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內天魔> 第二卷 西北狼煙 第81章 妖童武吉

第二卷 西北狼煙 第81章 妖童武吉

  高滔滔今日的裝束很特別,頭發向上挽起,露出長長的脖頸。下身穿著燈籠褲,腳上一雙小皮靴。上身的衣衫過膝,打著襻膊兒,腰裏係著絲帶。竟有了英姿颯爽的模樣。


  這應該是時下貴婦貴女騎馬的裝束。於飛覺得很驚豔,他從來沒有見過有人這樣穿著。恍惚間,似乎又回到了後世,看到了校園裏青春美少女。


  高滔滔領了一條狗、一個人。這條狗渾身白毛,蹲在那裏昂著頭,快趕上高滔滔的身高。雖然高大,卻很是溫順聽話。


  人卻是一名內侍,十來歲的樣子,個頭不高,瘦瘦弱弱的,低著頭。瞧見這名內侍,於飛沒來由的,突然嗅到一股子血腥氣,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看看其他人,根本毫無所覺,心底更是奇怪了。


  “二皇子,可會騎馬?”高滔滔開口問道。


  “不會。”於飛實話實說。


  高滔滔似乎沒想到,於飛竟說的這麽幹脆。微一愣神兒,展開了笑顏。你總算是有個不會的物事,還以為你無所不能呢?

  “我,可以教你。”高滔滔有些遲疑的說道,她還摸不準小皇子的脾性,不知會不會因此惹怒他。


  “我沒有馬。”於飛心不在焉,一直思忖著血腥味兒。


  那氣味定在這個內侍身上,隻是為什麽旁人聞不到?一個年紀小小的內侍,能幹了什麽事,才沾惹上一身的血腥氣?於飛想不明白,不由更加在意,時不時的瞟他一眼。


  內侍生的很俊秀,安靜的站在一邊兒。身上的衣服幹幹淨淨,臉上也是幹幹淨淨。猛然間,內侍向於飛偷瞥了一眼,瞧見於飛正盯著他,又迅速的低下頭。


  這一瞥之間,卻讓於飛發現了端倪。這個內侍的眼瞳,方才分明閃過一道綠芒,雖倏忽間隱沒不見,但如何能逃過於飛的眼睛?這一發現,讓於飛更加好奇了。


  “我有兩匹很漂亮的小馬,要不要去看看?”


  高滔滔笑的更燦爛,聽著於飛說沒有馬的話,她都能聽出於飛心裏的怨念。於飛曾經贏了她兩次,得了兩匹寶馬。可惜一匹也沒有留下,都被皇帝收進了禦馬監。


  等了半天也不見於飛回答,隻是盯著內侍看。回頭看了一眼內侍,又很是疑惑的看看於飛。實在想不明白,於飛怎會對內侍這麽有興趣。突然想到一些不好的事,登時紅了臉。


  她可不是啥也不懂的小孩子,也曾偷偷的聽兄長們瞎聊,知道有些人喜歡孌童。這個內侍唇紅齒白,很是俊秀,莫非二皇子喜歡?不會吧,他才六歲。


  她在這裏胡思亂想,於飛也在走神兒。一下子,場麵很是詭異的安靜下來,四周的內侍宮女,一個個麵麵相覷。這兩人是啥意思?脈脈含情也不是這麽個情狀吧?

  越思量,越羞怯。高滔滔突然有些羞惱,暗暗一咬牙,看這個小混蛋色眯眯的樣子,指不定腦子裏想到哪些齷齪。


  “哼。”高滔滔輕哼一聲,“他叫武吉,皇後娘娘剛才賜給我。二皇子若是喜歡,就送於你吧。”


  原本是皇後今日接了高滔滔,要留在宮中居住。特意賜下幾名內侍宮女,照料高滔滔起居。武吉善於養狗,他調教出來的狗,甚是乖巧懂事,似能聽懂人言。


  這讓高滔滔很是喜歡,特意帶了武吉來找於飛。誰曾想,於飛竟一眼看中了武吉。這讓高滔滔分外的氣惱,卻不知是為哪般。


  武吉見說到了自己,撲通一聲跪伏在地。身邊的大白狗,真的好似通人性,嘴裏嗚嗚叫著,一邊用爪子撥著武吉的肩頭。


  “她說要把大白狗和人送給你。”香草突然低聲說道。她發現於飛走了神兒,好像根本沒有聽見高滔滔說話,趕緊湊在耳邊重複一遍,給於飛提醒。她卻是喜歡這個大狗,自己加上了。


