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倭寇消息
當天晚上諸葛亮將劉封叫到臨時府邸中,劉封不知道為何要單獨會麵,雖然現在自己已經取得全軍信任,又是諸葛亮的女婿,但自從出征之後,卻從未如此。
坐定之後,諸葛亮深深地看了劉封一眼,才說道:“我知你並無權欲之心,但平常也應該注意自己行為,要謹小慎微,以身作則,如今你身處敏感之位,萬不可走錯一步,要知道幽幽眾口,可以鑠金。”
劉封一愣,隨即明白諸葛亮指的是自己坐龍椅的事情,低頭笑道:“我也隻是想試試而已,丞相既知我並無權欲之心,就該知道我並無他意。”
“子益,”諸葛亮的語氣變得溫和起來,這是以一個嶽父的身份在和他交談,“你的心思我自然明白,但隻怕天下人不明白,他們又何嚐能聽到你的解釋?若是被有心人利用,你百口莫辯。”
劉封知道諸葛亮的苦心,抱拳認真答道:“嶽父放心,今後我自會謹慎,身處高位,當真太不自由,若非父皇夙願未了,我還真想帶著果兒去昆侖山,看看究竟能不能修行!”
諸葛亮知道劉封說的氣話,不過態度還算不錯,心中也寬慰不少,就算不為劉封考慮,自己的女兒也不能受此牽連。
不過他心中卻有一點十分疑惑,自己一向看人很準,但偏偏看不透劉封這個人,劉封行事,往往不在自己的預料之中。他神態謙和,行為並無乖張之處,對人身邊之人十分坦誠熱情,年輕一輩包括士卒在內都與其親善,但一旦到戰場上,卻又如惡狼一般,沉著、睿智、冷靜而又嗜血,這樣截然相反的雙重性格,很難想像
是存在在一個人身上。
對於權力,劉封似乎也並不看重,這點從他平時的言行就能看出一二,即便是行軍打仗,也沒有統兵欲望,隻要能取勝,便能看到他發自內心的喜悅。
諸葛亮卻不知道,劉封作為一個後來人,對古人的敬畏和對戰術的執迷,他所追求的正是在這些精心策劃之後取得勝利時的樂趣。
包括其他人,他們永遠無法理解一個穿越者,在和自己的偶像並肩征戰時的那種愜意和滿足,至於誰領兵,倒不是那麽重要了。
政治方麵,諸葛亮覺得劉封太過遲鈍,甚至對此報著不屑一顧的態度,這在以後是很危險的,即便他心無旁騖,也可能給別人帶來滅頂之災,不由多開導了幾句。
正當兩人閑談的時候,突然一個黑衣人來到門外,輕輕叩門,諸葛亮聽到暗號,示意其進來,正是馬謖率領的情報係統的人,正是南秦和賈林。
“東海之濱有倭寇入侵,作亂徐州。”賈林將書信地上,簡明扼要地說明情況。
“哦?”諸葛亮皺皺眉,拿過書信在燈下拆開。
那兩人躬身行禮,快步退出房間,無聲無息地消失了,看來真是訓練有素,劉封看得很是滿意。
片刻之後,諸葛亮笑道:“真正考驗曹叡的時刻到了。”
劉封已經聽出了一些端倪,問道:“可是因為倭寇?”
諸葛亮將書信遞給劉封,來到窗前,負手言道:“東吳窺視壽春,如今又多出來個倭寇,曹軍屋裏反擊,我們便不用擔心司馬懿覬覦長安了。”
“媽的,又是小日本。”劉封看罷書信,爆出一句粗口!
諸葛亮聞言暗自皺眉,不明白劉封怎會如此失態,怔了一下問道:“倭寇隻是在徐州作亂,與我無幹,子益何故生氣?那個什麽本是何物?”
劉封回過神來,書信在手中狠狠地揉成一團,咬牙道:“是小日本,這些倭寇在東海的一個小島上,自稱為日本國,夜郎自大。”
諸葛亮眼睛一亮,頓時來了興趣,轉過身來問道:“吾博覽群書,也知道古代就有倭寇入侵之事,卻不曾像你了解得這般清楚,你是從何而知?”劉封發現自己又說多了,實在解釋不清,隻好含糊說道:“我也是小時候聽人所說,東海之中有一座島,叫東瀛島,正是他們立足之地,此絕非傳言,否則為何倭寇一次除盡,過不了多久又會出現,他們定
有修生養息之地。”
“也有些道理,”諸葛亮點點頭,笑道,“但倭寇入侵,都在海濱一帶,對我軍卻大為有利,正好樂得鷸蚌相爭。”
劉封緩緩搖頭,深吸一口氣,來到諸葛亮麵前,抱拳道:“嶽父大人,我有一言,不吐不快。”
諸葛亮見劉封難得如此正經認真起來,不由失笑,點頭道:“有什麽想法,你盡管出來。”
劉封慨然道:“如今雖然天下三分,但不論是西蜀之地,曹魏還是東吳,皆是炎黃之後,九州之內,同為大漢子民,血脈交融,無論我們如何爭鬥廝殺,都是在自己的地盤上。”
諸葛亮聽得眉毛一陣跳動,覺得劉封這番言論實在新鮮,點頭示意他繼續。“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是我們失敗了,曹魏的天下也是大漢的天下,子民還是大漢的子民,都是炎黃子孫,”劉封咬牙道,“但這些倭寇卻是外來之族,他們算什麽東西?怎能容此宵小我九州大地上囂張跋
扈?”
後半句話,劉封說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諸葛亮第一次在劉封麵前聳然動容,吃驚地看著他半晌不語。
其實這種種族之間的言論,諸葛亮的思想無疑也是一種衝擊,劉封的境界無疑是站在總攬全局,知道整個世界布局才說出來的,諸葛亮縱然聰明,眼光也隻局限於中原這一片土地上而已。
知識決定眼界!
劉封在心中暗自感慨,他知道諸葛亮需要判斷一段時間,但對他這種聰明人來說,也不需要再說多少,民族大義,諸葛亮恐怕比他還要更加看得通透。
房間裏陷入了沉默,不知何時,一丁點油燈也在夜風中熄滅,月光灑進窗欞,將兩人的影子拉得長長的,合到一處。“想不到子益胸襟如此寬廣,眼光之長遠,連我也深感不如,”諸葛亮喟然而歎,月光下目光熠熠,第一次征詢劉封的意見,“以眼下的情況來看,你覺得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