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鮮為人知的曆史趣事> 第52章 道光帝是個怎樣的人?

第52章 道光帝是個怎樣的人?

  道光帝的書屋懸掛著他自己書寫的箴言:“事愈大,心愈小;情愈急,氣愈和。”此處便可看出,他一直在砥礪自我的性情修養。


  在係統的宮廷教育培養下,“經史融通,奎藻日新”,因此深得嘉慶的喜愛。


  雖然貴為皇子卻能“日與詩書相砥礪”,在涵養上,他秉持“至敬、存誠、勤學、改過”也寫成四個條幅,張貼左右,時刻驚醒自我的風度修為。


  作為“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鴉片戰爭的最大責任者,道光被後世調侃嚴重,把他描繪成吝嗇如同乞丐,被內務府糊弄刷戲吃不起雞蛋的一類糊塗皇帝。仿佛坐在帝國龍椅上穿著一身補丁的皇帝,是一位窮酸、愚蠢受任擺布的無能之輩。其實這完全是野史的一貫描述手法,在宮廷生活嚴肅的清朝,作為掌控大清的道光在內政和用人上相當強勢且可圈可點的出色之處。本文從他召見臣下對話作為入手,以此將曆史的實際麵貌呈現一二。


  從林則徐、陶澍、曾國藩和張集馨的任用和召對談話完全清晰看到道光的理政水平並非平庸,相反是非常透徹,對矛盾所在一語中的。


  一、對林則徐的知遇之恩,在鴉片戰爭後不斷加大對他的提拔和使用力度。


  道光二年的時候,林則徐受到道光帝的首次召見,在談話中,道光對他的考察結果對他做了一次通報:“汝在浙省雖為日未久,而官聲頗好,辦事都沒毛病,朕早有所聞,所以叫汝再去浙江,遇有道缺都給汝補,汝補缺後,好好察吏安民罷。”接著林則徐向道光帝請示此後政務方向道光回答說:“照從前那樣做就好了”《林則徐日記》。


  “知人難,得人尤難,汝當知朕之苦衷,一切勉力而行,毋負委任,朕有厚望焉。”林則徐在收到道光這樣富有感情的批複後,感動得“再三跪誦,感極涕零”,在回複道光的奏折中表示:“殫竭血誠,一切認真辦理,以期仰答鴻慈。”林則徐發自內心對道光帝存有深厚感激之情,雖然在鴉片戰爭中,林則徐被貶黜新疆,也是道光帝的無奈舉措,這也解釋了林則徐後來得以複職並出任重要的陝甘總督、陝西巡撫、雲貴總督的主要原因,因此也可以解讀為林則徐成就來源於道光的重用,一個人再有能力,卻沒遇到伯樂,最終一事無成的有的是,因此道光是改變林則徐一生的那個最大平台。


  二、對陶澍的重用,快速推進治理海運問題,最終成為名臣。


  陶澍,在道光登基的第一年終於迎來了自己政治上的春天,由正四品的道員升任正三品的按察使。此前他先後擔任翰林院編修、督察員禦史,再到川東兵備道。但是始終未能再進一步。正是在道光的提拔下,他才真正找到了實現自我理想的平台。轉年,道光又將他提升為二品的布政使,道光三年,再度升任安徽巡撫,正式成為封疆大吏。四年之間,道光改變了陶澍的人生走向,因此也開啟了陶澍施展能力,在地方大顯身手的機會。


  道光十一年,陶澍給皇帝上了一道《現在鹽務、災務、並拿獲匪犯辦理各情形折片》的折子後得到了道光的批複:“裕國而安民,通商而除害。汝為幹國良臣,而朕亦獲知人善任之美名,實有厚望焉。”為了對道光的知遇之恩的報答,他給自己寫下了這樣的座右銘:“繞案風情,塵埃掃除吏牘;舉頭日近,光明洞照此心。”“要半文不值半文,莫到人無知者;辦一事須了一事,如此心乃安然。”


  此後在陶澍的主動作為下,海運漕糧等一係列重大事務出現明顯效果,多次受到道光獎勵。


  因此在道光十八年,將陶澍任命為兩江總督時,道光給出了自己為何持續重用他的原因:“諭兩江總督陶澍知之:朕看汝爽直,任事勇敢,故以兩江重任……若能大法小廉,奉行以實不以文,何患政事不理,百姓不安乎?無如世風日下,人心益澆,管不肯虛心察吏,吏不肯實意恤民,遇事則念及身家,行法不計及久遠,朕所懼者在此,所恨者亦在此。”因此,道光認為陶澍受到重用主要是人才難得,尤其是“河工、鹽務、均係兼轄,尤當實力講求,破除一切積習,漸複舊規。”最後總結說:“如何而能若是?曰:在得人。毋忽,毋忽!”