  “好啊,那就多謝了。”於飛一愣,順口說道。


  “哼。”高滔滔終於惱了,恨恨的一跺腳,轉身就走。越走越快,最後竟一路小跑兒,片刻就不見了人影。


  於飛有點莫名其妙,不知道高滔滔抽了哪根筋。


  高滔滔一走,玉璋苑裏頓時亂套了。躲在一邊的一群小孩子,呼啦一下就把白狗圍了起來,七嘴八舌嘰喳渣一片,都想伸手摸摸。白狗被嚇到了,猛然一聳,低吼起來。


  “快散開,這樣會嚇到白澤。”武吉抱住大狗,高聲的叫道。


  “都散開。”香草一開口,一幫孩子終於不舍的走開。


  武吉知道,自己要留在玉璋苑了。對他來說,留在哪裏都是一樣,隻是剛到一個陌生地方,免不了心情忐忑。他好奇這個院子裏,怎麽有這麽多小孩子,一個個都很歡快。這讓他非常羨慕。


  “元童。帶他去安置一下。”於飛吩咐道。他想探究武吉身上的秘密,不過也不急一時。反正已經留在玉璋苑,有的是機會。


  喧鬧聲跟著大白狗,一路向遠處而去。秦紅英走到於飛跟前,眼裏都是詢問的神色。她發現了於飛的異樣,卻不明所以。


  “這個武吉身上有血腥氣,姐姐要提防他。”於飛說道。


  “血腥氣?”秦紅英吃了一驚,她怎麽沒聞到?但她知道於飛不會騙她,心中一時疑惑不解,卻也沒有多問。於飛的神奇,她早有見識,都能夜視了,再加多一項能耐,也是尋常。隻是這個武吉,小小年紀,哪裏來的血腥氣?


  ——————————————————————


  少年軍被皇帝授名霹靂,成為大宋第一支裝備霹靂彈的部隊。而且,霹靂軍也不同於常規的部隊,他們的作戰方式,將以火藥武器為主,執行特殊的作戰任務。


  於飛依然是霹靂軍名義上的都統製,真正領兵的,乃是副都指揮使秦征。霹靂軍一部已經隨秦征出京,攜帶數千枚霹靂彈,秘密趕赴邊塞。乃是皇帝的殺手鐧。


  郭佑率領著餘下的霹靂軍,日夜操練新的戰法。轟隆隆的爆炸聲,一開始讓人很不適應,周圍的百姓提心吊膽。但現在,早就聽的習慣了,各忙各的事,不以為意。


  神機作坊歸屬了軍器監,煉鐵爐從原先的一座,增加到現在的五座。鑄造工坊、火藥工坊、引信工坊、霹靂彈組裝工坊,門類設置更加細致,工匠已經超過兩千人。


  香皂作坊早已經遷走,原先的營地現在一分為二。一邊是工坊,一邊是霹靂軍。在營地的外圍,是負責警衛的一部禁軍,由秦徹率領。建立哨卡,日夜巡邏,閑雜人等不許靠近。


  作坊內被高牆分割成了幾塊。北邊是大門出口,大門兩側,是一排排的營房,所有的工匠就住在這裏。


  靠西一塊被圈起,是煉鐵高爐的所在,單獨向外開了一個門。每日車輛進出,最是繁忙。送來礦石,運走好鐵。


  東邊就是霹靂彈製作工坊,砌了高牆圍攏,成了獨立的院落。鑄造工坊、火藥工坊、引信工坊、霹靂彈組裝,都在這裏。高牆上軍兵日夜巡邏,戒備森嚴。


  最神秘的卻是南邊,一道高牆遮擋了視線。高牆下開了一道小門,設有防禦陣地,兩架床子弩分列左右。一隊禁軍負責警衛,任何人也不許過去。


  轟隆隆的巨響,時不時的傳出來,震得地麵都在抖動。


  南邊的空場中,此時硝煙彌漫。十幾名軍兵,還有五名工匠,正在忙活,鼓搗著一支支半人多高的鐵筒。鐵筒比碗口略細,打磨的光滑,看上去很精致。地上丟著四五根,都是被火藥炸的裂開。


