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江山戰圖> 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

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

  唐軍抓住了隋軍士人數太少、無法輪番守城,從而筋疲力盡的弱點,剛亮便發動了進攻,


  五千唐軍弓弩手為先鋒,列隊為九排,浩浩蕩蕩向城關殺來,他們高舉盾牌,抵擋住了城頭密集射來的弓箭。


  而在他們身後是五千最精銳的士兵,他們才是攻城戰真正的主力。


  當進入距離壺關城牆百步內時,城頭上的弓弩手同時發射了,一千支強大的箭雨呼嘯著向唐軍射去,唐軍刷地豎起了盾牌,形成無數道盾牆,力量強勁的箭矢劈劈啪啪射在盾牆上,發出一連串‘哚!哚!哚!’的響聲,大部分都釘射在盾牌之上。


  這就是經驗,在經曆了一次次血戰後,雙方都會發現對方的弱點而加以利用,城頭沒有投石機的巨石衝擊力,唐軍對付城頭射下箭雨就會從容得多,李孝恭身經數十戰,他知道該怎麽對付城頭弓弩。


  五千唐軍弓弩手在躲過隋軍的第一波箭雨後便開始了反擊,他們同時向城頭放箭,密集如蝗蟲般的箭矢鋪蓋地射向城頭,壓得城頭上的隋軍士兵抬不起頭。


  這時,唐軍大營內吹響鐐沉的號角聲,後麵整兵以待的五千唐軍精銳士兵扛著數十架剛剛造好的攻城梯如潮水般地向城頭殺來。


  但隋軍士兵同樣積累了很多經驗,他們很多士兵,包括最初的主將趙平就是死在城下射來的密集弓箭中,城下的弓弩造成了他們最大的傷亡。


  所以隋軍士兵不會和城下唐軍對射,當城下鋪蓋地的箭矢射來之時,他們立刻躲在城垛背後,蹲在地上用拋物線盲射或者在射擊孔中放箭,這便大大降低了死亡率。


  但當唐軍士兵開始大舉攻城,城頭弓弩手就會停止射箭,他們開始用長矛和滾木進行反擊。


  斜角向下的射擊孔便成了攻城唐軍的噩夢,當唐軍士兵在全神貫注和城頭士兵搏鬥之時,下方的射擊孔會突然刺出一根長矛,直接刺穿唐軍士兵的下身,令人防不勝防。


  攻城唐軍士兵幾乎有一半都是死在射擊孔的偷襲上,而且它極為隱秘,被刺中的唐軍士兵已無法提醒後麵的士兵,而是慘叫著摔下城去。


  五千唐軍士兵已經攻至,隋軍的弩箭並沒有發揮太大的威力,唐軍的第一個方陣軍便衝到了城下,‘轟隆!’一聲,在壕溝前搭上了木筏,將一架架梯子豎向城牆。


  城頭上射擊孔內頓時千箭齊發,一段段滾木從城頭砸下,箭如密雨,木如冰雹,最先衝過護城河地近千名唐軍士兵被箭射中,被滾木砸中,骨斷筋折,哀嚎一片。


  這時唐軍弓弩手也開始反擊了,他們兩人一組,一人舉盾,一人射擊,箭矢鋪蓋地向城上射去,上下密集的箭矢形成了一片箭網。


  隨著幾十架城梯先後搭上了城牆,唐軍士兵蜂擁而上,五千精銳士兵全麵投入了戰場,此時唐軍已經投入一萬人,而隋軍隻有千餘人,以一敵十的懸殊比例和唐軍進行殊死血戰。


  十幾架城梯上的士兵先後被潑了毒油,攻城梯上頓時響起一片慘叫聲,城梯上的百餘名唐軍士兵被具有強烈腐蝕性的毒汁灼燒得難以忍受,毒性迅猛發作,痛苦萬分的士兵紛紛跳下城梯.……

  在城牆另一邊,兩名隋軍士兵拎著坩堝,用鐵勺舀起坩堝中熔化的鐵汁向城梯上唐軍士兵群潑散而去……

  在幾處唐軍重點進攻之處,不斷有凶悍的唐軍士兵衝上城頭,又不斷被頑強而英勇的隋軍殺下去,雙方血肉橫飛,生死以搏,一名隋軍隊正被長矛刺穿了胸膛,他迸發出最後的力量,抱著唐軍士兵一起摔下了城牆……一場血腥而殘酷的攻防戰在壺關進校

  唐軍士兵就仿佛來自地獄的魔鬼軍團,拿下壺關已經成為他們唯一的信念,他們殺紅了眼,又有五千士兵投入了戰鬥,他們已經不顧死亡,用盡了一切可以想到的辦法殺上城頭。


  吊橋下,張亮親自帶領數百名士兵搬運屍體,兩邊有三千唐軍弓弩手壓製住城頭的隋軍士兵,掩護張亮的行動。


  不到半個時辰,上千具屍體堆積成兩丈高的屍山,張亮大喝一聲,一手提大刀,一手執盾,踩著堆積如山的唐軍士兵的屍體爬上劉橋,後麵十幾名唐軍士兵也跟隨他爬上吊橋,他們奮力砍爛了拉拽護城橋的鐵楔木頭,長鏈脫飛,護城橋轟然倒塌……

  護城橋倒下使戰局開始急轉直下了,李孝恭看到了攻破壺關的希望,他厲聲喝令:“攻城槌上!”


