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周易哲學解讀> 《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一十二

《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一十二

  問:《周易》第四十七篇《困》文講述了什麽?

  答:為君子講述不要迷困於榮華與顯貴中而不能自撥的政治風險道理。


  《困》篇原文是:

  “()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


  臀困於株木,入於幽穀,三歲不覿。困於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凶,無咎。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凶。來徐徐,困於金車,吝,有終。劓刖,困於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困於葛藟,於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困》文論述的意思是:

  “能使處以困境險地,而轉化為通達順利,這是針對那些守正道的賢達的大人,才是吉祥而沒有災禍,有這種說法,豈能不相信嗎?

  待屁股遭受到刑杖,又投入到昏暗的牢房,多年不得與親人相見(這是被困於牢獄之災)。而另一種困境之地,是處於上層的酒宴公務,身穿王公貴族身份的服飾,接待方國來賓,要利用好禮儀文化手段,而征伐,帶來的凶險,也就不要怨咎。如同,絆著了石頭,又按著了蒺藜,回到家裏,不見了妻子,豈不是凶險了嗎?前來總是懶慢之狀,這是被豪華舒適的寶馬香車所迷困,總舍不得離開這種享受。待到遭受割鼻斷足之刑,正是迷困於身佩紅色綬帶的顯位之中。後來慢慢脫離了那些迷困之地,緬懷祖先有了反躬自省。如同困於葛藤纏繞的危險之中,身在動蕩不安地環境裏,有所行動,就悔上加悔,應遠離那些危險之地,才是吉祥。”


  “困”:困境,險地。《困》篇所立論的已然是憂患意識,為君子講述的是不要迷困於榮華與顯位之中。“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這是本篇的立論,其意是“處以困境之地,能夠擺脫,而轉化為通達順利,這是針對那些守正道的賢達的大人,才是吉祥而沒有災禍,有這種說法,豈能不相信嗎?”


  《困》文內容則通過生活事例來論述別迷困於榮華與顯位之中,否則會造成牢獄之災的道理。


  《困》文依然是為君子講述容易困於險境之地的幾個方麵,這都屬於政治層麵上的事情。主要是別迷戀高官厚祿與榮華富貴之中。通過舉例講述享受眼前的高官顯位與榮華富貴,而不自省與自拔,災禍就會降臨。這是為君子講述政治風險與謀略。在封建家長製的王國裏,政治風險始終是無法避免的,上至君王,下至諸侯大夫,沒有不潛在著風險。高高在上的王,可能某一時刻,會被推翻遭殺身之禍。而作為諸侯大夫,可能某一時刻裏,而引來災禍,身陷牢獄或殺頭。所以,在王權時代裏隻有從政治上不斷地取得政治經驗,作為警示之言,來教育人們。如“不做高官不害怕,不享榮華心不驚”,來使迷戀高官顯位者醒悟。但在王權時代裏,而沒有不向往高官顯位,也沒有不貪圖榮華富貴的。前後封建時代做官的是一條高風險之路,也是一條容易腐化墮落貪婪享受的路徑。一批批官員落馬了,而另一批早已望眼欲穿的人等著躋身於官位。這正是封建官僚製社會自身弊端所造成。


  總之,《困》文就是為做官者(君子)敲的警鍾,讓君子時刻心存憂患意識,別貪戀榮華與顯位,免得身陷牢獄之災的道理。


  《大象傳》由《困》而闡發出“君子以致命遂誌”的一番道理,這意是"君子因此要懂得不怕舍棄生命,也要去成就誌向"的道理。 當然《大象傳》闡發的意思與《困》文本義則不相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