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周易哲學解讀> 《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五十九)

《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五十九)

  卷五:比喻說理是特點


  第一講:《周易》寫作特征——比喻說理


  第二節

  《周易》第十篇《履》,是為君子講述政治仕途的問題,即如何與君主相伴為政的謀略。《履》全篇是運用比喻,即比喻說理貫穿著《履》文。


  《履》的全文是:“履虎尾,不咥人,亨。素履,往無咎。履道坦坦,幽人貞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大君。 履虎尾,愬愬,終吉。 夬履,貞厲。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履》篇的題目是“履虎尾,不咥人,亨”,這就是本篇的命題,如何論證呢?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從正反兩個方麵來論證跟在老虎尾,而不被老虎咬著的道理。不過這命題就是運用的比喻,單就通過題目,我們看不出“履虎尾”比喻什麽,要通過篇中的內容來理解,才知道用“老虎來比喻君主”。是用“履虎尾”比喻君子與君主如何相處的道理。後封建社會裏行成的一個俗語“伴君如伴虎”,說明了臣子與帝王相處的險惡關係。虎是凶猛的食肉動物,用虎來比喻君王實乃入木三分。本篇隻是為君子講述政治謀略,而不是論述製度建設。這裏隻是用老虎來比喻君主製度的險惡,讓君子掌握“履虎尾”的策略,並沒有提出製度性建設,即沒有提出如何將如虎的君主關進製度的籠子裏。


  本篇隻是講君子如何與君主相處,而履險為夷的策略。篇中的“履道坦坦,幽人貞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為大君。履虎尾,愬愬,終吉”,均是比喻,即用比喻說理方式來闡明政道化險為夷的策略。


  《周易》第十一篇《泰》文,是立論事物由小到大的道理。如何能由小到大的發展局麵,即事物由弱小而發展壯大起來,本篇作者不凡用了不少比喻。即用生活常見的事例來做比喻,還引用曆史典故來比喻。即通過比喻說理(或叫比喻論證)推論出“小往大來”的理論根據,這也許就是中國古典式的“邏輯”推理,是建立在經驗和象征上的一種說理,或叫比類論證。


  本篇的全文是:“泰:小往大來,吉亨。拔茅茹,以其匯,征吉。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無平不陂,無往不複。艱貞,無咎。勿恤,其孚,於食有福。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帝乙歸妹,以祉,元吉。城複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我們來看本文用了那些比喻說理:

  ⑴“拔茅茹,以其江”。(拔茅草連匯結的根部一同拔掉。)

  ⑵“包荒,用馮河,不遐遺。”(葫蘆挖空,用來做渡河的工具,不至於沉設。)

  ⑶“無平不陂,無往不複”(沒有隻有平地,而不見陡坡的,也沒有隻出去,而不複返的。)

  ⑷“翩翩”。(如鳥飛翔的那樣往來自由。)

  ⑸“帝乙歸妹,以祉元吉”。(“商帝乙把女兒嫁給周文王,以次得到福祉,是十分吉祥的事情。”這是引典來做比喻。)

  ⑹“城複於隍”。(城牆例在護城河裏。)

  以上表明《泰》全篇都是在用比喻,即通過比喻說明“小往大來”的道理。這就是《周易》的“方*論”。


  《周易》第十二篇是《否》,本篇與《泰》立論的問題剛好相反。這是講“大往小來”(即盛轉衰的現象)的道理。本篇中也用了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做比喻。如“拔茅茹,以其匯”,“其亡,其亡,係於苞桑”。本身這裏用“大”和“小”來比喻事物的發展壯大,或消弱衰退的道理,不能不認為是理論思維能力的欠缺。


  “拔茅茹,以其匯”,與“泰”篇裏用的比喻一樣。後一句子裏“苞桑”,則是象征國家前途命運的危險。本篇除了這些比喻外,其它則是直接論述,直接陳述“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的轉化道理。體現了說理透徹,辯證推理明晰的一麵,讓人讀後明辨事非,一目了然。這說明《周易》除了比喻、象征的以麵外,還有理論的一麵。如“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包差。傾否,先否後喜”。(閉塞進言的渠道,對百姓來說,沒有什麽,可對大人就不是通泰之事了。蒙蔽視聽,隻會帶來恥辱。隻有打破閉塞不通的局麵,先前不通的局麵消除,後麵順暢通達的局麵就來到了,)這就是直接說理,不拐彎,不轉圈。但不否認《周易》主要是比喻說理的方式。