  正是在道光主要的勉勵和鼓舞下,陶澍最終成了一代名臣,因此道光也是他最大的發展自我的平台。


  三、親自考察張集馨,多次了解地方實際,成了感動張一生的人。


  道光十五年,在中進士不久的張集馨出任翰林院,有機會走近了道光。在第一次見麵時,道光簡要了解了一下他的簡曆後,勉勵他讀有用之書,“無徒為詞章所困也。”怕他不理解,又進一步解釋說:“汝試思之,詞章何補國家,但官翰林者,不得不為此兒。”


  又問到張集罄的老家情況時,道光突然大聲問:“你那南方年年鬧水災,將如之何?”緊接著張集罄一一為道光皇帝解釋。看得出這次麵試,道光對張集罄很滿意。末了,道光囑咐說:“汝在家總宜讀經世之書,文酒之會,為翰林積習,亦當檢點。”


  因此可以看到,道光用人比較務實,由於對張集馨印象很好,在第二年的五月,將他外放地方官鍛煉,在談話中,道光對他說:“汝乃朕特放,並無人保舉。”並講了很長一段任用官吏的理論,大意是你的品學我很了解,然而吏治如何必須要有地方政事的曆練,京官和外官不同,你雖然不至於胡作非為,但是你隻管做好自己卻不能察辦吏治,還達不到我的目的。州官過於閑雜,你當明察暗訪,報告督撫,如果督撫隱瞞,責任和你沒有關係。接著道光帝說出了一句非常有見地的話:“捐班我總不放心,彼等將本求利,其心可知。”因此道光用人上頗為英明。


  此後又對他不斷提升,在張集馨即將上任的四川按察使時,道光囑咐他“諸事整頓”。擔心對方不能理解,耐心解釋:“譬如人家有所大房子,年深月久,不是東邊倒塌,即是西邊剝落,住房人隨時粘補修理,自然一律整齊,若任聽破壞,必至要動大工。此語雖小,可以喻大,即曲突徒薪之論也,汝當思之。”《清宣宗實錄》


  又問他說近年來四川總督誰最優秀?張集馨一時不知如何回答。道光就說琦善辦事老練,又問裕成如何?張敷衍回奏說“中正和平”,道光則說“嫌他太軟”,不過無人可用,還是派他去做川督,預料他“大約整頓未能,亦未必敢壞地方公事”。


  道光二十五年,張集馨被調整到陝西督糧道,在談話中,道光表示:“如丁憂又耽閣三年矣,糧道自然管糧,不知管地方否?”張集馨回答說:“管西、乾、漉三個地方”,道光問,“哪個乾字?”對答說:“乾坤之乾”。接著道光說:“汝外官已久,首府、道員已做過,朕不必與爾多言。汝操守甚好,汝今此去更要堅持,老而彌篤,人臣所以勵晚節也。”


  五年後,當得知道光去世的消息後,張集馨悲痛萬分,“驚悉大行皇帝龍馭上賓,五中催裂,去年在園殿召見,仰瞻聖容,頗覺豐滿,聲音亦極洪亮。其時聞聖躬稍有不適,未了其遽舍臣民而歸天上也。”並且張集馨認為自己“一介書生,自通籍後,仰蒙特簡,恩施稠疊,追念二十餘年豢養深恩,不覺涕泗橫流,不能自己。”最後悲傷到“形神幾喪”的地步。此外,更為重要的曾國藩也是因為道光在十年之內七次對其培養提拔,最終為清朝儲備了一位難得人才。以此可見,道光的內政水平是多麽的優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