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是不是太傳統...
這句話一出,餘下的人也陸陸續續反應了過來,都紛紛向他道恭喜,隻有傑克遜遜嚼著糖果搞不清楚狀況。
“怎麽啦?亞曆山大打贏了外星人嗎?”
孟小夏探身過去錘了他一拳,“笨啦!你以後真的要正式喊亞曆山大姐夫了。”
這時傑克遜才一拍腦門恍然大悟,跳出去嘰嘰喳喳地要亞曆山大給他講他和蘇珊的故事,一時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另一邊,蘇珊也已向薑彬彬說明了她和亞曆山大的婚事已經提上日程,聽得薑彬彬又驚又喜,跳出來跟蘇珊握手說恭喜。
而同事那邊蘇珊還沒有說,畢竟剛剛才定下的,雖然亞曆山大說一切已經準備好,但是她還沒有任何了解。
可是在下班走出辦公樓時,蘇珊切身體會到了亞曆山大所說的那句話。
一踏出公司大門,彩帶和氣球就迷了她的眼,然後很多小朋友一擁上前把手裏紙折的玫瑰送到她手上。
謝過了這些可愛的孩子們,蘇珊一抬頭,果然看到亞曆山大笑眼盈盈地看向這邊。
他走過來,把自己親手疊的玫瑰送到她的手上,“知道你不喜歡眾目睽睽之下搞豔俗的東西,我請了上次遊樂場裏幫過我們忙的小朋友過來做遊戲,他們都很掛念你,知道你要結婚了親自疊了玫瑰送給你。”
蘇珊看到自己手上多得快要拿不住的玫瑰,這些都是孩子們誠摯的心意,感覺到此刻真的擁有了滿到溢出的幸福。
她又抬頭看向前方的小廣場,已經被亞曆山大改裝成了臨時的小遊樂場,還有一些孩子在那做遊戲,牽著氣球跑跳,可以想見,亞曆山大這次是真的無比用心,也讓她再次確信,可以完全相信這個男人。
“謝謝。”
蘇珊擁抱了亞曆山大,然後親吻了他的臉頰,讓看到這一幕的女同事們紛紛少女心爆棚,周圍升騰起小心心。
亞曆山大還顧慮著蘇珊是不是不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表現得親密,哪知蘇珊大方地向同事們一揮手。
“我馬上就要結婚了,歡迎大家來參加我的婚禮!”
亞曆山大和蘇珊的婚禮定在半個月以後。
蘇珊覺得稍微有些倉促,可是亞曆山大拍著胸脯打包票說所有流程他已經準備得差不多的,完全不用蘇珊操心。
不過畢竟是終身大事,蘇珊還是非常在意的,孟小夏和溫詩詩也非常熱心地給她做參謀。
亞曆山大和蘇珊共同做下的決定,采用中式婚禮的儀式,不過宿舍對於中式婚禮的了解也僅僅是通過電影,大致印象是熱鬧而且有著繁瑣的悠久傳統,對它抱著期待和好奇的向往。
孟小夏終於逮到一個機會能在蘇珊麵前顯擺知識,於是查了一遍傳統婚俗,聲情並茂地向她介紹了起來。
溫詩詩本來覺得這件事上孟小夏能主動學點東西,蘇珊也有一個途徑接觸民俗,還能給自己的婚禮錦上添花,是件十全十美的好事,可是事情都發展好像不是她想的那樣。
“這傳統婚禮呀,有為六個步驟。”孟小夏拿出一副學究模樣,一本正經地介紹道,“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等等,這傳統是不是太傳統了?”溫詩詩覺察到這個話頭就有點不對,提出來疑問。
“沒有,這就是我國最傳統最權威的婚俗,記載在《禮記》裏邊的。”孟小夏拿著平板給溫詩詩看詞條。
溫詩詩扶額道:“不是這樣的,這也太權威了,現代的結婚和古時候的娶親還是有區別的。”
蘇珊則很感興趣,對孟小夏說:“繼續往下說吧,我想了解一下。”
孟小夏高高興興地重重一點頭,清脆地應了一聲“好”。
溫詩詩看到事情已經如此,就隨她倆高興,自己開始翻看些什麽請柬樣式、鮮花定製這類比較實際東西。
孟小夏覺得這次自己終於有機會當一回卓有才幹的蘇珊的老師,卯足了勁兒表現。
“所謂‘采納’,應該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求婚,不過當時並不是男方親自去,而是要請一位媒人去送禮,求娶他們家的女兒。最重要的禮物,就是雁。”
“雁?”蘇珊蹙眉不解,連一旁的溫詩詩也回過頭疑惑地看向孟小夏。
而主講人一本正經地點點頭,“對,還不是屋簷底下的燕子,而是會遷徙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一字的那個大雁。”
溫詩詩這時也聽不下去了,回身笑道:“等等,這個太複古了,別的不說,現在去哪裏弄大雁呢?”
孟小夏嘟嘟嘴,“唔……古時候的話,最正統的應該是新郎打獵打回回來的,彰顯他的強壯,讓女方家人放心把女兒交給他。”
“所以啊,社會發展到後麵,能夠狩獵已經不是必要的生存技能了,古時候大雁就已經是買的了,象征意義更大,更別說現在還有野生動物保護法。”
溫詩詩好言勸說孟小夏放棄這個想法,後者現出非常失望的樣子,於是溫詩詩為她科普了野生動物的生態價值和現在人類活動擴張對環境的影響,末了沮喪地歎了口氣。
“知道啦,詩詩,我隻是覺得大雁真的好浪漫。”
孟小夏的思想帶著她的眼睛越過現實的壁壘,到達一片廣闊的澤地,秋高氣爽的天空中飛過一群鴻雁,發出悠遠的鳴叫。
蘇珊拉住孟小夏的手,說想聽她說大雁的典故,眼神真誠而熱切,馬上就把孟小夏帶離了低落的情緒,情緒高漲地對她說了起來。
溫詩詩知道孟小夏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隨她倆高興地聊去。
可是大廳裏的三個人都沒察覺,這番對話還有第四個人聽去了。
亞曆山大在房間裏待了一上午,找了很多服裝設計名家,把他們的代表作品都編輯羅列好了,準備給蘇珊挑選她喜歡的風格,可是剛一出房門,就聽到幾位姑娘在商量婚禮習俗,於是便駐足聽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