  《周易》第十三篇《同人》,是講述聚集民眾力量的原則問題。


  本篇裏的“同人於野”,“同人於門”,“同人於莽”,皆是象征。。本篇通過象征的手法揭示了聚集眾人的力量在於國家的利益之上。


  《周易》一書的《大有》,《謙》排序為第十四,十五。而這兩篇文章沒有運用比喻。


  《周易》第十六篇《豫》是論述安逸的辯證道理,文章中的“介於石,不終日”,“勿疑朋盍簪”是比喻。


  《周易》第十七篇《隨》,是論述“追隨”的道理。文中的“王用亨於西山”是個比喻。這是象征位置取得及穩固。暗示文王曾亨於岐山後,才擁有天下。


  《周易》第十八篇《蠱》是論述承繼"基業"的道理。


  《蠱》篇題目裏的“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後甲三日”是比喻。在《周易》裏有不少“利涉大川”的句子,這句話不是指順利的渡過大河,而是個象征的句子。這是象征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即正確的發展方向事情,其結果用“利涉大川”來比喻。


  而本篇中的“先甲三日,後果三日”,這是七日來複的觀念,在這裏是個比喻,意指完成子承父業(指基業的承繼)非一日之功,要有一個過程。


  《周易》第十九篇《臨》,是論述統治之道,即如何治理國家的道理。題目裏的“至於八月有凶”這是個象征的句子,象征事物的轉化。


  《周易》第十九篇《觀》,是對觀察認識事物的方法而立論。也就是談方*論問題的。《觀》篇的全文是:“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童觀,小人無咎,君子吝。 窺觀,利女貞。 觀我生進退。 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觀我生,君子無咎。觀其生,君子無咎。”


  《觀》篇中“盥而不薦,有孚顒若”,“童觀”,“窺觀”是比喻。這裏的“童觀”,“窺觀”,是比喻觀察認識事物的不全麵性和錯誤性。雖然“童觀”,“窺觀”的概念很難說清,但都能意會“童觀”、“窺觀”是屬於不正確的觀察認識事物的方法,那麽如何才是正確的觀察認識事物的方法呢?可作者並沒有給出。但人們不難知道“童觀”,“窺觀”相反的則就是正確觀察方法了。


  《周易》裏的第二十篇是《噬嗑》,這是講述“獄訟”上應明察秋毫的道理。即斷獄上應善於分析研究。


  《噬嗑》的題名“噬嗑”就是個象征,用口中有物咀嚼其滋味以喻斷獄上要善於分析研究。篇中的內容是通過吃食不同的肉來象征對刑獄的把握。因本篇全是用喻,用喻過多,也因時代生活習慣不同及時間久遠,就很難把握作者比喻的真實內涵,這就出現比喻喻事的模糊性。比喻說理不是借助於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能動地反映客觀現實的理性認識過程。所以不能達到對具體對象本質規定的把握,進而去認識客觀世界。比喻說理它是人的認識的初級階段,即原始思維認識階段。???

  《周易》第三十一篇《鹹》,是立論“和諧”,是以“和諧”做為本篇的論點。


  “鹹,亨,利貞,取女,吉。鹹其拇。鹹其腓,凶。居,吉。鹹其股,執其隨,往,吝。貞吉,悔亡。撞撞往來,朋從爾思。鹹其脢,無悔。鹹其輔、頰、舌。”


  本篇是通過一對戀人(戀愛過程)交往的肢體上接觸的描述,寓意“和諧”的道理。本文是通過象征揭示和諧的道理。而不是講男女交感,而是通過男女交感事例來比喻掌握建立和諧的道理。故《鹹》篇整文就是個隱喻。


  《周易》第三十二篇《恒》,是對“道德品行要恒久堅守”的立論。文章中的“田無禽”是個比喻。其意是“田獵卻沒有見到任何飛禽走獸”。單憑此句是象征什麽就不好理解了,但要給合上下句子之意和本篇的立意來認識就好理解了。這是寓意著若不堅守道德規範,即“不恒其德”如同田獵不見飛禽沒有任何收獲和那種結果。這已是隱喻。


  《周易》第三十三篇《遁》,是論述“退隱”的政治謀略。如《遁》的全文:“遁:亨,小利貞。遁尾,厲,勿用攸往。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係遁,有疾,厲,畜臣妾,吉。好遁,君子吉,小人否。嘉遁,貞吉。肥遁,無不利。”


