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3章 驕兵之計
雪狼部落氣勢洶洶而來,連夜吃了一場敗仗,糧草又被燒毀大半,在山頂停駐半日,第二日下午便撤兵退回山下去了。
探馬將山上消息報到,馬隆言道:“敵軍铩羽而歸,必有圖謀,極有可能是去聯合其他部落人馬了。”
李毅點頭道:“不錯,雪狼部落周邊還有大小部落七八個,若是集合起來,人馬恐怕還會超過兩萬。”
馬隆言道:“過了塔爾山就是小昆彌領地,雖然大小昆彌合並,但依然各領其地,如果小昆彌舊部同時出兵,不可小覷。”
李毅言道:“我馬上帶人去打探動靜,聽說赤穀城那邊的細作已經有了動作,很快就會有消息傳來,等大將軍擊退丁零人,便可出兵了。”
李毅才走,烏蘭百克滿麵春風地小跑過來,大笑道:“孟將軍,好消息,好消息啊!”
馬隆擦拭著刀刃問道:“可是丁零軍敗了?”
烏蘭百克連連點頭:“對對對!國師果然離開,三千人就打敗了兩萬人的丁零軍,聽說還收服了薛延陀部落,又有了三千多丁零軍,他們可不比烏孫人弱。”
孟觀想不到劉封竟打了這麽一場勝仗,前後不過十天時間,比起自己的戰績,又高明了許多,慨然歎道:“國師收服丁零所部,想必不日便會來塔爾山會合,我們也要早做準備才是。”
烏蘭百克忙問道:“我們現在要做些什麽?”
孟觀略作思索,吩咐道:“如今雪狼部落的人退走,鉤鐮兵也已訓練初成,我們可於山上重新壘營紮寨,等候國師到來,大概也要到轉守為攻之時了。”
烏蘭百克如今對孟觀言聽計從,立刻躬身道:“好,我馬上去安排!”
堅昆軍隨後也連夜上山紮營,俘虜的一千多烏孫軍除去傷兵者,還有八百多人可做勞力,幫忙運輸物資,修葺營寨。
原本孟觀訓練的就有八千人,隻從中挑選出三千編為鉤鐮兵,其餘的士兵雖然沒有入編,但在孟觀的訓練之下也初步懂得陣型戰法,不再像原來形同散沙,堅昆的兵力得以進一步增強。
三日之後,劉封帶領的人馬到了塔爾山,共有五千堅昆軍和三千丁零軍合計八千人馬,加上原本的守軍,人馬近兩萬,終於和烏孫有了一戰之力。
孟觀等人迎接大軍上山,營寨早已修葺完畢,地址選在原來兩軍中間的空地上,比原先擴大了一倍,四周用石塊土坯壘砌高牆,搭建茅房營寨,雖然簡陋一些,但在這炎熱天氣卻足夠屯兵。
原本還算寬敞的營寨,又增加一倍兵力之後顯得擁擠不堪,劉封讓部分士兵在寨外駐紮,召集眾將商議進兵之事。
孟觀在塔爾山之戰早已報知完顏亮,劉封自然也了解情況,他以一千守軍兩次大破烏孫軍,又在山中設伏,用火計重挫敵軍,能文能武,心中頗為欣慰。
孟觀不愧為西晉名將,能力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起來,除了他之外,羊祜的統兵調度,胡奮、羅憲等人的實力也都漸漸顯露出來,雖說堅昆的兵力不占優,但這些將領越來越可靠,劉封也信心愈足。
完顏策原本還在擔心雪狼部落,沒想到孟觀竟以一人之力將其大軍擊退,加上這段時間在軍營中所見,方知這漢軍使者團中藏龍臥虎,個個身懷絕技,就是那名醫者,也治好了幾位大臣的痼疾,朝中人稱神醫。
塔熱爾也沒想到一趟龜茲之行竟會請來這麽多高人,徹底改變堅昆命運,這次堅昆的轉變,將來在曆史上必定有他重重的一筆,是他當機立斷見了大將軍劉封,才有了這個轉機,否則如今堅昆恐怕已經風雨飄搖了。
轉眼之間就收服丁零,擊退烏孫,兩大勁敵輕鬆被破,這在以往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塔熱爾也覺得麵上有光,笑道:“堅昆能得到國師和幾位將軍相助,看來中興之期不遠了,我們不會忘了諸位的恩情。”
完顏策等人也紛紛點頭,另一邊坐著的同羅哥契竟有些羨慕,這幾天大家相處,交流了解之後,彼此間的隔閡消除不少,其實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族群更加壯大,得到更好的草地和水源,讓族人過上好日子,現在有了大漢這個靠山調停監督,反倒讓他們心中有了保障,敵意也就漸漸減小,開始為將來的利益做謀劃。
聽了雪狼部落的戰績,同羅哥契似乎找到了一絲安慰,笑道:“在下兩萬兵馬被國師擊敗,確實是不懂兵法,技不如人,雪狼部落趁虛而入,卻被一千人連敗兩次,傳出去恐怕要被其他烏孫人笑話了。”
完顏策歎道:“孟將軍兩次以少勝多,助我軍威,又在五裏溝設下埋伏,不費一兵一卒就殺敗烏孫主力,還抓了一千多俘虜,中原的兵法果然厲害。”
孟觀抱拳道:“知水火之變,可以製勝!水火之計,在中原由來久矣,此計其實並不出奇,隻是雪狼部落過於自大罷了。”
羊祜在一旁笑道:“惟水火無情,可得奇勝,烏孫稱霸天山以北,勇而驕橫,本有輕敵之心,驕兵焉能不敗?”
塔熱爾問道:“我聽說中原兵法極多,出奇製勝,令人防不勝防,孟將軍的計策,也是在兵法中麽?”
眾人相視一笑,行軍布陣貴在臨機應變,審時度勢,要說每一次行軍能和哪條兵法吻合,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否則豈不成了紙上談兵了?
王渾看那幾人好奇的神色,覺得此事正是彰顯中原文明之時,輕咳一聲言道:“驕兵之計,其實孫子兵法早有闡明!春秋末,吳子問孫武曰:敵勇不懼,驕而無慮,兵眾而強,圖之奈何?
孫武答曰:詘而待之,以順其意,無令省覺,以益其懈怠,因敵遷移,潛伏候待,前行不瞻,後往不顧,中而擊之,雖眾可取,攻驕之道,不可爭鋒。
孟將軍此次用計,可謂得其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