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老公不是人> 寓教於樂

寓教於樂

  時間過得很快,一個月過去了,家裏也醃了不少酸筍和曬了很多筍幹,竹林那邊的也一樣。一家人光是挖筍曬筍就花了不少時間。


  另外,簡初晴還醃了兩壇子野韭菜頭。野韭菜老了,地上的根莖就變得飽滿起來,像一顆顆小蔥頭,醃製好後,酸甜可口,味道還挺好的,與藠頭很相似。


  這個季節自己家種的小白菜就很多了,天天都有得吃,野菜也隻是偶爾為了換口味才上桌了。辣椒茄子黃瓜等物,雖然還沒有結果實,但植株都長的很大的,結果實也指日可期。


  最早種下的紅薯,藤也長出了約半米長,簡初晴就帶著一家人開始摘紅薯藤,拿出栽種。這是每年最重要的活兒之一,栽的紅薯藤越多,以後收的紅薯就越多。


  因為想要冬天去竹林那邊過冬,簡初晴就直接把第一批的紅薯藤拿到竹林這邊來栽種了。


  時隔約一個月再過來,這邊變化還是蠻大的。


  最顯眼的就是早先種下的麥草,都長很大了,鬱鬱蔥蔥的像道籬笆一樣圍著田地周圍。玉米地更是可喜,一棵棵玉米都長出約半米高了,辣椒苗也長很大了。小白菜更是綠油油的,一大片,再不吃都要老了。不過老了也無所謂,留著當種子唄。


  可是早前翻好的空地上,卻也又長滿了野草,一家人齊齊動手,把野草扯掉,才能栽紅薯藤,不然不等紅薯藤長好,野草就會比它們長的更高更密,嚴重阻礙紅薯的生長。


  “總是野草長的最快最好。要是不長草該多好啊。”孩子們一邊扯草一邊抱怨起來。


  “要是整片大地真不長草就麻煩大了呢。”簡初晴笑道。


  “為什麽?草又沒有什麽用處。”


  簡初晴回答道:“誰說草沒什麽用處了。不能拿來當柴燒嗎?在我們家,草好像沒什麽用處,那是因為我們種的莊稼多。可是有些動物要吃草的啊,比如尖牙獸。再說了,草還能保護一方的水土,以起保護環境的作用呢。”


  趁著這個機會,簡初晴就給孩子們講起現代那些荒無人煙的大沙漠,以及為了治理這些沙漠人類付出了多少辛勞和努力。當故事一樣講給孩子們聽,同時也給她們做些簡單的科譜。


  孩子們果然聽得很認真,也很感興趣,不知不覺就學習了不少知識。簡初晴不上給她們講到了要保護水土,保護大自然等資源,順便就講到了生物鏈。不管小魚小蝦,還是昆蟲,蚯蚓在大自然界,都是有自己生存的一環的,而且是缺一不可的。當生物鏈少了一環,就會出大問題的。


  這些事情,大紅多半也了解。但聽到她說起防風治沙,南水北調等事,生物鏈時也聽得非常認真,還是非常感慨,“確實,別看草好像沒什麽用途,但在有些地方它們可是大功臣呢。所以,別小看任何東西,不管是什麽,存在既有道理。”


  “是啊,別看我們家能在這裏隨便開荒,種土。開出大塊大塊的農田來。但是如果這裏住了幾百甚至幾千人,人人都像我們這樣做,這片大地遲早就要全部變成農田,森林會被毀掉,大家夥侵占了小動物們的生活場所,時間一長,搞不好這裏就變成荒漠了。”


  退耕還林,退耕還湖,都是為了保護當地的水土和環境。不能讓人類無休止的開墾,把樹木濕地都占領。


  聽到她講的大量事實,大紅心有餘悸的說:“幸好這裏隻生活了我們一家人,再開十倍的農田出來,也不會有什麽不良影響。所以,以後我們也不要再多開田了,夠我們一家人生活再有點餘地就夠了。我們也不用搞的那麽辛苦。”


  簡初晴瞪了他一眼,說:“你實際上想說的是後一句話吧。就是不想太累嘛。”


  “話可不能這麽說啊。我這也是為了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啊。”大紅活學活用,直接拿大道理來堵簡初晴的嘴。


  簡初晴才不理會他呢,扔給他一捆紅薯藤說:“去幹活啦。”


  孩子們嬉嬉笑的看著老爹完全不敢反抗,乖乖的幹活,都衝著他做鬼臉。簡初晴見到他們的互動,差點兒忍不住笑了出來。


  不過到最後,她自己還不是在一邊認真的幹活啊,也不比大家幹的少。


  隻不過眼看著要到飯點了,大紅連忙提醒她:“你該去做飯了。”


  簡初晴白了他一眼,“我就該侍候你們的啊。”話是這麽說,她手上的動作可沒有耽擱。麻利的扯了兩把青菜就回走了。


  大紅連忙隨手指了個孩子,“去,跟你媽一起去做飯。自己在一邊也好好學著啊。”


