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帝王之政
第一百三十一章帝王之政
去殿試的路上,一路上異常地平靜,蕭權神清氣爽,他壓根不需要秦家在休書上蓋章。
蕭權已經默認自己單身,隻要自己默認,自己就是個快樂的單身狗!去他的秦府!
恢複單身狗的日子,真是輕鬆!
蕭權騎著他的汗血寶馬得意洋洋,腰杆挺得特別直,意料中吸引許多人的目光。
天子的腳跺一跺,京都便已大變。
今天出來,已經能看見許多文人身邊跟著一個護才。
新晉的護才皆知蕭權之名,碰見蕭權時,他們的主子對蕭權橫眉冷對,護才卻投以感激禮貌的眼神。
這無言的感激,蕭權看得懂。
可暗淵一戰是秘密,蕭權不露任何聲色,眼神輕輕掠過他們。
以前,人人譏諷蕭權和低賤的昆侖奴在一起,現在個個文人,巴巴去找昆侖奴當護才,他們不能再罵蕭權是低賤之人,不得不自行堵住嘴!
文人們一臉吃屎又不敢吐出來的表情,真是讓蕭權有一丟丟的同情。
哈哈哈哈!
蕭權縱馬在京都繁華的街道極行,內心笑得無比暢快!
大魏的殿試,考試地點在皇宮文昌殿。
這一點和華夏差不多。
華夏清朝的殿試,就在太和殿舉行。
不一樣的是,華夏殿試通常在四五月,大魏一年一度科舉,殿試安排在十二月。
蕭權今天從接受檢查、坐皇宮專門接考生的馬車到文昌殿,過程都十分地順利。
嗯?
和蕭權想象得不一樣。
那些不想他得狀元的人,應該前仆後繼提刀來拿他的人頭才對。
今天卻和正常的日子沒什麽兩樣。
蕭權明白,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來到文昌殿,參加殿試的考生,分外激動,隻要過了殿試,他們都是朝廷命官。
蕭權一來,他們對蕭權行了行禮。自從蕭權在明月樓請他們吃一頓飯後,他們看蕭權的眼神客氣多了,起碼明麵上沒有以前那麽漠視和鄙夷。
蕭權花錢大方,這點他們佩服。
世家公子嘲諷蕭權土鱉,那也得有資本才土鱉得起。
吃人的嘴軟,他們態度的轉變,即使是明麵上的客氣,蕭權也滿意。
隻是這一次,已婚的考生湊一堆,未婚的考生湊一堆。
耳朵尖的蕭權聽了聽,原來公主招婿的消息,已經傳遍了。
已婚的捶胸頓足,未婚的得意洋洋,就等金榜題名,得到迎娶公主的資格。
哇靠,這麽小的公主,他們也稀罕?
蕭權搖頭,古人的口味有點重。蕭權不一樣,他喜歡風情萬種的女人,一笑,能讓人醉半天。
成熟的女子,就好像他釀的酒,辣、烈、上頭。
多日不見的魏清,看到蕭權趕緊走過來“蕭兄,你的臉為何受傷了?”
這五條痕跡,像是被誰狠狠地扇了一章。
“路上遇到一隻狗,搶我吃的。”蕭權淡淡地略過這個問題。
什麽神狗有會扇人耳光喲?魏清也不敢細問,指了指“他們說,最有可能娶公主的考生,是他。”
楊釗,是那個肥豬楊諸的堂弟。
楊家一脈,死了楊諸這個寶貝兒子,魏監國一派為了彌補楊家,打算把楊釗推上去,讓他得個狀元,娶個公主。
“哦,”蕭權不在意,反問“我明月樓設宴,為何你不來?”
蕭權惹事生非,家裏人十分厭惡,魏清不好意思地撓頭,找個理由“家裏管得嚴,一心讓我準備殿試,不讓我出門呢!”
