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紫色> 實力較量(6)

實力較量(6)

  希爾頓提供的那份數據正好是以菲利普為首的幾家證券行在第一天交易的記錄,其中非常明顯的是下午2點開始的拋盤,隨著時間產生的巨量拋盤,如果要說是誰在操控股票的走勢,這張數據表格是最說明問題的。


  說起來,菲利普這群人在華爾街進行操控證券行情已經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他們居然直接就用自己的證券交易員進進出出,如果真的追究起來,這個操控股市的嫌疑是抹不掉的,當然,他們完全可以以為客戶代理為由,做出各種解釋,但是,希爾頓提供的數據要比菲利普提供的數據更有說服力,這點毋容置疑。


  菲利普也知道他搞的這個小動作是搬不倒戴琦公司的,那他為什麽還要這樣幹呢?出來添堵和惡心人外,他最希望的就是SEC機構的人找戴琦約談,而這個約談一般都會在上午開盤之後,而在這段時間裏,他旗下的資本今天還是要狠砸文化公司的那個股票,他要用手中的資本把這隻股票砸爛,砸得投資者心慌,隻有這樣,他們才有可能在自己預定的最後價位抄底,然後再用手上巨量的資本瘋狂的拉升,等到市場跟風後拋出手上低價吃進的股票,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


  一個新股上市,如果在開始的一周到半個月裏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就能讓SEC產生懷疑,懷疑該公司披露的信息有不實之處,引起多次調查,這不稀奇。而做局的人甚至還會放出風去,進一步讓市場對這個股票失去信心,從而使做局者多次反複的炒作,這樣的事情在股市上也不少見,但凡有長期波動劇烈的個股,基本上都屬於這類性質。越是傳言多,波動的就越是厲害,說白了就是炒噱頭。


  一個公司的股票在市場上如果出現經常性波動,這就確定了其在今後一段時間裏很難表現優異,這樣的公司幾乎幹什麽都會遭到輿論和媒體的質疑,尤其是類似平濤文化這樣的公司,菲利普玩的這一套實際上眼光看的還是比較遠的,隻要在上市之初,他們刻意的反複打壓炒作,那麽這個公司在未來的工作就會遭到影響,如果處理的不好,公司經營上再稍微出了點偏差,就會導致業績沒有達到預期,從而進一步的被SEC質疑和調查,最後在股市上就變成了“垃圾股”。運氣好的還可以在證券市場裏掛著,股價也會長期低迷,運氣不好的就會被退市。


  約瑟夫的約談當然不會草草了事,約瑟夫拿著上市的各種文件,再次向兩人確認了許多細節,這一談就用了二個多小時,直到午飯時間,約瑟夫才算是結束了這次的約談,他最後還做了一個總結性的發言,態度也是不偏不倚。


  “今天找你們談話,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核實文件上披露的信息是否準確,我這是按照程序必須要做的。我們必須要看到,在未來的幾天裏,你們的股票還會發生波動,不管怎麽樣,我希望你們恪守規則,妥善處理,祝你們好運。”


  表麵上看起來,約瑟夫是在做官樣文章,江濤理解的就是如此。可是希爾頓卻是聽出了約瑟夫的話外之音,這其實是以個人的名義確認了有人在狙擊這隻股票。對此,希爾頓非常感激的點點頭,然後也說出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


  “平濤文化這個股票我是有信心的,他們的準備工作做的很好,而且,這個公司的生財能力是具有無法估量潛力的,我雖然沒有參加過古董、藝術品等行業的經營,可是我知道,在這些方麵的無形資產是非常難以準確量化的。這個公司目前,至少掌控著那個神秘的畫家經銷權,還有他們在當地龐大的影視市場上的份額,我是有信心看好這隻股票的,也許,明白的投資者都能看明白。”


  希爾頓這不是自吹自擂嗎?與SEC官員談話還敢如此吹牛?不,希爾頓才不是吹牛呢,他這是在暗示約瑟夫,這隻股票絕對不想表麵上那麽簡單,或者,這是華資企業用來捅窗戶紙的也沒一定,如果你有眼力,不妨讓家人試一下。


  作為SEC的官員是絕對不可以去股市上買賣的,全世界各地都一樣,可這不等於他們的親朋好友也不能去買賣啊,希爾頓的暗示是有所指的,約瑟夫也聽懂了,更是看明白了,表麵上是一隻小股票的博弈,實際上是幕後資本的對賭。第一天,菲利普顯然是吃了一次悶虧,那麽接下來呢?到底誰是實力更強大?


