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學演講(二十七)
卷一:正本清源話《周易》
??第五章《周易》卜筮說
??第一講:《周易》能不能卜筮?曆史上史巫又是如何用《周易》卜筮的?
??(兼論傳統“八卦”筮術的揭示與批判)
??第一節:解讀《左傳》記載的“以《周易》筮之”的第一筮例的起筮方法與解筮方法
??我們從對《周易》文本、以及《周易》符號的探源與論述,已知《周易》原初就是一部文章格式的書,而不是卜筮之書。
??到春秋時史巫見《周易》裏的那套符號,而通過那套符號和名稱又產生了兩部卦書,即《歸藏》與《連山》。春秋史巫通過那套符號和《周易》一書裏六十四名稱,又把原創《周易》改造成繇式《周易》進行過卜筮,也用過《連山》或《歸藏》卦書進行過卜筮,這些都記載在《左傳》一書裏。
??我們先看春秋史巫如何用《周易》來卜筮?
??那麽,我們來看一看《左傳》裏所記述的“以《周易》筮之”的第一筮例,是如何用《周易》卜筮的?在卜筮上它與《周易》有多大關係。
??《左傳》一書是記春秋時期的一部史書,書裏記載有春秋時期諸侯公們用《周易》筮卜人事吉凶的一些筮例。而被現在人稱為天下第一卦的是出現在《左傳·莊公二十二年》裏的記載:“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
??《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陳厲公,蔡出也。故蔡人殺五父而立之,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之“否”曰: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其在異國。非此其身,在其子孫。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風也。“乾”,天也。風為天於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於是乎居土上。故曰:‘利用賓於王’。庭實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賓於王’。獨有觀焉,故曰其在後乎。風行而著於上。故曰,其在於國乎。若在異國。必薑姓也。薑,大嶽之後也。山嶽則配天。物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及陳之初亡也。陳桓子始大於齊,其後亡也,成子得政。”
??我們先用現代的話把這段話譯出來,便於理解:“陳厲公是蔡國女人所生,所以蔡國人殺了五父而立他為君。生了敬仲,在敬仲年幼的時候,有一個成周的太史帶著《周易》去見陳厲公。陳厲公讓他卜筮,卜得的是《觀》裏的“否”繇辭。周太史說:這就叫做‘出聘觀光,利於作君王的上賓’。這個人恐怕要代替陳而亨有國家了吧?但不在這裏,而在別國,不在這個人身上,而在他的子孫。光,是從另外地方照耀而來的。“坤”是土,“巽”是風,“乾”是天。風起於天而行於土上,這就是山。所以說,‘出聘觀光,利於作君王的上賓’。庭中陳列的禮物上百件,另外進奉束帛玉辟,天上地下美好的東西都齊備了。所以說,‘利於作上賓於君王’。還有等著觀看,所以說他的昌盛在於後代吧?風行走最後落在土地上,所以說他的昌盛在於別國吧?如果在別國,必定是薑姓之國。薑是太嶽的後代。山嶽高大可以與天相配,但事物不可能兩者一樣大,陳國衰亡,這個氏族就要昌盛吧?果然,陳國第一次被楚國滅亡,陳恒子就開始在齊國興盛起來。後來陳國再次被楚國滅亡時,陳成子就取得了齊國的政權。”
