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奇兵出動
永安城,在蜀軍占據荊州以北之後,已經不再是前線城池,但這裏作為戰馬和物資周轉之地,還是十分熱鬧,為防荊州有變,這裏的駐軍多達五萬,由黃權鎮守。
當他看到劉封一行十幾人突然到來的時候,吃了一驚,北伐剛剛結束,蜀軍士氣正盛,人心振奮,劉封不在成都帶著,怎會連夜來到永安?
當他接到聖旨和諸葛亮的親筆書信之後,才似有所悟,二話不說,撥給劉封五千精兵和一百艘戰船。
其實就算沒有聖旨和書信,憑劉封現在的身份,想調兵也隻是一句話的事情,這一切都是秘密行事,黃權叮囑士兵們不可泄漏消息。
一隊兵馬在淩晨時分悄然離開永安,直奔巫縣港,從水路順江而下,直奔江陵方向。
諸葛亮用兵謹慎,看出了關平是背水一戰之後,決定讓劉封為一支奇兵前去支援,無論東吳和荊州的局勢如何變化,永安的兵馬都是雙方意料之外的。
因為不清楚南郡的情況,不能預先計劃,也隻有劉封和薑維才能讓諸葛亮放心,讓他們到了南郡之後見機行事。
雖然劉封在家裏隻待了不到一個月,但諸葛果還是很支持劉封,眼下戰事正亂,諸葛果也清楚不可能一直把劉封留在身邊。
黃月英也隻是嘴上說說,作為過來人,她豈能不明白諸葛亮和劉封這類人的雄心壯誌?
其實劉封對諸葛果的態度已經讓黃月英十分滿意了,在個時代,依然是男尊女卑,能有哪個做丈夫能將妻子如此重視?
不管大小事情,都要和諸葛果商議,看到諸葛果略有不悅,便百般哄弄,比她這個當母親的還要寵溺,女人能得夫如此,夫複何求?
劉封和薑維辭別劉禪,此時關索也已經養好傷,知道劉封要去支援荊州,便一起同行,帶著十幾個親兵連夜向永安趕去。
站立船頭之上,薑維望著滔滔江水,感慨萬千:“我從小長於西北之地,隻知書中有大江洶湧,波濤萬千之說,今日一見,方知江水澎湃,一瀉千裏,令人胸襟起伏,慨由心生。”
劉封笑道:“伯約第一次乘船,還能佇立船頭如此感慨,已經不容易了,孟起叔叔可是寧走旱路,也不願坐船,一到船上,便上吐下瀉,錦馬超變成了蔫馬超,哈哈哈!”
薑維聞言,不由莞爾一笑,開始臆想縱橫西涼之地的馬超在船上,究竟是一副怎樣狼狽的樣子。
“大哥,你背後說馬叔叔的壞話,下次見了,我一定要告訴他!”關索從船艙裏探出腦袋,咧著嘴壞笑著。
關索和許儀一戰受了內傷,跟隨劉封道成都養傷,經過華佗調製,已經好得差不多了,這次支援荊州,便帶他一起同行。
“你信不信我把昭兒的事情告訴三娘?”劉封頭也不回,淡淡說道。
“呃……”關索蹭地一下縮回去,“我什麽都沒聽見,沒聽見!”
這一次回成都,關索在演武場練習破軍槍法的時候,正好被荀方的妹妹荀昭看到,產生了愛慕之心,荀母想托劉封說媒,關索卻怕鮑三娘生氣,不敢答應,隻能等到了襄陽再說。
薑維一怔,想不到劉封竟把桀驁不馴的關索治得如此服帖,在他周圍的人,似乎都能完全放鬆,真情流露,包括自己也是如此。
劉封望向遠處,大聲道:“伯約,其實這大江還不算廣闊之處,他日等我們平定東吳,恢複中原之後,若能有東征倭寇之時,你見到真正的大海,方知天地之廣闊。”
“哈哈哈,既然子益如此說,那我們一定齊心協力,爭取早日一睹海闊天空勝景。”薑維也被劉封的豪情感染,目光熠熠。
“大哥,你什麽時候到過東麵,怎知大海廣闊?”關索不知什麽時候又來到了船頭。“呃——”劉封一陣尷尬,這家夥還真會接話,幹咳一聲答道:“平時讓你多讀書,你偏偏不信,現在知道見識短了吧?莊子《逍遙遊》知道不?我便是從那裏得知的,江水東流入海,這江麵尚且如此廣闊,
百川入海,大海便可想而知了。”
關索本來是找劉封抬杠的,沒想到反被教訓一頓,撓著頭嘿嘿一笑,轉身去招呼後麵的士兵去了。
此時正是冬季,江麵上西風甚緊,順風順水,船隊行進速度極快,第二日便到了江陵境內。
薑維對劉封說道:“再往前便是江陵境內,江麵上隻怕有巡邏船隻,要小心行事。”
劉封點點頭,無論是荊州兵還是東吳的士兵,還是不要碰見的好。
看看天色,言道:“先找個港灣隱藏休息,我們到晚上再行動。”
薑維言道:“果然如丞相所言,早晚江麵上濃霧彌布,當年呂蒙白衣渡江賺了荊州,我們也要來個白衣渡江了。”
劉封點頭笑道:“不錯,這就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命令船隊靠岸,劉封讓士兵將所有船隻都蒙上白布,先派出哨船江岸右側尋找登岸之地,要在公安上遊登陸。
等待之時,薑維問道:“子益乃是南郡人士,應該對武陵一帶的地理比較熟悉,可有什麽要道直通武陵的道路?”
劉封一怔,才想起來這是要回本主老家了,劉封正是在零陵被劉備收下的,但自己卻是個半路出家的,本主原先的記憶更加模糊不清,對南郡基本一無所知。
怔然片刻,才歎道:“說來慚愧,我當時年幼,很少出過遠門,對零陵還有些印象,武陵卻是從未到過。”
薑維點點頭,又道:“按照行程來算,甘寧的水軍此時已經追上關將軍了,若是他們在赤壁相持,公安一帶的水路必定空虛。”
劉封微微皺眉,言道:“不錯,眼下就是就是不知道關平部曲行動如何,如果他們取了洞庭港,吸引武陵和公安港的吳軍,我們的勝算會更大。”看看士兵準備的差不多,江上已經起霧,劉封正準備傳令行動的時候,幾名士兵前來報告,他們探到一條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