  《遁》文中的“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是比喻。這是用“拘捕時用黃牛之皮做成的繩索捆綁,就難以解脫了”來寓意該隱退時而不及早的隱退,就會招至可怕的後果。“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是隱喻。這裏的象征或暗示,都用的恰當,在王權體製下君子(貴族統治者)們若貪戀高官顯位而不及早退隱,就會身陷牢獄或身首兩異的後果。而“畜臣妾,吉”,這個比喻句子,就不好理解了。除這些比喻句子外,《遁》篇其它句子是陳述語,在陳述中,作者貫用對比的手法來說事與非。


  《周易》第三十四篇《大壯》是論述事物“強盛”的辯證道理。


  《大壯》篇主要是用比喻說理,其中的“壯大於趾”,“羝羊觸藩,羸其角”,“藩決不羸,壯於大輿之輹”,“喪羊於易”,“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都是比喻。這是用生活中常見的,形象的事例來比喻論證本篇論題(大壯:即強盛)的辯證道理。特別是用形象的公羊角撞擊籬笆的現象來喻示“強盛”的辯證關係。讓君子明白如何把握壯大強盛局麵。這種通過生活中的常見的淺顯事例,來比喻闡明較為深刻而無法用語言表述道理。


  《周》第三十五篇《晉》,是論述“進取發展”的道理。


  《晉》文是:“晉,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晉如摧如,貞吉。罔孚裕,無咎。晉如愁如,貞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眾允,悔亡。 晉如鼫鼠,貞厲。悔亡,失得勿恤,往,吉,無不利。晉其角,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


  《晉》篇的立論,即題目中的借“康侯用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來象征繁延與發展的道理。而文章中的“受茲介福,於其王母”,“晉如鼫鼠”,“晉其角,維用伐邑”則都是比喻。這些比喻都是圍繞著命題(“進取,發展”)展開比喻說理。如“晉其角,維用伐邑”,這是借用“攻城伐邑,吹響進攻的號角”的戰爭場麵,來隱喻或象征進取發展的緊迫感。


  《周易》第三十六《明夷》,是論述在黑暗的世道裏,君子如何保存實力,即化陷為夷的政治策略。


  《明夷》全文:“明夷:利艱貞。明夷於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有攸往, 主人有言。明夷,夷於左股,用拯馬壯,吉。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箕子之明夷,利貞。不明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本篇的題名“明夷”就是隱喻。本篇的寫作手法類如“起興”。“比興”本是《詩》裏的詩歌寫作特色,而《周易》之文章同樣是用“比興”手法。我們已說過《周易》裏的文章類如《詩》裏的“詩歌”,即詩的體載,詩的語言,詩的手法,詩的思維方式。如這《明夷》就像一首詩,隻不過是詩化的哲學。本篇寫作特色是如詩之“興”,以受傷的“鳥”來比喻君子受到傷害。又象征世道政治混亂與黑暗,人才不被重視,並受到迫害。文章裏的“箕子之明夷,利貞”是用典來闡明論說的道理。而“初登於天,後入於地”也是象征手法,是借光明與黑暗來象征政治上正確到反動。


  《周易》第三十七篇《家人》,是論述“家、國”的辯證關係。本文通過對“家庭”的講述而類比國家治理上的政治道理。《家人》篇裏的“家人嗃嗃,悔,厲,吉。婦子嘻嘻,終吝”則是形象的比喻。而整篇又是寓意,由“家”到“國”的寓意。本篇又通過對比手**證了“家富”才是“國強”的道理。


  《周易》第三十八篇《睽》,是論述“背離”的辯證道理。“睽”(即“違背”或“背離”的一種行為)就是本篇中的命題。


  本篇全文是:“睽:小事吉。悔亡。喪馬,勿逐,自複。見惡人,無咎。遇主於巷,無咎。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睽孤,遇元夫,交孚,厲,無咎。悔亡。厥宗噬膚,往,何咎?睽孤,見豕負塗,載鬼一車,先張之弧,後說之弧。 匪寇,婚媾。往,遇雨則吉。”


  本篇不凡通過生活常見的事例所舉來闡述“違背、背離”的利害關係,以此說明小事有所違背,沒有害咎;而原則性的問題不能違背,若違背就造成嚴重的後果和災禍。文章中通過“遇主於巷,無咎”、“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睽孤,遇元夫”,“睽孤,見豖負塗”等生活事例,比喻論證“違背”事理所造成的不同後果,從比喻裏讓讀者明白所講的事理。


  《周易》第三十九篇《蹇》,本篇是論述“艱難困苦的多麵性與客觀性”。題目裏的利“西南,不利東北”是個比喻。這是用方位來比喻事物的相互轉換現象。即象征困難局麵的一方麵離去了,而另一方麵的問題又會來到的客觀現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