??這是《左傳》裏出現的第一筮例,從這一筮例中所講述了一個曆史故事。而從這一筮例中透出了叁個信息。一,在春秋時期,《周易》在成周太史的手裏是被當作筮卜之書運用了。第二,雖是把《周易》一書用於占筮,可從斷筮(當時還不稱“卦”)上是用六十四畫符號的某一“六聯體”符號的上下“三聯體”符號(後來被稱之為的“八卦”符號)以及“繇題”名稱所用的“六聯體”符號的取象來“推演”人事吉凶的。這說明已把《周易》一書的符號,名稱派生出了八種取象的卦術內容,並且把《周易》一書的內容變成占辭運用了。第三,這個時期把《周易》變成筮書之用,還沒有附會上陰陽,五行生克內容。隻是八種取象,即天、地、風、火、水、澤、雷、山。並將這八種物象分配到三畫一組(即“三聯體”符號)的那八個符號(即八個“三聯體”符號,後稱的“八卦”符號)裏。即所謂的“八經卦”,而重疊出六十四別卦的“八卦”筮術。(雖然《左傳》裏記載的春秋前期筮例並沒有出現“卦”還“八卦”說法,但便於敘述這些筮例,也免得敘述上的混亂,以下對《左傳》裏的筮例以“卦”說之)若占出某一卦,就看那一卦畫符號的內外所屬“八卦”裏的卦象來比類、聯想、附會所要問的吉凶結果來。這第一筮例倒是為一諸侯的兒子算前程,並且一算,算出了八輩子以後的事情。從《左傳》第一筮例來看,確實在當時的占筮者(巫史)與被占筮者的眼裏,把《周易》看成筮卜之書了。
??從這一筮例所出現的內容說法,我們看與《周易》一書有關或無關的都有哪些:有關聯的內容,其一,“六十四畫符號”《周易》一書裏確實有,但已知不是《周易》裏始創,《周易》一書中所使用“六十四畫符號”時,六十四畫符號並不是筮術上的專用符號。即《周易》成書時裏還沒有把六十四畫符號演變成筮術專用符號工具。其二,筮出的〝《觀》之“否”〞這種稱法裏的這兩個名稱,本是《周易》繇式文本裏繇題稱法。但此處稱法,已不是所謂的兩卦名稱,即不是現在人們所認為“變卦“稱法。《否》是《觀》裏的“繇題”名稱,這是“春秋《周易》文本”的結構所稱法。而被八卦筮術所借用。其三,筮例中的那句話“觀國之光,利於賓於王”,這確實是出自《周易》原創一書,《周易·觀》篇文章內容,有此句內容,但不是占辭,而是《觀》篇內容裏論述政治道理的組成部分。這三項內容算是與《周易》一書有關聯的。
??那麽我們再看這第一筮例,在解卦時運用的內容與《周易》不相關聯的東西。其一,斷卦時出現的“坤是土”,“巽是風”、“乾是天”、“山”這些內容不是《周易》一書裏的《觀》之“否”裏的內容。其二,斷卦時所用的“土”、“風”、“天”、“光”、“山”這些內容是來自於“八卦”取象,“八卦”是從“六十四畫符號”與《周易》一書六十四名稱中衍生出的筮術語,與《周易》一書內容不相幹。其三,更主要的是起筮(卦)方法,不與《周易》有關。所以“八卦”筮卜中的起卦與斷卦的兩個重要環節都是與《周易》不相幹的事。所與《周易》相幹的,是巫史把《周易》一書變成六繇式的占辭,而用於筮卜了。《左傳》裏記載的“以《周易》筮之”的筮例,所依據的是“春秋《周易》文本”進行的筮例,已是將原創《周易》篡改成“六繇式”的卜筮之書。
??我們且分析《左傳》第一筮例中,周太史是如何運用〝《觀》之“否”〞來算敬仲及其子孫未來的“天機”呢?從《左傳》一書裏記載,已知春秋後期開始用“六十四卦”(即八卦筮術)進行筮卜了。通過這一筮例來看,“八卦”筮卜比龜骨占卜似乎有所“進步”了。因為龜占,要看燒灼後的龜殼的變化出的紋路“象雨”、“象霧”,純有占卜師的想象,或叫信口開合,並且成本太高。而八卦筮卜相對簡便,又節省成本,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左傳》記載中雖有龜占例子,但運用“八卦”筮卜趨於發展上的主流。從這一筮例的推斷,聽起來很有“道理”,非常“邏輯”。但這一筮例,沒有交得周太史起筮過程,即沒有交得如何起筮而得出〞《觀》之“否”〞的。也沒有交得陳侯卜問小兒子是終身卦呢?還是讓斷八輩子後的事情,這都沒有記載。