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五十八)
卷五:比喻說理是特點
第一講:《周易》寫作特征——比喻說理
第一節
“詩歌就是隱喻”。“沒有詩歌,就沒有隱喻”。“詩歌是隱喻的語言”,這說明詩與比喻的關係。
《周易》裏的篇章均運用比喻來闡述道理。這種運用比喻手法,與《詩》裏的詩歌寫作手法非常相似,甚至包括體載,即文體格式都非常接近。《周易》作者用《詩》裏的詩歌寫作的那種比類(比、興)思維方法來闡明事理。承繼了傳統的“詩性思維”方式。《周易》的哲學思想實現了突破,而《周易》的思維方式並沒有實現突破。正是受到“詩”的廣為流行的影響,才運用了比喻的方法而推明事理,這也許正是東方民族沒有中斷原始思維所造成的現象。東方的古典哲學家們(即先秦諸子),不但沒有批判“詩性思維”方法,而且繼承發展了“詩性思維”。
《周易》一書共六十四篇文章,幾乎全部是在運用比喻說理的方法。而一些篇章還是整篇運用比喻來寓意所闡述的道理。
《周易》第一篇文章為《乾》,通篇內容若按四言一句來分,可分十一個段落。其格式似乎與詩的格式沒有區別,若說區別就在於《周易》如詩的句子裏增加了“判詞”。這樣《周易》把如詩的語言及格式變成了陳述事理的文章了,即把詩體變成了文論之體了。
如這《乾》篇去掉“判詞”與《詩》裏的詩歌體裁沒有什麽兩樣:
《乾》
元亨利貞
潛龍勿用
見龍在田
利見大人
(君子)
終日乾乾
夕惕若厲 (無咎)
或躍在淵 (無咎)
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亢龍有悔
(見)
群龍無首 (吉)
我們知道《詩》裏的詩歌,多是四言一句,而《周易》的行文也多是四言一句。《周易》裏的行文及手法同樣如“詩”之“比興”。如這第一篇《乾》裏除一句“君子終日乾乾,夕陽若厲,無咎”的陳述句外,其它都是比喻句子,皆以“龍”來比喻事理。以“龍”來隱喻君子安身立命,執政處事的道理。即學“龍”的那樣替藏,變化,升騰的本領。這是象征,隱喻手法使人一看就明白無誤的認識到作者所比喻,所象征的含義。本篇的末句更有一凡象征的深意,“見群龍無首吉”。總之,《乾》文通篇就是以“龍”來比喻“君子”安身立命,執政處事的道理。
《周易》第二篇為《坤》,我們也將《坤》文按詩體形式恢複,來看其詩歌形式與詩歌語言:
坤元亨
利牝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
先迷後得主
利西南得朋
東北喪朋
安貞吉
履霜堅冰至
直方大
不習無不利
含章可貞
或從王事
無成有終
括囊
無咎無譽
黃裳元吉
龍戰於野
其血玄黃
利永貞
由此使我們看到《坤》文形式整齊,節奏鮮明,韻律朗朗上口。尤其是文中所用“霜、方、章、囊、裳、黃”之字非常押韻。
《周易》雖有詩之體,詩之語,詩之韻,但《周易》畢竟不是詩歌的匯集,而是文,即是論說文。可《周易》在闡明事理時,並不是以準確的概念和判斷、嚴密的邏輯推理來呈現,而是運用比喻說理的方式。
我們且看《坤》篇裏運用了那些比喻:
“利牝馬之貞”、“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履霜,堅冰至”、“直、方、大”、“含章”、“括囊”、“黃裳”、“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坤》篇題目中的“利牝馬之貞”,是比喻。跟著的“利亞南得朋,東北喪朋”也是比喻,隱喻著作者要表述的某種政治道理。
而“履霜,堅冰至”,雖是通過生活中直觀的認識,但已上升到理性高度。這一句不能不認為是抽象思維的結果,已寓含著一種哲理。人們對這種比喻句子,不難理解,一看就感到了生活裏無法用言語表述的道理,而運用比喻,就會意會和理解,不過這種理解往往是在展開聯想上的理解。
比喻是經驗中的智慧結果。而“經驗”是時光老人給人類留下巨大的精神財富。《周易》裏的比喻無不是從經驗中所得。《周易》作者講述是政治經驗,是從曆史和社會現實中吸取的政治經驗,講述給君子們聽的。不過《周易》作者在闡述他的政治學卻采用的是比喻說理的方式,這種思維還是處於經驗的思維。
《坤》篇裏的“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同樣是比喻。那麽這象征什麽呢,就不好理解了。運用比喻而不是直接闡明事物的道理,因沒有明晰的概念及邏輯判斷,而是隱喻著某種道理,往往要靠讀者去體味,去聯想,去領會,就會因不同的認識水平,會出現不同的理解與解釋。
用比喻說理,似乎是人類不成熟的一種思維,應是人類早期的思維。用比喻來說理,是因邏輯思維推理能力的欠缺所造成。?
