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六篇(五)
用四十九根蓍草推演出一卦,通過推演出的四組數字,又規定出一個筮術上的原則,叫“老變,少不變”。這就涉及到占筮中的“變卦”說。但《左傳》裏的第一筮例,史巫把原創《周易》改造成“六繇”形式,而當成筮書使用時,同樣可通過揲蓍而起筮(後稱“卦”)。《左傳》裏記載的是"《觀》之“否”"卦。周太史筮出的《觀》(卦)是通過十八變推衍出來的。而“否”卻不是通過所謂的“變卦”得來的。而後人從卦學上說這一筮例裏出現的“否”是《否》卦,這一筮例的"《觀》之“否”",也就被說成是兩卦。即說成《觀》是主卦,《否》是變卦,《否》是通過主卦《觀》的爻變產生出的一個“變卦”的說法。這就涉及到“老變,少不變”的算卦方法。為何老變少不變呢?而在生活裏不是少變老不變嗎?古人認為物極必反,亢龍有悔,事物發展一定端位,就要變化。後來稱的老陰、老陽,是通過自然界裏的現象抽象化了的認識。古人看到月亮的圓缺,四季的變化,通過直覺的,感性的認識,得出的理論,就是陰極轉陽,陽極轉陰的循環認識論。把看到的天地自然變化類比到社會人事上。但《左傳》記載的“以《周易》筮之”的筮例,不是後人認為的變卦筮例,如這第一筮例裏的"《觀》之“否”",不是“變卦”,而是“變繇”筮例。即"《觀》之“否”"隻是筮出的《觀》一卦,而“否”隻是所筮出《觀》裏的一個“繇題”的名稱而已。
把《左傳》裏的第一筮例,說成是“變卦”,是不知《左傳》裏記載的“以《周易》筮之”的筮例,是已把原創《周易》文本篡改成“六繇式”結構形式的卜筮筮例。把《左傳》裏的筮例說成是“變卦”筮法,是以今本《周易》(即“六爻式”《周易》)說之的結果。而這種說法又是漢至今的傳統說法,導致這傳統的說法上的錯誤,是隻知今本《周易》,而不知有“繇式”《周易》。
由《左傳》裏所記,春秋時期史巫運用春秋《周易》文本(即“繇式”《周易》文本),用蓍草按“大衍之數”筮法,一樣的起出六十四個不相同的“六聯體”的某一個“六聯體”符號(即後稱六十四卦的某卦)以及這個“六聯體”符號裏的某一“繇辭”來。不否認春秋《周易》文本,已是巫史將《周易》原創文本改造成筮卜的結構形式。即把《周易》裏的文辭改編成筮卜的繇辭形式了。春秋《周易》文本在巫史手裏一樣的可按“大衍之數”的說法起出卦(當時還不稱卦,是以六十四個不相同的“六聯體”符號做標記,還是以《周易》裏的六十四名稱稱之都有可能)來,因為《左傳》裏記載的筮例不單單隻是以春秋《周易》文本進行的筮例,而是有春秋《周易》文本以外的卦書筮之的筮例。但都是離不開那套“六聯體”符號,所以以“六十四個不相同的六聯體符號掛進去筮辭,成為卜筮之書,都可以“大衍之數”說法,即通過“三”,“六”十八變,而得出六十四卦中某一卦(即六十四個不相同的“六聯體”符號裏的某一“六聯體”符號),以及某卦裏的某一繇辭來。但《左傳》一書裏記載的“以《周易》筮之,遇某之某曰”的筮例;或說“筮之,遇某之某曰”的筮例,多不是現在“易學”上認為的“變卦”筮法,即所謂的是有“本卦”裏的“爻變”而得“變卦”(即新的一卦)的說法。而《左傳》裏記載的“筮之,遇某之某曰”筮例絕大多數是“變繇”筮法,這正是由春秋《周易》文本的結構形式所決定的了。
後人把《左傳》裏出現的“以《周易》筮之,遇某之某曰”的筮例,說成“變卦”,則是錯誤的說法。《左傳》裏記載的無論是“以《周易》筮之”,或是以《周易》“引之”(即引用繇式文本《周易》裏的文辭直接用於說理),無不表明的是使用的一種文本,即春秋《周易》文本。這些已在“《周易》文本說”中講的很明白。那麽今天易學界上把《左傳》裏記載的以《周易》筮之的筮例,說成是“變卦”筮法,實乃是不懂春秋時期的春秋《周易》文本結構形成所致。
在“易學”上有兩個概念,即“變卦”與“卦變”,而在曆史上也沒有明晰其概念,有時候則是混為一談的。
我們先說“卦變”。
