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人事各異
“巡視各州?”劉禪擦著汗的手微微停頓了一下,一摔衣袖,“對,朕要去長安,長安!”
提起長安,劉禪的目光忽然變得堅定起來,一咬牙,繼續跟在耕牛後麵緩緩而行,望著耕地盡頭,隻覺得越來越遠。
那兩個協助扶犁的老農雖然激動,但畢竟也是久經人事的,感覺手中越來越重,劉禪幾乎是趴在木犁之上,兩人也暗自咬牙,拚盡全力扶著木犁近乎是抬著劉禪向前緩步而行。
長九百寬五十尺的距離是孟光按照古禮準確量定的,預示著九五至尊,一分一毫也不能減少,即便是這點距離,一趟下來,劉禪已經雙腿打顫,汗出如漿。
終於完成親耕大禮,霍戈急忙指揮幾名羽林衛抬轎將劉禪接到望耕台上,坐觀大臣們耕作,由官員們播撒種子,老農隨後牽牛覆土,所有的這片耕地播種完,聖駕躬耕便算是真正完成。
這一天的涪縣鼓樂聲震天,處處都是歡呼之聲,比之過年還要熱鬧萬分,百姓們奔走相告,親眼見到天子移駕更是無比驕傲。
比如在場的民眾每人都會得到皇帝賞賜的兩個饅頭和二斤肉,榮幸協助皇帝完成親耕工作的老農和小孩等,每人還可得兩匹布,酒一壇,十分榮耀。盡管這個儀式隻是象征意義,但對於劉禪來說,也不容易,平日裏在皇宮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日子過得挺愜意,這次行走在鬆軟的耕地之中,親自拿著鋤頭,耕田犁地,汗如雨下,個中滋味,實在不
好受。
回宮之後,劉禪可是真正體會到了民間疾苦,他其實僅僅隻是在地裏走了一趟,已經氣喘如牛,腿如灌鉛,而天下的百姓,每天都處在這樣的辛勞中,是何等艱苦?
休息了整整三天,渾身酸痛還未完全減去,劉禪破天荒的主動上朝,並宣布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除去已經免賦稅三年的郡縣,其餘各州郡減去三分之一賦稅。此消息一傳出,蜀漢之地百姓無不歡欣鼓舞,梓潼有人還親自畫了一副《皇帝耕田圖》,畫中一位頭戴王冠、身穿龍袍的皇帝正手扶犁耙耕田,身後跟著一位大臣,一手提著竹籃,一手在撒種,牽牛的是
一位身穿長袍的官員,遠處則是挑籃送飯的皇後和宮女。
雖然此畫和當初的情景略有不同,但頗得士林文士的讚賞,而在從自從也流傳出了一首童謠:二月二,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穀豐登太平秋。
******
劉封領大軍來到中陽,一路山路崎嶇,崇山峻嶺,西河以呂梁山為界分為兩半,中陽就在呂梁山中段較為開闊的山穀之中。
並州多山,以太行最為險峻,太行八徑曆來為軍事重地,而呂梁山貫穿西河,也有許多險絕之地,過了汾水到了河東之地,地勢才開闊平坦。
河東富庶,西河貧瘠,甚至在匈奴內遷之後人煙稀少,也是曹魏放棄此地的一大原因,這裏屬於後世的陝北一帶,雖然這個時候植被茂密,沒有幹旱,但地勢限製了此地的發展。
曹魏占據並州之後,屯田之地都在河東、河內,太行以西的西河和上郡基本放棄,至於長城之外的五原郡、雲中郡等等,更是無力管轄。
劉封雖然知道河套平原的地理優勢,但在這個階段也隻能望而興歎,被鮮卑軍占領的河套平原恐怕沒有一片良田可供耕種,要想開發這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陽城以南,便是貫穿並州的汾水,在這個時代水勢十分迅猛,許多木材都是通過水運從北方運送到洛陽。
匈奴左部有張苞和徐陵牽製,劉封並不擔心東麵的威脅,在東門和河內相接的地方,還有霍山相隔,可謂一道天塹。
中陽麵對的敵人隻有兩處,分別是蒲子的南部匈奴和來自河東的曹魏大軍,據哨馬來報,洛陽已經派出精銳馳援河東,這一路威脅必須要盡快消除。
整頓兵馬,劉封派出斥候打探河東消息,當初奇襲西河誌在並州,但來到西河之後才發現地勢險要,要想從西河進入並州,翻山越嶺,不利於行軍,又有曹宇領重兵駐防,劉封便將目光看向了河東。
如果能取下河東,臨河直指洛陽,震動京畿,那才是對曹魏的打擊,如果能夠借助水軍優勢,渡河直取洛陽,潼關的死結便能打開了。
劉禪春耕的消息傳來,全軍上下無不振奮,陛下能夠重視朝政,這對所有人來說,無疑打了一針強心劑,加上連戰告捷,軍馬士氣鼎盛。
劉封得此消息,卻覺得怪異無比,無論是從曆史上的表現還是現實中的了解,劉禪都並非喜歡親政之人,更不要說下地耕作這樣的勞苦之事了。
不過作為一國之主,能夠如此表率,對整個蜀漢上下來說,都是好事,無論是朝中大臣的努力,還是劉禪本人的改變,劉封心中都覺得欣慰。
“我已然改變了這個亂世,劉禪的改變,又算得了什麽?”
怔然片刻,劉封不禁失笑搖頭,因為自己的到來,這個世界的許多事件都被改變,人也或許已經不是曆史上的那些人了。
每個人都跳脫了曆史軌跡,有的人繼續活了下來,有的人卻早死在戰火之中,名將名士如此,普通百姓和士兵就更不用說了。
生死都已改變,更何況人性?
“殿下,曹魏三萬精兵已經到了絳縣,河內還有一萬兵到,當先拒河而守。”
正思索之際,一位身形高大,四十上下,滿麵胡須的將領走進來,此人說話中氣十足,身形威猛高大,神色中卻透著睿智沉穩,從他身上劉封總覺得能看到老將黃忠的影子。
此人正是蜀中名士,句扶的師父柳隱,字休然,成都人,與益州名士杜禎、柳伸並知名。句扶年紀雖輕,卻處事沉穩,關鍵是他的許多觀點深得劉封之心,閑聊之下,才知道他還有一位師傅,正是柳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