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周易哲學解讀> 《天下第一哲學》(五十)

《天下第一哲學》(五十)

  ——《周易》六十四文政治哲學譯解


  第五十篇《周易·鼎》文譯解

  (原文)

  “ ( )鼎:元吉,亨。


  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鼎黃耳,金鉉,利貞;鼎玉鉉,大吉,無不利。”


  (譯文)

  “五十、革故鼎新,是非常吉祥亨通的事情。


  盛用食物的鼎顛翻了個底朝天,卻有利於清除掉鼎中沉積的廢物,好比納妾是想生兒子,沒有咎害。鼎裏又換上食物,可我的同伴有所不理解,不願與我一同分享,但這並不影響改故鼎新的成果。鼎的耳部脫落了,而無法將插杠穿進鼎耳來移動鼎;肥美的山雞肉不能享用,帶到風雨調和平靜時,最終就理解革故鼎新的正確性。鼎的腳腿折斷,傾覆了王公貴族鼎裏的美食,而又玷汙了地麵,革故鼎新麵臨著失敗。鼎配上了新的銅耳環,又配上銅鼎的橫杠,利於鼎的堅固耐用;鼎上又裝飾了玉石的橫杠,保證了鼎的堅固不再傾覆,沒有不利的。”


  (解說)

  “鼎”:一是指烹飪的器物。二是指傳國的寶器,喻王位,帝業權力的象征。本篇是指器物,是借“鼎”這一器物在日常所用發生的事情,寓意政治上革故鼎新的道理。


  “ 鼎:元吉,亨。”


  這是本篇的論題,其意是“鼎新,是非常正確亨通的事情。《鼎》是《革》的姊妹篇,這是借“鼎”進一步闡述“革命”的意義及“革命”所帶來的問題,並完善和鞏固其問題。《鼎》篇所論述的內容,是講“革命”,是不同於“改革”。即推翻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的一場“革命”。如同曆史上發生的“湯武革命”,即推翻腐朽的舊王朝,建立起新的社會統治秩序。


  “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


  “鼎顛趾”:鼎顛翻個底朝天。“否”:廢物。“得妾以其子”:納妾的目的是為了生兒子。這裏借“鼎顛趾”與“得妾以其子”,都是比喻,是比喻政治上的推陳出新。本句意思是“鼎顛翻了個底朝天,卻有利於清除掉鼎中沉積的廢物,好比納妾是想生兒子,沒有咎害。”


  “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實”;充實,充滿,果實等意。“鼎有實”是指鼎裏更換了新的東西。這是比喻,即寓意政治上發生“革命”。“仇”:同伴,配偶。“即”:靠近。本段的意思“鼎裏換上新的食物,可我的同伴有所不理解,不願與我一同分享,但這並不影響“革命”的勝利。這是講在麵對新的社會局麵,一些人對新事物不理解,但這並不影響社會的變革,也阻擋不了社會的進步,這就是本句最後出現“吉”的含義。


  “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鼎耳革”:指鼎的耳朵掉了。“耳”:用來搬運鼎的把手。這句裏的“革”,指“鼎耳”去掉了的意思。“塞”:阻塞,遏製。“其行塞”:指鼎失掉耳朵,就無法搬運。“雉”:山雞。“膏”:甘美之物。“雉膏不食”:美味的山雞肉不能食用。“方雨”:將要下雨。“虧悔”:不免悔恨。本段還是運用比喻,寓意革命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一些人沒有享受到革命後的果實,還出現了某些弊端,還應不斷地調整,但革命的前途是吉祥的。”


  “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鼎折足”:鼎的腳腿折斷。“餗”(sù):肉菜粥。“覆公餗”:傾覆了王公吃的美食。“渥”:沾濕。本句還是比喻,比喻“革命”出現了問題,並損害到貴族諸公的利益,“革命”的前景有了危險。這裏隱喻著“革命”對諸侯貴族(“公”)利益的損害(“覆公餗”),勢必造成穩固封建社會大廈的基石受到損害(“鼎折足”“其形渥”),“革命”的後果就引向了危險(“凶”)。這裏已然體現的是作者向往君子(諸公)共治的‘天下’,而不是君王專製的‘天下’。


  “鼎黃耳,金鉉,利貞;鼎玉鉉,大吉,無不利。”


  “黃”:青銅。“鉉”:橫貫鼎耳,用來杠鼎的器具。“鼎黃耳”:鼎上配上銅耳環。“金鉉”:配上金飾的鼎耳的橫杠。“鼎玉鉉”:指鼎上又裝飾上玉石的杠鼎。這裏均是比喻,是通過對鼎出現的鼎耳損害和鼎足的損害的修飾,使鼎更加的堅固與完美來比喻政治上經過整改,消除隱患,利於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本篇是借“鼎”的事項,而闡述改朝換代的“革命”道理,也由此通過上篇《革》到本篇的《鼎》,而形成了“革故鼎新”的成語。


  本篇與《革》篇是姊妹篇,有《革》到《鼎》論述了改革與革命的政治道理。通過“鼎”的一係列“鼎事”(即“鼎顛趾”,“鼎有食”,“鼎耳革”,“鼎折足”,“鼎黃耳”,“鼎玉鉉”等)上的形象比喻,來寓意國家經曆一場“革命”,但應不斷地去完善政治措施,不能走向適得其反。由此得出的政治經驗,對待新事物應理性的看待,辯證的認識。


  我們看一看,也是受皇旨對今本《周易》與《易傳》的注述,即《禦纂周易述義》裏對《鼎》卦的注述?