“卦變”說的源頭。《係辭》雲:“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這應是《係辭》中所講的“卦”之來法,即“八卦”(或稱六十四卦)生成說法。
《說卦》裏也有說法:“《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渭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
這是《說卦》中的父母“三索”(生出)六子女的說法,又是一種“八卦”生成的說法。這是以乾坤父母卦生出三男(震、坎、艮),三女(巽、離、兌)六子卦說。這種說法嚴格的講構不成“八卦”生成論。即“乾三”與“坤三”是如何來的呢?《說卦》裏的“三索”出“六子女”應為筮法。還構不成“八卦”生成說。而《係辭》裏的說法:“八卦成列,因而重之。可構成‘六十四卦’生成說法。即所謂“六十四卦”的產生方法。
漢京房的八卦新筮術的構建,即通過“八卦”與“六十四卦”(在筮學上“八卦”與“六十四卦”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往往人們有時是混為一談,不但兩者混為一談,還與《周易》混為一談。說“八卦”就意味著是指《周易》一書)架構出“八宮納甲”筮術。是以八純卦為綱,五十六卦為目。並由每一純卦變為七卦,為一宮。這隻能是以六十四卦畫,排演出的一種新筮術,可稱為是“卦變”說,而非是六十四卦生成說。
虞翻的卦變說及後世諸圖示的出現。
現在易學上講虞翻的“卦變”,是以卦變法以解釋《周易》。並且到南宋俞琰時在虞翻的“卦變”說上,以“圖式”再現其說法。俞琰搞出的“卦變圖”名稱是“先天六十四卦直圖”。漢虞翻用“卦變”注釋《周易》,並未畫出卦變圖式。而南宋人俞琰是在他的《易外別傳》一書中,卻在虞翻的“卦變”說法上畫出“卦變圖”。胡渭的《易圖明辨》一書裏有這一“卦變圖式”。
這些說法均屬“易學”上的東西,即是從那套畫符號上派生出的說法,與《周易》一書無關。《周易》一書裏不講“卦變”,連“卦”字也沒有出現。
嚴格的講,唯《易傳·係辭》裏的說法“因而重之”是“八卦”生成的一種理論闡述。而其它均不構成那套卦符號生成論。《說卦》裏的說法,應為筮法一種。京房八宮筮術,卻是通過卦畫符號的變化,推演出一宮中的七卦。這屬構建出的新筮術,也不是講“八卦”生成論,是“卦”變“卦”的一種推演方法而已。漢魏時期的虞翻也講卦變,但那是通過“卦變”等說法,解釋今本《周易》裏的卦爻辭之意的,是屬解釋《周易》“易學”內容,不是筮術內容。
若從“卦變”字意上看,由卦畫符號的變化而推演出某卦畫(即新的卦)。那麽西漢時期孟喜的“卦氣”說中的十二月卦(又稱十二消息卦或十二辟卦),也是“卦變”的方法。而這“十二消息卦”之說在後“易學”上是個很有影響的學說。“十二消息卦”正是通過“六十四卦畫”裏的十二個卦畫符號“排演”而得出。即通過“六聯體”的畫符號的以此變化而得出十二月卦的說法。漢人講“卦氣”及“十二月消息卦”,其目的是為了“陰陽災異占驗”而用,即漢時占驗筮術裏產生的說法。
一年中十二月配六十四卦中十二卦如下:
(因圖片無所上傳,故略)
有了十二月卦,在“易學”上就又衍生出陰陽消長的諸多說法。
而由此一套六十四畫符號,被演義成“卦”說後,而派生出諸多神秘說法。還有“互卦”說,即“卦畫”中有“卦”。廣義上講“互卦”說也是從卦畫中組合而看出“八卦”(即八卦符號)來,也是一種“卦變”說。
無論“卦變圖”,還是“十二消息卦”的說法,都不過是借著在那套“六聯體”符號所附會上的陰陽屬性(即爻畫分陰分陽)來說事。
