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電影的時代> 第272章年度收視紀錄!

第272章年度收視紀錄!

  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歷史,也從來不缺展現自己國家歷史的影視劇。


  要講歷史,就必定脫離不了戰爭。


  一戰、二戰,幾乎把全世界所有國家都牽扯進去了,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


  也不管贏的,還是輸的,不管輸的多難看。


  哪怕被人狂虐,戰爭過程中沒有值得稱道的。


  那就以人為主,派一些反戰的片子。


  要不然法蘭西和意呆利,都不用拍二戰題材的片子了。


  咱們國家經歷的戰爭不少,戰爭影視劇也不少。


  過去、未來關於戰爭的影視劇里,紅軍、八路軍、解放軍、志願軍差不多都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


  除了艱苦樸素和軍紀良好,再也沒有其他優點了。


  也不想想,這種軍隊對老百姓有什麼吸引力?人們為什麼踴躍參軍?這樣的軍隊怎麼打勝仗?

  也造成了大眾的誤解,吃樹根才是正常的,吃肉就不對。


  經常會有這種橋段,有老百姓要參軍,都說八路太苦沒飯吃,果軍就吃香喝辣。


  影視劇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也是很有效的。


  固有的觀念形成,很難被打破。


  唐言專訪中提出來的一系列數據,一開始也沒有讓人相信。


  爭議一直在,很多人和媒體,第一時間不是去求證,而是更加猛烈的批評。


  很正常,有話題嘛。


  唐言和央視事先準備的資料放出來,也還是半信半疑。


  即便有完善的數據,不同時期,士兵每天的口糧定額。


  從葒軍時期,到抗戰初期,41、42年果軍封鎖時期,43年開始的大開荒時期。


  一臉串的數字,密密麻麻,讓人看的眼暈。


  1937年,八路軍挺進敵後之初,後勤部門規定從士兵到總司令,每人每月1至5元的津貼費。


  作戰部隊、後方機關人員,每人每天1.5、1.25斤糧食,5分錢菜金。


  43年之後,部隊每人每天小米1斤8兩(750g)


  政、民系統的幹部小米1斤6兩。


  每人每月:肉1斤、油15兩、鹽1斤、菜45斤、炭45斤。


  軍、政系統津貼……

  肥皂:4至9月每月一塊,其他各月每月半塊。此外,婦女每月草紙50張。


  婦女衛生費:生育時,除統籌部分發給標準布1匹、棉花2斤外,各所在機關自給雞3隻、紅糖1斤8兩、雞蛋60個


  麻紙300張(雙生子除布、棉花外,其餘加倍發給)。


  產前一個月、產後一個月,享有小灶標準待遇。
……

  「卧槽,真的假的,37年就一天一斤半糧食,我現在一天三餐也就吃這麼多吧。」


  「三隻雞,60個雞蛋,也太離譜了,聽我媽說坐月子的時候一天才只有一個雞蛋吃。」


  「一個月45斤菜,我記得小時候都不一定每天都有菜吃,最多的就是吃紅薯和鹹菜。」


  「編也不編的像一點,我老家除了逢年過節,只有雙搶的時候才會有肉吃。」


  「太假了,40年代就有這種待遇的話,那豈不是時代還倒退了。」


  「我覺得像是真的,聽我姥爺說,他們打仗到後面,還有鬼子拿槍和八路軍換糧食的呢。」


  「扯淡吧,鬼子跟八路軍換糧食,淪落到這份上,還打個屁的帳啊!」


  「就離譜,鬼子都快頓頓吃肉了,還跟八路軍換糧食,把槍都送給敵人,還不如直接投降。」


  「我是學歷史的,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八九不離十了,除了41、42年確實苦之外,大部分部隊都能溫飽,要知道我黨從葒軍開始,最主要的就是要先把戰士餵飽,保持戰鬥力!」


