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重罰
皇後賠笑著應了,轉頭便讓人把小青拖回了自己的寢宮。
鬧了這麽一出,虞錦扇也準備回府了,與貴妃打了招呼之後便離開了。
在去宮門的路上,經過了皇後的寢宮。
她聽見慘叫聲不絕於耳,便知道這小青應當是受了重罰了,心中好不痛快,腳下的步伐越發輕快了些。
靖水樓的產業發展的很紅火,分店接連開業。
虞錦扇除了安毓蘭之外,還需要很多廚師來幫忙,索性便直接開始,對外招攬廚師。
某些地方的名廚慕名而來,一時之間,京城多了不少廚師。
皇帝聽聞此事,拍板做出另一個決定。
他要辦一場名廚大會,由虞錦扇坐鎮評委,評選出三位優秀廚師和一位“京城名廚”,還專門設置兩個等級的獎勵。
而“京城名廚”獎,禦賜牌匾,並黃金萬兩,優秀廚師各獎黃金八千兩。
這個決定,方便虞錦扇挖掘人才的同時,也可以幫助靖水樓拓寬人氣,帶動京城各大酒樓展,可謂是一舉多得得好事。
皇帝給定的參賽人選範圍很是寬泛,除了京城廚師,各個地區的廚師,廚藝愛好者,甚至靖水樓已經就職的廚師都可以參加。
此消息一出,京城一下子就熱鬧起來。
很多外地來的廚師,拖家帶口,京城客棧的入住率,一下子提高不少。
在大街上,聽見其他地區方言的機會,也多了起來。
虞錦扇其實覺得,這種事情有些麻煩。因為她作為評委,要全權參與比賽,累不說,還很難輕易做出決策。
但由於,這是猶如板上釘釘的禦旨定下的,她真的沒有勇氣,去和皇帝理論。
也就隻能強行應下了。
靖水樓是必須派人參加的,而這派誰出戰,一時半會的,還沒有完全決定下來。
因為整個酒樓中,報名的人太多了。
可名額又隻有一個,儼然是狼多肉少的局麵。
基於公平公正的原則,虞錦扇索性,在所有有意願參加廚藝大賽的靖水樓大廚間,舉辦了一個小型比賽,讓幾位資深的小二做評委。
安毓蘭對此事很是積極,她認認真真地籌備比賽。
出於對對手尊重的原則,即使是虞錦扇和她的關係,比其他人好多了,她也沒有去找自家東家幫忙。
這日比賽,采用三局兩勝製。
安毓蘭開了一個好頭,第一場比賽便是以全票通過的好成績獲勝。
虞錦扇一直,到現在為止都覺得,把安毓蘭救下來,又教她廚藝,是一件非常正確的事情。
果然不出虞錦扇所料,幾場比賽下來,安毓蘭幾乎都是全票通過。
輕而易舉獲得了最終勝利,贏得了代表靖水樓出戰的好機會。
很快便到了正式比賽的日子。
這天是皇帝,早早派人挑好的良辰吉日。
天公作美,雲淡風輕,陽光暖意十足卻不那麽曬人,正是給這場戶外比賽提供了一個好機會。
場地選在京城東邊的一塊大空地,離皇宮算不了太遠,聚集了眾多四方來客。
場地裝飾的很是豪華,食材廚具也是一應俱全品質高端。
光是從這上麵都能看出,皇帝很是看重這場比賽。
比賽的規則,和之前虞錦扇在靖水樓,選拔參賽人員的規則差不多,都是三局兩勝的形式。
三局是三種不同的菜品,第一道是素菜,第二道是葷菜,第三道是甜品。
三局為一回合,一回合一名對手。
比賽開始前,先由皇帝進行祭祀儀式,以示對食物的敬重和對先祖的追念。
皇帝身著金絲繡線黑色滾邊龍袍,手中平舉三柱高香,平穩地走過莊重的朱紅色地毯,站在巨鼎前鄭重的拜上三拜。
最後,將三柱香呈“一”字形插、入鼎中。
至此,儀式才算是結束了。
按照安排,第一回合比賽是兩位年紀較輕的地方廚師。
一位來自江南,一位來自北方,二人各有所長。
第一局素菜局,二人表現不分上下,卻沒有什麽亮眼之處,味道在虞錦扇嚐來尚算中等。
於是這一局,二人均得一分。
第二局是葷菜局。
來自江南的那位廚師,不知道是緊張怯場,還是本就不擅長此種菜式,調味是竟然將鹽與糖弄混,導致菜品味道難以下咽。
而另一方,則是得心應手的表現。
這一局,來自北方的廚師拿下一分。
最後一局甜品局。
江南廚師吸取前一局教訓,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把優勢發揮到最大
一道楊枝甘露清甜溫潤,果香濃鬱,沁人心脾。
北方廚師則是簡單一道紅豆雙皮奶,味道雖然挑不出錯誤,卻不如楊枝甘露出彩,最後江南廚師扳回一城。
這一回合以二人平分結束。
幾個回合過去,這半天的比賽時間也過去了,終於安毓蘭上場。
比賽是一樣的規則,她的對手,是一位經驗豐富的京城廚師,來自京城老牌酒樓。
以一道梅菜扣肉享譽京城,所以並不是那麽容易獲勝。
安毓蘭經過了虞錦扇的鼓勵,在賽前一直調節自己的情緒,再加之做菜時她是一個尤為專注的狀態,所以很快也就不緊張了。
第一局,老廚師以很快的速度拿出一道清炒油麥菜,色澤鮮豔香氣四溢。
虞錦扇品嚐後給出了中上的評價,而安毓蘭則以一道涼拌黃瓜與之相抗,當這個菜名被報出來的時候,台下群眾一片嘩然。
很多人覺得,這涼拌黃瓜是上不得台麵的涼菜,很難勝過清炒油麥菜。
整個比賽中,虞錦扇每一道菜,都隻試吃一筷子。
且一道菜和另一道菜之間,會飲水清口。
當她清口後,發現這涼拌黃瓜端上桌,也著實是先驚訝了。
但當自己吃下這涼拌黃瓜之後,卻眼前一亮。
首先,是這黃瓜切開的手法就尤為講究。
在用刀背輕輕拍散之後,順著黃瓜的植物肌理切開,保證了口感的舒適。
其次,白糖的添加量,和填撒的位置,恰到好處。給黃瓜最大程度提鮮的同時,又不會喧賓奪主,保留了黃瓜原本爽脆清甜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