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學解讀姊妹篇 周易問答一百零一
問:《周易》第三十六篇《明夷》文講述了什麽?
答:講述的是賢才之人受到傷害被迫出走。即政治黑暗遮蔽了光明,君子受到了傷害,但利於所處艱難境地的君子,學會走出險境,等待未來的道理。
《明夷》全文是:
“()明夷,利艱貞。
明夷於飛,垂其翼;君子於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明夷,夷於左股,用拯馬壯,吉。明夷於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貞。入於左腹,獲明夷之心,於出門庭。箕子之明夷,利貞。不明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
《明夷》文講的意思是:
“黑暗遮蔽了光明,君子受到了傷害。但利於所處艱難境地的君子,走出險境,等待未來。
明夷鳥飛時,它的翅膀垂掛了下來,這是受到了傷害。君子出走在路上,三天沒有吃東西。君子前往別處,這是因主人有了說法的緣故。明夷鳥受到傷害,傷在了左腿。要等待拯救的籌碼強盛了,迎得的是吉祥。受傷的鳥向南方飛去,暫避得其首領的保護。不可操之過急,等待時機。那是把君子放入不尊的位置,怎能獲得賢人之心,於是出走離開了那個門庭。箕子像受傷的鳥那樣,出走到鄰國,對未來不是很有利嗎?(造成賢人出走)那正是沒有了光明,黑暗來臨。初始還能光明四方,可後來就暗無天日了。”
“明夷”應是一種鳥,《明夷》借明夷鳥如“詩”那樣來起興。並借鳥隱喻賢才之人受到傷害被迫出走,但從“明夷”的字麵義來看,也含有光明(明)消失(夷)的意思。寓意世道黑暗。
《明夷》題目是“明夷,利艱貞”,其中的意思是“政治黑暗,在艱難的環境裏,應於守正。”不過還有另一層意思是“黑暗遮蔽了光明,君子受到了傷害。但利於所處艱難境地的君子,走出險境,等待未來”的道理。
《明夷》一文則圍繞著"明夷"來隱寓所講的道理,最後引用曆史典故寓意賢臣受到主人的傷害,表明政治不明的道理。
正是文引用曆史典故"箕子之明夷,利貞",來讓受到傷害的君子去效法學習。《明夷》文中的“箕子之明夷,利貞。”
是借曆史事件來論證因主人的錯誤,賢明人士受到傷害出走的事實。這是《明夷》的中心思想。《明夷》開頭以“明夷鳥”起興的手法,隱喻君子受到傷害而出走,本段是舉例說明問題的所在。是借曆史上發生過的事件,來闡明所論述的道理。“箕子”本是殷紂王的庶叔。因紂王無道,箕子勸諫紂王,反而遭到紂王的迫害而逃到東方。本段的意思是“箕子在黑暗無道的政治裏,而出走離開,對未來不是很有利嗎?”這是借曆史故事,以教育現實的當政者,特別是處境艱難的“君子”,放眼未來,走出困境,要學箕子那樣,離開那個“門庭”,等待時機,最後反而得到封國的好結局。
《明夷》文最後是總結性的闡述,君子受到傷害的根本原因,是“不明晦,初登於天,後入於地”的這種政治黑暗所造成。這是用“登天”與“入地”來比喻國家政治上的前後不一,開國初期與開國後期政治上的變化,即有光明走向黑暗。從這一段內容來看有一種影射,隻有文王開國時期,是政治比較清明,是“初登於天”,也隻有周到了衰落時,才是政治上的“後入於地”。這就是政治上的天壤之別,這是用光明與黑暗來隱喻著周王朝的曆史命運。
《明夷》內容又有點像《論語》裏的“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這句話的意思,國家政治清明時就可出來做官了,若國家政治黑暗時期就應收斂自己隱藏起自己。
《明夷》主旨已然是為君子講述的政治謀略或政治韜略。在政治環境險惡時,應做到韜光養晦,艱苦隱忍,或脫離險境求得自保,並積蓄力量,待機而動。
《明夷》又是通過比興,隱喻政治上的黑暗,君子受到迫害。又通過引用曆史事件而啟迪君子學會政治韜略,即借鑒曆史的經驗與教訓。
總之,《明夷》依然是為“君子”講述安邦治國上的政治道理。
《大象傳》通過《明夷》而闡發出“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的道理。其意是"君子由此要懂得治理民眾,既要掩藏其鋒芒,又要明察其秋毫”的政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