  要去林子裏提水洗菜等,順便也可能還要去摘些蘑菇,他還擔心簡初晴一個人忙不過來呢。


  孩子們樂嗬嗬的跟上了簡初晴,娘倆進了廚房,很快就又出來了,簡初晴提著一隻桶,拿著一個盆子,盆子裏裝著要去洗的大米和玉米磣,孩子一手提著一隻裝著一把小鏟子的小籃子,一手提著裝了一些青菜的小籃子,要拿去小溪洗的。


  大紅帶著其他幾個孩子,老老實實的在栽紅薯藤。


  簡初晴這段時間很認真的教孩子學習了煮飯,這會兒正好考考孩子。


  “煮飯其實比炒菜要簡單很多 ,隻需要把米洗幹淨,鍋裏水多加點,燒開就可以把米放進來了,水不燒開也同樣可以放米,其實也沒多大區別。如果是煮粥,就多放點水。如果要做幹飯就要少放點水。”


  她做幹飯一般就是直接燜的,有時候也會在米煮得半熟時撈起來,鍋裏隻剩一點兒米粒和米湯,煮成稀粥。而米飯撈出來後,再上蒸鍋蒸熟。這個做法叫撈米飯。撈米飯的飯粒兒更加鬆散一些,如果有剩飯拿來做炒飯更好。


  直接燜出來的飯更加香軟一些,因為米湯都在飯裏了,味道其實更好一些,但是燜米飯其實很考火候的,水放多了就會做成幹粥又或者水少了,就成了夾生飯,甚至把米飯做糊了。


  所以,簡初晴教孩子們的都是撈米飯。不過撈米飯也有個很麻煩的地方,就是撈出來時的米粒兒要半熟,太生不行,太熟也不行。


  最後孩子們自然也都沒有學會如何做出一鍋好的米飯來,但煮粥還是學會了的。


  孩子們動作很熟練的燒水,下米,等著水開,等米花翻騰時就揭開了鍋蓋,免得撲鍋。這一係列的動作,都很正確,隻是沒有然後了。


  “要撈出來了嗎?”孩子們不停的問著,根本就無法把握撈米飯的精髓和最重要的這一步。


  簡初晴隻得自己動手,好笑的說:“還是沒學會啊。”


  小朋友才不會不好意思呢,還得意的說:“我會煮粥了啊。”


  這也是實話,煮粥每個孩子都學會了。隻不過煮的粥不是稀了就是稠了唄。反正能吃啊。


  不用再擔心媽媽不在家,就得餓肚子了。


  炒菜,簡初晴也還沒有認真教孩子們,一來她覺得孩子們也還小,炒菜又是顧著灶裏的火,又是看著鍋裏的油,油星子很容易炸傷人的。而且炒菜還得放鹽,鹽多了不少,少了也不好吃。其他調料就更加考廚藝了,該放什麽,不該放什麽,對每道菜都有些區別的。二來嘛,如果她隻是兩三天不在家,不炒菜也不會餓到孩子們。


  反正她們會煮粥,會煮荷包蛋了。家裏時常都備有各種鹹菜,直接從壇子裏夾出來就可以吃了,不至於讓她們吃光粥。


  當然了,大紅也正在教她們做烤雞。學了幾次,已經小有成果,就是大紅得在一邊看著火,她們隻管烤,不會管火。


  孩子們廚藝沒學好,夫妻兩也不著急,孩子們還小嘛,學什麽也得慢慢來。暫時他們隻需要孩子們能照顧自己兩三天的生活就滿足了。這樣,他們夫妻兩就能過點二人世界,偶爾出去度個假。


  簡初晴也沒有批評小朋友,自己動手把米飯撈出來,讓她去拿蒸籠來,燒燃另一口灶,去蒸米飯。蒸米飯就很簡單了,小朋友隻管往灶裏添柴,等到鍋裏熱氣騰騰,蒸氣全部往外湧時,飯就熟了。


  不過,小朋友可以同時看管兩口灶,專業往灶裏添柴,簡初晴就不需要一邊在鍋裏炒著菜,還要抽空時不時往灶裏加一把柴,不讓柴燒完了,也算是給她幫了很大的忙。


  母女兩人在簡易廚房裏忙活著,飯香菜香不時往地裏飄去,小朋友們開始沒心思幹活了,“好餓了。我聞到飯香了。”


  “是不是馬上就可以回家吃飯了。”


  大紅連忙說:“快點幹啊,熟了媽媽自然會叫我們的。”說著,他給每個孩子們分了點任務,讓她們必要要栽完手中的紅薯藤,才能回去吃飯。其實也不多了,他自己手中分得的紅薯藤也是最多。


  孩子們就不敢亂搞了,認真幹活去了。


  不然,吃完飯,他還要和簡初晴摸黑來把剩下的紅薯藤全部栽下去,否則留到明天再栽,帶來的紅薯藤就全部枯掉,甚至死了。他不能允許這樣的浪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