但《左傳》裏記載了筮出的是〞《觀》之“否”〞。而周太史一斷就斷了個八輩子的事情吉凶來。那麽周太史是如何推斷的呢?周太史就是用的“八卦”取象(不過當時還不稱八卦,隻是有其內容,而無其名稱),就是那些“乾、坤、震、巽、坎、離、艮,兌這八種名稱及代表的八個三劃道(即“三聯體”符號)一組合的符號以及八個自然物象名稱。所以“八卦”的“畫”、“名”、“象”是三位一體的。如八卦中“乾”卦的“畫”是“≡”,而取象是“天”。這種三位一體後稱之“八卦”,正是通過《左傳》中的筮例所看到。《周禮》記載:“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別皆六十有四”。
??在算卦上把八經卦,又稱為本卦,因認為是有“八經卦”交互重疊產生出“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又稱“互卦”(這都是卦學上的稱法與內容,不可混淆於《周易》,因《周易》一書裏沒這些說法)。而六十四卦皆為重卦,在算卦上,由八經卦重疊而稱互卦。按八卦卦學,六十四卦又有名稱,這與《周易》一書六十回篇文章的名稱是有區別的。如卦學上的八卦重疊出六十四卦的名稱是由八卦取象及結合《周易》一書中的後出名稱而產生出新的卦學上的六十四卦名稱。如“乾為天”、“天地否”、“地天泰”等。六十四卦名稱與內容是《周易》一書裏看不到的東西。
??我們已知《周易》一書有六十四篇文章,雖有六十四畫符號和六十四篇文章名稱,如《乾》、《否》、《泰》等。而沒有“乾為天”,“天地否”,“地天泰”這種稱法,也正是“八卦”筮術與《周易》一書的不同。正如八卦筮術裏的“六十四卦”之一的“天地否”卦,雖然畫符號與《周易》一書裏《否》篇裏的畫符號一樣的,但兩者的名稱與內容是不同的,筮術上叫“天地否”,而《周易》一書裏是《否》。八卦筮術裏的“天地否”卦符號,上卦為卦學上(或稱八卦筮術)的八經卦裏的“乾”卦符號,取象為“天”,下卦為“坤”卦符號,取象為“地”。可通過“天”與“地”取象用在筮卜上去聯想、比類人事吉凶。而《周易·否》篇內容是講述政治上閉塞不通會導致由盛向衰的轉化現象,沒有什麽“天”、“地”的說法。這就是八卦筮術與《周易》一書的區別。八卦筮術是從六十四畫符號及《周易》一書名稱所衍生出的筮術東西。
??《左傳》裏的第一筮例的〝《觀》之“否”〞這種稱法,被後來的易學家研究看作是兩個卦,一個是《觀》卦,一個是《否》卦,被認為是《觀》和《否》兩卦的稱法,並認為《觀》卦是主卦,《否》卦是變卦。被認為是個“變卦“筮法,這是後人隻知今本《周易》,而不知有春秋《周易》文本的錯誤說法。
??那麽,《左傳》第一筮例,陳厲公請周太史筮卜,是怎麽筮出《觀》之“否”卦呢?雖在八卦筮卜上用六十四卦來“推斷”人事吉凶,是有固定不變的六十四畫符號演變成卦畫符號(即卜筮工具),而通過取象的那一套方法,而所謂要推演出人事的吉凶來。但如何得出六十四卦裏的某一卦呢?這是一個起卦的方法問題。現在我們大多都熟習街頭巷尾或坐館算卦先生的起卦方法多是用三個銅錢搖出一卦來,為問卦者,算出個吉凶來。那麽在春秋時期是個怎樣的起卦方法呢?《左傳》一書記載的筮例裏,並沒有講述如何起卦的。我們就得從《係辭傳》裏尋找。因《係辭傳》裏有講筮卜的理論與方法。《係辭傳》裏有一段“大衍之數”,已被學者公認是講起卦的方法。其文如下:
??《係辭》裏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分而為上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象四時,歸奇於抄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抄而後卦。……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顯道神德行,是故可以酬酢可與祐神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八卦推演的數是五十,但隻用四十九。將四十九根蓍草任意分兩組,以象征天和地。從一方抽出一根豎掛在天地之間象人,天、地、人三象齊全。象征天地的蓍草四根一揲數之,以象征四季,餘下的蓍草,放在豎掛蓍草一處,以象征閏月。五年兩閏,因此再重複上述步驟。……所以經過四次布策而推演出筮《易》,共計十八變,而後成一卦,八卦算是小成,而在此基礎上引伸觸類旁通,而得到豐富卦象,天下發生的一切事情都包括盡了。易卦顯現出神明和道的作用,所以掌握了這些,就可以完成神明的使命,就可與神祐的那般造化了。”
??我們已知《係辭》在原創《周易》一書產生幾百年後,原創《周易》被再次篡改成“六爻式”結構文本後,所依據的是卦爻式《周易》為藍本而產生的一篇論述“八卦”占筮的原則與方法文章,而不過是將今本《周易》(即卦爻式《周易》)與“八卦”混淆在一起而論述。當然《係辭》裏也闡述了今本《周易》的義理。
??從《係辭》裏的“大衍之數”可知,“八卦”占筮的起卦方法。不過單憑《係辭傳》裏的“大衍之數”還不能夠準確的認識《左傳》裏記述的筮例是如何起卦的。單憑“大衍之數”這段話想起個卦來,是有難度的,因為那段文字過於簡單的敘述。還好又過去千年後,到了宋朝,又出了一個大儒朱熹,雖然他也認為“大衍之數”費解,但終於給解開了,他這樣說:“言天地大衍之數,揲蓍求卦之法,然亦略矣,意其詳其於大卜筮人之官,而今不可考耳。其可推者,《啟蒙》備言之”。朱熹的大意是:“這段講的算卦方法,可說的太簡略了。這套東西到底怎麽玩,大概隻有上古那些占卜官才曉得。現在早已無從考證了。這些是如何推演的,所寫的《啟蒙》一書裏有詳細的解說,請參閱之。”(《周易本義》)
??當然今天人能解開“大衍之數”所講的起卦方法,得歸功於朱熹解筮的“啟蒙”了。???
??由《左傳》裏記載,春秋時期諸侯逐步放棄了龜占,而用“八卦”筮術來卜筮(即後稱的“算卦”)。按《係辭》裏的“大衍之數”章說法,大抵是揲蓍成卦方法,即用蓍草來起卦。用蓍草揲蓍起卦是與“數”理有關。揲蓍之法裏加進去數目,這又是古人習慣於天地物象比類思維有關。蓍草是一種植物的莖,古人作為起卦的推演工具,是因古人認為蓍草與龜是一樣的神物,是能夠通神的東西。我們先來聽聽古人對蓍草的神秘說法:
??《洪範·五行》曰:“蓍之言為耆也,百年一本生百莖。此草木之壽,亦知吉凶者,聖人以問鬼神。”
??《說文解字》:“蓍,蒿屬,從草,耆聲。生千歲三百莖。”許慎把蓍草解釋的猶如天上的蟠桃樹,蓍草生長千年長出了三百個莖,能不神麽。
??《論衡·狀留篇》:“蓍生七十歲生一莖,七百歲生十莖。神靈之物也,故生遲留,曆歲長久,故能明審。”
??《史記·龜策列傳》:“王者決定諸疑,參以卜蓍,斷以蓍龜。”又說:“聞古五帝、三王發動舉事,必先決蓍龜。傳曰:下有伏靈,上有兔絲;上有搗蓍,下有神龜。……聞蓍生滿百莖者,其下必有神龜守之,其上常有青雲覆之。傳曰:天下和平,王道得,而蓍莖長丈,其叢生滿百莖。”
??《白虎通義》:“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神,以其長久,故能辯吉凶。”
??《春秋繁露·奉本》:“其猶蓍百莖而共一本,龜千歲而人寶,是以三代傳決疑焉。”
??《博物誌》:“蓍千歲而三百莖,其本以老,故知吉凶。”
??這古代裏的大學問家把一種植物說得如此神秘,而一般人能不迷信這種神物呢?蓍草被卜筮者看做神明之物,而用於卜筮上的演算工具(即起卦工具)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左傳》裏記載的筮例的起卦法,現在的“易學”研究者就是依照《係辭》裏的“大衍之數”章和朱熹與蔡元定合撰的《易學啟蒙》裏的說法,而再現春秋時期以揲蓍起卦的方法。