  「切,我還是大學歷史系教授呢,誰不會說了。」
……

  將信將疑,還有很多人是壓根就不疑,基本上就沒信過。


  在爭議中,新一天的《亮劍》播出。


  這回就沒什麼緊張刺激的了,獨立團在趙家裕休整,在婦救會長秀芹的幫助下,部隊派出去打游擊站。


  這裡唐言加了一段婦救會的戲,就是號召女人放腳,給女人掃盲。


  第十集,保衛幹事朱子明被抓,日軍派特使遊說358團的一營長錢伯君。


  在李雲龍的幫助下,楚雲飛順利清理門戶,親自幹掉了錢伯君。


  那一個加強營的裝備,也落到了來幫忙的李雲龍手裡。


  總體沒有什麼特別刺激的,就是李雲龍撈了一批裝備,不打算還的那種。


  不過,朱子明被抓,供出了自己的身份,還是讓觀眾隱隱有些擔心。


  叛徒,在任何抗戰、諜戰劇里,從來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關於八路軍的待遇問題,也還在繼續爭論。


  各種資料放出來了一大堆,也有很多人,包括歷史學的專家,證實了八路軍除了個別時間段之外,伙食都不錯。


  一些老照片,也通過媒體第一次被觀眾看到。


  那些黑白照片里,有的確實很艱苦,只有野菜、稀粥。


  甚至只有窩窩頭。


  也有一些照片,八路軍井然有序,一個班圍坐在一起,地上放著五六盤菜,每人端著一個碗。


  雖然照片並不清晰,不過碗裡面赫然就是結結實實的米飯,就是分不出小米飯還是大米飯。


  伙食好的時候,和差的時候,都有老照片。


  還有一些打籃球、排球、乒乓球,以及各種運動的照片。


  一張張老照片公開,讓人感覺恍然間好像回到了那個時代。


  照片、有來源的數據、歷史專業的人以及專家出聲。


  除了很少一部分說照片是P的、做舊的之外,原本還在質疑的,都半信半疑了。


  半信半疑的,差不多都信了。


  可是,相信了之後,更多的還是驚奇。


  「簡直刷新三觀啊,八路軍竟然伙食這麼好?」


  「我都不敢相信,普通的士兵都有這個待遇。」


  「雖然有兩年很困難,不過我小時候上學,也差不多了,一個星期帶一次菜,就算餿掉了也照樣吃,還不如窩窩頭呢。」


  「得了吧,沒看上面說嗎,最困難的時候,一天都沒有一個窩窩頭吃。」


  「看那些打球、運動時候的照片,精神面貌一點都不像舊社會的人啊。」


  「感覺真特么的牛逼,不光識字,竟然還教女人識字,這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都快趕上君子六藝了吧。」


  「女人怎麼就不能識字了,都二十一世紀了,男女平等!」


  「難怪只有果軍抓壯丁,我以前總尋思,果軍待遇那麼好,老百姓豈不是要搶著去當兵,幹嘛還用抓的,原來果軍的待遇還不如八路軍。」


  「不是不如八路軍,是大頭被當官的拿走了,待遇再好也好不到八路軍頭上啊!」


  「就這還有人吹果黨呢,他們會教女人識字,會官兵平等?」


  「笑死,還平等?當官的不吸士兵的血就是大善人了,吸一半都是大好人!」
……

  在網路上,對於八路軍的印象開始慢慢扭轉。


  唐言和李幼兵老師他們,也來到電視台,和觀眾見面,談到了這個事。


  「其實大家從老照片上就能看到,我們的八路軍戰士,臉上都洋溢著一種發自內心的笑容,他們是當時最具自尊與自信、最有精氣神的一群中國人!」


  後面的大屏幕上,節目組也適時地輪番放出幾張照片。


  整個人,完全就像是物資、精神兩個層面都豐富一樣。


  即便是吃啃窩窩頭的時候,精神也沒有變化,只不過顯得營養不良。


  「感覺比我都要有精神。」


  有人吐槽了一句。


  「你那是通宵上網多了吧。」


  人的狀態就看的出來,觀眾也沒有質疑什麼,不過還有新的問題。


  「唐主任,那個流動工作團,近百個大學生,數百個工程師,也是真的嗎,哪來的那麼多大學生?」


  唐言笑笑,反問了一句:「小米加步槍這個詞,大家應該都熟悉吧?」


  廢話……誰不知道。


  觀眾們腹誹不已,不過還是很期待地看著唐言。


  「抗戰前其和中期,我軍武器裝備確實薄弱,不過八路軍有一個馬背上的兵工廠,就是這個流動工作團。」


  也沒賣關子,唐言就直接說了:

  「這個流動團,有來自東經大學內燃機研究室的研究生,有英格蘭冶金博士,柏林工業大學鋼鐵冶金系.……

  除了海外各地的留洋大學生,還有北大、青華、西北大學、同濟等各個大學的高級知識分子。


  在我軍缺乏武器彈藥的時候,他們為了抗日救國拋棄舒適的生活,離開優越的環境,不遠萬里,從國外或大後方爬山涉水,投身到生活艱苦的太行山區,從事對敵武器的研究與製造。


  再加上各大大城市眾多工業產業的技術人員、能工巧匠,也投身到革命工作中來,組成了這支馬背上的兵工廠。


  在日軍兇殘掃蕩的背景下,他們也要常在炮火中跟著部隊轉移,即使這樣,生產也決不能停,頂著炮火連天,也要加班加點,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和死神擦肩而過!


  這才讓抗戰後期,我軍火力大大加強,拜託了要靠敵人造槍的困境!」


  演播廳的大屏幕,再次出現老照片。


  還有,一長串的名單,名字、籍貫、畢業院校。


  那一個個名字,即便只是幾個文字,已經足夠讓人升起無盡的敬仰了。


  那種情況,觀眾們已經能夠想象,一個個天之驕子,投身革命,迎著炮火加班加點,是多麼慘烈。


  要知道,大學生可是寶貝,隨便去那個機關坐辦公室都行!

  等工作團的名單放完,唐言才接著開口:

  「其實這些內容,我只是想讓大家知道,幾十年前我們的八路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


  葒軍時期就開始掃盲了,他們是一支精神上領先全球,物質上排除萬難,靠自己的雙手去生產,保障了溫飽。


  裝備上,又有這麼一群放棄了優渥生活的大學生、高級技工,不惜生死,在簡陋、危險的條件下,保障了全軍的武器彈藥供應。


  在抗戰後期,這就是一支兼具精神、物質、武器裝備的現代化的、屬於人民的、所向披靡的強大軍隊!」


  「啪啪啪啪.……」


  第一次知道八路軍真正強大在哪的觀眾們,忍不住興奮地鼓起了掌。


  以往,大家只知道,意志力、不怕死,嗷嗷叫地就把敵人幹掉了。


  所以那些神劇,或者主旋律抗戰劇,無法讓人共鳴,感受不到八路軍的強大。


  而這次,知道了文體娛以及政治思想的提高,帶來的精氣神的提高。


  艱難情況下開荒,豐衣足食。


  又有一批精英中的精英,在炮火中研製武器。


  三個方面,更直觀地了解八路軍的強大,也相信強大,能夠產生共鳴。


  電視台節目播出,更多的人看到了,也了解到了。


  「牛逼,八路軍牛逼,唐言牛逼!」


  「難怪看其他抗戰劇有些彆扭,好像打仗全靠打雞血,這下全明白了!」


  「大開眼界啊,這段時間好像上了一趟歷史課,沒想到八路軍後期竟然這麼強。」


  「不強的話,怎麼解放戰爭一打,就干翻了果軍,而且今天俘虜的果軍,明面就能痛毆前任友軍,能吃飽飯也是一個重點。」


  「對頭,果軍被長官剝削,當了解放軍能吃飽飯,人人平等,還能分地,生活有了盼頭,打仗都有動力了。」


  「第一次知道八路軍強大所在,現在我是真的相信,八路軍能打贏鬼子了。」


  「本來抗戰後期八路軍已經可以跟鬼子正面硬剛了,那是真正的實力強大,不只是靠意志力打仗了。」


  「不說了,八路軍牛逼就完事了!」
……

  觀眾們開始了解八路軍的強大,強大在哪裡,而不只是精神加成。


  唐言相信,隨著越來越多人了解,並且去深入了解,會越發地激起自豪感以及民族自信心。


  光靠意志力、拚命,說實話,即便天天電視上八路軍打勝仗,觀眾也不會多自信。


  因為,都看的出來,那是演的。


  假如你是個吊絲,外表一般、能力一般,突然有一天一個美女同事通過QQ跟你表白。


  第一反應不會是狂喜,大概率猜測是不是被盜號了。


  而如果你高大帥氣,有能力有才華,就不會有這個懷疑。


  因為自己有實力,才會有這個自信。


  自身強大,就越自信。


  當然,也有例外。


  三哥也常常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天天嚷嚷著自己是大國,要做東南亞的老大哥。


  棒子也是,天天宇宙第一。
……

  網上熱鬧非凡,網友們爭相談論真實、強大的八路軍,越說越自信。


  從八路軍,也延伸到了解放軍,志願軍,開始討論志願軍是怎麼幹掉十八路堂口的。


  現實中,電視劇繼續播放。


  29號,來到了第11集。


  深夜秀芹主動找到李雲龍,向他表白讓李雲龍娶她當婆娘。


  李雲龍嘴上說等抗戰勝利后再說,可面對秀芹的主動,還是忍不住抱了她。


  咱老李也迎來了春天,讓觀眾忍不住會心一笑。


  緊接著山本開始對趙家峪村周邊各部的地形及防禦能力進行了偵查,結合之前被俘虜的朱子明,讓觀眾忍不住有些擔心。


  楚雲飛來討要那一個營的裝備,被李雲龍給賴掉了。


  進了老李的口袋,就沒有吐出去的道理。


  之後二人潛入了縣城,喬裝參加了平田一郎的壽宴,李雲龍和和尚那吃相……尤其是端起盤子往嘴裡送,又笑死一大片人。


  吃飽喝足,雙方聯手,將酒樓里的鬼子全部殲滅。


  下一集,秀芹為了他和李雲龍的事找到趙剛,趙剛當即做主,讓他們倆儘快完婚。


  獨立團迎來了大喜事,熱火朝天地開始準備婚禮。


  就在這時,山本的特戰隊,也趁著夜色出發了。


  結合前面的種種,觀眾們越發揪心了。


  可是第12集到此就結束了。


  「就完了?」


  觀眾們不滿了。


  「搞什麼啊,關鍵時候斷了!」


  「卧槽,李雲龍結婚,都在吃酒席,這一偷襲那不是直接完了?」


  「山本的特戰隊本來就是特種部隊,萬一都喝醉了,那不就是等著收割人頭?」


  「我有預感,有人要死了,跟之前的孫德勝一樣。」


  「李雲龍和趙剛應該不會吧,難道是和尚為了保護他們犧牲了?」


  「這特娘的,曹操睡人妻害的典韋戰死,李雲龍結婚不會也死了和尚吧?」


  「千萬不要,我最喜歡和尚了,老實憨厚,聚仙樓吃飯那裡我是吃飯看的,看和尚吃飯是真香,我都忍不住多吃了一碗,演的太好了!」


  「應該不會吧,獨立團之前就被偷襲了一回,李雲龍有了孔傑的教訓,崗哨肯定安排了。」
……

  斷在了關鍵地方,獨立團辦婚禮,鬼子疑似偷襲,讓觀眾開始了漫長、艱難的等待、吐槽。


  而《亮劍》憑藉超高的質量,以及前兩天網路、紙媒的討論熱度,收視率再度飆升。


  上映六天後,平均收視率高達11.58%。


  第二天比第一天漲了一個點,第二天到第六天,才漲了2.5%左右。


  收視率越高,漲的也就越慢,即便是在央視。


  不過這個收視率,已經是絕對的爆款。


  也正式壓過《還珠格格3》11.51%的平均收視率,創造了2003年的收視記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