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周易哲學解讀> 《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四)

《周易》哲學解讀 “導說”第一篇(四)

  《周易》哲學解讀

  (上卷·第一篇·第一節)

  (續)

  “我想給大家潑的第二盆冷水就是:在現代學術界,我們沒有幾個人是真正讀懂《周易》、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周易》學家。實際上,我在國外講學時曾說過一句很尖刻的話:“整個20世紀,我們隻有兩個半易學家!”哪兩個半人呢?第一個是杭辛齋先生,第二個是尚秉和先生。那半個是誰呢?是張政烺先生。我個人以為隻有這兩個半人才是真正把《周易》讀懂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周易》學家。換句話說,衡量一個人的易學知識水準,隻要看看他對傳統《易》說的繼承和理解的程度,即看看他對杭先生的《周易杭氏學》、尚先生的《周易尚氏學》、張先生研究《周易》的幾篇論文的理解程度就可以了。”(2)


  這段話應算是劉教授給出的“真正意義上的、正統正宗的《周易》之學”的答案了。劉教授認為有兩個半人讀懂了《周易》,讀懂《周易》的人,對《周易》進行的學術研究的文章,按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正統正宗的《周易》之學”。事實上劉教授“兩個半人”的說法也是錯誤的。杭辛齋先生和尚秉和先生的“易學”應是傳統易學的組成部分。而張政烺先生把《周易》以前出現的“六十四畫符號”說成是“數字卦”,更是錯誤的認識。正是這些“易學”家們,把《周易》之學攪得越來越混亂。但劉教授對今天“易學”上的混亂現象的不滿是可以理解的,其某些觀點也是正確地。


  如今從網上所看到眾多的“周易”或“易經”‘研究會’、‘學會’、‘協會’,其目的是一個,騙錢。在所謂召開的‘易經研究會’,隻要交錢就能參加,並且按所教的錢數也就會頒發‘易經大師’的各種稱號(實乃是算命的各種頭銜),這無疑是助長了‘大師’級的騙子們越來越多的根源,也正是那些‘大師’們有受騙到騙人而走上了不歸路。不客氣地說,那些‘大師’級的算命者(包括八卦、八字、風水等),都不過是在扮演著《皇帝新裝》裏的“大臣”角色而已。


  所以,當今的“易學專家”或“易學泰鬥”是幹什麽的也就不言而喻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把《周易》與“算卦”混為一談。但通過“易學”上的眾家研究成果來看,人們看待《周易》與“算卦”又不能不混為一談,誰又能分清《周易》與“算卦”還是兩回事呢?專家都一口同聲的認為《周易》本是卜筮之書,何況一般的群眾了。正像劉教授這位“作為一名專業的《周易》研究學者”不也是接受“係辭傳”裏“亦筮亦理”解釋《周易》的說法麽?

  請看劉教授所言:“亂歸亂,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 研究《周易》,應用《周易》。是古為今用,是《易》為我用。挖掘古典,造福今人! 在對《周易》的基本認識上,中國哲學史上第一部金璧輝煌的、偉大的解讀《周易》的著作——《易傳》,正式提出了研究和應用《周易》的四大體係說。即: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製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這幾句話是什麽意思呢?它是在講《周易》這一部書實際上卻包含了聖人的四個方麵可供人們去學習的道理和功能。哪四個方麵呢?想要用它來指導自己的語言和說話藝術的人,可以直接學習它的文辭;想要以它來指導自己行動的人,就要學習它的變易特點;想要用它來指導自己製造工藝的人,就要學習它對形象的把握;想要用它來算卦的人,就要學習它的占筮方法。而我們已經知道在此之前,《周易》隻是具有一個特定的作用:“以卜筮者尚其占”!現在,正是因為《易傳》的出現,致使《周易》的占筮特點已經退化到了第四位!原始的唯一性的目的和體係現在被改造成了具有四個並列的功能屬性的新學說,即保留了傳統,又對傳統進行了全麵的革新和整合。既然它具有四個功能,那麽現代某些學者一味地指責《周易》的卜筮功能試圖來否定全部《周易》學說,顯然這類觀點是不合適的。”(3)


  【(1)(2)(3)見網文:劉正教授在全國《周易》哲學和河洛文明學術討論會開幕式上的學術演講】


  這說明劉教授已然沒有走出“亦筮亦理”認識《周易》的觀念,而傳統的“易學”正是“亦筮亦理”對《周易》進行的解釋模式。劉教授對今天“易學”上的混亂現象雖憤憤不平,豈知那正是傳統“易學”所造成的混亂。


  我們今天所見、所讀的通行本《周易》,從眾多學者,專家,教授進行的解釋,翻譯來看無不是從象數、陰陽、爻位及夾帶著所謂的“卦爻辭”辭意作出的解釋。不外是“亦筮亦理”的模式去解釋《周易》,隻是從“筮”或是從“理”上孰重孰輕而已。


  這正是“易學”解釋的對象,是今本《周易》所致,而今本《周易》的結構形式,不正是史巫算卦的一種卦爻形式麽?所以今天的“易學”學者,麵對“易學”的解釋對象,不正是那本卦爻式的《周易》嗎?他們自然是遵循著傳統的“易學”解釋方式,誰能說不對呢?誰能不認為今本《周易》不是算卦之書嗎?所以當今權威專家,學者,教授把今本《周易》定性為卜筮之書,可見有誰出來反對過嗎?