??我們也能通過“大衍之數”章裏的說法以及結合朱子的《啟蒙》來演示《左傳》裏所記筮例的起卦方法。
??《係辭》裏雲:“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卦。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是故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
??而《係辭》裏所言的“天地之數”是“五十有五”,而這“五十”之說,是有脫漏之嫌。因古人的思維方式是比喻聯想式,不懂得邏輯推理,而習慣於把“天地人”比類聯想在一塊。“大衍之數”章裏把一至十的數說的很神秘,把一至十裏的奇偶之數說成為“天”、“地”之數。把天數相加(一、三、五、七、九)共二十五,地數相加(二、四、六、八、十)共三十,天地數共為五十五,五十五就是所謂的“天地之數”。
??“大衍之數五十”,後人研究應為“大衍之數五十有五”,認為是轉抄時脫去了“有五”二字,不管五十或是五十五,但隻用四十九(無論是四十九個蓍草莖還是其它四十九個替代品)就可推衍起卦了。
??至於“五十”不用,而用“四十九”是何根據呢?前人也有說法“演天地之數所賴者五十也,其一不用者太極也。”
??看到了吧,這古人筮卜時,如何起卦是有講究的,是有依據的,這就是學問。
??總之,無論“五十五”或“五十”,但在起卦時隻用四十九個數,即隻用蓍草莖四十九根來作為起卦的推演工具。
??我們這裏隻簡要說(下一講裏有詳說)揲蓍起卦法需要幾個步驟而通過“三變”來得到六聯體符號裏一畫來,要想得出一個六畫符號,則需要通過十八變得到六十四卦裏的某一卦畫。也就得出“六十四卦”裏的某一卦來。這《係辭》裏的“大衍之數”章,應是前漢人的說法,因帛書《係辭》裏還沒有這一段話,正因這段說法,是以今本《周易》(即卦爻式的文本《周易》)為藍本所說的起卦方法。
??那麽,“大衍之數”在起卦上適應不適應春秋《周易》文本呢?即《左傳》裏所記載的筮例呢?一樣適應。因春秋《周易》文本雖沒有篡改成數字爻式,而是每個“六聯體”符號做為每篇首,把排第一的“繇稱“看作卦符號的第一畫,到第六“繇稱“看作卦符號的第六畫,即把每篇的六聯體符號與六繇稱一一對應來看待,就能適應“大行之數”起筮而起到某一“畫符號“和某一“繇稱“的某一繇辭說法(通過規定“老“變“少“不變的說法,可在起筮時一並得出某一繇稱裏內容,即所謂占辭)。
??《左傳》裏記載的第一筮例,是史巫以春秋《周易》文本,通過蓍草推演起筮,即要經過“十八變”才能得一“卦”西。是通過三變得一繇,這樣周太史筮出《觀》,就得經過六次十八變,得出的數是七、七、八、六、八、八;又通過“數”換成“繇畫”符號所得出的。
??以蓍草推衍,通過“十八變”得出的數字按奇偶之數換成繇畫符號,就可起出一“卦”來,卜筮的巫史,不用翻本就知是哪一“卦”了。《左傳》裏記載的第一筮例,周太史就是這樣筮出了《觀》中的“否”繇辭來“推算”小陳完以及其子孫的命運吉凶的。那麽,通過這一“起筮”方法知道,這與《周易》一書裏的內容是無關的。因《周易》一書裏即沒有講筮術的方法,也不講斷卜筮的內容。若想從《周易》一書學得“起卦、算卦”,隻能是白日做夢。隻有把六十四畫符號派生出卦學,有了“八卦”內容,再結合《係辭》裏的“大衍之數”才能起出六十四卦裏的出某一卦。這無疑說明《周易》與“八卦”筮術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周易》一書已早出,而八卦筮術是晚出的卜筮之術。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