《周易》第三篇文章是《屯》,《屯》全文同樣是貫穿著比喻說理。《屯》文裏的“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女子貞,不字, 十年乃字”。“即鹿無虞,惟人於林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等都是比喻。
如《屯》裏的“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舍,往吝”,這是用打獵若沒有山林官做向導,而貿然入林,就會發生危險,來比喻群子建功立業要穩妥行動。《屯》的題目命題是“利建侯”,而內容就圍繞著“利建侯”展開的論述,不過這論述全是運用的比喻,是用“婚媾”,“打獵”等生活經驗來比喻,以達到明曉政治上的道理。
《周易》裏的第四篇文章是《蒙》,《蒙》是講對兒童的啟蒙教育問題,及從小培養勇士精神。
而《蒙》篇所用的比喻有這些:“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
《蒙》裏在針對兒童的教育方法,作者用的是比喻。作者所引用的比喻而且是筮法上的術語,這個比喻卻成為後封建社會裏搞筮卜(算卦)者斷章取之為"金玉良言"。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再不告,利貞”,這段話的意思是“不是老師求教於幼童,而是幼童求教於師長。啟蒙教育兒童如同筮卜者說的,第一次請救,理應回答,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沒有禮貌地亂問,就不於回答,這是有利於正確的施教”。
這是引用筮卜上的一種說法來比喻到對兒童的教育方法。這種比喻用現在的眼光看待雖有失恰當,但那隻是個比喻,並不影響《蒙》篇裏的教育觀。《蒙》裏還有“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也是用比喻來說理。
《周易》第五篇是《需》,《需》全篇是運用比喻說理。
《需》的全文是:“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需於郊,利用恒,無咎。需於沙,小有言,終吉。需於泥,致寇至。需於血,出自穴。需於酒食,貞吉。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需》文立論是“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這既是一個陳述句,又是本篇文章的命題。而本篇的內容則圍繞這一命題展開的“論述”,不過這“論述”卻全是運用比喻。從“需於郊”、“需於沙”、“需於泥”、“需於血”,“需於酒食”到“入於穴”,沒有一段不是用比喻。用喻過多,就給閱讀理解造成困難,有一種讓你猜側之感,也就很難把握文章的真實含義了。《周易》裏的比喻不是修辭手法,而是一種思維方式。
《周易》第六篇是《訟》,是為“獄訟”而立論。在題目中,既有“立”,有“論”,已給出了一個完整的事非判斷結果。而內容隻不過是對立論問題展開的進一步論述。《訟》文內容是通過事例的舉範,再加上比喻,來闡述“訟”的事與非。這種方法也是《周易》文章說理的一個特色。
《訟》裏的“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就是比喻,這是隱喻著政治變化無常的亂世世道。
《周易》第七篇是《師》,這是為軍事立論的文章。其中的“田有禽,利執言,無咎”是比喻,這是比喻戰事中,先要捕捉息信情報的道理。
《周易》裏的第八篇是《比》,本篇是立論國家間結盟的道理。本篇題目中“原筮元永貞,無咎”句裏的“原筮”是個比喻。這是借筮卜上語意來比喻“追根問底”。
還有“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裏的“盈缶”也是個比喻。這是比喻“愛”象美酒盈滿飄香四溢那樣。
最後“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裏的“王用三驅,失前禽”也是比喻。這是用君王狩獵,從三麵驅趕,還留下一條路讓禽獸逃走。這是比喻君王若能網開一麵,寬厚仁義,就會使國家裏的百姓,不會產生敵對之心,自然是吉利的前景。
《周易》第九篇《小畜》,是論農業生產的道理。題目裏的“密雲不雨,自我兩郊”,就是很形象的語言,這是暗喻。這裏寓指著農業生產與自然關係的重要性。“密雲不雨,自然西郊”暗示著農業上要遭受自然災害,天不下雨,就要出現旱情,農業就沒有好收成。
本篇裏還用了不少的比喻。如“複自道,何其咎”。這是用走的原路返回來做比喻。這是說按老經驗辦事的道理,因為本篇是論述農業生產的道理,本篇反映了既不能有人為的影響而造成農業生產上出現災害,也要預防“密雲不雨”的自然災害。才有開篇這“應遵循原路返回,有何害咎呢(複自道,何其咎)”來比喻按成熟的經驗辦事的道理。緊跟著是“牽複吉”,這還是用道路來比喻,這是比喻在農業生產上要有正確的引領。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農業政策決策要科學化。後麵又用“夫妻反目”進一步比喻以推明要闡述的道理。最後得出推斷,農業生產上要抓著有利的時機,若因人為的過錯,就一樣造成農業生產上的災害。這就是用比喻來推明道理。若要理解《周易》文辭反映的內容,必須從比喻句子上下功夫才能把握其政治哲學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