃兩下,桃毛消失的無蹤無跡,直接咬開口,嘖嘖,還是熟悉的味道。
看著萊斯利行雲流水的還未摘就開始吃,後麵推車的苦力小唐哥立馬就笑了,不管多大年歲的萊斯利依舊這麽有童心,真好。
聽到笑聲的萊斯利將桃子舉到了愛人的嘴邊,意思是‘吃,別客氣。’一個桃分成兩個人吃還挺有滋味,魚樂頓時感覺自己手裏這一串櫻桃沒有甜味,隻有酸了。算了,扔給旁邊大老遠跑到山下來正在低頭刨土找蟲蟲吃的褐馬雞一家,作為英勇善戰的雞種,走起路來雄赳赳氣昂昂的,直起身子來的時候儼然一副大氣淩然、視死如歸的神態,擁有絕對不懼怕任何人的好鬥精神。
《禽經》中記述:“鶡”,毅鳥也。毅不知死。”三國魏詩人曹植在《賦》序中寫道:“之為禽,猛氣,其鬥終無勝負,期於必死。”明末張自烈撰的字書《正字通》曰:“鶡”,鳥名,色黃黑而褐,首有毛角,有冠,□□儕黨,有被侵者,往赴鬥,雖死不置。”清朝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也有:“鶡”者,勇雉也,其鬥時,一死乃止。”的說法。
這是因為褐馬雞的雄鳥在每年的繁殖期間,都要為奪雌鳥而發生激烈的爭鬥,據說有時達到鬥死方休的地步。所以,從戰國時趙武靈王起,曆代帝王都用褐馬雞的尾羽裝飾武將的帽盔,稱為“冠”,用以激勵將士,直往赴鬥,雖死不置。漢代的時候就由將其尾羽裝飾武將帽盔以示英勇的記載,東漢的虎賁中郎將,要以‘鶡羽’做冠飾。這種製度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清朝時改為藍翎和花翎,藍翎純為“鶡”羽,品級較低者戴之;花翎則外部為“鶡”羽,內部為孔雀羽,高級官員配戴,並且以翎眼多少來區別官員的高低。
善鬥、好強、寧死不屈這些精神特質讓人不禁對褐馬雞心生崇拜,因此,自古以來,褐馬雞就是權貴之物,羽毛也成為商人爭相追逐的珍品。
一對褐馬雞最高時可售銀幣千元,一隻褐馬雞尾羽共有22片,長羽成對排列,中央兩對特別長而且很大,被稱為‘馬雞翎’,外邊的羽毛披散如發絲下垂。不過就是因為身價珍貴,所以被捕殺的幾率也大大增加,在87年調查的時候已經隻剩下區區幾百隻了,生存狀態岌岌可危。(魚樂表示不背這個鍋,那時候的島上隻有十幾隻而已。)
可喜的是,褐馬雞作為中國的國鳥,各地政府也是十分重視褐馬雞的保護和繁衍,設立了自然保護區,加大力度保護,還為它們發行了一套兩枚的‘褐馬雞’郵票,魚樂大力支持也收藏了幾套,並且還買了十幾套送人。
同時來的還有雪雞是要放養在雪山上的,白馬雞是用來放養在草原上的,羽毛細碎的血錐也叫做鬆花雞、紅腳雞,幾十隻為一群,樹下找食,樹上休息,馬上就在青龍山的小山坳裏麵劃分了一片領地,雄性的鬆花雞遇到危險之後就開始警示,其餘的雞就開始鑽進小草叢或者灌木叢中隱蔽,自己把自己安排的挺明白,不過也是依舊逃脫不了食肉動物的捕殺,不過狗子們還從來沒有捉到過這種雞呢,當然也是不和它們一般見識,要不然上樹入水也能夠趕盡殺絕。
白鷳是放在竹林裏的,丹頂鶴的棲息地也和它們距離不遠,漂亮的大尾羽一抖一抖的很精神,雌鳥就沒有這麽好看了,所以是3比2的比例帶回來的,本來還想帶回來一點綠蛋殼雞,但是那時候非常稀少,84年的時候在江西東鄉農村發現的時候僅存一公兩母了,所以還是讓它們慢慢繁衍吧,不過89年又帶回來了十來隻,現在早已是一大群了。
紅腹錦雞是絕對少不了的,洋洋灑灑一大群,魚樂比較喜歡這樣華麗的鳥類,全身羽毛顏色互相襯托,赤橙黃綠青藍紫具全,光彩奪目,是馳名中外的觀賞鳥。它們所占的比重是除卻家養雞之外最大的,如果說將野雞分成10份的話,那它們必須占3份,有了它還看什麽別的觀賞雞??頗有種‘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感覺。
不過別的雞種也不錯,要不然也不會被妖仙帶到島上來,這幾隻褐馬雞是不知道怎麽的從山上跑下來,一開始在流金湖桃樹地下,慢慢轉移到了竹林,又來到了菜地,似乎是覺得這裏還不錯,食物充足也沒有什麽危險,比山上和桃林、竹林都好,於是拖家帶口的在樹地裏找了塊地方,帶著一串比它小不了多少的孩子定居在這裏了。
不過它們很是有分寸,不會去謔謔東西,隻是在菜地邊緣找到一兩顆固定的‘餐盤’,吃完一顆才會找下一顆,不用特意驅趕,吃好喝好長得大尾巴溜光水滑的,完全是做毽子、擺瓶最好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