  股市上再次出現了波動,今天啟動的很早,中午一點剛過,菲利普旗下的券商再次發起了攻擊,又是巨量的拋盤做空,而且,今天做空的力度顯然比昨天大了很多,不管下麵有多少接盤,都會有巨量的拋盤壓上去,在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反複爭奪後,終於把“平濤文化”給打到了20美元附近,而且在上麵還掛著巨量的拋盤,這又引起了華爾街諸多券商的觀望,這種對賭的局麵好久不見了。


  早期的華爾街,在證券市場上進行對賭的案例非常多,有經濟學家認為,那是資本進行整合的一個過程,用老百姓的大白話說,“大魚吃了小魚才能長的更大”。到了21世紀後,華爾街資本間的博弈也發生了變化,原來那種激烈的大博弈變得稀少了,而小資本的相互博弈也比原來要緩和許多,稍微弱勢就尋求和解了,尤其是在幹趴下了雷曼兄弟公司後,就沒有再發生資本之間的相互蠶食,實際上,在華爾街,遊資已經高度集約,法規也相應的嚴苛了。


  可是,現在,一個來自華資的新股上市,從第一天起就充滿了火藥味,這意味著什麽?不明白的以為是這家公司是不是得罪誰了,而明白的人知道了內情也不敢說啊,尤其是像巴菲特索羅斯這樣經曆過諸多故事搏殺的老人,他們心裏明白,這個新上市的股票不簡單,代表著的是新興資本的進入,新來的必然要與原來的老資本進行博弈,這是任何競爭亙古不變的法則,想回避是不可能的。


  回到寫字間,希爾頓也看到了股市裏的變化,此時的他已經無能為力了。戴琦公司昨晚就開會研究了今天的走勢,希爾頓預見到菲利普那些人是不會輕易放手的,所以,他在昨天就指示那些操盤手,開市後,隻要股價在五十美元上下就將昨天低價吃進的股票拋出,不要等到對方砸盤的時候再拋。一旦股票跌破發行價,就再次吃進,可等到希爾頓吃了點東西回到寫字間的時候,他昨晚安排的事情都辦完了,上午拋掉了股票,剛才估價被砸到了發行價以下,業務員們又將公司的所有資金砸了進去,現在,戴琦公司看著“跌跌不休”的股票已經沒彈藥了。


  按照華爾街的慣例,戴琦公司是可以用10%的杠杆理論去找一些商業銀行融資的,可是希爾頓這次沒有,他已經對華爾街的金融市場不信任,不報希望了。


  就在希爾頓在那裏歎氣,準備安排業務員做波段的時候,股市裏又出現了抄底的大盤,來勢一點也不比菲利普那邊的差,很快,股票的價格再次登上了40美元的高位,而此時,拋盤也鋪天蓋地的砸了過來,雙方在股市上你來我往,搏殺的異常激烈,經過半小時的糾纏,股價再次跌到了發行價以下,而在這個價位上,雙方僵持住了。別說那些年輕的操盤手了,就是希爾頓這一把年紀都看得渾身冷汗直冒,此時,他心裏已經明白是咋回事了,這是華人資本在與這邊較量啊!

  距離收市不到40分鍾了,此時的博弈已經白熱化了,就在此時,一個天量的拋盤再次砸了下來,瞬間就將等在下麵數量也不少的買盤吞沒了,跟著,股價就一路下滑到了20美元以下,而在這個價位上,竟然還有拋盤,似乎這個價位也很難堅守了。此時,希爾頓稍微計算了一下,拋盤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發行股的二倍了,這種瘋狂的做空,一旦把握不好,那是要賠大錢的。為什麽這樣說呢?拋盤過大,超過了發行股的額度,此時要是有更大的買盤進場,一竿子收了那些賣盤,到結算時,做空的一方根本無力去償付,這就要出問題了。


  希爾頓歎息自己手上沒有那個力量,而做空一方也是這樣估算對方的,我掛的再多,你有錢買嗎?沒錢買,掛在那裏就是個虛盤,是砸給其他人看的。


  可就在距離收市還有十五分鍾的時候,股市上風雲突變,不知道是哪裏來的一夥資本,是組團進場的,他們沒有巨量的大掛盤的吃進那些低價的股票,而是分頭狙擊,一點點的吃進,就像一大群餓急眼的桑蠶,猛然見到了一片翠綠的桑葉,然後就分頭開始蠶食。養過桑蠶的人都知道,在桑蠶成長到旺盛的時候,一大把桑葉扔進去也不過幾分鍾就吃完了,聽到的就是桑蠶啃桑葉的咀嚼聲。


