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被放鴿子了
這是浩然醫院第一台大手術,張子凡非常重視。
石曉雅和袁強也同樣明白其中的關鍵。
對於手術本身,他們對張子凡幾乎盲目的信任。
貨真價實的全球頂尖頭頸外科醫生,可不是和你開玩笑的。
即便是袁強和石曉雅兩人自身,在經曆一係列大風大浪之後,也變得信心滿滿。
倒不是說有信心一定就能完全根治方國華的腫瘤,而是有信心,如果咱們這裏也治不好,那麽別的地方也不會做到更好。
既然如此,那也就問心無愧了。
也就是說,對於手術本身,兩人並不擔心,但是對於手術流程,就沒有這樣的底氣了。
原來的全院護理組,如今拆分成了住院部護理組和門診護理組,統歸護理部管理。
石曉雅是護理部部長,兼任住院部護理組組長。
門診護理組組長則是由寧靜擔任。
兩天時間,住院部護理組已經將口腔科病房組織起來了。
畢竟隻是五張病床病房,規模很小。
方國華被第一時間安排住院,進行基礎體征的檢測。
至於說CT、血檢什麽的,根據相關規定,是可以直接采用同級醫院數據的。
雖然浩然醫院剛剛向華陽區衛計委報備,還沒有評定正式的醫院等級。
但很顯然,方國華之前入住的魔都三甲醫院,等級明顯要比浩然醫院要高。
所以可以直接采用他們的檢查結果。
這倒不是張子凡想要偷懶,而是客觀條件所致。
一方麵是希望盡快手術,縮短術前檢查時間,一方麵也是因為三甲醫院的檢查結果確實更直觀。
這主要是設備上的差距。
以如今最常規的CT檢查為例。
作為一種極其昂貴的大型設備,CT機並非是【初級拍片室】的自帶設備。
浩然醫院目前隻擁有一台二手的雙排CT,是張子凡為了住院部開張,省吃儉用,花了一百多萬買下來的。
但這一百多萬的CT機,在大宗醫療設備中,隻能算是個弟弟!
它可以進行CT平掃,圖像層距最低在6mm左右。
簡單來說,就是每隔6mm才能對組織進行一次掃描。
如果微小的灶點恰巧在6mm之內沒有被切到,就有可能漏診。
雖然聽上去有點low,不過這樣的機子早十年也是相當先進的,進行一般的診療沒有問題。
差距大,主要還是魔都醫院的CT機太土豪了。
他們的CT機,是進口的多排薄層CT機,可以將掃描切層精確到1mm以下。
但這種設備一台就是上千萬元,更別說他們還擁有更加昂貴的PET/CT了。
所以說,兩家醫院在大宗硬件上,差距很大。
不過好在,由於是係統出品的建築,【初級拍片室】同樣擁有建築特性。
【巧妙斷層:在本拍片室進行拍片時,斷層將有極高概率落在病灶之上。】
也就是說,雖然浩然醫院的設備要差一些,但實際檢查中,發現病灶的幾率並不比昂貴的進口CT小。
但即便如此,由於切層較厚,圖像質量方麵依然有著一定差距。
當然了,影像學檢查本身隻是輔助手段,這一點點的圖像質量差異,並不一定會影響手術質量。
不過如果手上有現成的高清CT片,張子凡當然不會不采用。
……
經過半天時間的準備,下午3點30分,護士王麗娜帶著一名護工,前來通知方國華進行手術。
方國華坐在床沿上,感覺像是做夢一樣。
他上午9點來到浩然醫院,下午3點半就能做手術,這效率也太高了吧?
方國華又想到了上午與張子凡醫生的匆匆一瞥。
老實說,盡管有了心理準備,但張子凡醫生的年輕程度還是超出了方國華的預料。
然而他身上那種沉穩的風度,還有鎮定的話語,都讓方國華感到安心。
雖然隻剩下了一隻眼睛,一隻耳朵,但如今的方國華比任何正常人都更加敏感,更能通過醫生的一個眉頭,一個微笑,判斷出他的心態。
方國華發現張子凡醫生展現出了他從未見過的強大信心,而他,也被張子凡醫生的信心所感染。
因此,方國華沒有多少猶豫,在王麗娜的幫助下,換上手術倒背衣,然後躺上了推車。
……
從電梯裏出來,袁強跟著張子凡通過換床大廳,進入醫生通道,準備換鞋更衣。
手術室區域,根據無菌要求,氛圍非限製區、半限製區、限製區。
醫生辦公室之類的地方,屬於非限製區,換衣間、蘇醒室之類的地方,屬於半限製區,手術室屬於限製區。
“老大,咱們終於有自己的手術室啦!看上去不比UCLA的差!”看著嶄新的牆麵,光潔如鏡的地板,袁強忍不住心生豪情。
張子凡白了他一眼,“小強你可飄了啊!都敢和UCLA的手術室比了!”
“這是事實啊!”
袁強掰著手指道,“雖然那邊手術室的規模大許多,和我們這裏小而精,設計非常巧妙,也很有特色!”
張子凡點點頭,比起CT機這種大硬件的差距,手術室相對來說差距就要小很多了。
比如說手消毒設備,比如說除顫設備,比如說無影燈……
這些東西,浩然醫院的並不差。
無非就是規模小了些。
能完成全麻手術的手術室隻有兩個而已。
不過於此同時,【初級手術室】的特性有一點點雞肋。
【人文關懷:醫生護士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來到這裏,就像回到家一樣!】
【人文關懷】這個建築特性對於手術並沒有實質性的提高,隻能消除患者的恐懼,讓他在等待手術,以及術後蘇醒的時候,感覺到回家一般的溫暖。
從就診體驗上來說,這倒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隻可惜張子凡更希望擁有增加手術成功率的技能。
不過仔細想想,這確實不太現實。
想要提高手術成功率,還是得依靠培養職工手術水平來實現。
換好衣服,張子凡通過內走廊,來到手術間。
“麻醉醫生還沒到嗎?”張子凡皺起眉頭。
與大多數民營醫院一樣,麻醉醫生是最緊缺的職位。
在很多公立醫院,麻醉醫生待遇不如同級別的外科醫生,而且經常被外科大佬呼來喝去。
但在私人醫院,麻醉醫生絕對是香餑餑。
道理也很簡單,本身麻醉醫生不與患者直接接觸,社會認知程度低,但肩上的責任卻不低,有著難以取代的獨門技術。
在公立醫院,手術大,難度高,外科大佬有底氣去懟麻醉醫生。
但在民營醫院,大部分手術不是醫療美容,就是人工流產之類的,本身技術難度就不高,相比之下,反而是事關醫療安全底線的麻醉醫生,顯得更加重要。
於此同時,由於民營醫院“風險”更大,外出學習、深造的機會幾乎沒有(除非簽訂十年以上的賣身契,否則是沒有老板會送職工去進修的),職稱晉升困難,因此願意在民營醫院就職的麻醉醫生很少。
反正張子凡招聘了好幾次,都沒有招聘到滿意的醫生。
好在醫療市場上早就有了解決之道,那就是近年來盛行的醫生“走穴”。
麻醉醫生因為工作性質,走穴更加方便、靈活。
張子凡之前就與臨近的市三醫院麻醉科聯係過,一旦有手術,就請他們的麻醉專家來幫忙。
然而原本約定好的專家,似乎放了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