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
李清明第二次見到沈堅已經是一月中旬了,空氣變得溫暖起來,柳樹也見了綠,一群群鴨子在河裏嘎嘎地歡叫,江都城已有了幾分春的氣息。
李清明去了一趟東海郡,房玄齡親自趕來給他麵授機宜,這一來一去就耗費了時日,加上他去江寧撲了個空,那邊人告訴他,沈公剛去了江都。
或許是因為張鉉下了大訂單的緣故,江南會在江都的幾家商行都關了門,關門自然就不做生意,大門前冷冷清清,李清明敲了半門,被無數路人側目,門才千呼萬喚地開了一條縫。
“你找誰?”
“我從北海郡過來,找你們沈公!”
門開了,李清明閃身而入,隨即門又轟然關上,門房事先得過沈堅的囑咐,除非是北海郡過來之人,其他一律不見。
院子裏,沈堅正負手在池塘邊邁著方步,看起來似乎悠閑,但眉眼緊蹙,顯得心事忡忡。
“沈公,李參軍來了。”
一名認識李清明的隨從走到門口稟報,沈堅仿佛在夢中,半才反應過來,“哦——,請他到我書房,我馬上就來。”
沈堅低低歎了口氣,一筆大買賣上門,不知他歎什麽氣,難道是嫌賣得太便宜?
書房裏,沈堅喝了一口熱茶,將心神聚攏回來,苦笑一聲道:“最近江都風聲很緊,城內在嚴查外來者,超過三人同來要被嚴格審查,攜帶長刀弓箭也要被抓捕,弄得人心惶惶,生意也沒法做了。”
“這是為何?”李清明笑問道。
“聽是宇文將軍的命令,有人想來江都造反。”
“宇文化及嗎?”
“正是此人。他現在權力很大,十萬驍果軍一大半都被他控製住了,他的上司雲定興就成了擺設。他隨便一句話,全城都要跟著遭殃。”
“上不明。下必暗罷了。”
李清明淡淡回了一句,便把話題轉回正事,“見幸沈公,我家大帥已經同意這筆交易,五千副明光鎧甲,一千匹戰馬,沈公還有異議嗎?”
沈法心軍隊剛在太湖邊打了一場勝仗,全殲三千隋軍。陳棱軍隊徒曲阿,局勢已經不那麽緊迫了,所以沈堅也有了挑剔的資格。
“先好,五千副明光鎧甲必須是全新,同時帶頭盔,一千匹戰馬也不能是老馬、弱馬,都必須是青壯之馬,這三個條件不滿足,這筆交易就沒法談。”
李清明想了想道:“我們頭盔沒有多餘,不如換成五千雙軍靴。如何?”
“這也可以,那別的兩個條件呢?”沈堅緊追問道。
“全新明光鎧甲,一千匹青壯戰馬。這兩個條件可以答應,不過我們有一個的附加條件。”
“李參軍請!”
“我們希望交易放在胡逗洲,我們接到情報,朝廷已經在關注我們了,沈公也明白,畢竟我們還是隋臣,我家大帥不想再招搖過江都!”
李清明臉上帶著笑意,他不想真正的原因是擔心被林士弘盯著了,那樣的話。這次交易也會取消。
沈堅嗬嗬笑了起來,“李參軍真會開玩笑。昏君的船隻從來不過江都,江都又沒有水軍。他們拿什麽監視?我在長江走了這麽多年,從來就沒有看見一艘軍船,不信的話李參軍隨我去看看!”
“我知道,但這是大帥的軍令,我可指揮不動大船,如果要改變條件,我又得回去稟報。”
沈堅當然知道李清明用不著回北海郡稟報,送一份鴿信回去就可以了,隻是他也不是太反對在胡逗洲交易,畢竟是兵甲和戰馬,萬一出了什麽意外,他連腸子都要悔綠了。
沈堅沉吟了片刻,便捋須笑道:“那我們就一言為定!”
