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瑪利亞的凝望
“貴安。”
“貴安。”
晴朗的早晨的問候,回蕩在清澈的藍天中。
聚集在瑪利亞大人庭院中的少女們,今天也帶著天使般無暇的笑容,穿過高大的校門。
包圍著不知汙垢為何物的身心的,是深色的製服。
為了不弄亂裙子的紋路,為了不讓水手服的領子外翻,慢慢的行走是這裏的習俗。當然也不會有由於要遲到了,而不禮貌的快速奔跑的學生的存在。
私立莉莉安學院。
明治三十四年創立的這所學校,原先是為了華族的小姐而被創立的,是所傳統的天主教係的女子學校。在京都郊外,武藏野附近還有很多綠色的地方,被神所守護,從幼兒園到大學可以受到完整教育的女子學院。
星轉鬥移,元號從明治開始變了三次如今以是平成的今天,還留有用十八年連續教育,如同溫室般純粹培養出可以出嫁的大小姐的功能的這樣的貴族學院。
[color=#FF0000]VOL.1 瑪利亞的凝望[/color]
對於本書的譯名,一向有兩種看法,即“聖母在上”與“瑪利亞的凝望”。私個人傾向於“瑪利亞的凝望”。或許是因為還不了解“聖母在上”這個名字的深意的緣故。但我確實以為,“瑪利亞的凝望”和本書的一切緊密相關。這不僅指的是物質層麵上那個永遠溫柔凝視著一切悲歡離合,相遇複又分離。授予念珠而念珠又被授予的,橫穿亙古百年的乳白色瑪利亞像。更深的寓意在於精神的層麵。以前不知在何處,看到過一個很精彩的對“瑪利亞的凝望”的書評。具體的文字已經消泯在了時空中,但其中的隻言片語,破碎的思想卻被私不可靠的記憶記錄下來。
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實際上就是自我逐漸接受規則與束縛的過程。即便是自己創造的規則,在誕生的那一瞬間,亦限製住了自身的“自由”。莊周“逍遙遊”的前提便是“至人無己”。也許隻有沒有“自我”這個概念,才不會被規則所束縛吧。而瑪利亞的凝望,指的便是束縛著莉莉安學園高中部學員們的“規則”與“阻力”。因為每個人自身的個性與相對他人的差異性,所以“瑪利亞”在每人身上的具體具現並不相同。對於誌摩子和栞來說,是各自堅定到無法違背的信仰。而對於其他人來說,則是默默的愛著與付出著的家人或朋友。因為莉莉安學園中的學生。都是過於善良而溫柔的“好人”。所以在接受了別人付出的同時就無法違背對方的真心。因而方被束縛著,被倫理,被親情,被自身所束縛著。那也正是凝望著的“瑪利亞”的真正形態。
而所謂“凝望”,則包含著“善意”與“監視”兩種含義。即是幫助也是束縛。在無逾越之前是心靈的支撐和物質存在的前提,同時又是防止其偏離正道的“導線”。而所謂“瑪利亞的凝望”,實質上正是指這樣一個充滿著愛與善意的枷鎖。在充斥著過於潔淨空氣的莉莉安中,可想而知。無論是怎樣嚴格的程序與規章,都無法回避著少女們人類最原始的欲望欲積欲多的現象。默認的“姐妹製度”雖然有著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可以通過兼顧“朋友”與“前輩”兩種屬性使得地位既對等又有著尊卑之分。既不會產生逆反心理也不會因為地位的平等而不聽從教誨。但同時,因為對“姐姐”的仰慕而導致情感逾越界限也絕非不是不可能的。聖和栞,乃至於《荊棘之森》都證明了這件事情絕對不止發生了一次。
但是莉莉安仍然允許了這件事情的發生,這應該也是相信著“人之初,性本善”和學校絕對沒有任何惡意的證明吧?正因為《瑪利亞的凝望》中全篇都沒有一絲一毫的惡意出現。宛如牛奶糖一般入口緩緩融化的感覺令人舒服乃至沉迷,所以其中的角色才更加迷茫和彷徨,沒有人做錯什麽,但是自己已經陷入了必須做錯什麽的境地……不知何時,善意變成了枷鎖、好心成為了荊棘。
所謂“瑪利亞的凝望”。指的也就是莉莉安中的少女們,那微妙而又茫然的關係。高於友情,而與愛情又稍有差別。如果將摯友是一隻手相互牽著,戀人是兩隻手都彼此纏繞。那麽莉莉安的姐妹們大概就是互相伸出一隻手在莉莉安的空氣中相互交織,而眼神也追隨著彼此的背影,這樣的感覺吧?高於友情,與愛情不同的,另一種方式的心的重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