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三方鼎立
“朝鮮世子?”
陸舟顯得十分意外。
看了看幅員遼闊的國土,本來就沒有對朝鮮半島下手的打算。
當前就一個苦兀島,以及遼東的幾處海港,就需要夏國消化很久了。
“朝鮮世子罷了,劉青峰自己不能看守?”
陸舟現在的地位,對朝鮮世子並不是太過於在意,畢竟就連阿巴泰等滿清郡王都已經成為階下囚了。
歸化城內現在的各國世子同樣不少,都是來巴結夏國,或者甘願過來做“人質”的。
“劉司令說朝鮮半島能順手拿下的機會很大,多爾袞的殘兵已經往鴨綠江進軍了。
朝鮮王兵弱,整個國家如同沒有君主。
要是此時入兵,很容易就能控製那麵地區……”
傳令兵說著遞上來一封書信。
陸舟拆開來看,關於朝鮮國的處理方式,劉青峰足足寫了十幾頁紙的建議。
果然是很有原先劉使臣的風格,對於外邊的藩國屬地,總是有著各種聯合控製的辦法。
而劉青峰當前對於朝鮮半島的建議,關鍵點就是在這李氏朝鮮身上。
要是控製了這李淏,那些頑固的朝鮮本土居民,就可以逐漸剝離出來,要麽馴化,要麽遷徙……
“看來劉青峰還是能看得出朝鮮的特點。
中原王朝曆來攻不下朝鮮,除了地處遙遠之外,這片地區的原主民同樣頑固……”
陸舟低聲自語。
再看著劉青峰的諸多提議,陸舟終於是讓人把朝鮮世子給帶了上來。
李淏這時人還是蒙的,走到漠南草原後他一家子又坐了火車,來到了河套地區見著這繁華景象。
歸化城內的繁華,幾乎如同大明京師。
就是王宮顯得有些儉樸。
李淏抬了抬頭,看著眼前這位年輕君王,與自己一般年紀大小,竟已經是統禦這龐大帝國的人物。
李淏一時不知該如何開口,良久後才想起了禮儀,對著前方的夏王行了個大禮。
這一路上所見,李淏的內心早已經是十分欽佩。
看來這夏國能擊敗清軍,完全不會是偶然,甚至對接下來中原的混亂,也能有定鼎的實力。
“嗯,你就是李淏?朝鮮王朝的繼承人?”
陸舟好奇的詢問,他知道曆史上的朝鮮國是有這麽個人物,在清國做了多年人質,後邊回國後還出兵攻打過黑龍江流域的老毛子。
而現在李淏身邊的幼兒以後也會是朝鮮王。
看來是當下朝鮮王國的兩位君主,都已經被歸化城給收納了。
“正是,還請夏王為我朝鮮主持公道,最好速速出兵。
朝鮮國上下必感激不盡!”
李淏不願放棄利用夏王回歸朝鮮國的機會,懇求道。
“嗯,那我得好好想想。”
陸舟隻是簡單揮了揮手。
李淏見著夏王不願,又換了一個說法:“那就請夏王給我一個好的宅子,一片好的草地,要有馬車,有水晶燈。
最好能再多幾個侍妾.……”
李淏如同換了一副臉皮。
陸舟十分的詫異,但還是痛快的點頭:“可以!”
……
李淏一家子很快被安排到了歸化城外的一處莊園,在這裏基本上是有朝鮮世子想要的東西。
李淏走入莊園的時候幾乎熱淚盈眶,這都好幾年過去了,終於可以過上有些人樣的生活。
這裏有李淏想要的一切,甚至因為臨近歸化城的緣故,還通上了自來水。
但夏國朝廷是不會輕易放棄對李淏的監視,暫時的不思進取,也有可能是故意頹廢示弱。
李淏就此在歸化城紮下了根來,朝鮮王朝的領域,同樣也進入了夏國視野。
陸舟在版圖上又添加幾筆,準備把朝鮮半島放在要解放的名單裏。
而至於多久開始控製朝鮮地區,還有待考量。
……
中原朝廷日暮西山。
塞外的勢力也紛紛重新站好隊伍,在夏國的號召下,東從朝鮮,西至漠西和葉爾羌,來使朝拜者不絕。
夏國成為了大明朝廷在塞外的代理人,這數年間的各部汗國,隻知有夏,而時常想不起大明。
大明朝對於塞外的許多人來說,其實已經算是亡了……
塞外的勢力紛紛投靠新主子,而在中原內部的軍閥,則是先後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權。
四川。
張獻忠再次叛明後,就徹底沒有了妥協的想法。
而相比於李自成的大軍,張獻忠的隊伍活動軌跡就要顯得更廣一些,而且總是能夠流竄到富庶之地。
張獻忠的將士或許不如李闖威猛,可絕對是日子過得最滋潤,錢糧最為充足的。
同時運氣也是最好,任憑大明官兵如何窮追猛堵,總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悍將左良玉追擊的時候,張獻忠以逸待勞,僅抽出一支精兵繞到官軍後方,就將明軍的參將盡數擊斃,明軍死傷過半,左良玉逃走……
而在今年。
張獻忠趁著明軍追堵李自成,瘋狂率部乘夜攻下鄲州,後又連下鄲水、黃州、麻城。
僅在麻城一處,張獻忠就招募得數萬壯丁人馬.……
在明末這段時間裏,過萬的壯丁怕是連大明軍隊裏也沒有多少。
張獻忠命途不像李自成那般坎坷,知道如何跟在主力戰場後邊撿便宜。
趁著運氣極好,又渡過長江,一路上暢通無阻,於是又迅速攻占了武昌城。
武昌是為大明楚王的府地。
城高糧足,可守城官吏卻聞風而逃,楚王的府兵作為內應,大開城門,走出王府迎接農民軍……
張獻忠幾乎不廢一兵一卒,就把楚王給弄死了……
這片地區之富庶,楚王宮裏的金銀珠寶統統拉走,用了數百輛大車也沒拉完。
張獻忠的錢多了,人手也充足,往東西南北各麵看看,竟然沒有任何官兵來找自己麻煩。
這一切真的是太容易了,是頭豬都能飛得起來……
張獻忠找不到對手,隻好廣布錢糧,麵向全天下吸納流民,自稱“大西王”,建立了大西農民政權。
同時設六部、設立五軍都督府,委派地方官吏.……
並開科取士,招攬人才,短短時間就錄取了進士三十名,廩膳生四十八名,都授以州縣官……
一番操作行雲流水,效率極高。
大明朝廷,闖王,大西王相互對峙。
這時的中原大地,是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