  “怎麽樣?”秦徹急切的問道。


  “唉,已經試了一百多支了,還是炸膛。”有工匠扔下手裏的鐵筒,頹然說道。


  “別著急,慢慢來。二皇子說了,這個事急不得。”


  秦徹雖然很失望,但還是安慰著工匠。因為這是他有生以來,見到過的最霸道的武器,比霹靂彈更具威力。


  秦徹第一次見識霹靂彈,被嚇得趴在了地上。巨大的聲響,地麵的震動,讓他的心髒差點停止跳動,老半天都回不過神兒來。


  霹靂彈需要點了火,用人力投擲出去,最遠不過四十步。但是現在,有了一種更可怕的武器,小皇子起名擲彈筒。


  擲彈筒所用的炮彈,是由霹靂彈改良而來,去掉了木柄,增大了裝藥量。形狀看上去像個紡線錘。發射的裝置是一根鐵筒,長三尺五寸,徑四寸二分。


  火藥被定量製成了藥包,放入鐵筒的底部,底部側麵有孔,插入引線。發射時,將炮彈順著鐵筒放進去,點著底部的引線。


  “嘭。”一枚炮彈瞬間射出,劃出一道弧線,在兩百步外落地炸開。一聲巨響,濃煙翻滾,碎石亂飛。


  這要是在兩軍陣前,敵人的弓箭,根本射不到自己,卻要被炮彈毀滅打擊。想想都讓人興奮的睡不著覺。


  然而,有個要命的問題,如何也解決不了。發射不了兩三發炮彈,鐵筒就會炸開,為此已經傷了數人。這還是小皇子早有提醒,千叮萬囑,防範炸膛。


  幾名參與製造的工匠,已經從最初的興奮,變得焦灼了。擲彈筒絕對是神兵利器,可是很無奈。一次次試驗,一次次失敗,找不到解決炸膛的方法。


  幾名工匠,已經熬得雙眼通紅。找不到方法,他們覺得自己對不起二皇子。雖然二皇子沒有怪罪,但他們自己深恨自己無能。


  這些做了一輩子手藝的匠人,被於飛很是看重。工錢翻著跟頭漲,現在一月,抵得上過去一年。隻要出了成績,毫不吝嗇獎賞。最早跟著於飛製作霹靂彈的兩人,甚至都得了官身,光宗耀祖。真是羨煞這幫匠人。


  能工巧匠,大宋從來不缺。隻要一點指引,工匠的智慧就如同開了閘,層出不窮的新點子,一個個被應用到霹靂彈,應用到擲彈筒。已經讓於飛很是驚豔了。


  霹靂彈可不是僅有一種,鐵彈,石彈,毒氣彈,甚至是慢藥引線,都是工匠們自己琢磨,研製出來的。


  擲彈筒的炮彈,經過幾次試驗,就有匠人發現了問題,在炮彈的尾部,增加了燕尾翼。果然飛的平穩,飛的更遠。這可大出於飛的意料,深深被工匠們的智慧折服。


  “秦都使,俺想起一人,是個鑄鍾的。他鑄的鍾,聲音洪亮,幾乎找不到沙眼兒,或許可以解決炸膛的問題。”一名須發皆白的老工匠,忽然想起一人,匆匆說道。


  “那可太好了,”秦徹大喜,對老匠人說道,“你先去找人,此事需要向陛下稟報,定然會允許的。”


  “好,俺這就去。”老匠人站起身,急匆匆而去。身後立刻有軍兵跟了上去。這是隨行保護,防止有人傷了或劫了匠人。


  秦徹也不耽擱,安排副手坐鎮,他也要進宮稟報。即便是工匠,也不是可以隨便進出,必須得到皇帝的許可,才能帶領新人進來。而且皇城司會把匠人的祖宗三代,都查的清清楚楚。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