若以卦畫的變化而得另一卦,而看成是“卦變”的話,那麽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並不是漢儒創“卦變”說。春秋《周易》文本被史巫用於筮卜,以《周易》裏的文辭改做“繇辭”,而比類聯想附會人事吉凶。每卦裏的“繇稱”(或稱“繇題”)就是以每卦裏的卦畫符號從初畫基礎符號變起而得出另一卦畫,來做為每卦裏六句繇辭的一個繇題。這種以一個“六聯體”符號裏的一劃而“變”,就變成了與六十四個不相同的“六聯體”符號裏的某一“六聯體”符號相同。這若說是以卦變卦,應是“卦變”最早的例證。但可惜春秋時期流行的春秋《周易》文本,在春秋之後,曆代並沒人考證出來。也就不識春秋《周易》文本裏是用每個“畫符號”(即“六聯體”畫符號)中的初畫變起,而所得出另一個“六聯體”畫符號,並將這一個“六聯體”符號及名稱做為一卦裏的繇辭的排序稱謂。因一個“六聯體”符號是有六個劃道(或連或斷的兩種線段,當然這是後來“六聯體”符號的寫法)組合,從初畫變起(即“—”變成“— —”,或相反)依次變化,變六次,也就得出六個不相同的“六聯體”符號,就把這六個“六聯體”符號和名稱(後來在卦學上一看便知是六十四卦裏的某卦符號和卦名稱)作為一卦裏的六個繇辭的繇題,這是《周易》原創文本被篡改成繇式《周易》的結果形式。如繇式《周易》(即春秋《周易》文本)裏《乾》的結構形式:
( )乾:元亨利貞。
( )姤:潛龍勿用。
( )同人: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 )履: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 )小畜:或躍,在淵,無咎。
( )大有: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 )夬:亢龍有悔。
( )坤:見群龍無首,吉。
(說明:每個( )裏是一個“六聯體”符號,因無法打出故用( )代替。再一《周易》裏唯有“乾”“坤”兩篇裏各多出一句繇題。)
這就是由《乾》的符號從初畫依次“變”(即“—”變成“— —”),其結果依次變出的是“姤”、“同人”、“履”、“小畜”、“大有”、“夬”這些後來所命名名稱裏的六個“六聯體”符號。這六個“六聯體”符號和六個名稱作為繇式《周易》文本《乾》裏繇辭的繇題了
(直觀來看春秋《周易》文本裏的《觀》篇符號與名稱和內容。因無法上傳圖,故略)
從一套六十四個不相同的“六聯體”符號,演變成卦術上的算卦工具後,也變成了六十四卦符號的稱法,由此“六十四卦畫符號”而衍生出諸多筮法和學說。如這“卦變”之說,並且後人行諸許多“圖式”表示。而又引起曆史上不少學者對“卦變”的考辯。形成了“易學”上一門難以使一般人弄懂的神秘學問似的。實乃是從那麽一套“六十四畫符號”(即六十四個不相同的“六聯體”符號)不斷演義出的東西。我們在《周易》符號說裏已講過“六十四符號”形成的曆史淵源,已知“六十四畫符號”是有兩個基礎符號交替組合,可組合出不同“聯體”的不相同符號組合來,這種組合可以推演到無限大的符號排列組合體式,古人隻取六十四個“六聯體”的符號來使用,而這六十四個不相同的“六聯體”符號已成定式,即固定不變的符號組合,這種組合並沒有什麽神秘可言。
後人通過那套符號,附會上陰陽屬性,再通過“六聯休”畫符號的“變畫”,“交互”,“相背”等可排列、分類組合出不同形式組合,實乃如同一種數學符號組合遊戲而已。古代從那套畫符號上派生出的“八卦”筮術及各種學說;均沒有科學成分,而是變成了巫術的工具。而今又通過那套符號派生出的“科學易”說,隻是呼聲大,實際難見科學成果。即通過那套符號,對國人而直接啟發出的科學成果,未見有實例。雖有西方人通過傳播過去的《易經》,從那裏麵看到了那套“六聯體”符號,所謂引發出計算機的一場革命,那是西方人受到那套畫符號的啟發而已。可中國人“日用而不知”發明出“二進製”電腦程序,也並沒付諸於數學上的應用,卻把那套符號應用與算卦,成為巫術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