魏清沒有說實話,不過蕭權也理解,魏清家一定不樂意兒子和他這麽優秀的人混在一起,生怕兒子自卑了。
“蕭兄,我覺得,你才是駙馬的最佳人選。可惜”魏清搖頭,“公主不會嫁給已婚之人,你咋的成婚這麽早?”
還公主。
一個大小姐秦舒柔,已經讓他嫌棄極了。
此時,殿試已經準備就緒,考生陸續進入考場,今日監考之人是曹行之、文翰、楊樂。
他們都注意到了蕭權,文翰看到蕭權好好的,明顯鬆了一口氣。
前日蕭權來皇宮,直接去的長安殿,相當於皇帝的書房。
今日來到正大恢弘的文昌殿,蕭權才看清大魏皇宮的樣式。
如果明月樓的榫卯結構,已經令人驚歎。
那麽文昌殿的建築工藝,更是讓蕭權震驚,大魏其他方麵不發達,建築方麵的成就卻能和華夏比肩。
文昌殿共三層,底層方形,象征四季。
中層十二邊形,效法十二時辰。
上層二十四邊形,象征二十四節氣。
頂層置金鳳,九龍捧之。中有巨木十圍,周長十五米,上下通貫,體量極大的木構建築,其建築和施工技術驚世駭俗,堪稱建築的巔峰之作。
文昌殿的樣式,和華夏的明堂極其相像。
所謂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天子之廟”。
明堂,是帝王所建的最隆重的建築物,用作朝會諸侯、發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並配祀祖宗。
古人認為,明堂可上通天象,下統萬物,天子在此既可聽察天下,又可宣明政教,是體現天人合一的神聖之地。
殿試竟在這麽隆重的地方舉行,大魏重視文人的程度,遠比華夏重得多。
蕭權在現代實地考察過無數宮殿,依然被文昌殿震撼到。
何況很多考生是第一次踏入殿內,他們被建築所帶的帝王之氣震懾一番,本來激動的他們開始緊張得手心瘋狂冒汗。
殿試不再是單間,和現代考試差不多,考生能大概瞄到別人的狀態。
考生進到文昌殿不會立刻考試,必須經過點名、散卷、讚拜、行禮等禮節,才會發試題。
殿試考策論,策論在是指古時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
今年的題目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蕭權“噗”地一聲,差點沒笑出來!
這題目,他見過!
何止見過,博物館還收藏有狀元的卷子!
華夏明朝,萬曆二十六年,殿試題目問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當時,二十五歲的趙秉忠是狀元。
趙秉忠的卷子,是華夏唯一保存下來的科舉狀元答卷。
趙秉忠在試卷中,開門見山地指出,帝王執掌國家政權,要把國家治理的和諧興旺,必須有“實政”和“實心”,並且給出了廣開言路,嚴懲貪腐以及安定民心等治國興邦之建議。
好巧不巧,蕭權由於敬仰古代狀元的風采,早就將趙秉忠的全文,約莫三千字背得滾瓜爛熟。
殿試考策論需要考一天,一考就是一天。大魏要求,策論字數,得兩千字以上。
殿試日落才交卷,考生在作答前必須要好好構思,大多人先在稿紙上寫一遍或兩遍,然後反複構思修改,直到最後再認認真真謄寫在考卷上。
而殿試要求寫正體,字要方正、光園、烏黑、體大,惟求端正拘恭,橫平豎直,整整齊齊,寫得像木版印刷體一樣,光是寫字就很費時費力。
某種角度來看,書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從華夏流傳下來的科試卷中可見,隨便一個考生的試卷拿出來,都是書法大家的級別。
之前的蕭定雖然文采和算學不好,但毛筆字卻是一流。
蕭權凝神片刻,沒打草稿,直接下筆“臣聞帝王之臨馭宇內也,必有經理之實政,而後可以約束人群,錯綜萬機”
他如此氣場全開,揮灑自如,大氣磅礴,驚得暗暗留意他的楊樂,心髒噗通噗通地狂跳。
蕭權算學已然是全中,如今策論也不放在心上?
他還是人嗎?
。