  既然把《周易》定性為卜筮之書(即算卦之書),並且也不否認今本《周易》的結構形式是“卦爻”格式。可這被定性為卜筮之書的今本《周易》,為何與“周易與預測學”、“文王八卦”、“卜筮正宗”這種卜筮之書完全不是一回事呢?而且古今又有那麽多學者,並不以算卦角度去研究“本是卜筮之書的《周易》”呢?這真讓人困惑。況且後封建社會的兩千多年裏,居然把一部“卜筮之書”,尊奉為“經"之首,成為培養帝國裏官僚人選的必讀必考之書,難道是為了懂算卦,會算卦麽?這又怎麽能說得通呢?


  總之,古今“易學”對《周易》的解釋是混亂的;不但對《周易》的內容解釋混亂,而且對《周易》的性質、稱謂、產生解釋也是混亂的。特別是今天的“易學”,更是讓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


  那麽,一部《周易》真的就說不清道不明了嗎?


  2.傳世《周易》文本(即今本《周易》)內容及結構形式


  前麵我們所認為造成今天人們對《周易》認識上的混亂現象,歸因於傳統"易學"。因傳統"易學"解釋的對象之一是今本《周易》。正確地說,傳統易學解釋的對象是《易經》(《周易》加“十翼”)。也正是今本《周易》與“易傳”(也叫“十翼”)是導致古今“易學”混亂的根源。為何這麽說呢?我們先了解今本《周易》的內容及結構形式。


  今本《周易》一書的內容與先秦時期產生的書籍不同,先秦的古書,不是稱篇就是稱章。而今本《周易》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稱法,是稱卦。人們習慣的稱《周易》六十四卦。今本《周易》共有六十四卦內容組成,而每卦是集卦畫、卦象、卦名、卦辭、爻題、爻辭這些內容構成。我們現舉今本《周易》裏的“乾”卦為例來說明其組成的結構要素:

  ≡乾上


  ≡乾下


  乾:元亨利貞。


  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這種有“卦畫符號”和數字“爻題”統領著“卦爻辭”的結構形式,確屬是天下獨一無二的書了。我們從這“乾”卦的結構形式裏可看到有六個要素組成。即今本《周易》的結構要素有六:


  1.卦畫(也稱“卦符號”):是每卦首位上的“—/--”六組合。如“乾”卦符號是有六個這種“—”劃道組成的符號,而“坤”卦符號則是有六個這種“--”劃道組成的符號。


  2.卦象(也稱“卦德”即八卦取象):是在每卦卦畫後用八卦的名稱(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對每一卦畫分解為上下屬八卦中的兩卦,其形式為“×上×下”。如“乾”卦的卦象是“乾上、乾下”。


  3.卦名:在每卦畫後麵,出現第一個字,或兩個字,即約定俗成稱為此卦的名稱。如今本《周易》第一卦名稱是“乾”。今本《周易》有六十四卦,也就有了六十四卦名稱。如“乾”、“坤”、“屯”、“既濟”。


  4.卦辭:即每卦卦名後的一句話,被稱為卦辭,是與爻辭的區別。如“乾”卦的卦辭是“元亨利貞”。


  5.爻題(也叫“爻稱”):是對每卦爻辭的指稱,所包含著“爻位”和“爻性”兩層含義。“爻位”是指該爻在卦中的位置,由上而下,以“初、二、三、四、五、上”為序;“爻性”是指卦中每爻的陰陽屬性,如“—”畫為陽,以“九”稱;“--”畫為陰,以“六”稱。如“乾”卦裏的“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就是爻稱(《周易》六十四卦,唯“乾”、“坤”兩卦裏各多出一個爻稱與爻辭,即“用九”與“用六”,而其它各卦的結構形式是一樣的);“乾”卦裏的“初、二、三、四、五、上”就是“爻序”;“乾”卦裏的“九”就是代表著卦畫符號屬性,即陽性。


  6.爻辭(也被稱作“占辭”):即每爻稱後的一句話,或一段話;被認為是占筮用的占卜辭。如“乾”卦裏的從“潛龍勿用”到“見群龍無首,吉”就是所謂的“爻辭”。


  由上而知,今本《周易》的結構形式是個“卦爻”式的結構。今本《周易》共有六十四卦組成,而每卦的文字內容是有所謂的一個“卦辭”加六個“爻辭”(唯“乾”、“坤”兩卦各多出一個爻辭)組成。這樣,今本《周易》的內容(除去卦符號和數字爻題)就是六十四卦,共有450個卦爻辭了。即64 個卦辭加386個爻辭,一共是450個卦爻辭,就是構成今本《周易》一書的內容了。而今本《周易》六十四卦名稱即排序是這樣的:

  即今天的通行本《周易》將六十四卦習慣的分為上下兩篇,稱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卦。


  上經: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複、無妄、大畜、頤、大過、坎、離;


  下經:鹹、恒、遯、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