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周易哲學解讀> 《天下第一哲學》(三十九)

《天下第一哲學》(三十九)

  ——《周易》六十四文政治哲學譯解


  第三十九篇《周易·蹇》文譯解

  (原文)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往蹇來譽。王臣賽蹇,匪躬之故。往蹇來反,往蹇來連,大蹇朋來。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


  (譯文)

  “三十九、困苦艱難,一方去了,可另一方又會來到,這有利於磨練與造就偉大人物的出現;雖然道路曲折,而前途光明無限。


  困苦艱險離去了,迎來的就是榮譽。王臣屢遭艱辛,並非自身的緣故。困難艱辛離去,又會返回;困難有時又會接連不斷;而大的困難有時也會多種而至。經過了往來的困難,就會有大的經驗收獲,吉祥。也就會鍛煉造就偉大人物的出現。”


  (解說)

  “蹇(jiǒn)”:行動遲緩,困苦等意。“蹇”在本篇裏當“艱難困苦”講。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這裏的“利西南,不利東北”,是寓意困苦艱辛事情的客觀存在性,即一方困難離去了,而另一方的困難卻又來到了。本篇立論的是“艱難困苦,一方離去,可另一方又會來到,這是有利造成偉大人物的出現,前途吉祥。”


  “往蹇來譽。”


  本段裏的“往”與“來”,是指所發生事情的離去與來到。“蹇”:艱難困苦。“譽”:榮譽。“往蹇來譽”意思是“艱難困苦離去後,迎來的就是榮譽。”這是講,在麵對艱難困苦,要樹立起戰勝的信心。


  “王臣賽蹇,匪躬之故。”


  “王臣”:君王下的為官者;或指君王與臣子。“賽蹇”:迭遇困苦艱難。“匪”:非。“躬”:自己,自身。“王臣賽蹇”:王臣所遇到迭遇不斷的困難局麵。而這裏的“王臣”所遇到的眾多困難,並不是“王臣”自身的緣故所造成。這就是“匪躬之故”之意。雖然,那時不可能有“客觀”一詞,但這內容卻體現了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本篇雖沒有“客觀存在”這種語言表述,卻有這種內容的含義。確實,自然與社會中的事情,有時與人的因素無關。即不以人的意誌而轉移。本段表述的王臣所迭遇不斷的困難局麵,就體現在,並非人的因素所致,而是客觀問題所造成,認清了這一問題,才能堅定信心而克服困難。這就是講辯證道理。


  “往蹇來反,往蹇來連,大蹇朋來。”


  “反”:翻轉,返回。“連”:接連。“朋”:成群,指很多。


  本段是緊跟著從艱難困苦問題的不同方麵,不同情況,不同程度上來進一步闡述,讓“君子”清醒的去認識及麵對現實,麵對困難問題。隻有清醒的認識艱難困苦局麵的客觀現實,才能更好地把握問題,解決問題。本段又是圍繞著困難問題的來去或接連不斷出現及大的困難一同到來的客觀現實進行的論述。


  “困難艱辛離去了,又會返回;困難有時又會接連不斷;而大的困難有時也會多種而至。”


  這就是本段的含義。事實上,無論社會與人生,也無論家庭與國家,卻會出現這種情況,有時麵臨艱難困苦是交替發生。如屋漏又逢連陰雨,即禍不單行的局麵。隻有理性認識這些問題,才能樹立解決問題的信心與方法,又能得到經驗所得,才能造就鍛煉偉大人物的出現。這就是最後“往蹇來碩,吉,利見大人”的含義。這裏的“碩”,指“大”,又引申為“多”。“往蹇來碩”是說“經過艱苦困難的磨練,就會有很多經驗的收獲”。這裏的“利見大人”,是指“利於鍛煉和造就偉大人物的出現。”這裏的“大人”,表明了是能夠認識這種困難問題及解決這種問題者。


  本篇通過對艱難逆境問題的論述,說明困難逆境有時非是自身所造成的問題,而是客觀存在。這種客觀現象,如災害,困難,有時並不以人的意誌而發生或轉移。雖然,有時艱難局麵來臨,也會同時出現多種大的困難,但也別灰心,別失去信心,隻有認識和經過了不斷的艱苦困難的磨練,也就會收獲很多寶貴的經驗,就會造就偉大人物的出現。這是把克服困難的信念建立在實踐與偉人(智者)身上,以排除所遭遇的困難。這是講,要對各種艱難局麵的清醒認識,既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又要有防患於未然的心理。這就是古老的《周易》哲學,本篇凸顯了作者的理性認識,又給人一種不怕困難,向上進取的精神。


  “蹇”篇可以說,是一篇充滿著唯物辯證思想的理論文章。作者講述了現實中所出現的艱難困苦問題,是有客觀因素所造成,並不是人為因素所造成。在麵對不斷出現的困難局麵,要正視客觀現狀,隻有認識到客觀現實裏存在的問題,就能明智的去對待。又能從不斷的對待困難的實踐中吸取經驗及認識規律,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去戰勝困難。這是多麽好的辯證思想,充滿著理性的去認識這個世界。這是多麽的啟迪人生,又是多麽的排擊神話與迷信。可《周易》哲學,卻被封建王權裏的神秘主義思潮所遮蔽。而到今天卻又被那麽多的學者教授認定為卜筮之書,這是何道理呢?


  本篇文章,簡潔明快的語言與深入淺出的道理,讓人不難理解。可為何現代那麽多的"易學家",卻把《周易》說成是古奧難懂,且人雲亦雲。況且,如今又有那麽多的"易學大師",把《周易》說成神秘莫測的“算卦書”,而言其能預知禍福吉凶,這到底是為何?


