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鈞瓷
第二百九十章 鈞瓷
這算得上是典型的工地老頭套裝之一,東西拿出來的時候,東西還沒拿出來,唐毅就知道了絕對會有這麽多東西。
“你這個是樹脂的呀,不值錢的。”
唐毅看了一眼排在後麵烏泱泱的人群,直接開口定性的說道。
然而那老頭,卻著急了,對著唐毅說道:“年輕人你不懂就別亂說啊,這個可是清代的漢白玉雕像,就是皇帝塔尖上的東西啊。”
唐毅腦門上汗直冒,這東西,都能跟皇帝沾邊兒。
“大爺,你是在工地上買的吧。”
“不是,我是在鄉下收的,人家從地裏麵挖出來的。”
“我不說這東西是不是從地裏麵挖出來的,大爺我跟你說,這個東西就是樹脂。”
“我花了五千塊錢呢,怎麽可能是樹脂。”這個大爺梗著脖子,開口說道:“小夥子你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亂說。”
“好了好了下一個。”
“小夥子,我看你是年輕,我根本不懂。
我換隔壁的專家。“這個大爺一邊說著,一邊轉頭到了隔壁。
隔壁的是之前的會長,他之前掃了一眼,就知道這是什麽玩意兒了,沒等著他把東西放上去,就直接開口說道:“這就是樹脂啊,不值錢的。”
聽到這話,老頭氣衝衝的。
“你們都是騙子,嗬嗬,就想要說這是假的,然後低價買走。”
這隻是一場鬧劇而已,很快就有保安過來,把人請走了。
唐毅和這幾個專家,都並沒有在意。
畢竟這種事情,實在是太常見了,也在他們的意料之內。
一連二三十個人之後,好東西自然是沒有的。
可能唯一錯的時候是不錯的,就是第三十四個。
這是一個女孩,拿著的是一隻盤子。
這一隻盤子是典型的晚清的青花。
“東西不錯,晚清的。”
這個青花盤子,下麵落著款,這個款,是典型的亂書款。
這個亂書,並不是說,他像現在書法中的醜書一樣,是一種書法藝術形式。
這一個款,之所以叫做亂書,就突出在一個亂字,雜亂無章。
東西是典型的民窯,古時候的窯工,大多數都不會寫字,所以說,在上麵寫的東西,就是模仿著那些字畫出來的。
這是出於什麽樣的一種心態,想必不言自明。
小女孩聽到是晚清的,就特別的高興。
“這是我家裏傳下來的。”
“嗯確實,有使用痕跡。”
“那,價值多少呢?”這小女孩格外期待的等待著唐毅,告訴她這東西的價值。
直直勾勾的看著唐毅,盯著他的眼睛。
這小哥哥怎麽這麽好看,留著胡子,帥大叔,皮膚怎麽這麽好。
天哪,簡直比明星都要漂亮。
心裏麵一麵泛著花癡的想著,一邊等待著答案。
“價值不高啊,就三百左右吧。”
即便是在犯花癡的她,聽到值價值三百的時候,也是一愣。
“怎麽會。這可是晚清的呀。”
“這一類流傳的很多,所以說,價值是不高的。”
解釋了一句之後,就開始下一個。
一個接著一個。
一直到第五十多個,唐毅才看到了好東西。
這是一個中年人,身上的穿著,是一身休閑西裝。
手上帶著一塊表,勞力士的綠水鬼。
一副成功人士的做派,看樣子應該是小有身家的。
給他拿出來的東西,也很不錯,是一個放在盒子裏麵的大碗。
就在第一步的海選裏麵,絕對算得上是,很好的東西了。
這東西是典型的,明代鈞窯。
唐毅把這碗拿出來的時候,隔壁的那裏我就看到了,立馬就讚了一聲。
“嘿,這東西不錯。”
唐毅我也跟著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是漂亮的東西。”
單單隻是聽到這兩句話,那一個中年人,我就笑了起來說道:“這是我朋友抵押給我的,說是什麽明代鈞窯。”
早已經等候多時的攝像機,湊近了過來,特寫拍攝。
唐毅也能夠開始,詳細的講一講這一件東西。
這個節目是靜海電視台主辦,需要在晚上播放的,唐毅本身的長相,等主辦方知道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炒作的心思。
但是卻被拒絕了,可是他們還是給攝像師,下了命令,能特寫的時候就特寫。
要盡可能的突出唐毅。
沒辦法,即便這一類節目的受眾,主要還是中老年人,但是能夠吸引一些年輕女孩,還是不錯的。
“這一件大碗釉色溫潤柔和,碗內外各有三處紫斑醒目,算得上是收藏美器。
我要是記得不錯的話,在大英博物館藏,就有那麽一件元鈞窯紫斑碗。
雖然你這比不上那一件,但也算很不錯了。“
“恭喜呀。”
“這可是好東西呀,都說鈞窯鈞窯,什麽天下第一瓷來著。”
“就是啊,就是啊……”
一個個聽到大英博物館,就開始恭賀起來。
這種好東西,雖然他們看不明白,但是卻格外的愛湊熱鬧。
唐毅笑著說道:“碗質地厚重,束口,弧壁下收,底承圈足。
通體施鈞窯天藍釉,外壁施釉不及底,釉麵溫潤,光澤柔和,純淨中富於變化。
碗內壁點綴醒目玫瑰紫斑,紫中泛紅,鮮妍雋美。
口沿釉色呈黃褐色,往下逐漸泛藍泛紫,及底漸白,沉穆深杳,顏色猶如天際,富有天然韻致。“
唐毅仔細的看完之後,把東西放回了盒子裏麵,開始介紹起了鈞瓷。
“鈞窯屬於窯變係的瓷器,理論上講,它的呈色在入窯之前不能控製。
古人對鈞窯有這樣的讚美“夕陽紫翠忽成嵐“,就是說顏色忽然產生變化了。所謂“窯變“,是指進了窯以後,在燒造中才產生的變化,人力不可控製。
行話說‘入窯一色,出窯萬彩’,就是鈞窯的本質。鈞窯在燒造的前期絕對不可能控製,但經過工匠長時間摸索,慢慢能夠在一定限度之內有所控製。“
“晚清以後,社會對鈞窯大力推崇,文人推波助瀾,比如《陶雅》中這樣說: 古窯之存於今世者,在宋日鈞,日汝,日定,日官,日哥,日龍泉,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