  《禦纂周易述義》十卷,乾隆二十年,清高宗命大學士傅恒等人撰《周易述義》。因其書大多為推闡《禦纂周易折中》之義蘊,故名《禦周易述義》。凡《卦爻》四卷,《彖傳》一卷,《象傳》二卷,《係辭傳》二卷,《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一卷。以多推闡禦纂《周易折中》之蘊,故賜名曰《述義》。


  “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以木入火,則火登木而成亨飪之用,故為鼎。鼎重器也,端正而不敧傾,凝固而不動搖。君子觀於上而得離明出治之象,居高位不可以不正也。觀於下而得木火相生之象命,既革不可以不凝也,君之位正,然後可凝其所受之命,猶鼎之器正,然後可凝其所受之實也。巽而聰明,即所以正位之道,享上帝養聖賢皆凝命之事。


  鼎顛趾,未悖也。利出否,以從貴也。鼎有實,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終無尤也。鼎耳革,失其義也。覆公餗,信如何也。鼎黃耳,中以為實也,玉在上剛柔節也。


  顛趾而謂之未悖者,其利在出否以從貴耳。貴謂二之實,亦兼釋妾子之義,能慎重以應五,則雖有疾害於我者,而亦終無尤矣。雉膏以食,人為義而以耳,革失之,故曰失其義信,如何言,如五信任之意。何五虛中,受二以行二之實,為其實,故曰中以為實。上剛居柔,以柔節剛,如玉之質剛而徳柔也。”


  這雖是敕令編修《禦纂周易述義》,不過是以卦象與爻位來闡述一番"王道"思想。


  我們再南宋朱熹著的《周易本義》裏對《鼎》卦的注釋。


  “巽下,離上。


  鼎:元吉,亨。


  鼎,烹飪之器。為卦下陰為足,二三四陽為腹,五陰為耳,上陽為鉉,有鼎之象。又以《巽》木入《離》火,而致烹飪,鼎之用也。故其卦為《鼎》。下《巽》,《巽》也,上《離》為目,而五為耳,又內《巽》順而外聰明之象。卦自《巽》來,陰進居五,而下應九二之陽,故其占曰元亨。吉,衍文也。


  初六,鼎顛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無咎。


  居鼎之下,鼎趾之象也,上應九四則顛矣。然當卦初,鼎未有實,而舊有否惡之積焉,因其顛而出之,則為利矣。得妾而因得其子,亦猶是也。此爻之象如此。而其占無咎,蓋因敗以為功,因賤以致貴也。


  九二,鼎有實,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以剛居中,鼎有實之象也。我仇,謂初。陰陽相求而非正,則相陷於惡而為仇矣。二能以剛中自守,則初雖近,不能以就之,是以其象如此。而其占為如是,則吉也。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


  以陽居鼎腹之中,本有美實者也。然以過剛失中,越五應上,又居下之極,為變革之時,故為鼎耳方革,而不可舉移。雖承上卦文明之腴,有雉膏之美,而不得以為人之食。然以陽居陽,為得其正,苟能自守,則陰陽將和,而失其悔矣。占者如是,則初雖不利,而終得吉也。


  九四,鼎折足,覆公饣束,其形渥,凶。


  晁氏曰:"形渥",諸本作"刑渥",謂重刑也。今從之。九四居上,任重者也,而下應初六之陰,則不勝其任矣。故其象如此,而其占凶也。


  六五,鼎黃耳、金鉉,利貞。


  五於象為耳,而有中德,故雲黃耳。金,堅剛之物。鉉,貫耳以舉鼎者也。五虛中以應九二之堅剛,故其象如此,而其占則利在貞固而已。或曰,金鉉以上九而言,更詳之。


  上九,鼎玉鉉,大吉,無不利。


  上於象為鉉,而以陽居陰,剛而能溫。故有玉鉉之象,而其占為大吉,無不利。蓋有是德,則如其占也。”


  南宋朱熹的以象數筮占去注釋《周易》,從朱熹對《周易》卦爻的解釋來看,不離"占卜"說。顯然朱熹把《周易》文辭當成占卜辭了,這正與他所言的"《易》本卜筮之說"互為表裏。 朱熹把《周易》定性為卜筮之說,他自然從占筮上去解釋《周易》文辭了。


  朱熹的“易學”,是其有眼不識泰山,把《周易》看走了眼,把《周易》說成了筮卜之書,實是把史巫的八卦筮術混淆與《周易》於一起。把義理的《周易》說成是筮卜,把《易傳》裏的《係辭傳》、《說卦傳》裏講巫術理論與方法的說成是義理,這種顛到黑白的說法,而影響到今天。


  朱熹所認為的孔子做《易傳》才使“後人但見孔子所說義理而不複推本文王、周公筮卜本義了”(《文集》卷三十三答呂佰恭),這說法正是腐儒朱熹的無知,自朱熹始又一次推波逐瀾,使中國巫術發揚泛濫。也是朱熹再一次使《周易》蒙羞,而庶蔽了《周易》的義理之光。孔子最大的貢獻是從學術理論上將《周易》與筮術分離開來;而京房的最大貢獻是將史巫附在《周易》一書上的八卦筮術從《周易》中分離出來,即以八卦納甲筮法,不再混同於《周易》;而王弼的最大貢獻是以義理而係統的對今本《周易》進行了注釋,而不雜筮說。而朱熹最大的壞處是將八卦筮術再次與《周易》混淆一起,運用北宋產生的“象數圖式”學,充塞到《周易本義》一書裏去,並始以八卦象數圖式筮術之說解釋《周易》的先河,其目的是強調占筮的功能。中國的社會由朱熹開始走向了萬劫不複之路,使中國再次陷入了不可逆轉的"神巫"之國,鬼神天命思想橫行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