  我們再看一看清代惠棟著的《周易述》對《蹇》的注釋。


  “兌宮四世卦消息十二月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


  注:升二之五或說《觀》上反三與《睽》旁通。西南謂《坤》,東北《艮》也。二往居《坤》,故利西南。卦有兩《坎》,《坎》為險。下《坎》在前,直《艮》東北之地,故不利東北。虞氏謂五在《坤》中,《坎》為月。月生西南,故利西南。往得中謂西南得朋也,東北謂三也。月消於《艮》,喪乙滅癸,故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則東北喪朋矣。


  利見大人,貞吉。


  注:大人謂五,二得位應五,故利見大人。五當位正邦,故貞吉。


  疏:升二至朋矣


  ○卦自升來,升六五貞吉,升階。


  虞氏謂二之五,故雲升。此卦二之五與《師》二上之五成比同義也,或說《觀》上反三。虞義也,此從四陰二陽之例矣。《坤》西南卦,故西南謂《坤》。《艮》東北之卦,故東北《艮》也。二往居《坤》得位得中,故利西南。卦有兩《坎》,兼互體也。《坎》陷為險,下《坎》在前。《艮》東北卦正直其地,故不利東北。


  象曰:其道窮也。此荀義也。虞氏據納甲謂五在《坤》中,故曰西南體《坎》為月,出庚見丁,故月生西南。五往得中,故利西南,往得中。《睽》《兌》為朋,故西南得朋也。三體《艮》,故東北謂三。退辛消丙,故月消於《艮》。乙東癸北,喪乙滅癸。當月之晦,天道之終,故不利東北,其道窮也。東北喪朋謂五六三十也。


  ○大人至貞吉

  ○此虞義也,大人天子,故謂五。五居尊位,二正應之,故利見大人。五當位居正,群陰順從,故貞吉也。


  初六:往蹇,來譽。


  注:譽謂二,初失位,應陰往曆《坎》險,故往寋,變得位比二,故來譽。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注:五為王,《坤》為臣為躬。《坎》為《蹇》之應涉《坤》。二五俱《坎》,故王臣寋寋。二上折《坤》得正相應,故匪躬之故。


  九三:往蹇來反。


  注:應正曆險,故往蹇。反身據二,故來反。


  六四:往蹇來連。


  注:連:輦。寋:難也。在兩《坎》間,進則無應,故往寋。退初介三,故來連也。


  九五:大蹇朋來。


  注:當位正邦,故大寋。《睽》《兌》為朋,故朋來。


  上六:往寋,來碩,吉。利見大人。


  注:陰在險,上變失位,故往寋。碩謂三,《艮》為碩。退來之三,故來碩,得位有應故吉也。《離》為見,大人謂五,故利見大人矣。


  疏:譽謂至來譽。


  ○此虞義也。二多譽,故譽謂二。三體《坎》,《坎》為蹇。初失位而應六四之陰,往曆《坎》險,故往蹇。變之正而與二比,故來譽也。


  ○五為至之故

  ○此虞義也,九五《乾》也,故為王。《坤》,臣道也,故為臣。又為身,故為躬。《坎》,難也。蹇亦難也,故《坎》為蹇。五本《坤》也,故之應涉《坤》三。五體《坎》,故王臣蹇蹇。二升五折《坤》之躬,得正相應公耳忘私,故匪躬之故。虞唯上反三折《坤》體為異耳。


  ○應正至來反。


  ○此虞義也。三正應上而曆五險,故往蹇反身。據二舍應從《比》,故來反,即象傳所雲反身修德也。虞唯以觀上反三為反身異耳。


  ○連輦至連也。


  ○此虞義也。馬雲:連,難也。連古音輦,輦亦難也。故雲連輦蹇難也。四在兩《坎》之閑,應在初,故進則無應。介:閑也。退應初而閑於三,故退初介三。往來皆難,故雲往蹇來連。終得初應,故象曰當位實也。


  ○當位至朋來。


  ○此虞義也。五在蹇家,處中得正。當位正邦,故大。《蹇》旁通《睽》,故《睽》《兌》為朋。乾氏謂比上據四應二,眾陰並至,故朋來也。


  ○陰在至大人。


  ○此虞義也。五《坎》為險,故陰在險上。自外曰往,故上變稱往。變失正,故往蹇。諸爻以遇《坎》為蹇。,此爻以失位為蹇也。三體《艮》,《艮》為碩,故碩謂三,退應,。故來碩。蹇終則解,得位有應,故吉也。大人謂五,之三曆五,故利見大人。言應三則吉,《比》五則利也。”


  這是清代惠棟著的《周易述》裏對《蹇》卦的注釋,能看懂說的是什麽嗎?


  清惠棟撰(1697年—1758年)《周易述》,但對今本《周易》後十四卦缺失。惠棟注釋主要以漢代荀爽、虞翻等象數為主。特別是虞翻象數易學,後稱虞氏學,以十二消息、十二消息變生雜卦、旁通、反象、上下象易、互體連互、半象等象數之說去解釋今本《周易》。若不懂這些,是根本看不懂惠棟注釋中說的是什麽。凡以"象數"去注釋《周易》,本是個風馬牛不相及,因《周易》並不是以八卦取象和爻位之數及卜筮上起卦所用的"大衍之數"填進去的文辭。而惠棟更是把漢房京的八卦納甲筮法上的說法,即把納甲算卦上《蹇》卦是兌宮八卦裏的排第四,稱四世卦之說,並冠以對今本《周易·蹇》卦的注釋題目,更是大錯特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