……
胡逗洲便是今江蘇南通一帶,隻是隋朝時這裏還是一座孤島,沒有和大陸相連,直到後來千年泥沙不斷淤積,才最終和大陸連為一體。
不過胡逗洲在江都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糊塗洲’,意思就是胡逗洲上的一些交易,官府可以糊塗一點,白了就是一個見不得光的去處,銷贓、偷稅,販賣禁品等等無法見光的交易都會私下在胡逗洲進校
所以青州提議把這次交易放在胡逗洲進行,也是有一點符合傳統的,否則在子眼皮下叫賣戰馬鎧甲,子豈不是會變成瘋子。
時間也約定好了,在半個月後的正月三十日進行交易,這卻是沈堅安排,用他的話,準備糧食布帛需要一定的時間,急不來,至於李清明嘛!反正江都有的是溫柔之鄉,就怕陷進去了還會嫌時日苦短。
不過沈堅卻想不到,李清明已經有了新的職務,他被提升為青州軍錄事參軍,同時兼任江都候正。
所謂江都候正,用後世的話來就是江都情報署頭子,不過按照慣例,他被外派之前都要提升一級,升為錄事參軍,也作為對他調離權力機構的一種安撫。
過兩年回去以後他就能升一級了,實際上是半級,比其他六曹參軍高了半個肩膀,六曹文書都要匯總到他這裏,由他整理後再向長史匯報。
雖然暫時無法實任錄事參軍,但李清明也異常歡喜,連主帥的大舅子盧慶元都沒有被提升,唯獨自己提升了。
論門第,大家都差不多;論後台,裴家要硬得多;論貢獻,他們李家遠不如黃家;論關係,盧家則屬於外戚。
無論後台、關係、貢獻,他李清明什麽都比不上,但他卻被提升了,隻能他的能力比其他人更強,得到了主帥張鉉的認可。
事實上也是這樣,裴行儼打仗還可以,但處理軍務卻一塌糊塗,多虧李清明這個騎曹參軍事,把騎兵軍務整理得井井有條,為騎兵迅速融合進青州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李清明還創立了一套騎兵軍務製度,就算他不當騎曹,其他人接手,也能迅速運轉起來。
不過李清明卻不知道,張鉉真正欣賞他的一點:認真,萬事皆困難,唯認真可破,張鉉一直對江都情報運作不太滿意,尤其今年是大業十三年,張鉉一點不敢大意,便將做事最認真的李清明派到了江都,主管江都情報。
青州在江都的情報署對外叫做渤海商行,專做海貨買賣,這是他們的掩飾身份。
情報署成員約三百餘人,分布在江淮、江南各郡,但真正知道渤海商行的骨幹卻不到十人,他們都是各郡的頭目。
內堂上,李清明正在和九名下屬進行上任前的訓話。
“我在青州軍中的職務大家心裏都應該有數,我被到江都來主事,是因為今年非同尋常,我出發之前大帥再三告誡,今年將會是大隋所有矛盾集中爆發的一年,想必大家也有體會。
所以今年江都的情報至關重要,大帥特地批準了八千兩黃金給我們作為獲取情報的費用,由此可見大帥對江都的重視。
下麵我要幾個重大的改變,把江淮、江南各地的骨幹全部調到江都,使江都的情報探子不少於兩百人,過去隻有三十人,實在太少了。
同時我們在江都的情報點要增加四倍,達到二十個,另外設置情報整理職務,由四人專門擔任,直接向我匯報。
其次情報線要職能清晰,分成官場、軍方、在野和民間四條線,每條線各司其責,第三,要施行情報獎勵製度……
在李清明大刀闊斧的改革下,江都情報點由過去的混沌狀態變得異常條理清晰,規章製度森嚴,同時調動了所有人積極性,情報事務發生了質的改變。
很快,第一條極有價值的重要情報便迅速傳向北海郡,武川府已在江都秘密籌劃政變,政變謀劃負責人是中書舍人元敏。(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