  距離收市不到五分鍾了,原來高掛的拋盤突然不見了,跟著就是大筆的吃進,可這個時候,更大的賣家將股價已經掛在了40美元上,這是個啥局麵?掛在上麵的低價股票被一竿子全部吃進了,接著,更高的掛價又出來了,一路上漲,到最後一分鍾的時候,股價已經站在五十美元之上了,也就是說,做空的券商此役又是大敗虧輸,根本無力翻盤了,而且,到了這個時候,還得想法子去補倉。


  “哈哈哈……”希爾頓在寫字間裏放聲大笑,“漂亮!幹的漂亮!”


  他現在明白了,公司手上已經獲利的股票都可以在高位出手,隻要跌破發行價就可以吃進,隻要在今後幾天繼續出現這樣的波動,就可以如此操作。


  這一次的操作,與第一天尾市的操作如出一轍,就是不給對方時間補倉,讓做空的券商增加操作成本。要知道,最後補倉的時候,必須是按照收市價格來計算的,所以,做多一方堅持在收市之前,不管花多大的成本都要把股價抬上去。


  菲利普等幾個人這次又輸了,今天的損失超過了百億,雖然也不算多,可畢竟也是傷筋動骨了。當年的雷曼公司,對外說的就是投資失敗,造成六千億的虧損,這是學術用語,實際上就是在股市上與人對賭,賠了個底掉。這樣的公司還指望美國財政部去救助?根本沒可能,最後隻能宣布破產,輸掉了所有的一切。


  菲利普這次當然也讓人查了,結合頭天的調查,他發現最後巨額的收盤是來自法蘭克福,由於要補倉,菲利普在證券市場已經無法滿足補倉,隻能找多方進行協商,這樣,霍夫曼那邊就藏不住了,同時,菲利普的證券公司也受到了SEC的警告,做空要適可而止,要限定在實際股數之內……菲利普這一天昏頭昏腦的沮喪極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對手不是希爾頓,而是來自歐洲的資本。


  有人問,這樣的事情有嗎?有,當年德國老牌汽車品牌之間就玩過,一個做多一個做空,雙方都拚了,結果,多方把價格抬上了天,空方無力平倉,最後是坐到一起協商,然後以一個大家都接受的價格和解,和解的最後結果就是那個做空的豪華品牌成為另一個老品牌旗下的子公司,等於是最後肉爛在一個鍋裏了。


  可是今天發生在華爾街的博弈卻不是那樣的性質,菲利普代表的華爾街老牌資本碰上了一股新興的資本進入,而且,人家也是有備而來,並且準備充分。


  與其他的券商不一樣,霍夫曼可是證券市場上的老手,對各種規則把握的熟稔,壓根就不給對方留下任何縫隙,這也是菲利普他們太大意了,還以為要對付的是戴琦公司呢,一開始就拿著巨資砸,這樣的手法可謂是破綻百出,生生給了霍夫曼巨大的機會,僅僅兩天,霍夫曼旗下的證券公司就賺了80多億歐元,成為第一階段博弈裏的最大贏家,而在滬市和華爾街的戴琦公司也是收獲頗豐。


  香港的幾個券商這兩天不過是試水,輕點即止,沒有深入,反倒是在東京的幾個券商跟著起哄,多少撈了點。而在巴黎、倫敦的一些證券刊物開始連篇累牘的分析發生在華爾街的事情了,幾個資深評論家一致認為,那個新上市的公司潛力很大,還特別點明,該公司還至少擁有《仿富春山居圖》水印版畫作五幅以上,根本無需擔心該公司的運作資金問題。無獨有偶,就在這個時候,榮寶齋高調宣布,他們將用木板水印的技法複製當今富有盛名的法國油畫家瑪索的油畫,並列出了一係列的製作方案,說明,水印版在複製山水畫作方麵的特色和優勢。


  一石激起千層浪,瑪索也接受了某文藝刊物記者的采訪,點明,自己的油畫會交給自己的女兒凱琳娜,先用國畫風格畫出,然後去做水印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