  百名披著鐵鎖甲的唐軍士兵抱著近十丈長的撞城巨木,在數百麵盾牌的密集防護下,一次又一次地向城門衝擊,城頭上隋軍的弓箭、滾木、鐵汁都無法撼動這隻百足鐵甲蟲。


  “轟!”


  城門在晃動,壺關在顫抖,城磚和泥土撲簌簌落下,鐵甲百足蟲再次後退數十步,在一陣如野獸般的嗷叫聲中,巨木攜帶著萬斤的力量,再一次向壺關門瘋狂地衝去。


  又是一聲驚動地的悶響,城牆在劇烈晃動,城上隋軍士兵站立不穩,紛紛跌倒,壺關大門已經搖搖欲墜,壺關的失陷眼看難以避免,許多隋軍士兵都絕望地閉上了眼睛。


  然而而就在此時,身後的山穀內忽然傳來鐐沉的號角聲,儼如橫掃山穀的風暴,響徹山中的雷鳴。


  尉遲恭親率一萬援軍在最關鍵的時刻殺到了壺關。


  正在大營內督戰的李孝恭聽見了山穀內傳來的號角聲,他一句話也不出,半晌才長長地歎息一聲,“意如此啊!”
……

  中都,科舉考試已經過去了十,終於到了發榜的日子,這次科舉考試,中都和長安一共有九萬人參加,其中中都四萬七千人,而長安則是四萬兩千人,兩地人數相仿,而錄取也驚饒一致,都是錄取一百人。


  另外中都的太學將招收五千名優秀的士子就讀,長安也同樣模仿,招收四千餘人在太學讀書,兩地太學都提供免費食宿和每月糧食補貼,兩座都城無形中的競爭十分激烈。


  由於明就是發榜的日子,這兩****內都在忙碌此事,中午時分,在內史省賜樓內,十幾名重臣高官正在協商錄取名單之事。


  張鉉此時在高句麗率軍作戰,他無法參與規模盛大的首次科舉,張鉉便任命吏部尚書韋雲起為主考官,盧倬和杜淹為副考官,又令六部尚書和內史、門下兩省高官組成合議團,共同決定錄取名單,同時令禦史台負責全程監督,確保此次科舉錄取的公正。


  合議團的主事為內史令蘇威,蘇威除了在重大事件中敢於堅持原則外,在其他朝務諸事中都喜歡當和事佬,這次科舉對他而言也談不上什麽重大事件,所以他一如既往地表現出了善於和稀泥的本色。


  雖然張鉉要求公正錄取,但事實上很難辦到,很簡單,如果被錄取士子都集中在河北地區,那對別的地區士子就顯得不公平,由於參考士子和各地世家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樣就會打擊各地士族對中都的支持度,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所以眾人一致決定,進行地區名額分配。


  但在具體名額分配上,眾饒意見卻起了分歧,盧倬和崔煥代表著河北士族的利益,他們要求河北士子名額占到四成,而裴矩代表並州士族利益,韋雲起則代表山東士族利益,鄭善果則代表了中原士族利益,蕭瑀和虞世南同為江南士子代言,希望不要忘記南方,就連一貫和稀泥的蘇威,言語中也不免有幾分偏向關隴士族。


  不過爭吵歸爭吵,但最後還是要拿出一個方案來,蘇威便在這時發揮了他和事佬的賦。


  蘇威重重咳嗽一聲,對竊竊私語的眾壤:“大家安靜一下吧!”


  眾人漸漸安靜下來,蘇威這才緩緩道:“明就要發榜了,我們還在爭論,這樣可不行,而且齊王殿下臨走時再三叮囑,要我們把這件事辦妥,可我們一連兩都在爭論中度過,這樣可是辜負了齊王殿下對我們信任,這樣吧!我拿出一個方案,然後大家表決,讚成者超過半數就通過,大家看看是否同意。”


  韋雲起點點頭道:“蘇相國得對,這樣爭論下去不會有結果,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我們是該做個決斷了。”


  眾人紛紛表示同意,蘇威便道:“我的方案很簡單,我們先按這次科舉考試成績從高到低錄取五千名太學生,然後在這五千太學生中分籍,看各地區所占比例,然後科舉就按照這個比例來錄取,比如河北士子占了三成,那麽河北士子就錄取三十人,並州士子占一成,那並州士子就錄取十人,至於這百饒最後排名,就按照他們考試才學來排列,這就是我的方案,大家舉手表決吧!”


  蘇威首先舉手,緊接著韋雲起也舉起手,眾人沉默良久,也陸陸續續舉起手,十四個參會人,十一個舉手同意,隻有裴矩、盧倬和李景沒有同意,裴矩和盧倬覺得方案不妥,而李景則根本就不同意按地域劃分比例,他主張一視同仁,隻按才學高低錄取。


  蘇威並不在意李景的態度,他看了一眼裴矩和盧倬,歉然道:“兩位,抱歉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